指出来华人版热门点赞的反智程度,无论是左轮不装满弹求安全的反智帖,还是追求 dysfunctional family 自己开心哪管娃和老公的反智贴,肯定会被华人版 mean girls 攻击的。 不过 mean girls 就是人类的的群体行为学的一种 。。。 只是懒得思考让自己开心多少会有代价的,因为市场不鸟 。。。 运气特别硬的另说。
这个线程的反智在于: 首先并不是说 40+ 有大 gap 就不能重回职场,而是说有 gap 和 40+ 在求职市场是一种劣势而不是优势,统计意义而言,不要反智的举例各种个案包括小区姐姐的故事 。。。 劳工部反年龄歧视的一般起点年龄就是 40+。劳工部也帮助有大 gap 的重返职场。如果不是弱势,劳工部不会花纳税人的钱来帮助,不管多少。 其次个案不能代替统计。就是多少代价和风险,多少收益,对于个体而言最优化。 最后世上大部分事并不是 black and white 。。。 过多出现 black and white 的 view ,或者说 tunnelled vision,其实是 anxiety disorder 的一种 。。。 当然发帖攻击性也更强就是了 。。。
有。
我有两次小gap。 现在的工作还不错, 自己心平, 知足常乐。
但是肯定有停顿, 绝对不可能像一直在职场的人一样。 当年比我年轻比我低的都做到我前面去了, 也是应该的,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嘛, 我没觉得不公平。 选择是我自己做的, 无怨无悔。
小gap是指?小于一年么?
赞!感觉你不受peer pressure困扰
no指什么?
我也认识一个白人,50+,大学毕业后生了四个女儿。小女儿小学时离婚了,重新上学-phd、后来拿到一学校的associate professor
我还认识一个40多岁开始读医学院,residency, fellowship, 最后做了儿医 中国人
厉害不厉害!!!
8周到16周不等(不确定,好像有的公司有24周)。但是一般人不敢一起休。会分开休
k-12教育,对女性比较friendly, 大家都很理解。很多同事也都是在家带娃一年再回去上班
~2 years
赞一个。
俺以前训练的马工很多现在都是 CTO了。俺从来不羡慕,有得有失,真的都是自己的选择。
我特别羡慕你这种 知足长乐的心态 我努力不让 peer pressure 影响自己 但是还是有时破功 需要继续修行
对对对 我记得你 c++对不? 点赞!点赞!请问你有40+了么?
哇,好记性啊,是的,我之前的工作是用c/c++。 我超过40了,因为一直运动,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一些. 现在不用C了,用当前流行的几种语言。
因为你牛啊 记住啦 :-)
因为你工作了12年啊。
12拿至少也是senior了。 二线senior 也有30w了
楼主你是做那个方向的啊?如果是IT, 得稍微刷一下题
我还在工作 就是闲聊 赚点魅力:-) 不过要是继续这么忙 说不定也要辞掉了 LOL
不知道那位层主 新工作是不是senior level 祝顺利
牛人啊啊啊!请问 你博士毕业之后有40+么 你之前多少年工作经验
我就礼貌的问了大概年纪和行业 因为题目涉及到gap和年龄歧视 并没有强迫别人说 不想说的全当没看见我好了 愿不愿意回来工作 是个人意愿 这个帖子也给那些疫情期间为了照顾家庭孩子而辞职的 并且想回到职场的中年女性 一点点儿鼓励吧 也给我自己打打气 万一有一天我也可能要辞职GAP
我也想搞副业 不知道搞什么咋搞 唉
赞一个!
所以女性在美国更有底气打翻身仗,国内不可能有这种机会的
马工看细分行业,差的细分行业没有二十万。
20万朝上的工作,我觉得基本gap 2年极限了…
Thanks for the tip!
Agree! I have seen many women in this age group going back to school and find better jobs upon graduation.
每次看到他的回帖,那叫一个难受!感觉写得都不是中文,都是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And hopefully with life experience, one can find a niche market and start a succsseful business.
Canada allows for 18 months now.
不过 mean girls 就是人类的的群体行为学的一种 。。。 只是懒得思考让自己开心多少会有代价的,因为市场不鸟 。。。 运气特别硬的另说。
首先并不是说 40+ 有大 gap 就不能重回职场,而是说有 gap 和 40+ 在求职市场是一种劣势而不是优势,统计意义而言,不要反智的举例各种个案包括小区姐姐的故事 。。。 劳工部反年龄歧视的一般起点年龄就是 40+。劳工部也帮助有大 gap 的重返职场。如果不是弱势,劳工部不会花纳税人的钱来帮助,不管多少。
其次个案不能代替统计。就是多少代价和风险,多少收益,对于个体而言最优化。
最后世上大部分事并不是 black and white 。。。 过多出现 black and white 的 view ,或者说 tunnelled vision,其实是 anxiety disorder 的一种 。。。 当然发帖攻击性也更强就是了 。。。
我怀孕怀了老大后辞职,隔了5年多,等老二可以上PreK了再重新找工作,因为家里没有人帮忙。GAP之后第一份工作工资比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还要低30%吧,但我很珍惜,因为已经5年多没工作,找到就很满足了。后来又换了几份工作,现在工资又勉强回到了刚毕业那时的水品。 怎么说呢,虽然我不能说现在工作比以前好,但时间灵活不用出差没压力很稳定,疫情期间可以一直在家办工,适合照顾家庭,我对这方面比较满意。 年龄歧视我在美国从来没有经历过,我有几个老板都比我年轻,但美国人总是比亚裔更显老,所以没觉得他们比我小。
我30多出去看世界去了,大约5年没有认真工作,但是为了保持竞争力,每年工作至少3个月,但是恢复职业生涯也花了不少力气,非常努力工作了几年。就是欠下的总是要还的。:)不过呢我也不后悔,毕竟工作是为了生活,不是反过来,活着为了工作。
哦 你如果想带娃一年的话可以考虑跟学校申请一个family leave 但是两三年的话估计大部分学校需要特批了......
除非你有关系有后台,没见过有过几年gap一出来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一般都是从低或者同级做起,有潜力再慢慢往上升
给你贡献一个例子。我一个朋友,本科毕业大公司工作两三年,来美读硕,硕士毕业后在大公司工作两三年。高龄试管了一对双胞胎,怀孕状况比较多,所以辞职了。孩子早产,她在家带娃一阵子。后来搬到老公住的城市重新开始。gap大概是2年。gap之后找到工作,一个小公司。职业上算是倒退了,工资也只能勉强match离职前的工资。但是三五年后,小公司上市了,她也从普通工程师熬成小主管。不容易的,公司管理层没几个女的,工程部只有她一个女主管,性别歧视还是存在的
估计是个太监,只能靠说了。早屏蔽了。
说得实在。
世界不可能到处是简单容易。就算极个别有GaP, 四十多重新找到更好的,也是低概率。
现实客观,合理规划。比侥幸碰运气要靠谱。
实在话 。。。 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别家个案对自家一般也没法抄 。。。 具体看各家具体情况 。。。
另一方面,因为 unknowns 的存在,而大部分人也并不是特别天才或特别好运的那些 outliers。这样从 better safe than sorry 的角度,参考同类人群的统计大多数来定个 baseline,然后再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在 baseline 基础上上 adjust,也是一般人的大方向策略 。。。当然天才总是可以任性,“运气就是最大的实力” 也可以任性。
有的公司可以unpaid leave一两年
另一个问题,就是“运气”也不是完全随机的。
因为就业市场也有点像股市房市,有大市波动,有细分市场波动,有细分行业转型,等等等等 。。。 时势造英雄,timing market 也是策略之一 。。。 不过另一方面,市场存在相当的不可预测性,也就是蝴蝶效应。所以留有合适的保守余粮,合理程度的 better safe than sorry,也是策略之一。
目前50+還是50+才重新上學?50才讀博,當faculty 是沒可能的,基本上
什么是pe? Private equity?
我36, gap 2年半,gap前天天出差的public firm 7年,gap后申请了一个工作就拿到offer,钱虽然和原来没差几千块,但是不出差,朝九晚四,从性价比角度上算是比原来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