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父母也和美国华人父母接轨了!也会玩intel奖了

骑大马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小学生“新基因对癌细胞影响”研究获全国大奖受质疑
https://news.sina.com.cn/s/2020-07-13/doc-iivhvpwx5111332.shtml
7月12日,一则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石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 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中广 为传播。有网友指出,这样的科研水平,远远超出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范围,“ 背后肯定存在严重的学术腐败,呼吁严查。”
7月13日,云南省科协相关负责人对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表示 ,已经注意到舆论对于陈同学基因研究的关注。
《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第34届全 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全国科技创新大奖
上游新闻记者核实发现,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在线展示栏目中,展示了 来自云南代表队生命科学类的小学组参赛项目《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 与机制研究》,项目作者是来自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陈某石。官网显示,该 研究项目获得了2019年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简介介绍,“本项目前 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 高原哺乳动物低氧适应受选择的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 鼠”,并称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进行解析,发现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 ,将细胞阻滞在G2/M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10orf67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 药物的敏感性”。小学六年级的陈同学认为,这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 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陈同学的研究成果展示页面,还公布了相关实验记录。
相关实验记录显示,2018年1月6日,陈同学在指导教师、盘龙小区教师吕冬梅的带 领下,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同 年1月9日,陈同学表示老师们给了他“一个基因”,随后陈同学“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 基因”。在实验记录上,陈同学手写了“基因(遗传因子)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的笔记。1月10日实验记录中,陈同学表现出了困惑,直言“还是不太了解基因”, 但在老师的帮助下明白了“基因要翻译成蛋白后才能发挥作用”的道理。到了2018年1 月13日,陈同学就表示了解了PCR技术的原理,知道了PCR引物的设计等,了解了为何通 过荧光强弱就可以知道哪些基因的RNA表达水平。
评论称参赛项目科研水平与博士相当
陈同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网络上曝光之后,引发众多网友质疑。网友们认为,作为 一个小学生,根本不可能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用于研究生物科学的相关课题。
一所985大学在读博士生李玲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根据陈同学的实验记录,刚开 始他连基因是什么都不清楚,“连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朋友,怎么可能明白基因片 段和癌症直接的关系?”
在水木社区论坛里,网友跟帖评论,“牛,直接进中科院读博士吧。这得从小在实 验室做实验,听报告长大的。关键是要有狂热的兴趣才能实现。”“这一看就是父母研 究这一块的啊,这篇大概是个医学硕士生的水平了。”
知名医疗媒体账号“丁香园”评论说,“纵观整个获奖项目,不论是项目的立意, 还是后期具体的实验设计,都和一个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无二。”
上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陈同学关于《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 制研究》课题在获得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三等奖之前,还代表盘龙小学获得了第34届云 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竞赛的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指导老师是吕冬梅。
获奖学生父母被指是中科院研究员
网络上有传言称,陈同学的父母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 的两位研究员,陈同学正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了课题研究。
有科研人员发文表示,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9年发表了一份研究 成果,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人员比较分析了多个家养动物适应青藏高原遗传机 制的个性和共性特征,鉴定出一个新的低氧通路基因C10orf67。根据这篇论文的介绍, C10orf67是一个受到正选择的与低氧耐受相关的基因,可以减少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凋 亡率,并认为C10orf67或许会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潜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相关 论文的作者,正是被指为陈同学父母的两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7月13日,上游新闻记者多次拨打被指为陈同学父母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两位 研究员的办公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相关采访邮件截止发稿时也未收到回复。
7月13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了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组委会,对方表示对于相关情 况应联系云南赛区组委会。云南赛区组委会则称,接受采访的权限在云南省科协。
云南省科协负责青少年创新大赛的相关人士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相关的舆论讨 论,但目前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去年比赛时陈同学的答辩通过了,云南这边就把他的 项目推荐到了全国赛。”
对于公众关心的相关比赛中是否存在学术造假等问题,云南省科协相关人士没有正 面回复。
t
taoyao
这小孩在美国出生的,严格说算美国公民好吧
a
airb
国内这种为保送加分上大学的奖项造假至少有十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