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36计(九):借刀杀人

超級吸塵器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作者:王维洛
9、借刀杀人:取经埃及,打击对手
“借刀杀人”,为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李鹏率团参观埃及大坝
埃及阿斯旺大坝工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坝工程,西方国家的地理课程中,对阿斯旺大坝工程皆持批评态度,并论述此工程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在三峡工程论证的一次会议上,潘家铮(注:潘家铮,是三峡大坝建设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并担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向参加三峡工程论证的专家们介绍自己和水电部副部长史大桢、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魏庭琤,陪同李鹏参观考察埃及阿斯旺大坝工程的经验。(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至十月十日,李鹏率中国代表团访问非洲四国,在十月八日参观了阿斯旺大坝工程。)
潘家铮向会议报告:“卢特非总理所下结论是:高坝工程是完全成功的、稳妥的、利大于弊的。代表了埃方正式见解,这和一些外国组织或专家(主要是搞技术的)所得的结论也是相似的。”“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各方面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意见,有些意见受到阿斯旺高坝工程得失的影响。例如泥沙淤积、下游冲刷、河口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和古迹淹没、工程效益及国力问题等等,通过这次考察,了解埃及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
李鹏在《众志绘宏图》一书中,记载了他对阿斯旺大坝工程的评价(第一百~一百○二页):这是一个造福于埃及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时间越久,它的作用将表现得越充分。它的主要作用:
“一、发电。共十二台机组,每台十七点五万千瓦,总装机二百一十万千瓦,年平均发电八十五亿千瓦时。
二、防洪。阿斯旺水库多年调节库容一万五千亿立方米,相当于尼罗河历史上出现的最大年径流总量。所以阿斯旺的溢洪道从来没有打开过。而过去尼罗河三角洲每年被洪水淹没一次,这种情况已告结束。
三、供水。向工业、农业、城市提供可靠的水源。开罗缺水,一年降雨量不到一百毫米。开罗的繁荣,甚至埃及几千年文明史,都离不开尼罗河,否则这里会是一片沙漠。
四、灌溉。阿斯旺水库建成后新开垦土地是原有耕地一倍,六百万英亩。农业由每年一熟增加到二熟甚至三熟,由传统种植方式发展到科学种田。由于河水变清,使得因泥沙淤积形成的三角洲失去了自然的肥料来源,但可以通过使用综合化肥得到解决。这样虽然增加了粮食单位成本,但由于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还是增加了。
五、旅游。阿斯旺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有二十万人。旅馆共万张床位。阿斯旺以下二百公里,就是闻名世界的风景胜地卢克梭神庙。
六、改善了航运条件。当然,因为可运的东西甚少,所以航运效益尚不明显。水库五百多公里长,从上游直达开罗,四百五十公里,都可以通航。
阿斯旺水电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一系列生态平衡问题:
一、由于下游耕地只灌不排,造成耕地的盐碱化。现在已经采取排水措施加以解决。
二、河床下切,原来预计一米,实际只下切六十五釐米,问题也不很严重。
三、海岸线后退是个问题,每年后退一百五十米,现在采取保护措施,办法就是修筑海堤。
四、对渔业的影响。渔业减产主要原因是鱼塘盐碱化造成的,淡水上升,海水下沉,沙丁鱼沉入深层。由于埃及捕捞沙丁鱼技术的改造,水产业已得到恢复。现在阿斯旺水库纳赛尔湖年平均鱼产量已达三点五万吨,还准备在五年内增加一倍,因此水产损失已得到补偿。
五、水库发生过几次小地震,埃及专家认为不属于水库诱发地震性质。
六、苏联设备品质不高,已换成英国的设备。水轮机已用二十年,有的叶片发生裂纹。已使用美方贷款购买十二台新水轮机转子,每台五百万美元,已换两台,正在换两台,到一九九○年可全部换完。”
李鹏认为:“阿斯旺是一个成功的专案,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海岸后退、沙丁鱼减产等等不足之处是当初设计时没有预料的,有的正在克服之中。国际上之所以对阿斯旺工程有不好的评价,应该说是有政治上的原因,因为阿斯旺水电站是苏联设计和苏联支援建设的,所以西方对它不说好话。但是,我碰到的埃及人,对此项目都是肯定的。”
此处,李鹏指责西方国家将阿斯旺工程政治化,根本原因在于反苏、反对社会主义联盟。而面对世人对三峡工程的批评,中国政府也是采取同样的态度,认为:这些人本身就是热衷“反对中国”,是借批评三峡工程来达到“反对中国”的目的。
美国学者评价
美国康乃尔大学生态学博士,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牟溥,在《当代中国研究》一九九七年第三期上发表题为〈埃及阿斯旺大坝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文章,对这个大坝工程做了中肯的评价。他在文章中指出阿斯旺大坝工程,所带来的几个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原得益于每年洪水带来的大量肥沃泥沙,周期性的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可是,在大坝建成后,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补充,以致土地肥力不断下降。
第二个问题是:沿尼罗河两岸出现土壤盐碱化。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而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土壤盐碱化。
第三个问题是: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危害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健康。水质恶化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库区水的大量蒸发,另一则是,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化肥的残留部分随灌溉水又回流尼罗河,使河水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河水富营养化。土壤盐碱化也导致尼罗河水的含盐量增加。
第四个问题是: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
第五个问题是: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下游河水的含沙量骤减,河水中泥沙量减少,导致了尼罗河下游河床受到侵蚀。大坝建成后的十二年中,从阿斯旺到开罗,河床每年平均被侵蚀掉2釐米。预计尼罗河道还会继续变化,大概要再经过一个多世纪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河道。河水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再加上地中海环流把河口沉积的泥沙冲走,导致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不断后退,国土丧失。
牟溥博士指出:“在六十年代阿斯旺大坝兴建时,人们对大坝的认识还是片面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陆续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中,有些是设计时预料到、但无法避免或无力解决的;有些则是有所预料、但对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还有些问题则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认为,要精确地预测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还是相当困难的。由于在兴建大坝前,要判断大坝工程的后果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目前很多国家的公众舆论和学者专家们往往对超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持反对或谨慎的态度。”
世界趋势
必须指出的是,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放弃建设大型水库大坝工程,放弃用大型水库大坝工程来推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原因在于人们开始认识到大型水库大坝工程,对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埃及阿斯旺大坝所引起的严重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但是中国的政治家和工程技术干部,却看不到世界发展的趋势,把淘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作现代化模式来用,把边缘化的技术当成先进技术来加以引进,他们不承认大规模水库大坝建设将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社会问题、甚至安全问题。
当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大坝合龙时,对埃及人民说:阿斯旺大坝将把埃及带入天堂。几十年过去了,埃及并没有进入天堂。
一九八七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一次科学大会上,对参加会议的各国科学家们说:“兄弟们,姐妹们,从现在到二○○○年,埃及将不得不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你们一定要帮助我们取得胜利。这些挑战,也就是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严重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阿斯旺大坝所造成的影响。”
营造决策氛围、借刀杀人之意在于,用别人的力量消灭敌人,自己不必付出任何代价。中共通过新华社记者一篇关于国务院副总理李鹏,率中国代表团参观埃及阿斯旺大坝工程的报导,便把“阿斯旺是一个造福于埃及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错误结论,传播给国人,以图造成有利三峡工程决策的氛围。
这无非是借阿斯旺大坝的刀,来打击三峡工程反对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