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弊端

g
grizzly__bear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中国教育的弊端在于拼命地要把孩子们的思维塞到盒子里,谁的思维适应那个盒子适应得好,谁就是好学生。而西方的教育是拼命要把孩子的思维从盒子里拉出来,谁的思维更开放,谁就是好学生,这种教育更能培养出大师来。西方也有所谓的标准化考试,你鲜少看到为了应付那些考试专门举办的强化培训
a
anzhe001
我觉得你说的对呀!!!!
b
bigjohn123456
思想太开放,统治者不好管理
s
snail
这也有人踩?
羞羞草
中国教育的弊端在于拼命地要把孩子们的思维塞到盒子里,谁的思维适应那个盒子适应得好,谁就是好学生。而西方的教育是拼命要把孩子的思维从盒子里拉出来,谁的思维更开放,谁就是好学生,这种教育更能培养出大师来。西方也有所谓的标准化考试,你鲜少看到为了应付那些考试专门举办的强化培训
grizzly__bear 发表于 2020-07-11 22:50

洋人的强化培训班很多啊,尤其是亚洲人少的地方,基本都在白人的富人区里
j
j9dong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你想给自己的娃快乐教育 没有人拦着 请自便
g
grizzly__bear
回复 2楼anzhe001的帖子
我就看到有些中国移民一代,为了使自己的孩子看起来聪明,竟然对孩子进行智商测试前,进行强化训练。这不成了“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了么?
g
grizzly__bear
回复 3楼bigjohn123456的帖子
这就是愚昧的政治文化
w
wisfan
在我看来,美国教育的弊端可能更严重。
十万个为什么
看过一个男非曾经在中国做过外教视频。他录的视频讲述到他刚刚去一个学校实习,是一个幼儿园,他们当时在排练八路军和日本鬼子,小朋友有打扮成八路的,有扮成日本鬼子的,然后一个拿着塑料大刀,里面的台词吓到他了,他总结说,他不明白为什么要让这么小的孩子从小接受这样的仇恨教育,仇恨日本人。
g
grizzly__bear
回复 6楼j9dong的帖子
你说的对着呢
g
grizzly__bear
回复 4楼snail的帖子
啥人都有,自由嘛
g
grizzly__bear
回复 10楼十万个为什么的帖子
最近在看欧洲历史,感觉虽然欧洲不断有战争,好像屠戮平民的事情不象中国那么普遍,也没有那么多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更重要的是,欧洲战争完了以后,主流是向前看。东方的文化是向后看。所以西方不断涌现新的文化科技,中国老是原地踏步,现代还能偷点儿技术回去招摇撞骗了,这样其实是毁了那个国家民族了。这不,在全世界闹得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
刘晓庆
英国的教育 和 文化比较好
c
caoyunding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E
EvenOdd
Q 吴宝珠越南语Ngô Bảo Châu,1972年11月15日-)生于河内越南法国数学家,2010年菲尔兹奖得主,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他因证明罗伯特·朗兰兹戴安娜·谢尔斯塔德自守形式基本引理而知名,获《时代杂志》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
https://zh.wikipedia.org/zh-my/%E5%90%B3%E5%AF%B6%E7%8F%A0
吴宝珠曾就读于讲武实验学校和征王基础中学。他15岁入读河内国家大学属下的河内自然科学大学的附属专科普通中学数学专修组。他参加第29届和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连得两面金牌,是越南首位获此佳绩学生,第一次更得到满分42分。 UQ
Q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98%E6%88%90%E6%A1%90
丘成桐(英語:Shing-tung Yau,1949年4月4日-),男,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汕头,美籍华裔数学家,曾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菲尔兹奖沃爾夫數學獎。自小在香港長大並完成本科,後入籍美國。目前担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他是加州大学华裔学者协会创会理事。 UQ
P
Pelosi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德语: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涉猎科目很广,特别是生物学地质学。教育家、柏林大学创始人威廉·冯·洪堡是其兄。他被誉为现代地理学的金字塔和现代地理学之父。还是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P
Pelosi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弗里德里希·威廉·克里斯蒂安·卡尔·费迪南·冯·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inand von Humboldt,1767年6月22日-1835年4月8日),是一位德国学者、政治家和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者。 威廉·冯·洪堡是德国文化史上影响最深刻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与弟弟亚历山大都有广博的学识,并对当时的时代有着历史上少见的巨大影响。亚历山大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科学,而威廉的研究对象是文化科学,如教育学、国家理论、对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分析。他是普鲁士的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同时也是普鲁士的外交官。
P
Pelosi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1809年8月16日普鲁士教育改革中,由当时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受命威廉·冯·洪保特创立“柏林大学”(Universität zu Berlin),拉丁文名称 “Alma Mater Berolinensis”。于1810年开始运作校务。1810年至1945年间,全名为“腓特烈-威廉-大学”(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1949年更名为“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洪保特研究与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于1810年所创立的新制大学,他也希望柏林洪堡大学能成为“现代大学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äten)。
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Universitas litterarum),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育。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根据纯科学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民主性。在洪堡看来,自由与寂寞是相互关联、依存的,没有寂寞(独立)就没有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在此之前,不论欧洲或美国的大学,都还是沿袭修道院教育的传统,以培养教师、公职人员或贵族为主,较不重视研究。此后洪保特的理念传递至欧、美各地,也成为许多大学仿效的对象。
P
Pelosi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校训 Universitas litterarum(拉丁语

P
Pelosi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洪堡的父亲世系来自于波美拉尼亚的市民家庭。威廉和亚历山大的祖父是普鲁士军队中的军官,1738年他由于军功被升入贵族阶层。他退伍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格奥尔格被腓特烈二世授命为太子妃的大管家。亚历山大·格奥尔格任此职位直到1769年普鲁士太子与太子妃分手。1766年亚历山大·格奥尔格与来源于雨格诺派的富寡妇伊丽莎白结婚。通过这次婚姻亚历山大·格奥尔格成为泰格尔宫的主人。威廉和亚历山大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只有在冬季他们举家搬到柏林市内居住。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非常关心。
洪堡的父母聘请了非常知名的人物作为洪堡兄弟的教师,从1777年开始戈特罗布·约翰·克里斯蒂安·孔特开始协调和监督各门教程长达十多年之久。在准备大学时兄弟俩获得自然经济、统计、自然法和哲学的私人教育。孔特本人逐渐地也获得了洪堡家庭的信任,开始介入财产管理。1779年亚历山大·乔治死后他成为洪堡夫人的亲信顾问和洪堡兄弟的管家。后来在普鲁士改革时期威廉促使孔特成为海因里希·腓特烈·卡尔·冯·斯坦的同事,1829年孔特死后威廉还满足了他的愿望,让他葬在泰格尔洪堡家族的族墓中。
13岁时威廉就已经能够流利地说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并结识了这些语言最重要的作者的作品。他极其用功,以至于他身边的人对此不安。通过孔特的安排洪堡兄弟也进入了兴趣广泛的医生马库斯·赫兹的家里。赫兹在他自己的家里教授哲学和物理。威廉也进入了赫兹夫人的沙龙。后来,于1788年,威廉在这里结识了他后来的夫人卡洛琳。
洪堡兄弟的母亲希望兄弟俩可以通过这个良好的教育成为有势力的大臣。计划中威廉要学法学,亚历山大要学国家经济学。在孔特的指导下兄弟俩进入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大学。一个学期后,1788年春威廉离开了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进入哥廷根大学

P
Pelosi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帮助·信息,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
P
Pelosi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a],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古典时期作曲家钢琴家。莫扎特是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600多部作品,几乎涵盖所有形式体裁,他在短暂的生命里将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臻于成熟并发扬光大,其作品也被广泛视为古典音乐的典型,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P
Pelosi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18 世纪的欧洲发展很快很快,
特别是德国和德语区国家, 在 18世纪发展的很快很快. 建立了现代大学.
到了 19世纪 , 世界科学中心就转移到了德国.
而 18世纪的中国完全是一团黑暗, 残酷的社会, 整个社会如同死水.
p
phlin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然後那個思維還常常會變
當然主架構不變 內容會變
我看 帝 的 專升本的 資料 的 政治課程學分名 馬克思 列寧 毛澤東 鄧江湖 都有啊
現在不知有沒有被 帝 一統
c
caoyunding
回复 24楼Pelosi的帖子
大哥,我们说的是中小学教育。 中国的大学教育也不搞强化训练啊。
b
bud
在我看来,美国教育的弊端可能更严重。
wisfan 发表于 2020-07-11 23:06

国内不同的阶层对美国的教育看法不同。 天天看新闻联播的观众认为美国教育烂透了, 天天上新闻联播的外交部发言人让家娃往烂地里钻
B
Boilfrog
中文不仅落后,禁锢思维,还耗费大量精力时间。以中文为母语的文化基本都是黑暗独裁,毫无创造力。华人搞的比较好的国家,星,港是因为英语;台是受日语影响。
P
Pelosi
中文不仅落后,禁锢思维,还耗费大量精力时间。以中文为母语的文化基本都是黑暗独裁,毫无创造力。华人搞的比较好的国家,星,港是因为英语;台是受日语影响。
Boilfrog 发表于 2020-07-12 10:50

越南呢?
红色中留
改开40多年,号称最聪明最会应试的清华北大到美国几万人了,有几个世界顶级的天才级人物出现了?
你让每天吹捧中国教育的华人去太平洋租个小岛,建设理想家园,用他们心目中理想的高考模式选拔人才玩一把,没有人会愿意去。
因为这批华人知道,离开了美国白人,黑人建立的基本游戏规则,自己玩就是个大号中国,小号朝鲜。
P
Pelosi
中文不仅落后,禁锢思维,还耗费大量精力时间。以中文为母语的文化基本都是黑暗独裁,毫无创造力。华人搞的比较好的国家,星,港是因为英语;台是受日语影响。
Boilfrog 发表于 2020-07-12 10:50

人文教育很差很差
产生不了 类似 英国那种 真正的文明
中国的文化 相比 英国
简直 是野蛮到了极点的 什么垃圾
Q
Quiet_Rain
回复 1楼grizzly__bear的帖子
其实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学的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的西方,而非中国独创。
西方教育在近几十年开始重视学生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自由思维,但同时降低了传授知识和练习的权重。
西方大师辈出的年代并没采用现代西方流行的教育理念。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让小孩无边界的思考,他的思维就越开阔。但其实边界本身就是思考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他的思考很可能是没价值的。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12 05:38

说的很好,其实这些都没问题,中西现在的方式都行,关键是大学及以后,有没有条件,有没有环境,有没有意愿进行自由研究、思考
p
phlin
回复 28楼Boilfrog的帖子
現代中文 是 日本人用的 和制漢詞 跟 美國語法
所以你們讀起文言文來格格不如
想想那個 玩女學生的 魯迅
l
luvswz
放眼中国,有几个像样的有素质的人才?还用讨论中国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