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到底是干啥的?

n
neigaeu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尼采为啥这么出名,有三个原因吧:

首先他的名字比较好记,德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哲学家由于名字太长导致大家完全没印象,比如弗朗兹·布伦塔诺,阿那克西曼德,维根斯坦什么的,起名时太激进,几乎没法翻身了。

其次他的众多粉丝里,有希特勒这样的大嗓门,没有希特勒,尼采的名声应该也没这么大。

最后,他的言论朗朗上口。现在网上还流传着他的各种深邃的语录(想当年还是文艺青年的时候也会照葫芦画瓢,写写悲风伤秋的小情诗):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反正你难免一死;
我爱森林,城市不宜居住:城里有太多淫荡者;
男人骨子里坏,女人骨子里贱;
......



尼采出身于1844年的普鲁士。

1844年还没有德国。现在德国那块地在当时还四分五裂,上边有几百个大小邦国,普鲁士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个,国家被一群叫“容克贵族”的人统治着。啥是容克呢?

就是武装地主,平时安安静静种地当地主,国家有需要就去打仗。后来的那个俾斯麦,就是个典型的容克贵族,他们家跟着普鲁士国王打了几百年的仗。

由于普鲁士地处欧洲四战之地,日常打仗,跟旁边的大波波一样,牛逼时狠踩旁边国家,不牛逼时被旁边人狠踩,总之出来混,就是互相踩。

由于经常目睹各种战争和动荡,加上神学气氛浓厚,德意志哲学家普遍有种悲观主义气质。包括后来的那个康德,也是普鲁士人,跟尼采算是老乡。



尼采家祖先,据他们自己说是波兰破落贵族,这让尼采一生对自己的血统非常满意,也是他一生朝气蓬勃的动力之一。他爹是个牧师,这个工作,在普鲁士属于上层阶级。

不过他在尼采四岁时就死了,死前精神出了问题,大家知道,后来尼采也进了精神病院,所以不少人怀疑这是他们家的遗传病。

按理说没了爹的孩子是根草,不过好在他们一家子人比较多,互相照顾过得也还凑合。而且普鲁士王国有两大根基,骑士的剑和教廷的十字架,所以政府对教廷工作人员家庭也有特殊照顾。

这样尼采尽管很早就没了爹,但日子过得非常可以,顺便接受了普鲁士最好的教育。当时的大学都是神学院——早期的哈佛、耶鲁早期也是神学院,

非常照顾他们这些宗教界人士的孩子,甚至还给了奖学金,尼采和他妹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中学期间,尼采就特立独行,有种独特的哲人气质。比如他们德国有些奇怪的神话,说一个古代贵族把点着的火炭放在手里,手竟然毫发无损;大家都觉得不可能,

尼采说呵呵,你们觉得不可能那是因为你们都是土炮,我这样的“真蓝血贵族”给你们演示下;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尼采被那块火红的炭烧得满地打滚嗷嗷大叫,手上终身留了个大疤。

此后他经常反思这事,觉得那块炭有毛病没长眼,竟然连自己这样的人都烧。但经过这事,尼采对自己的贵族血统并没有怀疑。

除此之外,尼采的生活就是无限地阅读,啥都看,看书还又快又多,除了数学长期不及格(毕业考试都没及格),其他的都比较靠前,后来偏科比较严重,不过学校还是把毕业证给他了。

随后去了大学,在大学跟中学差不多,一直都神叨叨的,不过博学程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大学期间,在一个叫《莱茵博物馆》杂志上,

发表了一篇关于语言学方面的文章,被一所叫“巴塞尔”的大学看上了,赞美有加,竟然热情邀请24岁的尼采去大学教书,然后很快就成教授了。

去大学教书时认识了瓦格纳真人。之前他一直听说过这人,这次接上了头,然后就开始了他俩一言难尽的纠葛。



先说下这个瓦格纳是干嘛的。大家可能都听过他是个搞音乐的,属于跟贝多芬齐名的德国音乐家。

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人不仅搞音乐,还写诗,对政治也非常积极,跟后来的希特勒一样,讨厌犹太人,讨厌议会制、民主制,所有资产阶级主张的东西他都讨厌。

大家都说希特勒喜欢尼采的思想,其实希特勒弄错了。他估计没看过尼采的东西,看了也没看懂,看不懂也正常。

他看懂的是瓦格纳,毕竟瓦格纳是个搞音乐的,还是个编剧,编导了他们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如果大家不了解这玩意也正常,

故事内容性质跟咱们的“女娲补天”差不多,德国人的传统保留节目,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指环王》或《阿凡达》,非常的时髦。

理解瓦格纳门槛要低很多,就跟看电视剧《冰与火之歌》的人很多,读原著的人比较少一样,歌剧的传播性非常好。希特勒和他的小伙伴显然是这个歌剧的粉丝,

大家看到的后来各种纳粹的宏大场面,以及纳粹的暴力美学,大部分都是从瓦格纳那里学来的。



这种情况下,瓦格纳的反民主、反议会等观念也就跑希特勒脑子里了。希特勒分不清,还以为是从尼采那里来的。

而此时尼采的观念慢慢形成,说是自从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充满了虚伪和反进步,道德沦为了“弱智对强者的限制”,他把大众叫做“奴隶”,“庸众”,“暴民”,大众是弱者,

他们那一伙人叫“超人”。这些观念希特勒非常受用,不过尼采其他的东西跟希特勒的观念大相径庭。

我理解为啥一些人青年时期喜欢尼采,因为那个时期觉得自己是大牛逼,天才,超人,就自己清醒,“大众”都是傻逼,动不动让别人去看《乌合之众》和《动物庄园》。

到了中年就踏实了,因为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大众”,自己才是乌合之众。

也正是因为瓦格纳后期的东西太过群众化,太过讨好老百姓,尼采认为庸俗不堪,他觉得瓦格纳作品从高档艺术变成了媚俗的垃圾,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决裂,

不过尼采有生之年,对瓦格纳念念不忘,哪怕在人生最后阶段,也坚持写作批评瓦格纳,爱之深,恨之切。

“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这种带引号的都是尼采的原话)。

尼采和瓦格纳都有一颗高傲而孤独的心,没法跟普通人聊。尽管年龄相差比父子都大,但俩人一见如故,开始了类似恋人一样激情四射的交往,



事实上很多学者怀疑他俩确实有基情。俩人聊艺术,聊音乐,聊哲学,根本停不下来,跟恋人似的如胶似漆。

尼采在给朋友的信中,毫不掩饰对瓦格纳的崇拜,充满基情地说瓦格纳“有一颗富有、伟大、高尚的灵魂,个性强烈,富有魅力,值得所有人爱戴……”,

最后还补了一句,“我也是这么一个人”,丝毫不掩饰地开展表扬与自我表扬。

他还写过一些更加那啥的信件,尼采跟瓦格纳写信说:“七年前,我第一次拜访你。每年5月是你的生日,在大家庆祝你的生日时,我也在为自己的精神庆祝诞辰,

因为那天起,你就像一滴新鲜血液,流进了我的血管,这滴血一直驱策、羞辱、鼓舞和刺激着我……”。

瓦格纳给尼采在自己家里长期留了一间房,好让尼采随时到访,在信中说,“你来或不来,房间都在那里”。

还给尼采提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多次建议尼采去找个富婆结婚,当时欧洲艺术家找个富婆很正常,这样才能安心搞创作不受世俗影响。

比如巴尔扎克,他就找了个俄国富寡妇。还有卢梭,一个对他体贴入微的富婆无条件支持他创作。



接着说尼采的人生经历。就在1870年,他到达大学并和瓦格纳接上头后,欧洲战云密布,他的祖国普鲁士和法国打起来了。

这场战争改变了整个现代史。因为这场战争,德国就统一了,而且是统一在那个好战成性的普鲁士周围,欧洲大陆上于是崛起了一个铁血强权。随后它一直闹腾,搞出来了两次世界大战。

在这次战争中,尼采作为知识分子,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所召唤,去参加了战争。他在战地医院忙来忙去,尽管没参加实地拼刺刀,不过依旧被吓得不轻;

天天接待各种缺胳膊断腿的伤员,又担心一发炮弹从天而降,精神处于极度紧张,得了“战场PTSD”,并伴随着一堆并发症,比如神经痛、失眠、眼病和胃病等等;

精神也被炮火连天的战场吓得不太正常了,并且持续折磨了他后半生。

不过这些年又有了最新进展,美国人德博拉发现尼采身患梅毒。他找到了尼采医生的记录,发现尼采前半生身体不太好可能跟他参加战争有关,后半期身体状况糟糕应该是梅毒原因。

我们现在说起梅毒感觉是很丢人的一件事,回到尼采生活的那个年代,依旧非常丢人。

不过在他们文化人的圈子里,太平常了,那时候文化人得个梅毒,就跟现在东北主播喊个麦、精神小伙穿个紧身裤一样习以为常,甚至包括丘吉尔他爹、都德、福楼拜、雨果和贝多芬等等,都有梅毒经历。



说到梅毒,得再说几句,因为这事非常有意思,一说就停不下来。

梅毒这个病吧,非常不简单,是哥伦布从美洲带回欧洲的。哥伦布自己应该是欧洲第一个感染梅毒的人,所以说他不仅是“发现新大陆第一人”,还是“旧大陆得梅毒第一人”,可以说非常有派头了。

而且梅毒这个病非常调皮,有“伟大的模仿者”一说。感染了这个病后,不仅会出现梅毒特有的症状,还会模仿其他病,出现难忍的头疼、关节疼、发烧、

失明(贝多芬晚年失明就跟梅毒有关)和胃疼,等等,身体每个部位都慢慢出问题,最后病毒入脑,精神也错乱了(尼采后来确实进精神病院了)。

梅毒会刺激人的一些比较非主流的神经回路,让人在精神病发之前充满创意,异常兴奋,洞察力超强,会强化一些特长,比如搞音乐的会变得更有灵感,

作家更文思泉涌,搬砖的也能多搬几块砖。对比尼采生前的表现,还真挺吻合。

不管是不是因为梅毒吧,尼采后半生几乎是在各种病痛中度过。他不是肠胃不好,就是眼睛有问题,或者干脆虚得下不了床,当时的医生也没啥特效药,只能让他安心静养。

还好他的妹妹伊丽莎白经常陪着他。他这个妹妹又比较有意思,因为江湖上一直传言他和他妹有不伦之恋,据称在他自己写的文稿里,还有给朋友的信里,多次提到这事。

尼采有种啥事都跟别人说的毛病,不说就难受得不行,知识分子们好像都有这个毛病。

事实上后来尼采跟纳粹扯上关系,跟他这个倒霉妹妹强相关。



他妹也非常有才华。跟希特勒不一样,她能看懂他哥写了些啥,并对她哥的文稿进行选择性发表,最后表达的是她自己的意愿。

问题是她自己是个狂热的纳粹信徒。通过伪造和涂抹,她大幅修改了尼采的文稿和传递出来的观念,这样就把尼采的东西改得跟纳粹的观念非常接近,把尼采变成了纳粹的理论架构师。

恰好纳粹内部又没一个人仔细研究过尼采写了些啥,也就凑合着用上了;恰好老百姓也没明白尼采的东西,就以为尼采和希特勒是一伙的——现在不少人还这么理解。下图是希特勒注视尼采雕像的一张照片:

其实真实的尼采经常病恹恹的,情感非常细腻。我看他传记,感觉这人应该风格和徐志摩差不多,甚至有点女性化。后来总生病,下不了床,干脆从大学辞职了。

辞职后,他心情不大好,而且刚跟瓦格纳决裂,决裂的原因我们上文说了,他觉得瓦格纳的后期格局太媚俗,跟群众搅合到一起去了,所以就很痛苦地分道扬镳了,

精神和肉体都面临巨大的折磨。到处溜达散心,在罗马碰上了自己的一生挚爱,也就是传说中的莎乐美。这女人出身沙俄上层贵族,很早就在欧洲暴得大名,

后来又跟弗洛伊德混过,与多个哲学家艺术家有染,江湖人称“哲学家收割机”。



她跟尼采心灵相通,两个人一见面聊得非常欢乐,以至于尼采一度发表了如下重要语录并广为流传,成为了不少文艺青年的择偶标准:



这么看尼采竟然在婚姻方面这么有心得,还是个婚恋专家。不过话是这么说,专家往往是指导别人厉害,自己不一定,比如卢梭作为资深育儿专家,

他的五个孩子都被他送到了孤儿院,以免孩子们影响自己写育儿类文章。

尼采也一样,指导了无数文青的感情生活,自己的感情生活却非常坎坷,刚提出来要结婚,就被那个俄罗斯收割机给拒绝了。

比较成谜的是,求婚那天他们是三人一起约会的。至于三个人怎么约会,难倒我了,毕竟文化人的世界,我也不太懂。就在那次约会过程中,尼采向莎乐美求婚,被拒绝;

婚姻专家尼采为了纪念这次不太成功的求婚,留下来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张照片,他们仨其乐融融地留念合了个影:



画风比较奇特,中间那个就是尼采,边上的那个45度仰望星空的是哲学家“灯泡”保罗,后边双轮车上那个就是莎乐美,拿个小鞭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啥特殊癖好。

至于为啥拿个鞭子,众说纷纭,不少人还通过这个主题骗到了研究经费。亲身经历过此事的莎乐美现身说法,说是尼采给她的,她一开始是拒绝的。至于尼采为啥给她,

这个更加成谜了,因为尼采在自己的文章里写了句“Du gehst zu Frauen? Vergiss die Peitsche nicht!”不要奢求这句话能解释你的困惑,

这句话只能带来更多的困惑,因为翻译过来是:

“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鞭子!”

有人说尼采求婚被拒后,得了厌女症,从此看见女人就想用鞭子抽。我感觉不太像,也太肤浅,跟事实不符,因为他后来又追了几个,虽然都没结果,但显然他是热爱女人的。

女人们也愿意跟他聊天,不过属于容易发好人卡那种,聊完就没然后了。

这个莎乐美后来玩得风生水起,嫁了另一个哲学家,她跟丈夫约定不发生那种关系,却和我们上图照片里那个“灯泡”保罗保持着一言难尽的关系,直到这个保罗从山崖上摔下去摔死了,有一说是自杀。



后来在婚姻里她多次跟其他人各种折腾,并和多人有不正常男女关系。更加离谱的是,她丈夫跟她不是没有夫妻生活嘛,后来他老公就跟他们佣人生了一个娃,

莎乐美一直把这个娃当成是亲生的,这个娃继承了他们夫妇的全部遗产。

当我了解了这一切,不禁感觉他们文化人的世界太魔幻。面对他们这些魔幻往事,只能是“牛逼”、“服”、“老铁挺住”,“你们开心就好”。

不过尼采也没开心到哪去,这事发生7年后,他就彻底疯了,大概率是梅毒第三期症状。不过他的哲学核心就是反传统反秩序,精神上非常痛苦,

正如他自己说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深渊将回以凝视”。

尼采的晚年基本在半疯半抑郁的状态中度过。偶尔脑子正常,他就赶紧写,不过写不太长,时间长了头疼的不行,或者干脆又疯了,所以内容都跟微博似的,

一段一段的,好处是大家看起来好像轻松写,毛病是他妹涂改起来也容易,删掉某一段就跟删掉一篇微博似的,根本没人能注意到。

写出来的东西争议非常大,有人说是天才之作,有人说是疯子的胡话。那些书反正我也看不进去,就不做评价了。不过他的部分语录这个时候变得非常一言难尽,类似:

“太阳是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

他的那个妹妹,一边照顾他,一边跟一个反犹主义者勾搭,最终结了婚。尼采反对这档婚姻,甚至连婚礼都没去,因为他是个“反‛反犹主义’者”(这事希特勒应该不知道)。

不过出于对妹妹的感情,还是把长期挂在办公室里的一幅画《骑士、死神和魔鬼》,送给了妹妹和妹夫做礼物。也就是下边这幅:



由于尼采晚期基本没自理能力,他妹妹一边照顾他,一边成了他的遗产继承人。她继承了他堆积如山的手稿,搞了一个“尼采档案馆”,并且选择性地出版了他的作品。

1900年尼采死于疯人院。

他死后,名声越来越大,不少银行家和实业家开始用真金白银支持尼采档案馆。他们普遍喜欢尼采那种“反潮流”、“反现代的群众化和庸俗化”,尤其喜欢那句“现在的道德就是弱者为了限制强者”,像极了现在的新自由主义逻辑。

尼采反潮流,不过潮流却是帮了他不少忙,不少人看不懂他写了啥,只是别人说尼采的书比较深刻,大家都买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德国士兵们读得最多的书,就有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些前线大头兵里,就有希特勒下士。不过他应该没看懂,

只从字里行间看懂了“超人”、“意志”等等词汇,今后日常用,尼采的名声也就跟着希特勒慢慢变得有点奇怪了。(转自组织二号头目)
o
oldbear1
有意思
m
marchbaby
写得很有趣
w
wenipu
楼主转发公众号的文章还是注明一下吧
s
slurslur
正想问:是转发还是原创?
t
tduang
哈哈,不一样的解读呀
T
Tommyty
尼采? 这个沙鸟总结起来其实很容易.....不过, 你交学费了吗, 楼主? 哈哈, 算了, 出于人道主义, 知识无国界, 免费告诉你吧. 德国佬兴起了绵延不绝的纯粹理性思潮........你大概要花费很久读过很多傻了吧唧的巴拉巴拉, 才能得出这个结论, 其中还包括你以为好多东西好高深, 要i去查字典, 然后字典都看不懂.........总之是蒙你. 我现在就在这里告诉你结论, 当然你可以不服气. 尼采想要用人类理性解释所有东西, 包括道德观念. 理性可以解构所有概念, 并且可以任意组合. 当你把一个东东解构到足够细度的时候, 你可以把它再组合成任何东西, 这事人类理性的威力. 但是尼采在解构人类的良心的时候, 出了问题. 尼采两句名言, 大家都知道, 但是很少人知道这两句名言在说什么. 一个是上帝死了. 一个是,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 深渊也在凝视你. 这两句话其实一脉相承, 前者是说, 道德根本不需要假借上帝来建立, 因为理性就足够了. 后者是说, 我靠, 理性不行, 我越看理性拆分的道德, 越尼玛的可怕.
T
Tommyty
所以尼采开始把理性解构良心这件事描绘成恐怖的深渊, 越是深究, 越是恐怖. 就像你凝视一个看不到底的深渊. 在这个深渊之前, 尼采一跃而下, 追寻他的人类理性万能信仰. 一切不能被理性证明的都是荒谬的, 一切合理都是必须经过理性证明的. 用理性解构良心和常识的结果是, 尼采疯了, 在大街上和路过的马匹当众进行狂热的.....那啥. 你能从这里理解, 他是多么的信奉他的理性信仰吗? 就理性而言, 为嘛不能当众那啥以及当众和任何动物那啥? 这就是尼采的信仰. 楼主, 我们换个话题吧. 至少换个人?
T
Tommyty
多说两句, 你还提到康德? 康德的层次是尼采这种沙鸟远不可及的. 康德的老师, 笛卡尔, 名言, 我思故我在. 真的知道这句话在说什么的, 也很少, 这句话是在说, 一切思考都可能是虚伪的, 唯一的真实, 是发出思考的本体. 所以, 我思, 故我真. 你看过黑客帝国对这句话理解会深点, 其实这个逻辑也很简单, 就是一切思辨的来源, 必须是真的, 否则思辨的否定都是虚假的. 这个其实比释迦穆尼深刻, 释迦穆尼的思辨是万事皆空, 笛卡尔告诉他, 万事可以空, 但是思考万事皆空的那个本体必须是真的. 这个极其简单的道理, 学佛的一直都在绕圈子走不出来, 于是搞出各种空, 空上空, 空上空空.......无聊至极. 幡动还是心动? 哈哈哈, 明镜本无台........玩到现在都没玩明白.
T
Tommyty
德国人的理性主义催生的极端就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T
Tommyty
我想解释下我为什么对楼主的回帖如此, 看起来, 充满敌意. 首先, 这不是我讨厌楼主, 我相信楼主是一位帅哥/美女. 这仅仅是我个人对尼采和其信徒希特勒极其厌恶的直接表现. 也是我对德系理性极端信仰的极端厌恶. 对于楼主无意中提起尼采还说了半天尼采的事, 虽然说的很努力还是恶臭不堪, 我也想表示厌恶. 这就像你就算从粪坑里掏出一块200年坑藏的屎橛子想批判下, 我也会忍不住表示我的厌恶. 你还津津乐道的举着坑藏珍品娓娓道来......请理解我的厌恶, 为盼. 此致.
T
Tommyty
所谓哲学就是人类思辨. 所以哲学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是后来走向实证主张的时候, 从哲学爹这里离家出走了. 所以, 科学没什么可牛逼的, 因为出身就是儿子辈的. 如果加上神学的话, 科学是孙子辈的, 还是舔着脸凑上来的, 因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所以, 科学是婢女生的儿子, 算, 半个孙子? 你可能想问, 哲学为毛是神学的婢女? 女儿都不行? 还真不行. 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 它是从哪来的. 你又想说, 它不问不行吗? 还真不行, 因为哲学的唯一语言是, 为什么? 然后三五个为什么之后, 就到神学了. 这就像哲学只会说妈妈妈妈, 所以她妈不答应都不行, 她妈是神学.
T
Tommyty
改天聊....我发现这问题挺有意思. 扫盲专贴. 一堆识字文盲, 我, 尽量吧......花, 就别撒了.
T
Tommyty
回复 1楼neigaeu的帖子 目前结论, 尼采是个傻逼. 什么成色的, 可以讨论.
l
lulala
最近好多类似这样图文并茂又落落长的帖子,有的內容不错,如同这楼,有的不知所云但基本不是原创,且不标明出处或加注转贴。
G
Gloria780327
主贴写得很有意思,回复看得晕 ☆ 发自 iPad 华人一网 1.14.06
n
neptunean
三人合照里中间的是保罗,右边的是尼采。
D
DaHill
终于有一个聊哲学的帖子了😄
D
DaHill
曾经的梦想就是去德国学哲学,扭不过命运学了生物。
q
qiuzi101
因为 鲁迅 尼采自诩为太阳 结果他发了疯
1
18.anna
多说两句, 你还提到康德? 康德的层次是尼采这种沙鸟远不可及的.

康德的老师, 笛卡尔, 名言, 我思故我在. 真的知道这句话在说什么的, 也很少, 这句话是在说, 一切思考都可能是虚伪的, 唯一的真实, 是发出思考的本体. 所以, 我思, 故我真. 你看过黑客帝国对这句话理解会深点, 其实这个逻辑也很简单, 就是一切思辨的来源, 必须是真的, 否则思辨的否定都是虚假的.

这个其实比释迦穆尼深刻, 释迦穆尼的思辨是万事皆空, 笛卡尔告诉他, 万事可以空, 但是思考万事皆空的那个本体必须是真的.

这个极其简单的道理, 学佛的一直都在绕圈子走不出来, 于是搞出各种空, 空上空, 空上空空.......无聊至极. 幡动还是心动? 哈哈哈, 明镜本无台........玩到现在都没玩明白.
Tommyty 发表于 5/6/2020 5:43:28 AM

没忍住,不客气的回一下,你就是那个用这么简单道理在那电影院里绕圈的人。播放的戏是虚的但播放器…必须是真的!似是而非,其他人早就离开电影院啦,老兄!谁还管那真的播放器,你所谓的实休!书读多了,也不能大言不惭的。不然,低俗点说,放的屁也会特别臭!
n
noshock
回复 1楼neigaeu的帖子

如果是原创,lz 就是才子。
T
Tigeressbaby
哪有这么疯狂,恰好我在读Thus Spoke Zarathustra,像伊索寓言一样,很好读的一本书。
s
ssasea
没有干过几件惊天骇地的事都不能叫文人
o
oldbear1
最近好多类似这样图文并茂又落落长的帖子,有的內容不错,如同这楼,有的不知所云但基本不是原创,且不标明出处或加注转贴。
lulala 发表于 5/6/2020 6:37:14 AM

赞👍
h
handan11
尼采这么豪?居然有这幅Durer丢勒的作品Knight, Death and Devil. 他这妹子败家啊,这名作后来流落辗转进了大都会博物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