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京东香港上市:券商饿狼扑食,散户争抢一生一次的发财机会

h
huaren2018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香港资本市场曾经是内地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从1993年H股诞生开始,一家家内地企业奔赴香港上市,募集来自全球的资金。 赴港上市的中国移动,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公司,工商银行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平安,成为世界知名的保险企业。 如今,那些曾经奔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可以选择回香港落脚,吸引来自国内的资本支持。中金的研究数据显示,近几年,香港IPO项目有70%的份额卖给了国内的机构投资者。 中资资本在香港崛起的背后,是中国从资本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的转变。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只是整个趋势中的显性因子。 1、中资崛起 最近,位于香港中环IFC一期29层的中金公司里,几间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一改疫情期间员工居家办公导致的空荡状态。 常年霸占香港中资保荐人第一席位的中金,是网易此次赴港二次上市的保荐人,彻夜加班的员工正忙于准备网易的招股书。 “近期中金的人更难约,他们太忙了。”李琦对略大参考提到,她在一家中资券商负责承销工作。 她见识过中金的忙碌。此前,李琦所供职的项目组,听闻中金将成为一家企业的保荐人后,想通过中金牵线发行人(注:上市融资的企业),加入其承销团。但预约两次,时间地点一再变动,最终,约见地点改为某印刷商的办公室——中金团队在此处理某项目的IPO文件。 发行人上市前,保荐人、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IPO项目的中介方,都会聚在印刷商处,筛查IPO需提交文件中的任何细节、法律责任和错别字。该环节被投行人士称为“Printer Session”,以律师不睡觉、投行少睡觉著称。 “你能在印刷商那里找到一家企业IPO所需要的所有中介商。”李琦说。大的项目case,往往二、三十人,浩浩荡荡“入驻”,做最后的冲刺。 中环的印刷商们,很了解香港资本市场的财富动向。 最近两年,出现在印刷商办公室的中资券商越来越多。2019年,香港183家IPO企业中,中资券商参与保荐的项目高达 107家 ,相当于每3个IPO项目就有2个中资券商参与其中。 从媒体公布的京东赴港二次上市的承销团亦可窥见,农银国际、中银国际、交银国际、建银国际、招银国际、工银国际等,中资投行占承销团极大比例。 外界将中概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视为其面向中资资本的一轮募资。 与此同时,内地企业正在成为赴港上市的主要募资方。 港交所公布的2018年业绩显示,其全年成交金额达26.4万亿,IPO 融资总额排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第一位。1146家内地企业总市值达到20.2万亿,占港交所总市值的67.5%。其中,不乏小米、美团等知名企业。 能够服务内地企业,逐渐成为中环金融人士业务能力的必备要求。 2014年,李琦刚参加工作,粤语不好的她,通常需要用英文再跟对方确认。现在,很多时候她可以直接用普通话交流,同行中能听懂、能讲普通话的人变多了。 甚至,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也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2、明星项目 李小加曾用Party一词,来形容香港的交易市场: 设想你在办一场Party,想把它变成一场全球瞩目的盛世,关键问题是怎样才能邀请到城中最重要,最多的客人。作为Party的主人,你要仔细考虑邀请的优先顺序,分辨那些对客人极具吸引力的核心人物。 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无疑是港交所找来的明星企业。 按照港交所要求,赴港二次上市的企业,必须在英国、美国等监管健全市场上市,并至少两年保持良好合规记录;市值不少于400亿港币,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币且收入达到10亿港币。 摩根士丹利曾测算,满足赴港二次上市条件的中概股企业,仅包括网易、京东、百度、携程等20多家公司。 这些企业已经在美国资本市场向全球投资人证明了自身的商业价值,它们有健康的经营模式,良好的现金流,在各自所在的行业有影响力。 它们就是港交所Party中最想邀请的明星。 对于全球投资人,尤其是中资投资人来说,他们要用金钱,人脉、经验……所有自身优势,去兑换这场资本盛宴的入场券。 从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后,李琦所在的券商,就开始争取承销中概股企业和新经济企业的募资项目。它与另一家中资券商,一直在竞争年佣金收入前5名的席位。争取到这些中概股明星客户,券商便能向它们所服务的机构投资人自证实力。 毕竟,明星项目都具备共性:很挑剔承销商。 对李琦而言,每一场承销工作,都是一次战争。 项目初期,她需要做模型、路演、跟机构投资人反复确定出价区间。 随后,参与承销的券商们聚在一起,报出每家投资人的价格,最终确定IPO发行的价格区间。商议过程中,李琦需要跟投资人反复发邮件确认,对当前的价格区间是否满意。 抢夺承销份额往往是战争中的高潮,通常会伴随着大声的争吵和指责。每家承销商会罗列出一系列自身优势去争夺份额,例如我的投资人信用更好,声誉更好、我的投资人是长期投资者而非对冲基金等等。 整个过程充斥着不满,经常需要调停,每家都要争取最有利的条件,很多时候需要保荐人甚至是发行人来调节、决议。 争取中概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业务,成为承销商们的新战事。 每家券商服务的投资人,都需要从这些二次上市企业中获取利益。甚至一些投资人,还需要用二级市场的收益,来平衡今年一级市场的业务低迷。 对于承销商而言,这也是门好生意——相较IPO,赴港二次上市的程序简化许多。不需要重新定价,它们在美国上市的价格和估值,就可以作为香港二次上市的发行价依据。 此外,这些二次上市的企业都有认知度,尤其是在中资投资人中有熟识度和影响力,项目路演阶段也会容易许多。尤其在疫情期间,不方便进行路演、午餐会等线下交流,券商需要用高知名度项目,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 对于人人都想要的明星项目,能不能参与承销工作,人脉很重要。李琦说,抢项目,主要看人际关系。 华兴资本成为京东赴港二次上市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这家主要服务新经济企业的精品投行,又一次成为新经济的受益者。包凡曾带领华兴,成为京东2014赴美上市时唯一一家国内本土投行。 2018年,新经济企业扎堆赴港上市,包凡曾将这场IPO盛宴称为“移动互联的最后一口肉”。 此番,常年游弋在海外市场的科技企业,赴港二次上市,将这口肉能吃的时间,又延长了一些。 相比于曾经的众安、阅文、易鑫等在首日招股获得73倍、120倍、100倍超额认购,随后股价大幅度下跌的项目们,前浪科技企业在海外积累的股价数据,也是它们抵抗风险的底气。 3、回归本土 中概股选择赴港二次上市是需要支付交易成本的,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为此支付的IPO承销费用在2.2亿-2.53亿港元。 即便如此,中概股也愿意选择回归本土资本市场。 本土的投资人更了解本土企业,也愿意给予更合理的估值。这些都是中概股企业此前在海外难以获得的优待。 此外,选择多地上市,亦分摊了企业对单一资本市场的依赖,部分抵消地缘性、政治性风险的影响,尤其在中美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的当下。 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该法案要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简称: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 网易日前发布的上市聆讯文件,对这一风险进行了披露。而这并非网易一家面临的问题,包括京东以及后来者在内,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都会遇到此风险。 过往中概股企业并不需要提交会计审计底稿。如若该法案被签署通过,PCAOB将有随时查阅中概股企业审计底稿的权利。日前,中国证监会已经公开对该法案进行严厉谴责,称坚决反对将证券监管政治化的做法。 种种因素叠加,中概股排队回国的需求愈发强烈。 首选的避险港湾就是香港。香港从监管机构、财务合规、报表等的要求,和美国有很多可通用的地方,上市流程大大简化和便捷。从爆出网易、京东赴港二次上市,到网易完成港交所二次聆讯,不过一个月左右。 其次,近年,港交所向大批新经济公司敞开怀抱,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赴港上市,同时欢迎符合条件的中概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成功募集资金约110亿美元,成为当年港股市场募资最高的新股王。 图:阿里巴巴再次登陆港交所 阿里的示范效应让徘徊的中概股看到了“钱景”。 利好政策也在陆续出台。 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 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企业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赴港澳融资、上市。 对于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司而言,更长远的未来在于,如果被纳入恒生指数,公司能赢得更多投资人的关注,交易量和市值的表现会很不错。 如若被纳入港股通的范围,公司还会得到更多“南下”的内地资金支持,甚至能够获得A股同类企业的估值——早前,港交所同上交所、深交所设立了双向互通的沪港通、深港通。 近年来,南下资金保持高度活跃,有数据统计,2019年,仅南下的港股通资金累计流入2400多亿港元,是港股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 不过,吸引资金关注的通常都是明星企业,中小企业很容易在资本市场被遗忘。 对于不符合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而言,它们在退市、回国内重新上市的规定路线外,也在寻找接触内地资本的机会。 服务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财经公关企业智信财经,其总裁蔡敏玉对略大参考表示,境外上市企业以前愿意选择熟悉海外投资者的公关团队,帮助他们跟投资人沟通。现在更多海外上市的企业,愿意找熟悉境内投资人的公关团队,帮他们对接中资投资者。 2019年开始,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小市值企业找到智信,提出对接内地投资者的诉求。 过去几年里,中概股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潮,令内地投资者更了解美国资本市场,他们也懂得,中概股企业与内地投资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正逐步紧密。 4、免费彩票 发生在香港中环的这场资本盛宴,并非大玩家的独家party。 小玩家们也蠢蠢欲动。 许多内地的个人投资者,投资港股、美股都是从办理一张招商银行香港一卡通开始的,它管理费低、同内地账户互转方便,在炒港股和美股的内地散户中,很有认可度。 2014年,深圳福田的林峰在位于中环交易广场的招行香港分行,办理第一张香港一卡通,随后在富途牛牛、有鱼股票等多家互联网券商,开通了港股账户。 他时常拿出来讲的投资经历,是在2018年末抄底了京东的股票。 他打算从网易和京东身上复制往日荣光。为此,他准备在所有的互联网券商平台下单,增加中签率。 港股打新,越来越受内地投资者欢迎。 仅中签率这一项来讲,2016年至2018年,港股打新的中签率大概为68%,而A股的中签率平均低于0.5%。 超过65%平均中签率、低于5000元港币平均入场费、8.56万港币的平均年度累计收益,加上无需持仓市值,特色暗盘交易,这些都构成了最直接的吸引力,也让港股IPO集资规模在全球称冠。 券商们的宣传话术更加直接:一生一次的发财机会。 如今,网易、京东已经成为最热门的打新标的。有新闻称,自网易、京东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传出,不少机构投资者已下了“引子单”,即意向订单。不仅是机构投资者,手上余粮不多的散户们也在参与其中。 “港股打新就像是股市里的免费彩票”,是个体投资人们最爱标榜的一句。 被投机热血支配的人们永不满足,港股、美股互联网券商们已经伺机推出20倍、10倍的杠杆打新方案。更有内地散户发现了香港证券市场的bug,利用身份证数位的不同,申请多个账号,从而提高中签率。 不过,投机必然伴随风险。外汇管制、破发、代理骗局,都是内地投资者闯荡港股、美股时可能遭遇的变故。 2018年7月9日,小米作为港股首家执行“同股不同权”的IPO公司,上市首日即破发。在此之前,雷军身后,站着一众满怀信心高举战旗的投资者们。 但人们总愿意相信,不幸的事情永远只会降临在他人头上。网易与京东的光环之下,投资者们都笃信,这些回港二次上市的明星公司,一定会让自己大赚一笔。 林峰,已经将自己的账户“孖展”。这在香港话里是保证金的意思,意同英文里的Margin。在内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杠杆。 显然,主角亮相前,party 已开场。
落地无声
是不是以后全额付款的学生会优先录取?
l
lvk
真的希望美国大学能改革一下,学费太贵了。
b
bluelily888
看来大学也将面临跟公司类似的竞争,很多三流大学都将关门。
d
doser
LAC可能会倒掉一大片
u
unclejoe
是啊,天快塌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前没有中国留学生的时候,美国高校是怎么活下来的。
高处的房子
迟早会发生的,病毒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q
qdbw
有优势的是好的公立大学,教学质量好,排名高,学费还便宜。很多私立的小学校学费贵排名一般的很多会慢慢被淘汰。新冠只不过是刚开始,美国未来10-20年内高中毕业生会开始减少,东部和中西部尤其明显,很多没有竞争力的小学校都会慢慢关闭
b
buswell
高校也和公司一样,优胜劣汰不是很正常吗
R
Rxy51
是不是以后全额付款的学生会优先录取?
落地无声 发表于 5/4/2020 4:18:02 PM

希望如此
r
rime
删了
爱吃花生
远程教育会更加完善和普及吧
我喜欢帅哥
是啊,天快塌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前没有中国留学生的时候,美国高校是怎么活下来的。
unclejoe 发表于 5/4/2020 4:27:56 PM


以前大学规模普遍不大,经营容易。
1
119ppp
之前就有问题了,高等教育在向网络教育转型,网络教育课程设置不一样且赢家通吃,好在当初两者的客户群体还是稍有不同,像本科就不太支持网络课程但不也赚钱,赚钱的master和MBA受到网络课程的冲击就很大。所以大学之前的经费,除了少数几家转型成功的,就已经不太好了。
3
3babydust3
这些美国烂校快点倒闭吧,根本就没有本土的人去。
c
chengcheng
真的希望美国大学能改革一下,学费太贵了。
lvk 发表于 5/4/2020 4:19:36 PM


+1. 是时候了,美国大学教育注水虚高的状况早应该改革了。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力度鼓励发展职业学校,增加技术工种工人的培训,为制造业回归美国做好人才储备。
l
lianqiao
应该多开像Georgia Tech的CS master那样的网课,学的跟校内课一样,难度也一样,要求也一样,真正能毕业的人的水平也和校内学的一样,就是学费便宜很多。
j
jbea
好事.
x
xizzhu
David Hogg能进哈佛 AOC是学经济的 再加上一大票的gender study课程 我也不知道老美的高等教育是用来干啥的~~
y
ysunny
美国有些靠国际学生才能生存下来的ms program,破产也是活该
y
ysunny
真的希望美国大学能改革一下,学费太贵了。
lvk 发表于 5/4/2020 4:19:36 PM


+1. 是时候了,美国大学教育注水虚高的状况早应该改革了。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力度鼓励发展职业学校,增加技术工种工人的培训,为制造业回归美国做好人才储备。

chengcheng 发表于 2020-05-04 16:39

对的,高校搞很多项目,也要想到为社会负责,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h
hcrab
危机也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
b
bigjohn123456
是啊,天快塌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前没有中国留学生的时候,美国高校是怎么活下来的。
unclejoe 发表于 5/4/2020 4:27:56 PM


嗯,50-70年代美国还出了很多top的大学理工科教授呢,现在名校发考题来面试的都很多第一代移民,不知道现在这些年轻一代的美国白人科研天才都去哪里了。
麻辣粉丝
有优势的是好的公立大学,教学质量好,排名高,学费还便宜。很多私立的小学校学费贵排名一般的很多会慢慢被淘汰。新冠只不过是刚开始,美国未来10-20年内高中毕业生会开始减少,东部和中西部尤其明显,很多没有竞争力的小学校都会慢慢关闭
qdbw 发表于 5/4/2020 4:32:03 PM


赞同这个看法 收费昂贵主打情怀的小私立这下惨了
E
EyesOnMe
是啊,天快塌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前没有中国留学生的时候,美国高校是怎么活下来的。
unclejoe 发表于 5/4/2020 4:27:56 PM

多少ABC父母,巴不得付international 学费 rate爬藤呢。
b
beefcurtain55
是啊,天快塌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前没有中国留学生的时候,美国高校是怎么活下来的。
unclejoe 发表于 5/4/2020 4:27:56 PM

没有中共国留学生,美国大学没法生存的。不服不行!
m
mise88
David Hogg能进哈佛
AOC是学经济的
再加上一大票的gender study课程
我也不知道老美的高等教育是用来干啥的~~
xizzhu 发表于 5/4/2020 4:51:30 PM


這就是挑一些例子來以偏概全的典範啊。
怎麼不說川普他怎麼進的Wharton ,為什麼告他的學校不准disclose 他的分數
k
kakeru
这话说的,先把观海的成绩单拿出来遛遛?巨巨就是再锉念书不会比前两任差。
x
xingxiu
【侨报讯】今年1月,当博尔克(Jamie Bolker)开始在麦克穆雷学院(MacMurray College)教授写作时,她感觉自己像中了彩票一样。在发出了140多份简历后,她获得了一个教英语的终身职位。

旧金山艺术学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3月份宣布今年秋天不再招收学生,并且鼓励未毕业学生转校,同时警告将采取裁员措施。(图片来源:美联社)
据美联社报道,但是上个月,博尔克在推特(Twitter)上发布声明称:“麦克穆雷学院将永久关闭。新冠病毒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因为入学人数下降、捐款不足和竞争加剧等问题,这所位于伊利诺伊州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的学校的财务状况多年来都不太好,但是学院发言人普雷斯科特(James Prescott)说,在这场经济灾难期间或之后寻求资金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该学院的命运。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而广泛的影响让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陷入混乱状态,让人们担心这一系统或面临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
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ACE)副主席哈特尔(Terry Hartle)说:“每个大学和学院都面临紧急的现金流危机。我们正在应对的是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结果会演变成什么样,现在还很不清晰。”
全美各地的校园都罕见人迹,很多毕业典礼被取消。学校管理人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疫情摧毁他们的预算,造成数十亿美元的食宿损失。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希望能部分返还他们的学费,因为他们认为在线课程无法与在校园学习相提并论。一些学校不再进行招聘,跟博尔克一样下岗的教授面临艰难的就业前景。
哈特尔说,大学的运作非常像企业。“如果没有客户,就没有收入,裁员就不可避免”。
学校的预算将不可避免的被削减,带来的后果也很痛苦。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最近宣布,计划从5月中旬到2021年6月,对几乎所有1.5万名雇员实行暂时解雇和减薪的措施,以节省9300万美元。该校可能会因为这次疫情损失2.5亿美元。
因为股市大跌,捐赠基金的价值大幅度缩水,人们担心秋季的入学人数可能会大减。很多人预测,已经处于财政崩溃边缘的小型大学可能会永久关闭。甚至一些大型大学也在担心财务健康问题,因为州预算可能会削减,而且他们也不清楚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开放校园。
波士顿大学最近警告说,该校学生可能要到明年1月才能重返校园。包括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的很多大学已经将夏季课程搬到了网上。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希望在今年秋天重新开学,这所位于印第安纳州的大学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研究各种应对策略,包括在学生返校前对他们先进行检测,并且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日期分散课程,减少学生人数。
布朗大学校长帕克森(Christina Paxson)在《纽约时报》撰文称,在今年秋天重新开放校园“应该是整个国家的当务之急”。她指出,高等教育雇佣了约300万人,2017至18学年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6000亿美元。
学校已经面临巨大的损失。哈特尔领导的小组根据教育部数据估计,学校将不得不退还本学年78亿美元的食宿费。拿有11个校区的威斯康星大学来说,意味着要退还7800万美元。
这还不包括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损失。哈特尔说,比如一所大型的城市大学每个月的停车场收入在400万美元左右。
而随着数百万人失业,失去工作或者眼睁睁看着积蓄蒸发的家长们也可能不再负担得起子女上学的费用。
穆迪投资服务(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公司将其对高等教育的评级从“稳定”(stable)下调至“负面”(negative)。该公司的报告说,疫情导致的财政混乱“可能会促使各州将资金重新分配给其他急需资金的领域,比如医疗卫生。而这会导致公共高等教育能获得的支持减少”。

huaren2018 发表于 5/4/2020 4:10:06 PM

本来就是泡沫啊
O
OAI
大学最尴尬,要是随便reopen了年轻学生传染给年老faculty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
o
oqo
是啊,天快塌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前没有中国留学生的时候,美国高校是怎么活下来的。
unclejoe 发表于 5/4/2020 4:27:56 PM

以前人勤奋啊 可以看看当年怎么修的修帝国大厦胡佛大坝铁路和高速公路系统 放在现在很难在当初的工期和预算内完成
t
tbaobao
是啊,天快塌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前没有中国留学生的时候,美国高校是怎么活下来的。
unclejoe 发表于 5/4/2020 4:27:56 PM

是的,同问,以前美国大学不是也好好的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最多的国家吗?!
F
Fhu
这话说的,先把观海的成绩单拿出来遛遛?巨巨就是再锉念书不会比前两任差。

kakeru 发表于 5/4/2020 5:23:58 PM

哈佛法学院magna cum laude,gpa还是比大半同学好的
p
pipitoo
Tmd 就拿一个烂学校说是
n
noshock
Tmd 就拿一个烂学校说是
pipitoo 发表于 5/4/2020 5:32:52 PM

说侨报是大外宣不算冤枉吧。
正能量诗人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得不注册
估计大学内部会用院系调整和专业的关停并转来应对危机,砍掉冗员节省开支
t
tf2k


+1. 是时候了,美国大学教育注水虚高的状况早应该改革了。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力度鼓励发展职业学校,增加技术工种工人的培训,为制造业回归美国做好人才储备。

chengcheng 发表于 5/4/2020 4:39:16 PM

RE
n
nevergetlost
大学贪心国际学费,硬件越来越好,现在朴实一点好好教育好美国自家孩子们吧
i
ilovebluedkk
危机也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
hcrab 发表于 5/4/2020 4:55:44 PM

要是大学学费能降下来也不错
B
BaoMaoDou
是啊,天快塌下来了。
也不知道,以前没有中国留学生的时候,美国高校是怎么活下来的。
unclejoe 发表于 5/4/2020 4:27:56 PM


哈哈,不活了。。作为教授家属已经准备lg失业我养全家了,现在全家每顿都要省着吃。。。。
----版上的五毛拿走当素材吧。不用谢
r
relay


哈哈,不活了。。作为教授家属已经准备lg失业我养全家了,现在全家每顿都要省着吃。。。。
----版上的五毛拿走当素材吧。不用谢

BaoMaoDou 发表于 5/4/2020 6:02:57 PM

哈哈哈哈。 同。哈哈哈哈。
甜甜天蓝
这是一个契机,可能会促使在线教育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而且在线教育其实很适合高等教育,课堂资源可以无限扩充,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选多修,能力弱的可以步子慢一点,实现按需分配,有助于实现社会平等。
凤梨酥99


以前人勤奋啊
可以看看当年怎么修的修帝国大厦胡佛大坝铁路和高速公路系统
放在现在很难在当初的工期和预算内完成

oqo 发表于 5/4/2020 5:30:52 PM


以前也没有Apple,Google,航天科技也没这么发达。
怎么好像就只有厉害国才会以基建来衡量一个国家。
找几个民工就盖起来谁不会?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过盖了还赖账那是自愧不如。盖火神山那些民工的工钱结了吗?
北美翠花
回复26楼beefcurtain55 好吧,大陆改革开放以前,美国没有大学。
h
hideandseek
侨报是个什么鬼?!
正版凤姐
什么鬼👻,ccp的👻
Q
QIQITG
教育界改革,应该行动了,优胜劣汰很合理。
g
goodpassion


這就是挑一些例子來以偏概全的典範啊。
怎麼不說川普他怎麼進的Wharton ,為什麼告他的學校不准disclose 他的分數

mise88 发表于 5/4/2020 5:17:58 PM

奥巴驴怎么进的哈佛?成绩也不公布?怎么拿到大学教职的?停车罚款咋拖了几十年直到竞选总统前才付清。看来要是不选总统,停车罚款一辈子都不打算付了。
三省吾身
其实美国平时就有不少大学会倒闭,这次危机还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y
yiyiyiyi
太好了,美国大学就是左派大本营,培养出一批批脑残左派。该淘汰了。
l
liumao
到了自然淘汰良币淘汰劣币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