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九大封疆大吏都去哪儿了?

d
don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所谓封疆大吏,就是清朝的总督。

总督官阶为正二品,而且多数在六部兼着尚书之类的职,所以往往是一品大员,他们管的地方也很宽,兼管数省,军务政务都有权利过问。

那清朝灭亡后,这些封疆大吏去了哪里呢?有没有为大清殉死的呢?

清朝一共有九位总督,我们看看这些总督在清朝灭亡后的结局。

01
东三省总督



东三省以前是清王室的龙兴之地,清兵入关之后,这里被封锁了起来。到后面,才开始设省并且有了总督。

虽然晚,但因为东三省地位独特,所以在诸总督中,地位倒是最高。最后一位总督是赵尔巽,汉军正蓝旗,著名大城市铁岭人,进士出身。

到了辛亥革命,当时的革命形势是南方热火朝天,越到北方越没气息,所以东北那一块革命党人没什么势力,赵尔巽杀了不少人,把这一块镇住了,东三省是最后降下大清黄龙旗的。

以前有人问过,满清亡了,满清贵族为什么不去东北啊,这个情况就复杂了,论忠心度,当时的东北是具备这个条件的,但当时东北刚经历大瘟疫,估计溥仪不想去也不敢去。

虽然搞了镇压,但革命是大势,赵尔巽后面就下岗了,袁世凯请他当顾问,他没去。

最后被袁世凯忽悠着去修清史,他算是总编,不过,书没编完,他1927年就去世了,抢在去世前出了一个草稿。



现在这个清史还叫稿,不能叫清史,因为还是一个未完成的东西。

02
直隶总督



直隶是现在河北天津以及北京这一代,京师脚下,是极为重要的岗位。

最后一位直隶总督叫张镇芳,河南人,是袁世凯兄嫂的弟弟。

原本直隶总督是袁世凯,因为满清要雪藏他,让他回去养老寒腿去了,张镇芳就接了班。

清朝倒台后,他自然跟随袁世凯,袁世凯任命他为河南都督,是袁世凯称帝的坚定拥护者。

在袁世凯去世后,又跟着张勋闹复辟,被抓起来判了一个无期徒刑 ,后面破钱免灾,出了狱,但从此远离军政,开始搞银行经商,于1933年去世,死时七十岁。



他的儿子张伯驹(过继)名气更大,中国收藏界的一哥,民国四大公子之一,最牛的事就是抢先从溥仪手中收购了大量的名画,然后捐给了博物馆。



这其中有《平复帖》《游春图》等,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03
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可以说是最有钱的总督了,末代两江总督就是搞复辟的张勋。

他是武昌起义后派到南京当两江总督的,还算卖命,大清国都亡了,他的手下还留着辫子,搞起了复辟,失败后逃到天津,直到1923年去世,运回老家江西安葬,一辈子都没有剪发。

自称:吾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

可算是末代总督中最顽固的。

04
闽浙总督



闽浙末代总督叫松寿,满洲正白旗人,他是唯一为大清国殉死的总督。

武昌起义爆发后,当时大家都劝他投降,他不听,要搞顽抗,给妇女发兵器,让大家死拼,结果旗兵不给力,激战一夜后依然失败,松寿吞金自杀。

05
湖广总督



最有名的湖广总督是张之洞,而末代湖广总督可以说是大清掘墓人,他叫瑞澄,满洲正黄旗人,我们知道武昌起义是一场突发事件,没有人想到会成功,就是半年前,孙中山组织的黄花岗起义就以惨烈失败而告终。

而武昌起义能成功,要多谢这位湖广总督。

当时四川搞保路运动,湖北的新军很多都调到了四川,造成湖北的空虚,革命人党就准备起义了,结果制造炸药的时候,一位革命党人把烟头扔到了火药堆里,造成了爆炸,随后而来的官兵从现场一个保险柜里搜到了起义者的名单。

当时,有两个意见,一个是销毁名册以安众心,一个是按名单抓人,可是瑞澄走了一个折中,只抓了首要的几十个人,也没有公布名单,也没有销毁。

这一下,反而搞得军心惶惶,因为人人都自觉被盯上了,最终导致武昌起义。

起义时,只要瑞澄坚守还有救,他偏听了小老婆的话,在墙上打了一个洞,从洞中钻出去跑到了长江的船上。

这一下,兵败如山倒。印证了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领导。

可以说,是他的愚蠢替大清挖了最后一个大坑,后面,他逃到了上海,听说要治他的罪,又跑到日本。

他这一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各地一起义,管事的纷纷跑路。

等大清逊位,他回到上海,于1915年去世。

06
两广总督



两广总督是压力最大的,因为太平天国、孙中山多在两广地区活动,这里是反清势力最旺盛的地区。

最后一位总督叫张鸣岐,山东人,他是花了数百万走袁世凯的路子跑到广东来当总督的。

武昌起义后,他也是向瑞澄学习,带着自己搜刮来的钱财跑路了,后面回国当了袁世凯的顾问,是袁世凯当皇帝的吹鼓手。

最可耻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勾结日本当了汉奸。

1945年,日本要战败了,他还组织法会,为日本人祈祷。

日本战败后,据说是被骂死了,估计是自己吓死的,可以说是亡国总督中最没脸的一位。

07
陕甘总督



这位的末代总督叫升允,蒙古镶黄旗人,是个顽固派,原本就当过陕甘总督,因反立宪被退休。

武昌起义后,火线复职为陕甘总督,带着兵马反攻西安,准备给满清留一块东山再起的地盘,把溥仪接到西安来。

西安这个地方倒合适,只是没等他成功,溥仪就退位了。

溥仪退位之后,他还坚持跟革命党人死磕。

此后又积极运作复辟,而且跟日本走得很近,老想着借日本的力量,在九一八事变后去世。

从满清的角度来看,也算是相当愚忠的一位了。

08
四川总督



四川总督赵尔丰,东北人,是东三省末代总督赵尔巽的弟弟。

赵尔丰这个人还是有点才干的,他在四川干过一件大事,就是打败了英国操纵的西藏叛军,使西藏保留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当时,他还准备向西藏地区进行移民。



不过,他在任时,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他率兵镇压,人称赵屠夫,保路运动可以说是武昌起义的引子。

武昌起义后,赵尔丰被公审处决。



其实这个人还是有历史功绩了,并非只有反动的一面。

甚至他如果在保路运动之前死去,那就是跟左宗棠一样的国家英雄了。

09
云贵总督



李经羲,安徽人,是李鸿章的侄子。

他在当云贵总督时,任云南讲武堂的总办,曾经说云贵总督可以不做,但讲武堂不可以不办。

结果这个讲武堂出来的人都不保大清,大多是革命党人。朱德就是这个学校出来的,还是李经羲特批入学的。

而他本人算比较开明的,蔡锷在云南搞革命串联,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武昌起义后,蔡锷把他礼送出境。

到达上海时,他被人抓住剪了辫子,此后投靠袁世凯,跟赵尔巽一起成为嵩山四友。就是袁世凯的四个老伙伴。

1925年的时候,在上海去世。

这九位就是满清最后一代封疆大吏了,可谓结局各不相同,有殉死的,有被斩杀的,也有寿终的,还有当汉奸的。

最让人叹息的大概就是赵尔丰吧。

清朝体制内不是没有人才,只是无法人尽其才罢了。
星球大战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
a
asfew
谢谢科普、
滔滔两岸潮
滚滚长江东逝水
通商宽衣001
谢谢科普;我至今不明白北洋为什么失败。
f
fufu_628
谢谢科普!之前一个都不认识...
D
DmanK
厉害了。。
d
dmllglm
赵尔丰没啥可惜的。
川汉铁路先是私营,然后国有,然后又私有化,前后折腾了老百姓五千万两的白银,铁路就修了十一公里。用税金补亏空,每斤米一厘的重税,从全川老百姓的嘴里挖救命粮,得到的钱不用来修路 ,拿去上海搞投机,投机公司账目不透明,董事长是摄政王任命的。
最后公司大亏空,几千万股本不见,全川父老的血汗钱消失不见,肇事的董事长烧了账本投奔北京摄政王,最后判了一个罚银五十万了事。
盛宣怀奉摄政王的命令,要无偿国有化残余的川汉铁路公司,声称亏损是川汉铁路公司的问题——虽然董事长是摄政王任命的,账本是不公开的,但既然他是川汉铁路公司的董事长,那锅就得全川老百姓和川汉铁路背。
赵尔丰抓了抗议的翰林和进士——天子门生和词臣,因为不肯承认这是川汉铁路自己的责任就被下了黑牢。
就到了这个时候,四川立宪派还在求饶,几百个缙绅去情愿,全是立宪派的中流砥柱,头上顶着德宗(光绪)的牌位和香炉,跪在总督门口,赵尔丰向这些大清王朝的中坚开枪,打死打伤无数。
抓了翰林和进士,屠杀了缙绅,赵尔丰自己拆光了大清在四川的根基和领袖,剩下的可不就都是乱党了。赵尔丰血洗了革命最大的敌人立宪派后,革命党立刻就发动了起义,这叫可惜?这叫残暴愚蠢自作孽。
G
Gloria780327
学习了 ☆ 发自 iPad 华人一网 1.14.06
t
thunderheart
学习了!赞好文!
政治科代表
这里面两江和陕甘总督是武昌起义后临危受命的总督,不算真正意义的满清末代总督。 还有,这个陕甘总督是《白鹿原》里朱秀才去劝说不要打西安的那个吧?
M
Michelle_Fit
喜欢这类历史,谢谢楼主
M
Michelle_Fit
赵尔丰没啥可惜的。
川汉铁路先是私营,然后国有,然后又私有化,前后折腾了老百姓五千万两的白银,铁路就修了十一公里。用税金补亏空,每斤米一厘的重税,从全川老百姓的嘴里挖救命粮,得到的钱不用来修路 ,拿去上海搞投机,投机公司账目不透明,董事长是摄政王任命的。
最后公司大亏空,几千万股本不见,全川父老的血汗钱消失不见,肇事的董事长烧了账本投奔北京摄政王,最后判了一个罚银五十万了事。
盛宣怀奉摄政王的命令,要无偿国有化残余的川汉铁路公司,声称亏损是川汉铁路公司的问题——虽然董事长是摄政王任命的,账本是不公开的,但既然他是川汉铁路公司的董事长,那锅就得全川老百姓和川汉铁路背。
赵尔丰抓了抗议的翰林和进士——天子门生和词臣,因为不肯承认这是川汉铁路自己的责任就被下了黑牢。
就到了这个时候,四川立宪派还在求饶,几百个缙绅去情愿,全是立宪派的中流砥柱,头上顶着德宗(光绪)的牌位和香炉,跪在总督门口,赵尔丰向这些大清王朝的中坚开枪,打死打伤无数。
抓了翰林和进士,屠杀了缙绅,赵尔丰自己拆光了大清在四川的根基和领袖,剩下的可不就都是乱党了。赵尔丰血洗了革命最大的敌人立宪派后,革命党立刻就发动了起义,这叫可惜?这叫残暴愚蠢自作孽。

dmllglm 发表于 5/4/2020 4:49:18 AM

厉害,这么细节的历史都了如指掌,清朝灭亡,不是偶然,确实必然,只是时机而已。这些所谓重臣,不过起了催化作用而已。
C
ChristinaW
那时候的总督们,居然绝大多数都是旗人(赵家兄弟也是), 真是越接近灭亡越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