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十多年过去了,这部剧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5月1日 21点43分 PT
共 (2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K
Kelodyell
大约 5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最近又把《大明宫词》重新看了一遍,大气归亚蕾,妖冶陈红,清纯周迅,风流赵文瑄,在叶锦添的美术下百看不厌。
台词是今天想也不敢想的莎翁式独白、旁白,绝了。
最经典的莫过于这一段:小太平女扮男装在元宵节的街上初遇戴着昆仑奴面具的薛绍。
我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他刚毅面颊上徐徐绽放的柔和笑容。我十四年的生命所孕育的全部脆弱的向往终于第一次拥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形象。我目瞪口呆,仿佛面对的是整个幽深的男人世界。
这是一部罕见的女性主义题材。不是因为它选取了武则天和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作为全剧的灵魂人物,占据了绝对的戏份,甚至有些配角也是熠熠生辉。
比如爱情动物,短命的贺兰氏。
明知危险,被姨妈的夫君唐高宗宠信,却飞蛾扑火,临死之前留下一句:你们都嫉妒我。
不认错,不妥协。
比如另一对母女——韦后与安乐公主。
野心勃勃,抢权力,也抢男人。
但是她们实则是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的镜像关系:如果没有爱的滋润与牵绊,就会成为追逐权力的动物。
如果以今日流行的“大女主”来形容此剧,实则太浅
因为“大女主”通常形容的是——
一个女人不依靠男人,同样能获得男人的一切。
表面上写女人,但看起来更像成功学。
《大明宫词》不屑于拍这些,它对于女性的描写异常深刻和彻底,只关乎两件事:
我和爱。
以此衍生的是一系列话题:我爱谁?谁爱我?我为何需要爱?以及我是不是可以不需要爱?
哪怕到了残年,太平公主依然没有放弃对爱的追求。
最后一集,她与侄子李隆基在皮影戏前对话:
这位姑娘,你可知犯下何种错误
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
皮影戏在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小太平陪她的父亲,唐高宗李治目睹了皮影戏,也得知父亲厌倦政务,倾心自己姨妈的女儿贺兰氏。
这场戏叫《踏摇娘》,寓意在于:一见倾心而终生难忘,是被世事、身份所不容的情感冲动。
但微妙的是,父亲爱上自己的侄女,而太平与李隆基之间也产生了一些超越、朦胧的情愫,是轮回,是宿命,当然也是戏剧上精妙的咬合。
自始至终,忠于自己的情感、欲望和性别,将女性体验融入宫廷斗争、历史进程。
在《大明宫词》里,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或许还承担了一部分的“宫斗”戏码,她出场即“二圣”之一。后面有些涉及政治斗争的戏在,更像是她反过来捍卫和保护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的精神家园。
比如满足女儿的夙愿,逼薛绍迎娶公主;又比如薛绍死了之后,先后安排武攸嗣、张易之等男性,目的只有一个: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这是很异乎寻常的武则天。在她看来,女儿的爱情比政务还要重要。
《大明宫词》对男性的态度也很值得思考。
母亲对女儿对此有过一针见血的“戳破”:
作为女人,守望爱情是艰苦而绝望的,你对薛绍的诚挚爱情,连神明都会感动,但唯独感动不了他,你不可以这样做女人,更不能被男人的道德所操纵,
不能成为他们用以完善自己德行的工具,这往往比服从他们的命令,更可怕。
这段话直接指出薛绍作为男性,也是有劣根性的。
他是一个始终受困于传统道德,纠结在欲望与祖宗家法、学问道义的可怜人。
当他无力摆脱压力时,又将恨意泼洒到太平身上,最终导致了两人的悲剧,临死之前他才意识到,原来我是爱太平的。
最后一集。
她与李隆基演了一遍皮影戏,演完之后,她暗示李隆基可以走了。
她充分get到这位未来君王的心思,选择一条白绫自尽。
太平公主无不欣喜地向往着死亡,意识到那是一个可以带来快乐的地方。
同样是精妙的首尾呼应,她的死亡与出生一样终结了长安城持续数日的淫雨,再一次给大唐带来了太平。
一个对政治并不起意、用心的女人,出生与死亡却无意间带来了太平。
但在这个大结局中,最让我动容的是一个一闪而过的细节。
昆仑奴面具。
太平与薛绍的定情之物,她将带着它在彼岸与情郎相遇,续缘。
l
lanny.dd
大约 5 年
2 楼
我也是,看了好几遍。
a
aiyan8887
大约 5 年
3 楼
我心中的经典,台词实在是风流浪漫,普通白话对白和这部剧一比就像没文化。。。
眯
眯眯眼
大约 5 年
4 楼
我也是非常喜欢大明宫词,里面的配乐也是很赞,当年还小,宫斗的时候觉得是恐怖片,但还是坚持看完了。因为好喜欢,后来几年后截了一堆图留着
p
perry061
大约 5 年
5 楼
前段时间刚又复习了一遍
p
pinkpinkpig
大约 5 年
6 楼
只看到周迅那里,陈红美是美,没有灵气,觉得都不是一个人。
d
doublemint
大约 5 年
7 楼
我到YouTube看了一下,觉得像素不能忍啊!看得我跟老花眼似的。有没有清晰一点的版本。以前好多老剧那么好的剧本跟演员,像素那么差,太可惜了。
貌似不光是像素的问题,归亚蕾的虚光打的太厉害了,雾里看花啊,脸都看不清
暗
暗香疏影恰好
大约 5 年
8 楼
确实经典
L
Luckysky
大约 5 年
9 楼
这部得二十年了吧 太平摘薛绍面具那幕 单帧循环🉑️
o
oraclebone
大约 5 年
10 楼
哪裡可以看到清晰版?
s
shining_yg
大约 5 年
11 楼
整个剧都特别唯美特别文艺,格调特别高。 就是跟历史出入太大了~~ 那时候李冰冰也演的挺好的。
一
一片云彩
大约 5 年
12 楼
怎么也想不通李少红后来把红楼梦拍成那样
l
lraqis
大约 5 年
13 楼
选角也挺成功的,薛绍那颜值真的很可啊
d
doublemint
大约 5 年
14 楼
周迅演这个的时候已经25,26了居然。完全可以从头演到尾的,居然中间换了演员。虽然陈红也不错。有吧上面dailymotion版本算比较好的了。
看了几集,我的天,满满的各种禁忌,放现在完全过不了审。多希望现在的电视也能像那时候多种多样,包容大气。
n
niacin
大约 5 年
15 楼
小时候看觉得真的和鬼片一样
梧
梧桐
大约 5 年
16 楼
剧里面的配乐也是经典。
a
apple04
大约 5 年
17 楼
还是从国内带回盗版碟时代看的,记忆良久,不仅是青葱黄金岁月的周公子,赵文瑄,还有绝美,富含哲理的旁白。不知道此剧的编剧是谁,真是超棒! 最后皮影系结尾这么多年一直记得。
z
zhaoxiaoxi
大约 5 年
18 楼
只看到周迅那里,陈红美是美,没有灵气,觉得都不是一个人。
pinkpinkpig 发表于 4/30/2020 12:46:51 PM
对。周迅真的是演戏的精灵。
陈红不比还好,毕竟演过历史四大美女,一比就俗了。
葭
葭月
大约 5 年
19 楼
美学的极致,不论是台词还是人物。
夏
夏雪两相宜
大约 5 年
20 楼
我最爱的影视剧之一,里面好多大段台词都会背。而且这么多年台词造型剧情都不过时,果然经典永流传。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再出一部这种风格的好片
d
deideinana
大约 5 年
21 楼
自从换成陈红出场,感觉根本不是同个角色,整个剧格调都变了、弃之。
f
freshairy
大约 5 年
22 楼
现在这剧估计根本过不了审,男宠什么滴乱七八糟~现在的资本不太会投给这种新尝试,高风险的剧。现在很多剧道具啥滴上无数个档次,但是剧的灵魂却不在
h
happylong
大约 5 年
23 楼
绝对经典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台词是今天想也不敢想的莎翁式独白、旁白,绝了。
最经典的莫过于这一段:小太平女扮男装在元宵节的街上初遇戴着昆仑奴面具的薛绍。
我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他刚毅面颊上徐徐绽放的柔和笑容。我十四年的生命所孕育的全部脆弱的向往终于第一次拥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形象。我目瞪口呆,仿佛面对的是整个幽深的男人世界。
这是一部罕见的女性主义题材。不是因为它选取了武则天和她的女儿太平公主作为全剧的灵魂人物,占据了绝对的戏份,甚至有些配角也是熠熠生辉。
比如爱情动物,短命的贺兰氏。
明知危险,被姨妈的夫君唐高宗宠信,却飞蛾扑火,临死之前留下一句:你们都嫉妒我。
不认错,不妥协。
比如另一对母女——韦后与安乐公主。
野心勃勃,抢权力,也抢男人。
但是她们实则是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的镜像关系:如果没有爱的滋润与牵绊,就会成为追逐权力的动物。
如果以今日流行的“大女主”来形容此剧,实则太浅
因为“大女主”通常形容的是——
一个女人不依靠男人,同样能获得男人的一切。
表面上写女人,但看起来更像成功学。
《大明宫词》不屑于拍这些,它对于女性的描写异常深刻和彻底,只关乎两件事:
我和爱。
以此衍生的是一系列话题:我爱谁?谁爱我?我为何需要爱?以及我是不是可以不需要爱?
哪怕到了残年,太平公主依然没有放弃对爱的追求。
最后一集,她与侄子李隆基在皮影戏前对话:
这位姑娘,你可知犯下何种错误
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
皮影戏在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小太平陪她的父亲,唐高宗李治目睹了皮影戏,也得知父亲厌倦政务,倾心自己姨妈的女儿贺兰氏。
这场戏叫《踏摇娘》,寓意在于:一见倾心而终生难忘,是被世事、身份所不容的情感冲动。
但微妙的是,父亲爱上自己的侄女,而太平与李隆基之间也产生了一些超越、朦胧的情愫,是轮回,是宿命,当然也是戏剧上精妙的咬合。
自始至终,忠于自己的情感、欲望和性别,将女性体验融入宫廷斗争、历史进程。
在《大明宫词》里,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或许还承担了一部分的“宫斗”戏码,她出场即“二圣”之一。后面有些涉及政治斗争的戏在,更像是她反过来捍卫和保护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的精神家园。
比如满足女儿的夙愿,逼薛绍迎娶公主;又比如薛绍死了之后,先后安排武攸嗣、张易之等男性,目的只有一个: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这是很异乎寻常的武则天。在她看来,女儿的爱情比政务还要重要。
《大明宫词》对男性的态度也很值得思考。
母亲对女儿对此有过一针见血的“戳破”:
作为女人,守望爱情是艰苦而绝望的,你对薛绍的诚挚爱情,连神明都会感动,但唯独感动不了他,你不可以这样做女人,更不能被男人的道德所操纵,
不能成为他们用以完善自己德行的工具,这往往比服从他们的命令,更可怕。
这段话直接指出薛绍作为男性,也是有劣根性的。
他是一个始终受困于传统道德,纠结在欲望与祖宗家法、学问道义的可怜人。
当他无力摆脱压力时,又将恨意泼洒到太平身上,最终导致了两人的悲剧,临死之前他才意识到,原来我是爱太平的。
最后一集。
她与李隆基演了一遍皮影戏,演完之后,她暗示李隆基可以走了。
她充分get到这位未来君王的心思,选择一条白绫自尽。
太平公主无不欣喜地向往着死亡,意识到那是一个可以带来快乐的地方。
同样是精妙的首尾呼应,她的死亡与出生一样终结了长安城持续数日的淫雨,再一次给大唐带来了太平。
一个对政治并不起意、用心的女人,出生与死亡却无意间带来了太平。
但在这个大结局中,最让我动容的是一个一闪而过的细节。
昆仑奴面具。
太平与薛绍的定情之物,她将带着它在彼岸与情郎相遇,续缘。
貌似不光是像素的问题,归亚蕾的虚光打的太厉害了,雾里看花啊,脸都看不清
看了几集,我的天,满满的各种禁忌,放现在完全过不了审。多希望现在的电视也能像那时候多种多样,包容大气。
对。周迅真的是演戏的精灵。
陈红不比还好,毕竟演过历史四大美女,一比就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