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套路,那一代人是不是都这样,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帮我看清了很多东西,书名是:adult children: how to heal from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 我强烈推荐楼里的人看看,书中很多实例讨论,你会找到你自己和父母的影子,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来应对 littlefish99 发表于 4/30/2020 10:16:07 AM
国内的套路,那一代人是不是都这样,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帮我看清了很多东西,书名是:adult children: how to heal from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 我强烈推荐楼里的人看看,书中很多实例讨论,你会找到你自己和父母的影子,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来应对 littlefish99 发表于 4/30/2020 10:16:07 AM
也不一定。也不排除有了娃之后,大脑修改过去的记忆,为的是合理化目前的行为。
比如大部分推妈都会清楚的记得推妈自己小学四年级就独立完整从无到有推导出全套代数理论。
就这么一刀切的贬低一代人,和文革思想也区别不大。自以为比自己父母强,到时候在儿女眼里还不是各种落后于时代,各种管束。除了少数极品的父母,除了少数能跨越阶层的大妈们,其他普通人还不是和父母一样的层次,只是具体的表现不一样罢了。谁不是从风华正茂的年龄走过来的,父母也一样。大妈们也不是一开始就大妈的,年龄到了,自然就大妈了,both生理上和心理上。
我也是,小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反而没有很埋怨父母。长大后,慢慢懂了一些事情后,再回想父母的无知无能不上心等等,再看到别人父母对子女的帮助,越来越生气。
太绝望了
谢谢推荐,回头找来看看
这个方面原生家庭的问题首先并不在于学习心理学,而是在于从没见过非原生家庭解决问题的成功模式 。。。 通俗的说就是不仅没吃过猪肉,连猪跑这辈子也没见过 。。。 这一题多解直接变成一题一解,要么原生家庭的解,要么无解 。。。
或者说,skill set 的问题。即使有心也只是无力。
tidewater 发表于 4/30/2020 9:17:13 PM
说的太对了,有些人在父母错误的相处关系中长大,根本不知道正确的夫妻相处方式,等他们结婚后,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夫妻问题,推而广之,和其他人的相处也是一样的模式。上一代的错误方式继续传给下一代,然后他们的孩子也接受了这种模式。
那么,一个follow up question就是,如果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怎样从其他渠道尽快有效的习得良好的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我觉得就算是读书,看身边人和网上的故事,就算模仿,自我修正,提高改善的都很有限。
我不也没学会么,哈哈。请其他高人解答
看了这本书一部分,讲了很多跟孤独感有关的。如果常觉得有孤独感的人,可能可以看看这本书,挖掘一下可能的深层原因。
太有体会了,小时候不懂以为父母都是这样的,长大才知道大多数父母家庭环境不是这样的,才知道自己的父母跟其他人父母的天壤之别,特别自己也有孩子了,才意识到很多事没法忘记原谅的,因为实在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原谅.
我觉得要客观认知由于 self-esteem 的存在,人是很难很难客观看自己的。所以这个问题很难,改变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如果确实要改变,我觉得第一点是 open mind。也就是认知这个世界通常不是 black and white 的,大部分问题并不是一题只有一解,大部分人对世界的 vision 不是 tunnelled vision 。。。 这样有可能迈开第一步,避免第一秒就进入 denial mode 而重复原生家庭的路子。
但就算这第一步 open mind / brain storming 还是很难,因为有两个非常 formidable 的对手,一个是内向深处的 fear,另一个是 obsessive compulsive 的 thinking / cognition 。。。 不过 mind openning 至少还有可能 。。。 否则直接想所谓客观认知自己,是完全跟 cognitive science 正面对钢 。。。
性格肯定有影响,我认识的一个男生的爸爸的所有兄弟全部都离婚过了, 都是性格暴躁型,那就是基因了,这个男生也是性格暴躁性,就赶紧跑呀
科学的说,尽管在垂直传递中基因的因子很大,但并不都是基因。
实际上基因垂直传递会有晃动,因为随机因子。原生家庭环境的垂直传递倒是比基因更超级稳定,如果发生垂直传递的话 。。。 一个类比就是母语和方言在社会地区及家庭里垂直传递,超级稳定 。。。 还有一个类比就是希特厚地区歧视女性的文化习俗垂直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