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套路,那一代人是不是都这样,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帮我看清了很多东西,书名是:adult children: how to heal from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 我强烈推荐楼里的人看看,书中很多实例讨论,你会找到你自己和父母的影子,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来应对
国内的套路,那一代人是不是都这样,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帮我看清了很多东西,书名是:adult children: how to heal from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 我强烈推荐楼里的人看看,书中很多实例讨论,你会找到你自己和父母的影子,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来应对 littlefish99 发表于 4/30/2020 10:16:07 AM
国内的套路,那一代人是不是都这样,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对我很有帮助,帮我看清了很多东西,书名是:adult children: how to heal from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 我强烈推荐楼里的人看看,书中很多实例讨论,你会找到你自己和父母的影子,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来应对 littlefish99 发表于 4/30/2020 10:16:07 AM
太多鸡毛蒜皮的事让自己陷入原生家庭的痛苦
实在是不想变成父母的样子
却变成了他们的样子
🔥 最新回帖
科学的说,尽管在垂直传递中基因的因子很大,但并不都是基因。
实际上基因垂直传递会有晃动,因为随机因子。原生家庭环境的垂直传递倒是比基因更超级稳定,如果发生垂直传递的话 。。。 一个类比就是母语和方言在社会地区及家庭里垂直传递,超级稳定 。。。 还有一个类比就是希特厚地区歧视女性的文化习俗垂直传递 。。。
性格肯定有影响,我认识的一个男生的爸爸的所有兄弟全部都离婚过了, 都是性格暴躁型,那就是基因了,这个男生也是性格暴躁性,就赶紧跑呀
🛋️ 沙发板凳
re。知道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到什么影响,才可能摆脱那些影响。知道有什么经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就要努力不要往那个结果去。。我比较喜欢看实际例子的心理分析,那会比理论直观。
知道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没那么可怕,最胆战心惊的是自己正在塑造下一代的那个原生家庭。。感觉责任无比重大。。。
也许并不全是18年的影响造成的,而是基因的力量?
我本身就是学心理学的,我很同意你说的运动
明白心理学其实也并没有带给我更大的帮助
可能还对我造成更多的困扰,因为我清楚知道问题的所在
但是却无能为力
理论知识永远是书本上的,
生活里的琐事总是把人的皮一层一层的剥开
我在父母面前,把自己剥离的只剩下最不喜欢的那个自己
也就是我父母双方身上,我最不喜欢的那些缺点在我身上展露无疑
很可怕的是,我以为我战胜了自己,但是其实现在才开始面对我的命运
因为和你住在一起,他们又可以享受控制你的感觉,权利是春药,谁不喜欢每天有人被自己控制呀,对这点可怜的权利的迷恋,特别是没有当过官的。还有一种可能,父母的关系不好,所以感情全部寄托到子女身上
我是肯定不会和父母同住的,除非到了他们需要有人贴身照料的那一天。我妈还经常话里话外暗示要来跟我们一起住,我从来不接茬
mm你心里得有杆秤,你对父母好到什么地步你的良心能够接受,按这个标准来
不能按父母的标准,不能没达到他们的要求就觉得内疚
对父母,我老早就设定底线,绝对不再住在一起。年少时光已经被影响了,也不可能改变,能自主生活以后,坚决不再让他们涉入生活。
same here,特别是发现父母根本不认识到所有的错误和造成的后果,甚至一副爱咋咋的姿态。这种态度其实就可以算是故意的了,不想积极的改变反省。或许有人会说,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要改变自己的期望值。那么可否屏蔽联系免受负面影响呢?真的做不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华人网看过一个讨论的帖子,说成年后的孩子仍然把生活不顺归咎于原生家庭,是不mature,not responsible,不愿面对自己责任的表现。当时觉得挺有道理的,是啊,人长大后有能力改变,有能力过自己想要的日子,为什么还怪到小时候父母身上。现在看起来,人的很多内在的东西,是原生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真不是长大后想改变就能改变的。花了很多时间读相关的书也不会改变性格和处事的心态行为,最多走出过去的伤痛。如果时不时还要和原生家庭同住一起几个月,那可能连过去的伤痛都走不出,更别说主宰自己的生活了
mark
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愿闻其详。我能想到就是自己婚姻关系不好和面子
Mark 一下这本书。如果有书讲 How To deal with 这种父母就好了。
也许有一天你到你父母的年龄了,就不会这样说了。
也试图去找父母的优点。但可能是受伤害后的应激反应,觉得所谓的优点都站不住脚。比如说能吃苦算一个优点吗,是不是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一下?如果这个苦是没有必要吃的,如果去吃这个苦是增加控制别人的筹码,那还是优点吗?不成了passive aggressive。
那怎么才能解决父母的死亡恐惧和不安全感呢? 在父母能够独立生活的时候,住在一起是煎熬。
更可怕的是两个人都带着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更可怕的是男的一般不认同不承认不愿意改变自己
可是为什么很多美国老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呢?虽然不是说一定要去住nursing home那么extreme。但是至少默认不是不得已老人是不会大程度打扰成年孩子的生活的。但中国老人认为和成年孩子一起一住住半年没有任何问题。
可见还是文化的问题。
这个可怕的是下一代又承接了影响。不知道的人就会一代代承接下去,也几乎算是家族诅咒了
父母也有原生家庭,他们那一代人不像我们这样思考,所以他们的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大概率也会延续到他们身上。但是这些问题,有时候父母不太愿意说,这样你也很难了解到。和父母聊天也是门学问。
再就是时代背景。很多历史上很荒谬的事情,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有时很难想象。
同理心的建立,可以让人能用更宽容的心,对待世界,他人,和自己,也就能建立起之间更健康的关系。
你就坚决不把接他们过来就行了,他们再怎么说,也没法改变你的action。我坚决支持在父母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情况下,不要一起住。
这样的话,是直接指出他们的原生家庭问题, 还是以同理心宽容他们?
绿卡办了,每年只需要呆一个月就可以保持,不需要太久,否则你的小家就完了,你的小家是你真正的家。
你现在不让他们住别的地方,难道你弟弟转绿卡后也要住你家?
这种事完全是你可以掌控的,你找一个地方让他们搬过去,不同州也行,你要有你的生活,同样他们也能有他们的生活。
你这样和那些整天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的家长有什么区别
所以租的话尽量在附近,买菜可以带他们一起去,看病可以给个ride,出门的话大城市有公交,大农村没办法了。实在没法在外面单过,至少吃饭分开吃。如果家里有俩厨房那最好。
我和你说实话,父母都是欺软怕硬的,你越顺从,他们越变本加厉,而且不排除他们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反正你不接他们来。 他们要来,自己去旅馆呆一个月一年,保证他们绿卡不过期就行了。平时电话也不要多打,尽量减少交流,他们还能怎么办
mm,你不要自己思考,消化。。。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怀疑自己。如果他们让你不舒服,警告他们,甚至怼回去比自己憋着强。不喜欢听,就让他们闭上嘴。曾是个十足听话的乖孩子,但被逼得生不如死,再也不会被道德绑架了,反而清静。
还有,一开始他们肯定会闹,怎么一直顺从自己的孩子这么反抗了?甚至是大闹, 加上说些卖惨的话试图以这种方式manipulate,别理这些。
你纠结个啥, 该养老的责任和钱到位, 其他的一概不理. 你爸对你弟怎么样不关你事, 但他只要干涉你的生活, 让你不爽, 那就直接说你不想听. 还bibi? 挂电话或者直接吼他丫的. 你不可能改变别人, 但你焦虑和愤懑的源头是因为自己软弱. 你爸妈表现的很受伤不是你让步的理由, 他们可以说诉求, 但你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方案. 他们不接受, 那就自己回家想明白去吧. 父母不能惯子女, 子女也不能惯父母.
他们总说养女儿好,以前觉得他们是在夸我
现在一说这句话,我就出奇的头疼
所以养女儿就是给父母养老,常伴膝下
儿子就自由散漫对家里毫不关心
唉,说多了就开始有这些琐碎的计较
看见自己的样子,满腹抱怨
就像我父母互相责怪,吵架,责怪,吵架
我总说,别吵了行不行,吵了一辈子为什么还要继续在一起呢
可他们也不愿意离婚,宁愿让我跟我老公看他们互怼
也不愿意各自少说一句
对父母的感觉是很矛盾, 小时候对父母的各种管教很反感,他们会不停的用各种劝说让你接受他们的意见。所以离家去上大学工作出国,就想自由。但慢慢的意识到父母在方法上或许不那么好但真是真心为我们打算。 无论择偶出国都很反对,但最后还是接受我的选择。 在遇到困难时总给予援助和支持,感到很安心。我父母年龄大后很多事情都想的更通透,脾气变更好,更能将就,理解和包容我们。尽管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我还是感激。 跟亲人相处,大家都需要互相包容和理解。
强烈同意。
lz啊, 不是我说你, 要求父母自己住是大多数人能够做到的. 不软弱的人, 是在了解自己父母的前提下, 根本就不给他们办绿卡, 更不会让他们住到自己家里. 你的情绪不复杂, 本质就是三个字: 不平衡. 我没爬你的楼, 但我建议如果你父母现在还住你家, 跟他们下最后通牒: 要想住下去, 闭嘴好好过日子; 再逼逼赖赖让你不爽, 你会直接出去租个房子, 强制他们住进去, 你付房租, 等疫情过去, 他们爱回国回国, 爱自己买房就自己买房. 你自己说到做到, 下次你爸妈搞事情之前保证三思而后行. 孝顺父母是必须的, 但家庭成员相处的规矩也要一早立好, 否则你下半辈子都要在这种不平衡的心态里度过, 那你怎么活?!
你父母看起来也不像极品, 属于很有代表性的没啥智慧的父母. 你都看见你爸妈一辈子活得稀碎了你学他们干嘛?! 以后他们自己的婚姻你不要评价, 他们和你弟的交往你直接无视. 但只要他们干扰到你的生活, 直接制止. 闹?凉一个月不理, 还闹? 再一个月, 知道懂事了能进行成年人的交流了再有事说事. 另外你和你弟最好早早商量好养老责任分配, 然后严格执行, done. 人的纠结, 多源于自己拎不清做不到.
这不是版上推崇的推妈吗?
他们那是一个时代的错误,尤其是在文革非人性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有品格有涵养有底线的人),都被那场运动打趴下了。中国社会过去这70年,就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留下的除了沉默而无知的韭菜,都是一堆心里缺陷严重的巨婴。说实话,你的父母能把你养大,能把你送出国,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至少你和你的孩子逃离了中国社会现今仍在不断重复循环的悲剧。想想那些文革中成长的红二代,那样好的物质条件,那么多的一路呵护和保驾,重重裙带和关系网中成长起来的200斤,他现在的那些行为,再对比自己父母的行为,真不能太怪自己的父母了。
这个方面原生家庭的问题首先并不在于学习心理学,而是在于从没见过非原生家庭解决问题的成功模式 。。。 通俗的说就是不仅没吃过猪肉,连猪跑这辈子也没见过 。。。 这一题多解直接变成一题一解,要么原生家庭的解,要么无解 。。。
或者说,skill set 的问题。即使有心也只是无力。
你父母这么负能量,他们跟你住,影响的不是只有你,还有你的小孩—你现在给你的小孩什么样的原生家庭环境,以后也会变成你小孩生命的包袱。这就是我坚持不让我父母再跟我的生活有过多接触的最主要原因。最好到我这里就断了这种连结。
都不完全是。你首先得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考虑他们的想法,然后想办法以自己的立场解决。
所谓宽容,就是接受现实,知道“人无完人”,不要用对立和激烈的手段。
“小时候对父母的各种管教很反感,他们会不停的用各种劝说让你接受他们的意见。所以离家去上大学工作出国,就想自由。”
完全一样。以前为了能远离父母而做的决定,现在回想起来未必是最好的决定。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操控吧,因为能有的选项已经被限制了。
不想承认,可是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