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二战历史注意到一个小细节 ( 书名 D-Day, 作者 Antony Beevor)

r
rdznpasf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诺曼底登陆之前,士兵们被允许离开营地24小时,而且并没有强制措施保证他们一定在开战前回来,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回来了。书上说军官们不希望lose men to a military prison。以前从来没想过还有这样的细节,这次看到还颇感动了一下。
一觉醒来看到有人质疑来源,解释一下。
书名:D-Day The Battle For Normandy
作者:Antony Beevor
至于真假,大家自己判断。
额牛
就知道当天天气不好,不晴朗,浪大,但是还是按原定计划执行D day。中午的时候天气才放晴。
还有艾森豪威尔那篇激动人心的讲话,不知道是之前还是之后
Soldiers, Sailors, and Airmen of the Allied Expeditionary Force! You are about to embark upon the Great Crusade, toward which we have striven these many months. The eyes of the world are upon you.
是不是因为艾森豪威尔觉得大部分登陆作战都不是英军本地人,而是美国人,加拿大人等 ,脱队的话很明显。

e
emigre
哇 谢谢分享
b
bestpeggy
那时候的人比较淳朴,有责任感。
s
shitaina
搞笑吧?登陆时间应该是严格保密的,怎么可能允许士兵离开营地24小时还可以不回来?
C
ChristinaW
搞笑吧?登陆时间应该是严格保密的,怎么可能允许士兵离开营地24小时还可以不回来?

shitaina 发表于 4/30/2020 1:36:29 AM


对,肯定不会是真的。

首先登陆时间不知道,部队都上船下船好几次,连艾森豪威尔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下决心行动。
出发地点是绝密的,巴顿还在南部指挥一支不存在的军队忽悠德国人,所以绝不可能允许士兵外出逛街的。
m
momosun
根本不可能,肯定是本鸡汤书
诺曼底登陆之前,士兵们被允许离开营地24小时,而且并没有强制措施保证他们一定在开战前回来,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回来了。书上说军官们不希望lose men to a military prison。以前从来没想过还有这样的细节,这次看到还颇感动了一下。 rdznpasf 发表于 4/29/2020 8:12:00 PM
r
rdznpasf
一觉醒来看到有人质疑来源,解释一下。 书名:D-Day The Battle For Normandy 作者:Antony Beevor 至于真假,大家自己判断。
n
nj_guy
Sr. Antony Beevor是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在University of London任职,有很多关于二战历史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大林格勒”。他的很多书被俄国和乌克兰禁止出版,认为诋毁苏联宣传纳粹。但我听过他的书“斯大林格勒”,虽然对苏军时有贬低,但基本还算中立,我个人觉得他稍微带有一点政治偏见,但不严重。相比之下我觉得David Glantz的书更加忠于史实。David Glantz曾在美军服役30年,官至上校,是美国著名二战军事史学家。我比较相信David Glantz对二战军事历史的解释,对于Antony Beever的解释会更小心一些。
C
Cinderella_smile
thx for sharing
s
snoo
Sr. Antony Beevor是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在University of London任职,有很多关于二战历史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大林格勒”。他的很多书被俄国和乌克兰禁止出版,认为诋毁苏联宣传纳粹。但我听过他的书“斯大林格勒”,虽然对苏军时有贬低,但基本还算中立,我个人觉得他稍微带有一点政治偏见,但不严重。相比之下我觉得David Glantz的书更加忠于史实。David Glantz曾在美军服役30年,官至上校,是美国著名二战军事史学家。我比较相信David Glantz对二战军事历史的解释,对于Antony Beever的解释会更小心一些。
nj_guy 发表于 4/30/2020 7:09:15 AM

多谢推荐!去找来看看。。。
z
zlltt
应该上船了好几次 每次都放一天假 所以你也不知道今天放假 明天是真登陆还是演习还是取消 你要是吓得跑路的人 也不会当初报名enlisted
a
aawolverine
战争期间军法可不是闹着玩的,逃兵就准备被枪毙吧。美国大兵困在英国,往哪逃啊?去哪都需要证件和配额
l
loci
想當年加拿大也搶了一灘阿...
n
nj_guy


多谢推荐!去找来看看。。。

snoo 发表于 4/30/2020 7:47:57 AM


如果你想看和二战东部战场有关的书的话,我推荐David Glantz和Johnathan House和写的《Stalingrad》,这两位都是我很fan的战争史学家。Jonathan House是美军指挥和参谋学院(United State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军事史学教授,对二战很有独到的研究。
e
ecko
thanks for sharing
x
xykk
诺曼底登陆之前,士兵们被允许离开营地24小时,而且并没有强制措施保证他们一定在开战前回来,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回来了。书上说军官们不希望lose men to a military prison。以前从来没想过还有这样的细节,这次看到还颇感动了一下。
一觉醒来看到有人质疑来源,解释一下。
书名:D-Day The Battle For Normandy
作者:Antony Beevor
至于真假,大家自己判断。

rdznpasf 发表于 4/29/2020 8:12:06 PM


不是怼楼主,但这种逻辑是在太白莲花了。逃兵几乎肯定会上军事法庭的,不管有没有战斗任务。正好看过不少二战历史,很多情况下高层指挥人员是根本不在乎一线人员死活的,越是高越是有这个情况。倒不是说他们群体道德败坏,而是在那个位置上离战场太远,没有实际感受,导致判断力下降。

具体到Normandy登陆的事,艾森豪威尔专门把160 regiment和29division作为第一批滩头部队送上去的。为什么送这两支队伍呢?因为里面全部是新兵,都是17到19岁的孩子,非常年轻,一直在英国授训。从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不知道战场的残酷。那些在北非和意大利战场上的老兵才不敢在omaha beach上顶着德军的88m和机枪往前冲。(见纪录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HSfFzbxbE
5:30开始),上了海滩后这些先头部队的死亡率有70%左右(记错了请纠正),有个词形容就是turkey shot,和打战争游戏类似(见纪录片23:20开始)。指挥官不会考虑这些士兵的性命,怎么可能会考虑他们会不会关military prison。

再举两个例子,大家可以自己去翻
1. 1944年,战斗力爆表的日裔442regiment,在意大利战场上,因为36师师长General Dahlquist的瞎指挥,在援救“lost battalion”的战斗中导致442 regiment损失惨重,后来Dahlquist阅兵时还没意识到442已经损失很多人了。贴以下wiki原话吧
“ On November 12, General Dahlquist announced he wanted to review the 442nd, to thank them for what they had done. When the battered unit appeared, Dahlquist grew irritated at their sparse numbers, ignorant at how much they had sacrificed.
— Christopher C. Meyers, The War: Vosges Mountains (The Lost Battalion), PBS.org”
就这样的sb,战前在军队的邮政系统工作,战后还被提拔成四星上将。只能说他会做官。
成为四星上将后Dahlquist在一个偶然场合试图和指挥过442 regiment下的100th battallion的下级军官Gordon Singles和解,但Singles只给他敬了军礼,没有握手。
相关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442nd_Infantry_Regiment_(United_States)#Lost_Battal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E._Dahlquist

2. 1944年感恩节,艾森豪威尔要求所有连队都有full turkey meal吃,以振奋士气。那时在Hurtgen Forest战场上三个美军师被德军依靠地形和环境打得损失惨重。8th division的一个major到师部请求说这个行不通,士兵一旦聚集起来吃火鸡就会被德军炮火zero in。但上头不听,坚持政治大于战术。最后不少士兵因为火鸡餐而被打死。那个major活下来了,但每次面对火鸡都不忍流泪。参考

https://ww2db.com/event/today/11/23/1944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各种毫无战略价值的无谓牺牲和政治勾心斗角,下层人的生命在这些故事里可能最多只能算到一个统计数据里(也可能连统计数据都进不去)。

为了防止抬杠,预先说了,在对待士兵方面,二战时期美军远比的同期苏军和后来韩战对手好

花不少时间写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如果我们把上层领导想得太白莲花,实在对不起那些在战斗中死去的普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