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把Fauci的话贴完整: Dr. Anthony Fauci, the NIAID's director, told reporters at the White House that remdesivir had "a clear cu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in diminishing the time to recovery." He sai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lower in the remdesivir group (8%),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taking the placebo (11%), noting that it's not ye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inding. However, he further cemented his support for the remdesivir data, saying "this will be the standard of care."
应该把Fauci的话贴完整: Dr. Anthony Fauci, the NIAID's director, told reporters at the White House that remdesivir had "a clear cu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in diminishing the time to recovery." He sai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lower in the remdesivir group (8%),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taking the placebo (11%), noting that it's not ye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inding. However, he further cemented his support for the remdesivir data, saying "this will be the standard of care."
so far,可以看到的大概信息是:人民的希望是有效药,但不是特效药。它似乎很能很大程度缩短患者恢复的疗程,但不能显著降低死亡率。也就是说,如果本来能自己自愈的人吃了这药会提前恢复,但是无法自愈的人(最终会死亡的人)吃了这药,似乎还是不能明显避免死亡的结局(mortality 8% v.s. 11%)。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280705?term=remdesivir&cond=Coronavirus&draw=2&rank=2 This study is an adap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novel therapeutic agents in hospitalized adults diagnosed with COVID-19. The study is a multicenter trial that will be conducted in up to approximately 100 sites globally. The primary outcome is time to recovery by Day 29. 随机双盲有对照组,去网上查一下官方信息不好吗?这些都是公开的
应该把Fauci的话贴完整: Dr. Anthony Fauci, the NIAID's director, told reporters at the White House that remdesivir had "a clear cu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in diminishing the time to recovery." He sai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lower in the remdesivir group (8%),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taking the placebo (11%), noting that it's not ye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inding. However, he further cemented his support for the remdesivir data, saying "this will be the standard of care."
这就是干货!批了就行,不相信效果的怕肝有副作用的得了病千万不要用。
话说既然不信有用,而且还有巨大副作用,为啥还拿去给人家意大利人用?这是千里投毒去害人家意大利去了?
你忘了伊朗
这个enrollment四位数,国内的300+,endpoint也不一样,你仔细扒在10天以内给药的有类似的结果,不影响生存率但是recovery加快了,只是统计学上面还是不够显著差异
应该把Fauci的话贴完整:
Dr. Anthony Fauci, the NIAID's director, told reporters at the White House that remdesivir had "a clear cu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in diminishing
the time to recovery." He sai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lower in the remdesivir group (8%),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taking the placebo (11%),
noting that it's not ye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inding. However, he further cemented his support for the remdesivir data, saying "this will be
the standard of care."
Fauci的话的意思是:人民的希望似乎很大程度缩短患者恢复的疗程,但不能显著降低死亡率。也就是说,如果本来能自己自愈的人吃了这药会提前恢复,但是无法自愈的人(最终会死亡的人)吃了这药,似乎还是不能明显避免死亡的结局(mortality 8% v.s. 11%)。
总结而言,人民的希望是有效药,但不是特效药。
这是目前实验结果揭示的一些信息,相信还有不少其它的临床实验组正在进行,希望到时会有更多有结论的信息。
如果可以缩短疗程但不能降低死亡率,是否说明更应该在轻症时使用?
但有两个因素要考虑,一方面现在是注射液,这在美国的医疗体系中,静脉注射药物很难在轻症中推广。能做成tamiflu那样的口服药就好了(说中药里偷偷加了这药的人绝对不是蠢就是故意的,如果中国能把这药山寨成口服药的话,没理由现在美国还只有静脉注射剂,这些为了黑而黑的人,大概以为注射类的药剂只要晒晒干,变成粉末,就可以捏成小药丸口服了)。
另一方面,副作用也是一个要考量的因素。身边听说有人得了新冠在医院里用了这个药,副作用比较大后停药,好在患者自己倒也慢慢恢复了。如果副作用大,即使做成口服药,也很难自己在家服用,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用药。
无论如何,相信人类的智慧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有效药和最终的解药——疫苗,一定会出现的。这恰恰是人类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双盲可以这么做么?有link吗?
这个临床实验,死亡率不是primary endpoint是secondary, 目前的数据够支持药物了。死亡率部分,降低了约30%,11.6%-》8%,其实也很不错了。当然了,有些人可能要求就是高吧,看不上这个药怕副作用那就上中药呗,谁喜欢用啥药就用啥药好了
似乎这个endpoint是修改过的,也就是说从原来实验目标是比较死亡率变成了测试比较患者的恢复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呢?
就好像一个跑步比赛,跑一半,把终点位置换掉了,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这儿应该有不少药厂做统计的mm,会有更专业的解释。
是有效药而不是特效药。
clear cut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是好几家新闻的headline。。。我后来贴的cnbc文章写的更详细,跟你这段大同小异
只是想clarify一下,不然楼里有些人好像觉得我是故意隐瞒还是怎得。。还有一部分ID也与fauci和新闻相左,很明显不认为这属于任何 positive effect
2月我就在跟这个trial,我贴了link,你可以去看一下。另外相比中国的临床数据,我还是更相信非中国出品的临床数据。
你有改过primary endpoint的实锤吗?有锤就上,没锤就别算了。
但中国可以操纵who,说明了中国的国力上升。以前老毛时候虽然专制但没多少世界话语权。一个经济实力强大但又专制的政权是对全世界的灾难……
是的,目前对死亡率降低并不明显。 这药估计对病毒引起的并发症没啥效果。之前的新闻个例都是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用药后迅速好转,这些年轻人不用药可能最后也大多能活下来。最好有个对于没基础病的人的统计。
但能减缩短住院时间对防止医院挤兑也是好的。
secondary endpoint的意思不是修改过的,是在trial一开始就定下的,意思是次级目标。
实验和测试的主要endpoint是primary endpoint,但是对secondary endpoint的测试和数据收集也是预先计划并严格控制的。
死亡率不能是primary endpoint, 否则是unethical 的(不道德的)。
就像癌症药,primary endpoint 都是patient survival time 或者是 tumor non-relapse time, 而不是直接的死亡率。就是说 在知道有更好选择用药的情况下,你不能眼睁睁地看着placebo病人死亡,作为数据用来达到比较临床药效
我听得也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对照组提前开始用药了,救人要紧。
怎么可能?双盲双盲,知道谁是对照组还叫双盲吗?
是的,除非作弊,否则根本不应该知道效果,所以怎么能提前将近一个月出了结果,很奇怪
双盲实验也有预定的中期分析,中期分析效果好就要给对照组用药,否则是unethical的。
预定的中期分析是达到了一定的数据积累可以证明效果的点,都是预先设计好的。
双盲试验是对医生和病人是盲的,但数据分析师知道谁用药了。
他们根本就没有中期好不好, 或者说,现在就是他们的中期结果,后面还有好长时间接着run。
https://www.niaid.nih.gov/news-events/nih-clinical-trial-shows-remdesivir-accelerates-recovery-advanced-covid-19
你自己不都贴了么,DSMB发布的interim analysis结果,这个就是中期分析啊。
另外,中期分析可不是在实验做到一半的时候分析。
所以说不可能对照组用过药啊,不知道那些说对照组吃了药的怎么想的。
已经实验完的病人和医生并不知道在哪个组
跟open label的搞混掉了吧
我理解的是数据分析发现对缩短病程有效了以后,就得给对照组用药了,要不不人道。
制造恐慌
是的,他们就是发帖拿钱而已
赞清晰
竟有11个点踩的,看来驻版的大无毛还不少
WHO又有新名字了,害人的组织
会不会是黑血
這像是聽曹彬說的,一個人身高 1.75,一個人1.749。。。
到底事實是這樣嗎,人們要知道真相。
上網看一看就知道,曹彬一人中國一國在用一個被他們中止的實驗和全世界的專家們爭辯中,除了 Stupid 真不知說他們什麼好了。
讲真,如果副作用只是心律不齐那不要太好了。。。
目前除了这个双盲其他基本都只有同情用药,大家之所以盼着这个临床数据就是想早点知道这个药到底能不能批。两个月1000多的临床实验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说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肯定效果,不知道中国援助意大利的时候带的山寨版算不算肯定效果,到底是想拿意大利弟兄当小白鼠呢还是真心想提供帮助。。。。
大青椒怎么跟你们说的,看看GILD股价,错了吗?今天CODX可是涨了16%!
川粉义和团们估计也买不起什么股票吧?不必操这份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