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注意很不错。不过感觉榻榻米很难利用垂直空间。这种定制的,可以利用垂直空间的高度,不用全铺开了在地下。毕竟中国人也不是很习惯盘腿坐地上吃饭学习,时间长了估计腿受不了。 Cumberbitch 发表于 4/29/2020 2:56:40 PM
呵呵,你看你就是年轻啊,我说80后,你说80后90后,那根本就是两回事。其实我说的还是不够严谨,就说85年之前生的人吧。你可以去看看魔都什么时候开始有商品房的。“据官方统计,1981-1990年,全市住宅竣工面积3460万平方米,是前30年的1.72倍,人均居住面积上升到6.6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2.2平方米。”这个数据你可以去查,到90年底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也就和这个帖子里一样。人家孩子才那么小,到孩子大了也是会改善的,有什么了不起的。80后人还没死光呢,怎么就以为一个时代都是可以被抹杀的,装出生高贵是要干嘛呀。我小时候就是三世同堂,我不觉得丢人,圈子差不差看和谁比,比中南海那是必须差。但是要是有人问,是不是人均6平米就不该生出来,那上海90年之前的小孩,人均就不该生出来了么?大家都活得挺健康的,再艰苦也长大了,去创造好的就是了。 saison 发表于 4/29/2020 2:15:58 PM 你自己generalized你的个人经历到全上海人民还说是标配,说卫生间独立厨房不存在的。还换掉概念,我说不是所有人都三代同堂你就说我抹杀一个时代。我说你圈子差偷换概念成别人出生高贵中南海那么extreme。别的楼都告诉你了哪怕二线城市独生子女也没有这家人现在条件那么差的。更何况90年的人均6.6就代表全上海人民都这个居住条件?你最多代表下面50% 那部分人可以说他们条件比这家人差。还有50%人不是7口人住43平米那么差条件的那些百姓都出生高贵啊? vvv1122 发表于 2020-04-29 15:53
呵呵,你看你就是年轻啊,我说80后,你说80后90后,那根本就是两回事。其实我说的还是不够严谨,就说85年之前生的人吧。你可以去看看魔都什么时候开始有商品房的。“据官方统计,1981-1990年,全市住宅竣工面积3460万平方米,是前30年的1.72倍,人均居住面积上升到6.6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2.2平方米。”这个数据你可以去查,到90年底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也就和这个帖子里一样。人家孩子才那么小,到孩子大了也是会改善的,有什么了不起的。80后人还没死光呢,怎么就以为一个时代都是可以被抹杀的,装出生高贵是要干嘛呀。我小时候就是三世同堂,我不觉得丢人,圈子差不差看和谁比,比中南海那是必须差。但是要是有人问,是不是人均6平米就不该生出来,那上海90年之前的小孩,人均就不该生出来了么?大家都活得挺健康的,再艰苦也长大了,去创造好的就是了。 saison 发表于 4/29/2020 2:15:58 PM
我只想说 要不是三胞胎的话 为什么生三个?房子这么小 Amberh 发表于 4/28/2020 10:23:00 PM
简直看的都压抑,这么多孩子又没有条件,以后孩子大了也是问题啊,不能理解 mimifeifei 发表于 4/28/2020 10:33:51 PM
一家三口还行,7口真是太挤了啊 还是太胖胖 发表于 4/28/2020 11:02:39 PM
设计师很厉害,但是这么压抑的房子住惯了3000尺大房的华人大妈们不会想住的 pizzawithnut 发表于 4/28/2020 11:37:27 PM
设计师是很厉害。但是这些家具全都是特别设计的,以后坏了需要花很多费用来补和修才能维持这些功能。 CK 发表于 4/28/2020 11:17:25 PM
为什么要用棺材房这种题目?这一家人不是很温馨吗?改造后也很漂亮。大城市核心区居住条件确实有限 Threebears 发表于 4/28/2020 23:35:00
生二胎不就是六个人住吗,现在变三胎也就多了一个人啊,还是个婴儿。。。。 难道这个面积住六个人就够,住7个就突然不够了 Cumberbitch 发表于 4/28/2020 10:37:10 PM
这么穷,根本不配生孩子。 YaYaTea 发表于 4/29/2020 12:13:00 AM
这个说的有点过, 任何人都有生育的权利, 但是的确应该保证生活质量的情况生产 这么穷,根本不配生孩子。 YaYaTea 发表于 4/29/2020 12:13:00 AM Superrdog2721 发表于 2020-04-29 10:19
美国人好多也就是1200sqft小黑屋养两三个娃,装修还更破烂。东西岸村里这房子都要80万。 flyingplate 发表于 4/29/2020 10:28:05 AM
很多创意很不错啊。但是储藏空间其实不好用的,每天都在收拾东西叠衣服放进去再拿出来。 flyingplate 发表于 4/29/2020 10:01:56 AM
很多创意很不错啊。但是储藏空间其实不好用的,每天都在收拾东西叠衣服放进去再拿出来。 flyingplate 发表于 4/29/2020 10:01:56 AM 这么说吧,家里房子再大也架不住所以的东西都散放着。东西用完了收起来是必须的。人懒的话,再大的房子也是乱。设计里面增加了很多储物空间和床,这些都是必备,非常暖心了。香港的那种笼子床才是真的可怕,经常一家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fxiyz 发表于 2020-04-29 11:37
其实上海出生的80后小时候,基本住宅条件比这个都差。卫生间,独立厨房,不存在的。三代挤一起,那是标配。也都长大了,只是有了对比,就有伤害了。 saison 发表于 4/28/2020 10:40:16 PM
说老实话,经济能力不允许的话生这么多让小孩受罪,这还是住房,而且小孩还小,再长大了呢?以及求学呢,又是一堆问题。 Papyrus 发表于 4/29/2020 1:19:03 PM
哪里有这么多,就是准备两个,意外双胞胎变三个。计划两个多么?生孩子多少又不是按房子面积平均。小孩子长大人家房子说不定也大了好不好。 小喵呜 发表于 4/29/2020 1:44:43 PM
胡说八道。你认识的圈子差不要把全魔都代入进去。我认识的很少一家三代住一起的,大部分80-90后的父母结婚都搬出去的。 vvv1122 发表于 4/29/2020 1:18:27 PM
现在是老人过来帮着带孩子,熬过两年不需要和老人同住了能好一些。再说小房子也不一定要住一辈子。我发给我老公看,人家竟然觉得父母和几个孩子住一间房挺温馨的 南极科考队 发表于 4/29/2020 2:09:59 PM
竟然觉得?你老公不是中国人吗,我们小时候不都是父母跟小孩子住一间房的吗,这有什么可竟然的家里孩子多挤着热闹是挺温馨的,但是不方便,没有私人空间也是真的啊。事情都有两方面,看你更在乎什么了。 Cumberbitch 发表于 4/29/2020 2:17:14 PM
是中国人,我们小时候倒是有自己的房间,虽然房子也不大。我觉得父母和孩子挤在一起还是不方便,人家觉得很好很温馨,非常怀念孩子小时候小床挨着我们的时候。重点是觉得父母对孩子有爱的话,房子小点日子也可以过得越来越好。不认同没房没条件都不配生孩子的说法。 南极科考队 发表于 4/29/2020 2:22:12 PM
这种床睡起来太压抑了,不如学习日本人那种榻榻米,晚上睡觉再铺,桌子椅子都买折叠的。不吃饭时候别占位置。 happy3001 发表于 4/29/2020 2:37:45 PM
我只想说 要不是三胞胎的话 为什么生三个?房子这么小 Amberh 发表于 4/28/2020 10:23:54 PM
2015年5月蔡女士梦寐以求的女儿终于出生了,但是意外的是还有一个小男孩,她生了一对龙凤胎。
人多了每天都要从早上开始,一家人的生活都需要排队,洗漱要排队,吃饭要排队,上街去都必须要两个大人陪同。
加上还在上幼儿园的乐乐乐,3个小孩让一家人,都进入了超负荷状态,但是这些全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这个家是个43㎡的一居室。如果外公回来,这个家就是个七口之家了,人均只有6㎡。
晚上的夫妻俩和3个小孩要挤在一张床上,边上外加过来一张沙发,大儿子就睡在沙发上。
外公外婆睡在客厅里,外公睡的地方还特意加了一张折叠床。
房子太小没有书桌,孙大哥每天晚上等小孩们睡了以后,一个人在阳台站着工作。
因为是住在3楼,上下左右全都是邻居,如果开窗通风就没有隐私了。而且厨房的吊柜使用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切菜的时候容易磕到头。
餐桌上放满了杂物,家里的椅子是两个小宝宝的安全护栏,加上照顾孩子,吃饭也只能站着吃饭。
客厅到了晚上也变成了卧室,老人的休息也得不到保障。
卫生间里面,淋浴、马桶、洗漱虽然都有但是都在一个房间里,早上洗漱还需要排队,影响很大。
给孩子洗澡是家里大事,每次给孩子洗完澡后,自己也一家精疲力尽了。洗澡就是重体力劳动,
这个卧室晚上要睡下一家五口,白天也是孩子们的游乐园。
大儿子的学习空间也只能在阳台的小桌子上面。阳台要晾晒,要玩耍,要读书,这个家因为孩子,已经没有了大人的空间了。每次爸爸用电脑前都必须要,清理宝宝的奶瓶、袜子、尿布。
经过硬装完的家打开门,整个家以白色为主题,玄关柜也有超大的收纳空间。
冰箱终于也能够放进厨房了,每一天柜子里,都设计了特殊的拉篮。厨房的窗户也有了磨砂的处理,不会再有没隐私的担忧了。
原先拥挤的卫生间也实现了四个独立的功能区,厕所是独立的,和洗漱洗澡毫无影响。洗漱台下面也隐藏了踏板,可以方便孩子洗漱。
浴室里面的五金件还隐藏了一个洗面台,早上人多的话,也可以在这边洗漱,下方还有一个孩子的洗澡凳。淋浴房隐藏的最强大的功能,平日不洗澡的时候可以用来烘干衣服,2小时衣服基本可以烘干了。
阳光终于洒进了室内了。
朝南的房间也利用了阳台的面积,父亲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桌了,再也不用站着办公了,为了让孩子和大人的衣服分开洗,设计师也在阳台装了一个双桶洗衣机。
床铺,书桌,收纳,胶囊房满足了3个孩子都有独立空间的要求。
原来的房间也被胶囊房取代了,这小小的6个格子,有着多种变化,3种颜色对应着每个孩子一人一间,上面是书桌,下面是床铺。
胶囊房的门板都是可以随便的涂鸦画画,满足了孩子们的画画需求。因为房间小,每一个小房间内设计师都设计了新风系统,还有空调,
粉色和蓝色的胶囊房可以合在一起。
增加了两面墙的储物,让这个43㎡的家里有25㎡的储物空间。
12把魔方椅子是设计师这次改造的核心。第一段是储物的方凳,第二段是有靠背的沙发,第三段是保护孩子的护栏。
一把椅子组成了多种变化,适应孩子们生活的需要。柜子下方的区域可以把魔方椅隐藏起来,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更大的玩耍 区域。
客厅的魔方椅子还能提供出一个床铺。
设计师亲手制作的3d成长椅,每一面都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
🔥 最新回帖
所以还是做成类似bunk bed的样子。这个设计是好看是好看,但是都关起来睡觉,在里面太压抑了。
你们喜欢炫耀自己高贵的出身就学学人家俄罗斯毛子富二代好了,拍点绝美的照片,自己的直升飞机,旅游民宿和大象合影,也是新时代trend setter。 跑别人帖子里非要说全中国90年代都住高级康斗有意思吗?住不起的开除国籍嘛?
🛋️ 沙发板凳
德国人均居住面积 50 平方米!!
德国这里, 很多人一个人就住 50,60 平方米.
而德国是个人口密度极大, 面积极小的国家.
43 个平方,
估计在美国, 很多人家里的卫生间都比这个面积大吧?
哈哈哈
本来一家三口,生二胎,一家4口,说不定妈妈一个人能搞定一个婴儿, 结果双胞胎,可能妈一个人搞不懂,就只能求助老人,本来计划中的4口变7口
美国人好多也就是1200sqft小黑屋养两三个娃,装修还更破烂。 东西岸村里这房子都要80万。
他那房40多平米,不就不到500sqft 吗?只有在曼哈顿还是挺新的才能卖到80万。
这么说吧,家里房子再大也架不住所以的东西都散放着。东西用完了收起来是必须的。人懒的话,再大的房子也是乱。
设计里面增加了很多储物空间和床,这些都是必备,非常暖心了。
香港的那种笼子床才是真的可怕,经常一家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
房子大,乱虽然没办法拍照片,但是平时住起来还是舒服多了,用东西方便。 房子小了没有这个选择。 你两口子丁克在外面吃饭周末出去浪你说我不买东西不买家具,倒无所谓,有娃就没有没东西的选择了。
胡说八道。你认识的圈子差不要把全魔都代入进去。我认识的很少一家三代住一起的,大部分80-90后的父母结婚都搬出去的。
哪里有这么多,就是准备两个,意外双胞胎变三个。计划两个多么?生孩子多少又不是按房子面积平均。小孩子长大人家房子说不定也大了好不好。
我同学里都是有钱有房,工作稳定,父母帮忙才敢生二胎,其他一胎父母都说养不起两个
你也说了是说不定,再说即使房子大了,小孩也长大长高了好吗,也要隐私了。换作是我宁愿小孩过一个更有质量的童年,还有老人家,住那么憋屈对身心也不利啊
这要学个钢琴舞蹈连摆乐器或者活动的地方都没
呵呵,你看你就是年轻啊,我说80后,你说80后90后,那根本就是两回事。其实我说的还是不够严谨,就说85年之前生的人吧。你可以去看看魔都什么时候开始有商品房的。“据官方统计,1981-1990年,全市住宅竣工面积3460万平方米,是前30年的1.72倍,人均居住面积上升到6.6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2.2平方米。”
这个数据你可以去查,到90年底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也就和这个帖子里一样。人家孩子才那么小,到孩子大了也是会改善的,有什么了不起的。
80后人还没死光呢,怎么就以为一个时代都是可以被抹杀的,装出生高贵是要干嘛呀。
我小时候就是三世同堂,我不觉得丢人,圈子差不差看和谁比,比中南海那是必须差。但是要是有人问,是不是人均6平米就不该生出来,那上海90年之前的小孩,人均就不该生出来了么?大家都活得挺健康的,再艰苦也长大了,去创造好的就是了。
竟然觉得?你老公不是中国人吗,我们小时候不都是父母跟小孩子住一间房的吗,这有什么可竟然的
家里孩子多挤着热闹是挺温馨的,但是不方便,没有私人空间也是真的啊。事情都有两方面,看你更在乎什么了。
是中国人,我们小时候倒是有自己的房间,虽然房子也不大。我觉得父母和孩子挤在一起还是不方便,人家觉得很好很温馨,非常怀念孩子小时候小床挨着我们的时候。重点是觉得父母对孩子有爱的话,房子小点日子也可以过得越来越好。不认同没房没条件都不配生孩子的说法。
对,只要家庭温馨,其实孩子和父母在一起都是有爱的,看来你老公小时候家庭是非常有爱的。
我觉得这个改造只是解决人挤人不方便的状况,如果家庭气氛不好的话,就算不改造也是鸡飞狗跳,改造了也一样鸡飞狗跳。
不过有一点例外就是孩子大了以后。任何人之间是需要一些空间的,孩子大了以后如果还是没有足够空间,确实会增加家人的摩擦。有时候空间大了,距离远了,这种矛盾自然就消失了。比如说婆媳同住问题其实本质也是一样的。
这个注意很不错。不过感觉榻榻米很难利用垂直空间。
这种定制的,可以利用垂直空间的高度,不用全铺开了在地下。毕竟中国人也不是很习惯盘腿坐地上吃饭学习,时间长了估计腿受不了。
现在回帖都不看贴了吗?二胎是龙凤胎啊。
以前单位分房子啊,一般毕业分配以后单位给没结婚的分个宿舍,等结婚了分个小房子,收走宿舍
你自己generalized你的个人经历到全上海人民还说是标配,说卫生间独立厨房不存在的。还换掉概念,我说不是所有人都三代同堂你就说我抹杀一个时代。我说你圈子差偷换概念成别人出生高贵中南海那么extreme。别的楼都告诉你了哪怕二线城市独生子女也没有这家人现在条件那么差的。更何况90年的人均6.6就代表全上海人民都这个居住条件?你最多代表下面50% 那部分人可以说他们条件比这家人差。还有50%人不是7口人住43平米那么差条件的那些百姓都出生高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