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经历之前,我想了一下还是得先吐槽一下某家华人医生开的诊所,具体名字不方便透露,只为了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我的父母都在国内,签了探亲签证来这里看我,顺便玩玩散散心,国内疫情严重之前来到这里,还在感慨比国内的亲戚们幸运,躲过一劫。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里又成了重灾区。不知是不是水土不服的关系,妈妈最近开始出现各种过敏症状,每天眼睛痒鼻子痒眼泪鼻涕一大把,吃了抗过敏药似乎也没什么缓解。她本来心脏就不太好,夜里常常睡不好,我担心这样下去她会有更多问题。现在这种时候去医院肯定不是好的选择,只好先打电话给一个华人医生咨询一下。医生接电话后的服务倒是很热情,询问了大概的症状,紧接着就问有没有保险,我说我父母来这里探亲,没保险,也没预料到有这种情况发生,于是便有了以下对话: “没保险啊~~”医生长长的尾音让我开始有种不太好的感觉,“那你可以刷卡,我们问诊的话一次220。” “这个钱是不是我去诊所检查就要交?”(我想没保险,该交还得交,但是做会计的职业病让我多问了这一句) “那个是问诊的费用,现在这个情况嘛你要来检查也可以,但是收费得另算啊~~” “那怎么另算呢?” “这个说不好,有些检查我们能做有些不能,我们这里能做的按项目收费。” “那我能只是开点药这样么?” “只是开药?不检查清楚了我怎么开药?你说你母亲有心脏问题?那心脏也得检查。”(医生已经开始不热情了) “我妈妈装过支架,来美国前体检过没什么问题的,心脏还用检查一次吗?” “那肯定得重新检查啊,不检查怎么给你合适的药?” “那这个也要另收费?” “那肯定啊,你没保险么肯定要多付一点点。” “那多付一点点是多少呢? “现在不知道,你觉得需要就来检查,我肯定不能马上开药给你。”(医生已经很不耐烦了) 接下来医生把电话交给了前台,前台登记了我的联系方式,又重申了一遍,大概的意思就是需要来检查,请带好足够的money。 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去。按说为父母健康,花多少都是值得的,可这一通电话下来还是让我觉得心里各种膈应。我来美国之前听到最多的就是到了美国千万别生病,看不起病。到了这里之后有了保险,一直觉得看病没花几个钱。直到这次妈妈出现情况,我才感觉到对于来这里探亲的父母来说,生病真的是生不起。 难道真的没保险看个病就得倾家荡产么?我不信这个邪。于是开始各种打听和搜索。网上说去Community Health Care可以省下一大笔不必要的开支。每个城市都有这类机构,多是政府半资助或全资助,可提供无保险者或低收入家庭较平价甚至免费的医疗服务。搜索了一下,找到了离我最近的Tri City Health Center。打电话过去,还有中文服务,果断选择中文。向接电话的小姐姐说明了母亲的情况,重点说明了她来探亲,没有买保险。小姐姐说没关系,如果需要看医生,可以预约,带上护照,带上我的可以证明居住地址的一些文件比如水电费账单啥的,来看医生就好。我不放心,还是多问了一句,这种情况没有保险,拿药或者检查会不会很贵。小姐姐很肯定地告诉我,医生会考虑这些情况,也不会推荐特别贵的药,该做的检查他们都可以提供,不必要的检查他们也不会做。小姐姐告诉我可以帮我直接在电话里预约,不用担心太多。 最后妈妈没有去看医生,因为在我打完电话的第二天,她奇迹般地好转了。我跟她开玩笑说怕花钱病都吓跑了。不过这段经历还是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对于来探亲的父母,我的建议是该买的保险还是得买上,因为父母普遍年纪大了,加上从未在这里生活过,不确定的因素太多,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如果像我这样马大哈忘记买保险的人,Community Health Care应该是首选。我生活在东湾,我所了解的就是TriCity Health Center,我想其他地方应该也有类似Tri City Health Center这样的医疗机构。我对Tri City Health Center一直感觉很普通,也没怎么去过。这次的事让我有了全新的看法,类似Tri City Health Center这种社区医疗机构还是很靠谱的,尤其是对于没有保险的人,毕竟这种Community Health Care在我们可以承受的经济范围之内为我们提供了更专业的医疗服务,这些对于来探亲的父母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和我一样情况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分享我的经历之前,我想了一下还是得先吐槽一下某家华人医生开的诊所,具体名字不方便透露,只为了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我的父母都在国内,签了探亲签证来这里看我,顺便玩玩散散心,国内疫情严重之前来到这里,还在感慨比国内的亲戚们幸运,躲过一劫。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里又成了重灾区。不知是不是水土不服的关系,妈妈最近开始出现各种过敏症状,每天眼睛痒鼻子痒眼泪鼻涕一大把,吃了抗过敏药似乎也没什么缓解。她本来心脏就不太好,夜里常常睡不好,我担心这样下去她会有更多问题。现在这种时候去医院肯定不是好的选择,只好先打电话给一个华人医生咨询一下。医生接电话后的服务倒是很热情,询问了大概的症状,紧接着就问有没有保险,我说我父母来这里探亲,没保险,也没预料到有这种情况发生,于是便有了以下对话: “没保险啊~~”医生长长的尾音让我开始有种不太好的感觉,“那你可以刷卡,我们问诊的话一次220。” “这个钱是不是我去诊所检查就要交?”(我想没保险,该交还得交,但是做会计的职业病让我多问了这一句) “那个是问诊的费用,现在这个情况嘛你要来检查也可以,但是收费得另算啊~~” “那怎么另算呢?” “这个说不好,有些检查我们能做有些不能,我们这里能做的按项目收费。” “那我能只是开点药这样么?” “只是开药?不检查清楚了我怎么开药?你说你母亲有心脏问题?那心脏也得检查。”(医生已经开始不热情了) “我妈妈装过支架,来美国前体检过没什么问题的,心脏还用检查一次吗?” “那肯定得重新检查啊,不检查怎么给你合适的药?” “那这个也要另收费?” “那肯定啊,你没保险么肯定要多付一点点。” “那多付一点点是多少呢? “现在不知道,你觉得需要就来检查,我肯定不能马上开药给你。”(医生已经很不耐烦了) 接下来医生把电话交给了前台,前台登记了我的联系方式,又重申了一遍,大概的意思就是需要来检查,请带好足够的money。 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去。按说为父母健康,花多少都是值得的,可这一通电话下来还是让我觉得心里各种膈应。我来美国之前听到最多的就是到了美国千万别生病,看不起病。到了这里之后有了保险,一直觉得看病没花几个钱。直到这次妈妈出现情况,我才感觉到对于来这里探亲的父母来说,生病真的是生不起。 难道真的没保险看个病就得倾家荡产么?我不信这个邪。于是开始各种打听和搜索。网上说去Community Health Care可以省下一大笔不必要的开支。每个城市都有这类机构,多是政府半资助或全资助,可提供无保险者或低收入家庭较平价甚至免费的医疗服务。搜索了一下,找到了离我最近的Tri City Health Center。打电话过去,还有中文服务,果断选择中文。向接电话的小姐姐说明了母亲的情况,重点说明了她来探亲,没有买保险。小姐姐说没关系,如果需要看医生,可以预约,带上护照,带上我的可以证明居住地址的一些文件比如水电费账单啥的,来看医生就好。我不放心,还是多问了一句,这种情况没有保险,拿药或者检查会不会很贵。小姐姐很肯定地告诉我,医生会考虑这些情况,也不会推荐特别贵的药,该做的检查他们都可以提供,不必要的检查他们也不会做。小姐姐告诉我可以帮我直接在电话里预约,不用担心太多。 最后妈妈没有去看医生,因为在我打完电话的第二天,她奇迹般地好转了。我跟她开玩笑说怕花钱病都吓跑了。不过这段经历还是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对于来探亲的父母,我的建议是该买的保险还是得买上,因为父母普遍年纪大了,加上从未在这里生活过,不确定的因素太多,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如果像我这样马大哈忘记买保险的人,Community Health Care应该是首选。我生活在东湾,我所了解的就是TriCity Health Center,我想其他地方应该也有类似Tri City Health Center这样的医疗机构。我对Tri City Health Center一直感觉很普通,也没怎么去过。这次的事让我有了全新的看法,类似Tri City Health Center这种社区医疗机构还是很靠谱的,尤其是对于没有保险的人,毕竟这种Community Health Care在我们可以承受的经济范围之内为我们提供了更专业的医疗服务,这些对于来探亲的父母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和我一样情况的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