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的加州封城日记:夹缝中生存的亚裔

G
G_G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美国疫情很严重,严重到快要崩溃;美国人真不听话,只有中国才能做到一声令下14亿人乖乖在家隔离;美国物资短缺,买不到口罩; 美国人人都有枪……”

最近我收到很多国内亲朋好友的慰问信息,还有些多年没联系的朋友也发消息给我,这让我由衷地感动。最开始,他们告诉我有危险就赶紧回国。现在,他们都说回去有风险,还是就地隔离保护好自己。我拿着手机,百感交集。

两个月前,我也是不停地给国内亲朋好友发慰问信息,除了没提枪,其它内容都差不多。仿佛我之前的关爱飞过太平洋又被送了回来。就像两个月前美国华人拼尽全力捐赠回国的部分医疗物资一样,连标签都没来得及撕掉又被卖回来。

我知道朋友们为什么发信息给我,他们每天看新闻。有些新闻让我害怕。关于新冠病毒的特性和症状,我至少看到五个不同的版本。其中有一篇文章写道感染此病毒的人都会感到刺骨的无法忍受的冷,看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大部分新闻让我眩晕。前一秒看到的消息下一秒就被辟谣,我都搞不清楚该相信谁。有些新闻甚至让我觉得可笑,特朗普总统每天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噘着嘴怒怼各方记者的时候,非常像我家两岁半的妹妹被批评时的样子。我每天听新闻里形形色色的官员和专家的解释,但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看清病毒的真实模样,也不能确定它什么时候会消失。



美国其实一直都没有封城,最严的禁令就是“就地庇护”令。这项命令要求城市里非必要活动全面停止,人们居家隔离,但依然可以出门买菜、散步、遛狗等。超市药店依然开门,餐馆可以点外卖。各州之间是可以自由进出的。2020年3月16日,为了防控新冠病毒蔓延,旧金山湾区六个县同时宣布了公共封锁的“就地庇护”令,意味着在这里生活的约670万人从次日凌晨起开始居家三周,非必要需求不得出门。我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其中之一。

当天,全美超过4500人确诊感染,加州约有500人确诊,9人死亡;而纽约州有900多人确诊,10人死亡。 当美国西岸的加州正为防控疫情忙得焦头烂额时, 东岸纽约的大新闻不是疫情,而是美股一周内第三次熔断,道琼斯指数暴跌3000点,成为历史单日最大跌幅。



我家门口空荡荡的街景。

终于“封城”了,我心里默念。虽然湾区很多公司在三月初就已经允许员工在家工作了,但我先生在居家隔离令颁布的那一刻才收到公司的通知。他结束工作后去家门口的超市买菜,发现平日几乎无人问津的小超市,开通了四条结账通道还要排队四十分钟。我们喜欢的意大利面酱已经售罄, 常吃的青菜也没买到。

然后,我接到了两个慰问电话。波士顿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她觉得全美国都应该实施最严格的禁令,这是唯一可以阻止疫情蔓延的方法。纽约一个十年未见的中国朋友说,她向来小心谨慎,虽然纽约没有实施禁令,但她很早就开始囤物资准备了,按中国的情况推测,纽约的情况注定糟糕。



隔离期间,遛狗的老爷爷是巴基斯坦人,一见我就热情的打招呼,说巴基斯坦和中国,那是铁哥们。

纽约州的“就地庇护”令比加州晚了整整一周。纽约州州长非常不情愿采取强制人民的命令。他说用词很重要,“就地庇护”这个词让他联想到枪杀现场或核武器事故。他委婉地说纽约州只是暂时休息一下。纽约州颁布“就地庇护”令的当天就已经成为美国的疫情中心,感染人数高达1万5千人, 是全国感染总人数的一半。如今纽约的数据惨不忍睹,更让美国人害怕的是纽约州医院里不堪负荷的医护人员的哭诉,像极了一个多月前的武汉。

在过去的几周里,纽约州州长每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批判联邦政府不作为,哭诉纽约州没有足够的呼吸机和医疗物资,并苦苦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援纽约。人们都在赞扬纽约州州长的新闻发布会开得好,我更同情他。州长都已经操碎了心,纽约市民几天前依然兴致勃勃地聚集在纽约港,观看安慰号医疗军舰的到来。



很多人在疫情期间一直在工作,我们小区的维修工戴着口罩刷墙。

与之相反,加州州长是全美最早颁布居家禁令的。 他在颁布禁令三天后宣布,全加州进入紧急状态。 他警告人们预计56%的加州居民会感染,总人数将高达2000万。截止到4月14日,纽约州约有超过19万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加州的感染人数仅是纽约的十分之一。然而,加州的总人口大约是纽约州的一倍。加州州长不仅为加州储备了足够的呼吸机,还宣布借给纽约州500台呼吸机来缓解其医疗物资不足。

加州的抗疫行动被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点名表扬,但对美国其它州的决策似乎没有任何影响。例如佛罗里达州和乔治亚洲仅仅在四月初才开始实施居家禁令。乔治亚州的州长说他颁布庇护令的原因是,他最近才得知新冠病毒可以无症状传染。



我一直以为2020年会是轻松愉快的一年。 新年伊始我和先生带着两个女儿去佛罗里达度假。 也许是晒足了太阳睡足了觉的缘故,五岁的姐姐在假期结束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每天去学校接她都能听到老师的表扬, 而且一直害怕上学的她突然说喜欢上学到不想回家。两岁的妹妹在姐姐的带领下,语言和吃饭能力迅速提升, 已经不需要我的帮助了。这一切对于家有两只小神兽的妈妈来说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但是从2月开始,我对生活充满了疑惑和担心。



1月初我们全家去佛罗里达度假,目前佛罗里达也实施就地庇护令了。

1月底,美国开始从武汉撤侨。前两批撤侨的约350人都被安置在加州的几个军事基地,到处都是飞机上有人发烧被送去就医的报道。2月初,美国仅有11例确诊病例,其中6例都在加州。政府一边安抚大家,撤侨人员都会经过14天隔离,对美国的影响不大;一边紧锣密鼓地进行禁飞断航的方案。特朗普总统力排众议,在1月31号就颁布了禁止中国公民入境美国的规定,各大航空公司迅速终止了中美之间的航班。这也成为他抗击疫情以来最为自豪的决策。特朗普多次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认为我们行动非常早,我也认为我们非常聪明,因为我们阻止了中国……那或许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所做的最大决定”。

然而加州是美国华人比例最高的地方,我所居住的地区亚裔居民人数已经超过白人。美国2019年财政年度显示,每天有超过14000人以直飞和转机方式从中国前来美国。 断航规定一出,我的朋友圈顿时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赶在禁令前回到美国。一份中美通航数据显示,中国向国际卫生官员通报境内暴发不明肺炎疾病后,至少有43万人从中国搭乘直航班机入境美国。其中近4万人是在特朗普颁布旅行限制后的2个月内从中国入境的。许多专家怀疑,旅行措施就算有效,来的也有些晚。 病毒可能已在美国传播数周但未被察觉,而且被持续带进美国。事实上,没有人知道病毒最初于何时抵达。

与此同时,姐姐开始隔三差五从学校带回一些消息:有的小朋友戴口罩了,有的小朋友吐了,有的小朋友好几天都没来上学了。时下正是美国流感季节。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到2019年美国有约3500万人因感染流感而患病, 超过3万人不治身亡。美国流感还在继续,这其中会不会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呢?我担心姐姐会因为上学而被传染,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送她上学。



小朋友每天只能去家门口的小公园放风。

2月下旬,韩国沦陷,美国疾控中心多次发出公告,表示疫情可能在美国暴发。周围已经有中国小朋友自主停学了,我的焦虑已经清晰地写在脸上。每天接姐姐放学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跟姐姐的老师聊起病毒的事情,提醒她们要多加小心。老师们表面上附和我,但我看得出她们的不屑一顾。她们告诉我,如果你不放心,可以让孩子戴口罩上学。

2月26号, CDC 确认美国第一例人传人病例,不知道病人是如何被传染上的。当时美国的所有确诊人数为60个,其中大多数人都是从武汉撤侨回来的,或者从钻石公主号游轮上下来的。这一天,华盛顿州的一所高中(Bothell High School)因为有一名员工的家人被隔离所以关闭了,这是美国因为疫情关闭的第一所学校。华盛顿州健康部门发信说学校学生和员工目前面对的危险很小,不需要停课。但是学校的负责人出于对学生和员工健康的考虑自行决定关闭学校。也正是当天,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信誓旦旦地说:“如论新冠病毒如何肆虐,美国已经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姐姐班里同学的自画像,大多数是亚裔。

随后,加州湾区的各个公立小学和私立学校相继宣布关闭停课,但我迟迟没有等来我家姐姐学校的停课通知。她所就读的是美国一所连锁私立学校,以英语教学严谨有效而出名。3月的第二个星期,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焦虑给姐姐请假两周。老师表示非常理解,还提前给我们准备了两周的学习资料。

我是在3月16号封城的当天下午收到姐姐学校的停课通知的。学校发邮件说会退还停课期间的学费,而且不会减少老师的工资。这样的消息真让人暖心。然而,仅在停课后10天就有媒体曝出,这所学校在加州湾区的一家分校强行开除了部分学生,因为学校未停课前, 这些学生的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批评学校的言论,要求学校考虑学生和老师的安全,尽早停课。学校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说,在庇护令实行期间工作的家长们还需要学校照顾他们的孩子。



在美国,戴口罩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有生病的人,尤其是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才会戴口罩。戴口罩的目的是尊重他人的健康,告诉别人你生病了。然而,因为对中国疫情的了解,美国有些华人很早就开始戴口罩了。我的朋友圈里有人1月底就开始抢购口罩了。

美国的医院都会在入口和登记前台放免费的口罩,供生病咳嗽的人使用。2月的一天,我和一位医生朋友聊天,她说今天我们医院有一位华人大妈把一整盒口罩都装进自己的包里。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出生在中国,很小就跟随妈妈移民美国。她的美国同事对她说,你看见了吗?那个人拿了一整盒口罩!她惭愧得无言以对。



封城以后,我三次出门都是去这家店买快餐。这位男士是餐馆员工,手里拿着菜单,到外面让顾客点餐,他们餐馆员工都没有戴口罩。顾客都待在车里,买了餐直接开车离开。

美国政府和疾控中心一直认为,没必要戴口罩,勤洗手更重要。即使在2月份疫情开始在韩国和意大利蔓延的时候,美国的专家还坚持说不需要戴口罩。我去超市买菜,跟收银员聊起病毒的事情。他说人们太疯狂了,到处抢购口罩,戴口罩并没有任何用处。

其实,我也不想戴口罩,所以一个都没买。1月底国内一罩难求,我不停地提醒国内的亲人准备口罩。我怕父母敷衍我,还要求他们把买到的口罩拍照片给我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我终于下定决定要买口罩的时候, 竟然哪里都买不到。先生和同事有一天下班后辗转几个药房和超市,都没有买到口罩。

不久, 我的两个孩子开始干咳。 虽然我从2月初就开始限制孩子外出玩耍,但每天还是会带她们去家附近的几个公园玩一两个小时。在公园里也会遇到通过各种渠道陆续从国内过来的人, 我开始担心会不会被感染。 姐姐只是咳嗽了两天就好了,但是妹妹发烧了, 持续高烧三天。2月24号,我怀着恐慌的心情带着妹妹走进医院。我们都没有口罩。

医院大厅里坐满了前来就医的人,只有一个亚裔面孔的爸爸和他的孩子戴着口罩,还有人不停地咳嗽。 前台接待人员完全没有任何防备,她主动询问妹妹有没有咳嗽,并拿出一个口罩给妹妹。我立刻问道,能不能给我一个,被残酷拒绝。 她说目前医院正在储备资源,口罩只能给病人。2月底的美国医院一切如常,唯一的变化是,以前放在入口和前台的免费口罩都不见了。

在前台登记完,我们被护士带进检查间。尽管知道孩子高烧不退而且干咳,她也没有任何防备。这位护士是华裔美国人, 我告诉她我们两周前接触过国内来的人,不知道会不会被传染。护士听了有些紧张,她说这个你得问医生, 然后匆匆离开。 医生来了后,我坚持不懈地问她能不能检测新冠病毒,医生说目前只有疾控中心有检测权力,医院不能检测也没有检测试剂盒。

妹妹看完医生的当天就退烧了,只不过虚惊一场。2月28号,我们最终在亚马逊上花了约80美金预定了50个一次性口罩,订单显示3月5号就可以寄到。实际上我们在整整一个月以后才收到口罩。寄来的口罩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没有任何认证和说明,甚至连包装盒都没有。邮寄信息显示口罩是从深圳寄出的。



我花80美金在亚马逊上买的50个口罩 一个月才寄到,装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至今我都不敢戴。

随着疫情在意大利肆虐,加州戴口罩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尽管官方还是一直宣称不需要戴口罩。有一天我坐在窗边,抬眼看见我们小区的邮递员都戴着口罩和手套。我的医生朋友告诉我,她们医院开会通知,即使医生接触了确诊病人,也不能请假回家隔离。她们需要继续上班,医院会给她们监测体温。医院里医疗物资开始紧缺,各个医院纷纷开始对外募捐,开始只接受高标准的医用口罩,后来只要是正规生产的口罩都可以。

3月底的一天,美国医疗专家突然宣布病毒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所以建议大家出门戴口罩。特朗普总统的新闻发布会又引起一阵热议。首先,官方终于承认医疗资源一直短缺。直到今天,各州和联邦政府还在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归谁闹的不可开交。其次,特朗普总统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口罩,普通的围巾遮档一下也可以。他补充道,反正他是不会戴口罩的。



对疫情的担忧驱使我在2月底就开始囤货了。我第一次囤货是2月27日去COSTCO买米面、小朋友的零食和其它生活用品。当时停在离入口很近的一辆车的车主刚买完东西,我决定等她走了开车停过去。车主是一位华裔中年妇女,显然是来囤货的,买了很多消毒产品和可以长期保存的食物, 装车就装了很久,她装完货打开驾驶座车门,我以为她要走了。只见她拿出消毒纸巾,把车里的座位及其它被碰触过的地方都认真地擦了一遍,还把自己身上的物品也消毒了一遍,然后缓缓驾车离开。我竟然看着她等了快一个小时。

那天,大米和手纸还没有限购,商场里基本都是亚裔面孔在囤货。仅一天后, 我的一个朋友再去Costco的时候,一次性手套,大米,湿巾,燕麦和午餐肉都已售完。3月6号,公主号邮轮停靠旧金山湾区,船上共有 3500人。 因为检测试剂短缺,只检测了46个人, 几乎一半确诊。面对美国检测速度跟不上的质疑,特朗普总统回应:“现在任何人想测试都可以测试。”但是直到3月底,美国仍然优先检测政要明星富豪、医护人员和重症患者。开车检测快速通道也需要医生的同意才能去,年轻人症状轻微的也不会被检测。



前两天去我家门口的超市,发现鸡蛋货架有些空。朋友圈里都在说,现在鸡蛋是硬通货,有很多鸡蛋的人最富有。



担心外面的病毒,不敢去超市买菜,就买了朋友自己在家做的面包。她做好后就放在门口让顾客去拿。

越来越多的人被确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囤货大军。中国人囤大米,外国人囤面条。商场里曾有一段时间大米和意大利面的货架都是空的。如今超市里货源充足,但大部分人都不敢出去买菜。大家都依赖网购,导致网购货源不足,送货人手不够。我经常使用的一个网购买菜平台,已经很久买不到东西了。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宣布,每周五凌晨5点开放订购,于是大家都定好闹钟摸黑起来抢购。

城市封闭,大家不出门,全美的犯罪率大幅下降。但是加州出现了很多入室抢劫已关闭餐馆和商店的案件。除此之外,美国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在这次疫情暴发后愈发明显。早在2月初纽约就有一名亚裔女子因为戴口罩在地铁站被攻击。特朗普总统在3月16日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让美国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愈演愈烈。旧金山州立大学一位亚裔文化研究的教授Russell Jeung 建立了一个网站让人们发布自己被歧视的案例。仅在过去两周内他的网站就收到了1100个案例,最开始只是言语侮辱,现在一天至少能收到3起亚裔遭到人身攻击的案例。



湾区一家中餐馆被打砸抢。

人们不仅忙着抢购食品和手纸,也在考虑要不要买枪。在美国买枪要经过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背景调查。2020年3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审查的买枪人数约为370万,成为该局自1998年实施枪支购买背景调查以来单月审查数量之最。加州则是买枪人数最多的州之一。致力于报道枪支暴力的独立媒体The Trace称,加州和华盛顿州枪支购买激增主要是亚裔推动的,他们害怕因为新冠病毒而遭受歧视和人身攻击。

也有很多像我一样不会打枪的人,大家都在尽自己的能力挽回亚裔受损的形象。周围有很多朋友在得知美国医疗物资短缺后,积极给医院捐赠口罩和洗手液。特朗普总统也改口不再叫中国病毒了。纽约在实施严格的居家隔离令之后确诊病例增速放缓,美国股市也因为看到了希望而大涨。加州州长宣布加州各个公立校区将会一直停课到年底,让家有小神兽的父母们在新冠疫情期间增添了一份焦虑。我又买了一些口罩,如果自己不用就捐给需要的人。

一直干旱的加州今年雨水特别多,真希望雨过天晴,一切转好。
D
Dasfsdscdew
除了“夹缝”一说不敢苟同,大致是实情吧
h
headset
除了“夹缝”一说不敢苟同,大致是实情吧
Dasfsdscdew 发表于 4/18/2020 9:42:04 PM


夹缝 是比较准确的描述。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可能出现主流媒体帮忙说不应该歧视亚裔,但是很多红脖子和一些认为主流媒体是fake news的人群会因为COVID明里暗里的歧视亚裔,尤其是中国人。他们都是一些不能理解什么是病毒污名化的。

实际这个版上很多人也不能理解,证明理解病毒污名化的危害是需要一定的智商和知识的。
P
Puma2019
何苦为难自己非得在夹缝中生存?走吧,树挪死 人挪活,离开美国自有广大天地。
提大提大
何苦为难自己非得在夹缝中生存?走吧,树挪死 人挪活,离开美国自有广大天地。
Puma2019 发表于 4/18/2020 10:07:33 PM


是啊,心口如一就好。

对了,可能是很多地方想回也回不去。。。。。

希望后会出来的人能给后来人提个醒,没事儿别出来了,回也回不去。何必呢?
W
WhatsUpWorld
这个作者可以拿着篇去讨好骂方方的人啊,他们天天喊方方写写美国水深火热的日记。国内公众号受众特别喜欢看这种风格的文章,下面评论几千条,海外华人水深火热,饱受歧视,人身安全无法保证,下一秒就会被枪杀。你和他们解释,很多城市很平静,大多数普通人很友好,治安也不错,他们不爱听也不愿相信。拜托你们,一定要饱受歧视,还好我们没有信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鬼,生在中国好幸运,生生世世种花人!
C
ChristinaW
太平洋没加盖,美国来去自由,何必在夹缝中找不自在呢? 另外你最多只能代表旅美的厉害国人(只有厉害国人才会说巴基斯坦好朋友这样的话), 连华裔都代表不了,更不用说亚裔了。
d
deam
看到说鸡蛋是硬通货,就知道没必要再读了,要么drama,要么带节奏
j
johnhay
加州不是封城是減少非必要出門,微信體的真是無語🤨
A
ABBI123
樓主寫出心聲
r
rime
小学生日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南京菜农
小格式整的有板有眼的。
C
ChristinaW
小格式整的有板有眼的。
南京菜农 发表于 4/18/2020 10:33:58 PM


职业选手发帖都这样,
文字惨不忍睹,排版却很漂亮,还图文并茂。
a
amylucky
这不都是事实嘛,难道我们活在不同的美国,鸡蛋和手纸是硬通货,大家不是都在开这个玩笑么
o
ocyoyo
这作者不够客观,加州的鸡蛋什么时候缺过?只是限购过而已。也许缺过那么几天,很快就补上了。太夸张。
p
pinkat
似乎在本地某个公众号看过类似的连载,但是刚才去看了一下全部删掉了。她为哭魔站队也就罢了,老中住在南湾还觉得自己在夹缝里生存,那夹缝是有多宽
p
pizzawithnut
南湾这种地方还叫夹缝啊
z
zl3341
楼主来晚了,加州已经复工了。
l
lalo
那张餐馆被砸的图是伏牛堂的吧?在trump说chinese virus前半个月就砸了,进去抢了钱。硬是等了半个月,说成是种族歧视,人伏牛堂老板自己都辟谣了
K
Kissohkiss


职业选手发帖都这样,
文字惨不忍睹,排版却很漂亮,还图文并茂。

ChristinaW 发表于 4/18/2020 10:34:53 PM
凤梨酥99
为什么这些人写的东西都很乏味,让人昏昏欲睡。她是受中国教育的吧?写出来就是这样?
a
asvs
我这里橙县Costco一直有鸡蛋卖,哦有两周Target是没有。另外,我们的应该译成“居家令”。封城是连高速公路都封了的
f
fgwx2014
似乎在本地某个公众号看过类似的连载,但是刚才去看了一下全部删掉了。她为哭魔站队也就罢了,老中住在南湾还觉得自己在夹缝里生存,那夹缝是有多宽
pinkat 发表于 4/18/2020 11:19:52 PM

写的太恶心了
l
love.
能写这么多应该鼓励
毛病不改添恶习
看见特朗普三个字就知道是谁写的了。呵呵呵
d
demia
假装在美国系列
H
Heiniu
楼主在国内没有亲朋好友吗? 我认识的所有华人朋友都是国内买口罩寄过来的。
m
mingm
放屁。
H
Heiniu
楼主带小孩看病难道不去儿科诊所? 去医院是什么操作?
弹指芳华
最后贴的那张是湾区的一家中餐馆,可是人家餐馆老板自己都说了发生时间是疫情之前。 什么夹缝中生存。这是拿钱发文的吧?
R
Rockq
这种号称海外华人的文章真是国内最喜欢的,你们海华果然水深火热...
昧着良心说话,羞愧吗?
正版凤姐
回复 1楼G_G的帖子

楼主,一看你就是深受大外宣媒体例如北美留学生日报这类毒害的受害者。大外宣总结看这里,拿走不谢
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533714

大外宣不完全名单:

苏里南的中华日报
北美留学生日报
美国郑衣德《侨报》总编辑
美国刘恕多元文化传播集团总裁
美国苏彦韬美国鹰龙传媒公司董事长
美国江启光《美洲中国日报》社长
美国徐崇民《华府新闻日报》新闻部主任
美国李静娴《亚美新闻》总编辑
美国周航美华传媒总经理
美国倪涛《新世界时报》董事长
美国金浩静《中文邮报》社长
美国杨莲花美国华视总裁
美国陈键榕中国侨声文化传媒集团总裁
美国程蕙纽约中国广播网台长
美国冰凌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
美国莫利人美国海外电视网总编辑
美国刘仕诚《中外论坛》社长
美国浦瑛《伊利华报》社长
美国吕红《红杉林》总编辑
美国高佳贤《侨声报》总编辑
美国吴治欧新龙传媒集团总裁
美国陈小红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台长
美国苏小元西雅图中文电台董事长
美国林雪艳美国城市卫视副总裁
美国李亦楠美国城市广播电台采访部主任
美国甄凯婴《亚省时报》社长
美国陈青美国天下卫视粤语台台长
美国刘茁《美国新闻速递》总裁
美国杨憬美新社社长
美国钟俊刚美国朗思传媒集团总裁
美国何要夏威夷中文电视台台长
美国李冀美国汉天卫视总裁
美国张来民《美中时报》总编辑
美国牟非《圣地亚哥新报》发行人
美国孙卫赤美洲华联CEO
美国李彤魅力中国中文电视董事长
美国少君《凤凰时报》总主笔
美国黄燕媚美国侨网副社长
美国胡大江美国华网社长
美国张大卫《芝加哥华语论坛报》社长
美国郑梅《神州时报》社长
美国屠新时《世界艺术家》杂志社长
美国冯咪咪《中美邮报》董事长
美国容荫宁美国易世界传媒负责人
美国程汝钊《华兴报》社长
美国陈立英《印州华报》总编辑
美国许锦根中国论坛杂志社社长
美国郭笑荣《美国芝加哥时报》社长
美国邓晴《明州华人世界》主编
美国王丽莎美国龙鹰电视总裁
美国朱全胜美国美南新闻主编
美国麦卓杰《达拉斯新闻报》社长
美国何克宇倍可亲中文网首席执行长
美国于建一《华夏时报》社长
美国陆钢《华夏时报》总编辑
美国江维《美中报导》社长
美国谢忠《美中信使报》社长
美国胡美健美国德州中文台节目总监
美国王福生美国世界名人网总编辑
美国高云青《天下华人》杂志社长
美国陈铁梅美国飞龙国际文化传媒董事长
美国李超北美华人新媒体首席执行官
美国华人头条 美国北美南北通 美国卢非美国华文网总编辑
美国于天竹《华盛顿天下周刊》副社长
美国彭伟祥中新社美国分社社长
美国孟友群中新文化公司总经理
加拿大吕家明《明报》行政总裁及总编辑
加拿大王燕云加拿大维多利亚传媒董事长
加拿大尹灵加拿大七天传媒主席
加拿大袁志强加拿大星星文化传媒董事长
加拿大门宗伟《加拿大商报》社长
加拿大蔡亮亮《加中时报》社长
加拿大高如东蓝天传媒CEO
加拿大张瑞文CFC中文网/新华侨网总经理
加拿大罗素《加华国际商报》社长
加拿大朱远晨加国传媒OTTAWAZ CEO
加拿大韩彬《大华商报》副社长
加拿大李峰世界华人网主编
加拿大何瑞娜《健康时报》社长
加拿大张晓萌《加拿大加西周末》出版人
加拿大杨笑《加中时报》总编辑
加拿大捷克佳《星星生活周刊》总编辑
加拿大贾建军加拿大枫桥网CEO
加拿大李明德《今日中国文汇报》发行人
加拿大王诺桥传媒总裁
加拿大王虹加拿大枫华之声总编辑
加拿大苏淑华《加拿大周刊》副总编辑
加拿大龙牧华《社区报》社长
加拿大叶左肇《约克时报》社长
加拿大彭良健多伦多在线总裁
加拿大李世强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台长
加拿大金普明加拿大财经一号电视台董事长
加拿大王瑞军加拿大环球华语电视台台长
加拿大朱枫杰加拿大视传媒台长
加拿大寇辉福融传媒总经理
加拿大唐明加拿大中文电视台副台长
加拿大陈林加拿大搜罗传媒总裁
加拿大朱耘辉加国生活网主编
加拿大洪友立新动力传媒集团CEO
加拿大周志华《嘉华时报》社长
加拿大吕彤北美好生活网主编
加拿大郭然FM105 9加拿大华语广播副台长
加拿大华语广播副台长
加拿大宋文生视传媒cctvmed
加拿大滕忠勤北美财经网主编
加拿大杨捷多元文化电视台执行制作人
加拿大李淼加拿大加印传媒集团总裁
加拿大林子英华侨网资深顾问
加拿大高俊峰轻松加拿大总裁
加拿大谭铁嵘加拿大都市网主编
加拿大李惠琦《光华报》社长
加拿大卓秉強《加拿大88社区报》总编辑
加拿大张健《华侨新报》社长
加拿大曹明聚O’加拿大网副总编
加拿大周锦兴《华侨时报》社长
加拿大安丽加拿大荣信传媒总裁
加拿大孙末娟《新加园》社长
加拿大胡宪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社长
加拿大叶苏丹加拿大传奇文化传媒集团副总裁
加拿大余瑞冬中新社加拿大分社社长
b
brainwong

美国疫情很严重,严重到快要崩溃;美国人真不听话,只有中国才能做到一声令下14亿人乖乖在家隔离;美国物资短缺,买不到口罩; 美国人人都有枪……”

最近我收到很多国内亲朋好友的慰问信息,还有些多年没联系的朋友也发消息给我,这让我由衷地感动。最开始,他们告诉我有危险就赶紧回国。现在,他们都说回去有风险,还是就地隔离保护好自己。我拿着手机,百感交集。

两个月前,我也是不停地给国内亲朋好友发慰问信息,除了没提枪,其它内容都差不多。仿佛我之前的关爱飞过太平洋又被送了回来。就像两个月前美国华人拼尽全力捐赠回国的部分医疗物资一样,连标签都没来得及撕掉又被卖回来。

我知道朋友们为什么发信息给我,他们每天看新闻。有些新闻让我害怕。关于新冠病毒的特性和症状,我至少看到五个不同的版本。其中有一篇文章写道感染此病毒的人都会感到刺骨的无法忍受的冷,看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大部分新闻让我眩晕。前一秒看到的消息下一秒就被辟谣,我都搞不清楚该相信谁。有些新闻甚至让我觉得可笑,特朗普总统每天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噘着嘴怒怼各方记者的时候,非常像我家两岁半的妹妹被批评时的样子。我每天听新闻里形形色色的官员和专家的解释,但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看清病毒的真实模样,也不能确定它什么时候会消失。



美国其实一直都没有封城,最严的禁令就是“就地庇护”令。这项命令要求城市里非必要活动全面停止,人们居家隔离,但依然可以出门买菜、散步、遛狗等。超市药店依然开门,餐馆可以点外卖。各州之间是可以自由进出的。2020年3月16日,为了防控新冠病毒蔓延,旧金山湾区六个县同时宣布了公共封锁的“就地庇护”令,意味着在这里生活的约670万人从次日凌晨起开始居家三周,非必要需求不得出门。我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其中之一。

当天,全美超过4500人确诊感染,加州约有500人确诊,9人死亡;而纽约州有900多人确诊,10人死亡。 当美国西岸的加州正为防控疫情忙得焦头烂额时, 东岸纽约的大新闻不是疫情,而是美股一周内第三次熔断,道琼斯指数暴跌3000点,成为历史单日最大跌幅。



我家门口空荡荡的街景。

终于“封城”了,我心里默念。虽然湾区很多公司在三月初就已经允许员工在家工作了,但我先生在居家隔离令颁布的那一刻才收到公司的通知。他结束工作后去家门口的超市买菜,发现平日几乎无人问津的小超市,开通了四条结账通道还要排队四十分钟。我们喜欢的意大利面酱已经售罄, 常吃的青菜也没买到。

然后,我接到了两个慰问电话。波士顿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她觉得全美国都应该实施最严格的禁令,这是唯一可以阻止疫情蔓延的方法。纽约一个十年未见的中国朋友说,她向来小心谨慎,虽然纽约没有实施禁令,但她很早就开始囤物资准备了,按中国的情况推测,纽约的情况注定糟糕。



隔离期间,遛狗的老爷爷是巴基斯坦人,一见我就热情的打招呼,说巴基斯坦和中国,那是铁哥们。

纽约州的“就地庇护”令比加州晚了整整一周。纽约州州长非常不情愿采取强制人民的命令。他说用词很重要,“就地庇护”这个词让他联想到枪杀现场或核武器事故。他委婉地说纽约州只是暂时休息一下。纽约州颁布“就地庇护”令的当天就已经成为美国的疫情中心,感染人数高达1万5千人, 是全国感染总人数的一半。如今纽约的数据惨不忍睹,更让美国人害怕的是纽约州医院里不堪负荷的医护人员的哭诉,像极了一个多月前的武汉。

在过去的几周里,纽约州州长每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批判联邦政府不作为,哭诉纽约州没有足够的呼吸机和医疗物资,并苦苦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援纽约。人们都在赞扬纽约州州长的新闻发布会开得好,我更同情他。州长都已经操碎了心,纽约市民几天前依然兴致勃勃地聚集在纽约港,观看安慰号医疗军舰的到来。



很多人在疫情期间一直在工作,我们小区的维修工戴着口罩刷墙。

与之相反,加州州长是全美最早颁布居家禁令的。 他在颁布禁令三天后宣布,全加州进入紧急状态。 他警告人们预计56%的加州居民会感染,总人数将高达2000万。截止到4月14日,纽约州约有超过19万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加州的感染人数仅是纽约的十分之一。然而,加州的总人口大约是纽约州的一倍。加州州长不仅为加州储备了足够的呼吸机,还宣布借给纽约州500台呼吸机来缓解其医疗物资不足。

加州的抗疫行动被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点名表扬,但对美国其它州的决策似乎没有任何影响。例如佛罗里达州和乔治亚洲仅仅在四月初才开始实施居家禁令。乔治亚州的州长说他颁布庇护令的原因是,他最近才得知新冠病毒可以无症状传染。



我一直以为2020年会是轻松愉快的一年。 新年伊始我和先生带着两个女儿去佛罗里达度假。 也许是晒足了太阳睡足了觉的缘故,五岁的姐姐在假期结束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每天去学校接她都能听到老师的表扬, 而且一直害怕上学的她突然说喜欢上学到不想回家。两岁的妹妹在姐姐的带领下,语言和吃饭能力迅速提升, 已经不需要我的帮助了。这一切对于家有两只小神兽的妈妈来说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但是从2月开始,我对生活充满了疑惑和担心。



1月初我们全家去佛罗里达度假,目前佛罗里达也实施就地庇护令了。

1月底,美国开始从武汉撤侨。前两批撤侨的约350人都被安置在加州的几个军事基地,到处都是飞机上有人发烧被送去就医的报道。2月初,美国仅有11例确诊病例,其中6例都在加州。政府一边安抚大家,撤侨人员都会经过14天隔离,对美国的影响不大;一边紧锣密鼓地进行禁飞断航的方案。特朗普总统力排众议,在1月31号就颁布了禁止中国公民入境美国的规定,各大航空公司迅速终止了中美之间的航班。这也成为他抗击疫情以来最为自豪的决策。特朗普多次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认为我们行动非常早,我也认为我们非常聪明,因为我们阻止了中国……那或许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所做的最大决定”。

然而加州是美国华人比例最高的地方,我所居住的地区亚裔居民人数已经超过白人。美国2019年财政年度显示,每天有超过14000人以直飞和转机方式从中国前来美国。 断航规定一出,我的朋友圈顿时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赶在禁令前回到美国。一份中美通航数据显示,中国向国际卫生官员通报境内暴发不明肺炎疾病后,至少有43万人从中国搭乘直航班机入境美国。其中近4万人是在特朗普颁布旅行限制后的2个月内从中国入境的。许多专家怀疑,旅行措施就算有效,来的也有些晚。 病毒可能已在美国传播数周但未被察觉,而且被持续带进美国。事实上,没有人知道病毒最初于何时抵达。

与此同时,姐姐开始隔三差五从学校带回一些消息:有的小朋友戴口罩了,有的小朋友吐了,有的小朋友好几天都没来上学了。时下正是美国流感季节。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到2019年美国有约3500万人因感染流感而患病, 超过3万人不治身亡。美国流感还在继续,这其中会不会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呢?我担心姐姐会因为上学而被传染,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送她上学。



小朋友每天只能去家门口的小公园放风。

2月下旬,韩国沦陷,美国疾控中心多次发出公告,表示疫情可能在美国暴发。周围已经有中国小朋友自主停学了,我的焦虑已经清晰地写在脸上。每天接姐姐放学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跟姐姐的老师聊起病毒的事情,提醒她们要多加小心。老师们表面上附和我,但我看得出她们的不屑一顾。她们告诉我,如果你不放心,可以让孩子戴口罩上学。

2月26号, CDC 确认美国第一例人传人病例,不知道病人是如何被传染上的。当时美国的所有确诊人数为60个,其中大多数人都是从武汉撤侨回来的,或者从钻石公主号游轮上下来的。这一天,华盛顿州的一所高中(Bothell High School)因为有一名员工的家人被隔离所以关闭了,这是美国因为疫情关闭的第一所学校。华盛顿州健康部门发信说学校学生和员工目前面对的危险很小,不需要停课。但是学校的负责人出于对学生和员工健康的考虑自行决定关闭学校。也正是当天,特朗普总统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信誓旦旦地说:“如论新冠病毒如何肆虐,美国已经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姐姐班里同学的自画像,大多数是亚裔。

随后,加州湾区的各个公立小学和私立学校相继宣布关闭停课,但我迟迟没有等来我家姐姐学校的停课通知。她所就读的是美国一所连锁私立学校,以英语教学严谨有效而出名。3月的第二个星期,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焦虑给姐姐请假两周。老师表示非常理解,还提前给我们准备了两周的学习资料。

我是在3月16号封城的当天下午收到姐姐学校的停课通知的。学校发邮件说会退还停课期间的学费,而且不会减少老师的工资。这样的消息真让人暖心。然而,仅在停课后10天就有媒体曝出,这所学校在加州湾区的一家分校强行开除了部分学生,因为学校未停课前, 这些学生的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批评学校的言论,要求学校考虑学生和老师的安全,尽早停课。学校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说,在庇护令实行期间工作的家长们还需要学校照顾他们的孩子。



在美国,戴口罩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有生病的人,尤其是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才会戴口罩。戴口罩的目的是尊重他人的健康,告诉别人你生病了。然而,因为对中国疫情的了解,美国有些华人很早就开始戴口罩了。我的朋友圈里有人1月底就开始抢购口罩了。

美国的医院都会在入口和登记前台放免费的口罩,供生病咳嗽的人使用。2月的一天,我和一位医生朋友聊天,她说今天我们医院有一位华人大妈把一整盒口罩都装进自己的包里。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出生在中国,很小就跟随妈妈移民美国。她的美国同事对她说,你看见了吗?那个人拿了一整盒口罩!她惭愧得无言以对。



封城以后,我三次出门都是去这家店买快餐。这位男士是餐馆员工,手里拿着菜单,到外面让顾客点餐,他们餐馆员工都没有戴口罩。顾客都待在车里,买了餐直接开车离开。

美国政府和疾控中心一直认为,没必要戴口罩,勤洗手更重要。即使在2月份疫情开始在韩国和意大利蔓延的时候,美国的专家还坚持说不需要戴口罩。我去超市买菜,跟收银员聊起病毒的事情。他说人们太疯狂了,到处抢购口罩,戴口罩并没有任何用处。

其实,我也不想戴口罩,所以一个都没买。1月底国内一罩难求,我不停地提醒国内的亲人准备口罩。我怕父母敷衍我,还要求他们把买到的口罩拍照片给我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我终于下定决定要买口罩的时候, 竟然哪里都买不到。先生和同事有一天下班后辗转几个药房和超市,都没有买到口罩。

不久, 我的两个孩子开始干咳。 虽然我从2月初就开始限制孩子外出玩耍,但每天还是会带她们去家附近的几个公园玩一两个小时。在公园里也会遇到通过各种渠道陆续从国内过来的人, 我开始担心会不会被感染。 姐姐只是咳嗽了两天就好了,但是妹妹发烧了, 持续高烧三天。2月24号,我怀着恐慌的心情带着妹妹走进医院。我们都没有口罩。

医院大厅里坐满了前来就医的人,只有一个亚裔面孔的爸爸和他的孩子戴着口罩,还有人不停地咳嗽。 前台接待人员完全没有任何防备,她主动询问妹妹有没有咳嗽,并拿出一个口罩给妹妹。我立刻问道,能不能给我一个,被残酷拒绝。 她说目前医院正在储备资源,口罩只能给病人。2月底的美国医院一切如常,唯一的变化是,以前放在入口和前台的免费口罩都不见了。

在前台登记完,我们被护士带进检查间。尽管知道孩子高烧不退而且干咳,她也没有任何防备。这位护士是华裔美国人, 我告诉她我们两周前接触过国内来的人,不知道会不会被传染。护士听了有些紧张,她说这个你得问医生, 然后匆匆离开。 医生来了后,我坚持不懈地问她能不能检测新冠病毒,医生说目前只有疾控中心有检测权力,医院不能检测也没有检测试剂盒。

妹妹看完医生的当天就退烧了,只不过虚惊一场。2月28号,我们最终在亚马逊上花了约80美金预定了50个一次性口罩,订单显示3月5号就可以寄到。实际上我们在整整一个月以后才收到口罩。寄来的口罩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没有任何认证和说明,甚至连包装盒都没有。邮寄信息显示口罩是从深圳寄出的。



我花80美金在亚马逊上买的50个口罩 一个月才寄到,装在一个透明的袋子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至今我都不敢戴。

随着疫情在意大利肆虐,加州戴口罩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尽管官方还是一直宣称不需要戴口罩。有一天我坐在窗边,抬眼看见我们小区的邮递员都戴着口罩和手套。我的医生朋友告诉我,她们医院开会通知,即使医生接触了确诊病人,也不能请假回家隔离。她们需要继续上班,医院会给她们监测体温。医院里医疗物资开始紧缺,各个医院纷纷开始对外募捐,开始只接受高标准的医用口罩,后来只要是正规生产的口罩都可以。

3月底的一天,美国医疗专家突然宣布病毒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所以建议大家出门戴口罩。特朗普总统的新闻发布会又引起一阵热议。首先,官方终于承认医疗资源一直短缺。直到今天,各州和联邦政府还在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归谁闹的不可开交。其次,特朗普总统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口罩,普通的围巾遮档一下也可以。他补充道,反正他是不会戴口罩的。



对疫情的担忧驱使我在2月底就开始囤货了。我第一次囤货是2月27日去COSTCO买米面、小朋友的零食和其它生活用品。当时停在离入口很近的一辆车的车主刚买完东西,我决定等她走了开车停过去。车主是一位华裔中年妇女,显然是来囤货的,买了很多消毒产品和可以长期保存的食物, 装车就装了很久,她装完货打开驾驶座车门,我以为她要走了。只见她拿出消毒纸巾,把车里的座位及其它被碰触过的地方都认真地擦了一遍,还把自己身上的物品也消毒了一遍,然后缓缓驾车离开。我竟然看着她等了快一个小时。

那天,大米和手纸还没有限购,商场里基本都是亚裔面孔在囤货。仅一天后, 我的一个朋友再去Costco的时候,一次性手套,大米,湿巾,燕麦和午餐肉都已售完。3月6号,公主号邮轮停靠旧金山湾区,船上共有 3500人。 因为检测试剂短缺,只检测了46个人, 几乎一半确诊。面对美国检测速度跟不上的质疑,特朗普总统回应:“现在任何人想测试都可以测试。”但是直到3月底,美国仍然优先检测政要明星富豪、医护人员和重症患者。开车检测快速通道也需要医生的同意才能去,年轻人症状轻微的也不会被检测。



前两天去我家门口的超市,发现鸡蛋货架有些空。朋友圈里都在说,现在鸡蛋是硬通货,有很多鸡蛋的人最富有。



担心外面的病毒,不敢去超市买菜,就买了朋友自己在家做的面包。她做好后就放在门口让顾客去拿。

越来越多的人被确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囤货大军。中国人囤大米,外国人囤面条。商场里曾有一段时间大米和意大利面的货架都是空的。如今超市里货源充足,但大部分人都不敢出去买菜。大家都依赖网购,导致网购货源不足,送货人手不够。我经常使用的一个网购买菜平台,已经很久买不到东西了。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宣布,每周五凌晨5点开放订购,于是大家都定好闹钟摸黑起来抢购。

城市封闭,大家不出门,全美的犯罪率大幅下降。但是加州出现了很多入室抢劫已关闭餐馆和商店的案件。除此之外,美国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在这次疫情暴发后愈发明显。早在2月初纽约就有一名亚裔女子因为戴口罩在地铁站被攻击。特朗普总统在3月16日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让美国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愈演愈烈。旧金山州立大学一位亚裔文化研究的教授Russell Jeung 建立了一个网站让人们发布自己被歧视的案例。仅在过去两周内他的网站就收到了1100个案例,最开始只是言语侮辱,现在一天至少能收到3起亚裔遭到人身攻击的案例。



湾区一家中餐馆被打砸抢。

人们不仅忙着抢购食品和手纸,也在考虑要不要买枪。在美国买枪要经过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背景调查。2020年3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审查的买枪人数约为370万,成为该局自1998年实施枪支购买背景调查以来单月审查数量之最。加州则是买枪人数最多的州之一。致力于报道枪支暴力的独立媒体The Trace称,加州和华盛顿州枪支购买激增主要是亚裔推动的,他们害怕因为新冠病毒而遭受歧视和人身攻击。

也有很多像我一样不会打枪的人,大家都在尽自己的能力挽回亚裔受损的形象。周围有很多朋友在得知美国医疗物资短缺后,积极给医院捐赠口罩和洗手液。特朗普总统也改口不再叫中国病毒了。纽约在实施严格的居家隔离令之后确诊病例增速放缓,美国股市也因为看到了希望而大涨。加州州长宣布加州各个公立校区将会一直停课到年底,让家有小神兽的父母们在新冠疫情期间增添了一份焦虑。我又买了一些口罩,如果自己不用就捐给需要的人。

一直干旱的加州今年雨水特别多,真希望雨过天晴,一切转好。
G_G 发表于 4/18/2020 9:29:42 PM

竟然美国这么不堪你应该回去表在这里担惊受怕的还怕歧视
m
majiademajia
楼主,你说你是被外宣洗脑了呢?还是 NC?
t
territerri
这种人赶紧滚回中国,待在美国浪费资源
_
_亲亲_
本来对这类文章兴趣不大一般不看,水平笔调就跟世界日报上诸多的文章类似。见这么多人踩就多看了几眼。同在加州,这写的不就是事实么,除了标题没有同感,可是感受不是很私人的东西吗? 把评论过了一般,一部分回复让我感到心惊甚至毛骨悚然,这些跟国内骂方方的有很大区别?只是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直接喊打喊杀罢了,但是刻薄偏激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架势真的差不多,有的都有点恶毒了。 说几个具体的: - 封城概念文章里解释很清楚,有的地方还打了引号 - 有段时间就是基本商品缺货,主要在Costco,包括鸡蛋。后来补货文里面不是写了吗 - 我和我朋友的口罩都是提前在这边订的,没有麻烦家人寄 - 看病是诊所,但是周围国人说医院的也不在少数,如果入Kaiser的那的的确确就是医院了 - 中餐馆被砸好几次,时不时有人从微信寄个链接照片什么的。我有时认真有时泛泛就过了,之后能跟点名对上号?能准确联系上是治安问题还是歧视?两者都明显存在,我是做不到。就如方方听说某护士去世了而人家其实没有,我想都不会想到她在造谣。 还有,不一一反驳了。看什么还是不急着下结论,不带有色眼光,允许不同观点感受存在吧
D
DmanK
我活的好好的
j
johnhay
你怎麼不拿廁紙去交換雞蛋?開玩笑能當成事實?呵呵
这不都是事实嘛,难道我们活在不同的美国,鸡蛋和手纸是硬通货,大家不是都在开这个玩笑么 amylucky 发表于 4/18/2020 11:01:00 PM
j
johnhay
首先美國根本就不叫封城,用這種聳動的標題居心就是欺騙,呵呵
本来对这类文章兴趣不大一般不看,水平笔调就跟世界日报上诸多的文章类似。见这么多人踩就多看了几眼。同在加州,这写的不就是事实么,除了标题没有同感,可是感受不是很私人的东西吗? 把评论过了一般,一部分回复让我感到心惊甚至毛骨悚然,这些跟国内骂方方的有很大区别?只是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直接喊打喊杀罢了,但是刻薄偏激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架势真的差不多,有的都有点恶毒了。 说几个具体的: - 封城概念文章里解释很清楚,有的地方还打了引号 - 有段时间就是基本商品缺货,主要在Costco,包括鸡蛋。后来补货文里面不是写了吗 - 我和我朋友的口罩都是提前在这边订的,没有麻烦家人寄 - 看病是诊所,但是周围国人说医院的也不在少数,如果入Kaiser的那的的确确就是医院了 - 中餐馆被砸好几次,时不时有人从微信寄个链接照片什么的。我有时认真有时泛泛就过了,之后能跟点名对上号?能准确联系上是治安问题还是歧视?两者都明显存在,我是做不到。就如方方听说某护士去世了而人家其实没有,我想都不会想到她在造谣。 还有,不一一反驳了。看什么还是不急着下结论,不带有色眼光,允许不同观点感受存在吧 _亲亲_ 发表于 4/19/2020 4:03:00 AM
l
lianzi
这个作者有病吧
l
lulala
墻內最喜欢看到海外华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这个自干五正是投其所好。
y
yizhi
哪里就夹缝了,尤其是加州。。。
a
aixiaoWa
我娃在学校里被老师说和另外多个亚裔男孩组成了个“gang”。天天在一起混,在加州华裔并不夹缝好吧。
各种当当
楼主出来走几步啊,夹缝里被夹住了?
W
Windygrass
我娃在学校里被老师说和另外多个亚裔男孩组成了个“gang”。天天在一起混,在加州华裔并不夹缝好吧。

aixiaoWa 发表于 4/19/2020 11:21:42 AM

就是啊,我那美国加州长大的ABC同事就说在学校不一定是谁欺负谁啊,因为从幼儿园开始班里的亚裔就占多数了…
c
crazybear
看这里喷楼主的 就和国内粉红喷方方的是一个道理吧
p
piscesee
加州真的不夹缝啊,shelter in place,该买菜买菜,该hiking的去hiking,工作wfh,最担心的歧视停工之前天天坐bart也是没有的
F
Fishingpost
看这里喷楼主的 就和国内粉红喷方方的是一个道理吧
crazybear 发表于 2020-04-19 12:28

楼主造假的陈述凭什么和方方比?脸真够大的。
_
_亲亲_
回复 48楼Fishingpost的帖子 再说一遍,作为本地居民,这个文章内容没有造假。 国内的人攻击方方一个强大武器就是说她造假~ 挑刺嘛 有什么不能跳的 (当然不是说本文跟方方有什么可比性) 内心强大点,这里过得怎么样不需要国内的人去评价。
u
uslady
回复 1楼G_G的帖子 傻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