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哪个朝代的皇冠设计最精美

h
huakaibanxi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古风盛行,身边经常会看到身着汉服的小姐姐和小哥哥们靓丽的身影,这代表着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除了服饰,头冠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代表着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这期跟大家分享的是博物馆藏的部分出土实物的头冠,大多属于镇馆之宝系列。
战国 鹰顶金冠饰


战国 鹰顶金冠

战国 鹰顶金冠饰 内蒙古博物馆藏 高7.3厘米 带长30厘米 重量1394克

金冠饰分冠饰和冠带。冠饰呈半球体,其上浮周四只狼和四只盘角羊组成的咬斗图案。在半球体的冠顶上立一展翅欲飞的雄鹰,作俯视状。整个冠饰构成了雄鹰俯视狼羊咬斗的搏斗画面。

金冠带由黄金铸成,冠带前部有上下两条,中间及其末端之间有榫卯插合连接,两端有榫卯与冠带前部相连接,组成圆形。冠带左右两边靠近人耳部分,每条的两端分别作成卧虎,盘角羊和卧马的浮雕图案,其他的主体部分饰绳索纹。
鹰顶金冠有“草原瑰宝”之誉,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明 鲁王九旒冕

明 鲁王九旒冕

明 鲁荒王朱檀墓中出土的冕冠,山东博物馆藏。是目前我国唯一存世的明初冕冠实物。
旒(Liu) 冕,是帝王的礼帽,只有皇帝、太子、封王才能佩戴。



九旒冕组成部分示意图

乌纱帽在明代时被规定为官帽,成了冕服的一部分。
所谓“旒冕”,指的是冕服上垂下“旒”,以“旒”的数量区分官员等级的高低。

明 鲁王九缝皮弁


明 鲁王九缝皮弁

明 鲁王九缝皮弁(Bian),又名九缝朝冠,1971年出土于鲁荒王陵。
出土时放置在牧师东侧的戗金漆箱内,故保存完好,为鲁荒王朱檀巡视、朝宾、诸侯上朝时穿用的首服,地位仅次于九旒冕。

明 金丝翼善冠


明 金丝翼善冠

金丝翼善冠,通高24厘米,后山高22厘米,重826克,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冠。
金冠全部由金丝编结而成,各部分由粗金丝连缀而成,外面用双股金丝编结成的辫形条带压缝,两个折角单独编成,下部插入长方形管内,后山镶嵌二龙戏珠。

有专家认为此冠为皇帝下葬时所使用的冥器,也有专家认为此冠并非冥器而是皇帝夏日所戴,虽然这金丝翼善冠的用途尚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这个金冠在我国仅此一顶,堪称国宝。

明 乌纱翼善冠


明神宗乌纱翼善冠

明神宗乌纱翼善冠,冠通高23.5厘米,径19厘米,金饰件总重量307.5克

乌纱翼善冠出土时戴在万历头部。此冠虽以细竹丝编制而成黑漆,但龙身为金丝累制,且嵌猫眼石、黄宝石各二块,红、蓝宝石各五块,绿宝石二块、珍珠五颗,龙首还托“万”、“寿”二字,堪称精美华贵。


明神宗乌纱翼善冠

明 孝端皇后 九龙九凤冠


明 孝端皇后 九龙九凤冠

明孝端皇后 九龙九凤冠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
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孝端皇后的这件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金凤凤首朝下,口衔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动的时候,象步摇那样随步摇晃。翠凤下有3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博鬓上嵌镂空金龙、珠花璎珞,似金龙奔腾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翱翔于珠宝花丛之中,金翠交辉,富丽堂皇。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颗,造型庄重,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艺有花丝、点翠、镶嵌、穿系等。

明 孝端皇后 六龙三凤冠


明 孝端皇后 六龙三凤冠

明孝端皇后 六龙三凤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径约20厘米,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
明孝端皇后六龙三凤冠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冠顶饰有三龙: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面向前;两侧龙向外,作飞腾状,其下有花丝工艺制作的如意云头,龙头则口衔长长珠宝串饰。三龙之前,中层为三只翠凤。凤形均作展翅飞翔之状,口中所衔珠宝滴稍短。其余三龙则装饰在冠后中层位置,也均作飞腾姿态。冠的下层装饰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间镶嵌红蓝色宝石,周围衬以翠云、翠叶。冠的背后有左右方向的博鬓,左右各为三扇。每扇除各饰一金龙外,也分别饰有翠云、翠叶和珠花,并在周围缀左右相连的珠串。整个凤冠,共嵌宝石128块(其中红宝石71块、蓝宝石57块),装饰珍珠5449颗,冠总重2905克。

孝端皇后是唯一的一位被万历皇帝亲自册封的皇后,也是万历皇帝的原配妻子。

明 孝靖皇后 十二龙九凤冠


明 孝靖皇后 十二龙九凤冠

明孝靖皇后 十二龙九凤冠

冠上饰十二龙凤,正面顶部饰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或昂首升腾,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驰,姿态各异。龙下部是展翅飞翔的翠凤。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龙凤下部饰珠花,每朵中心嵌宝石1块或6、7、9块不等,每块宝石周围绕珠串一圈或两圈。另外,在龙凤之间饰翠云90片,翠叶74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饰珠宝带饰一周,边缘镶以金条,中间嵌宝石12 块。每块宝石周围饰珍珠6颗,宝石之间又以珠花相间隔。

明 孝靖皇后 三龙两凤冠



明 孝靖皇后 三龙两凤

明孝靖皇后 三龙两凤冠,高26.5厘米口径23厘米
凤冠共用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色泽鲜艳,富丽堂皇,堪称珍宝之冠。

孝靖皇后原为慈宁宫太后身边宫女王室,万历九年明神宗往慈宁宫向李太后请安,一时兴起宠幸了她,王室生下明光宗朱常洛。由于群臣和太后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定的支持她的儿子立为皇太子,违背了明神宗本人的意愿,王氏生前遭到百般摧残,凄惨一生;始终受到丈夫冷落、宠妃迫害、奴才欺凌,长期被幽禁;最后哭瞎双眼,悲愤而终。其子明光宗继位后不久病死, 其孙明熹宗登基后,追封她为皇后,并陪葬了十二龙九凤冠和三龙两凤冠。

如此精美华丽代表着至高权力的两顶凤冠却述说了一个女人凄惨的一生,不禁令人唏嘘。

明 金沙福寿五梁冠


明 金丝福寿五梁冠

明 金丝福寿五梁冠 高5.8厘米 宽6.8厘米。
也称金丝髻,非常小巧,只能戴在发髻顶部。
金冠由金丝编网构成,左右两边饰金丝云纹,后又金丝盘成的“福”“寿”二字。

明 金镶红蓝宝石冠


明 金镶红蓝宝石冠

明 金镶红蓝宝石冠 高11.5厘米 底径11厘米 重320克 半球形 云南省博物馆藏
朱元璋义子沐英后人云南沐崧夫妇合葬墓出土,沐氏家族累世为官,身世显赫。
冠冕镶嵌有各类宝石20余颗,冠由莲花瓣形金片内外三层累叠而成,冠顶插有一如意形嵌宝石簪,沿顶簪两侧各插有一对镶红宝石和镶蓝宝石的笄。

明 金镶宝莲花冠


明 金镶宝莲花冠

明 金镶宝莲花冠 南京将军山沐瓒墓出土 江宁博物馆藏
沐瓒同样为黔宁王沐英的后人,沐英第三子沐昂的孙子
莲花冠是一种道教法冠,此冠由重叠的三层花瓣构成,共二十四瓣,代表三台八卦二十四气。冠顶插如意宝簪,中间镶嵌一颗红色宝石。
此冠惟高功法师行科演教时方可佩戴。此冠顶上常插三件宝物,分别是“宝塔”、“仙鹤”、“如意”。宝塔象征郁罗箫台,用于接驾大表;仙鹤用于超度散花;如意用于平常祈福迎祥正朝。
明 金镶宝钿花鸾凤冠


明 金镶宝钿花鸾凤冠

明 金镶宝钿花鸾凤冠,湖北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高6.9 底径9.9厘米 重184.75克
中心处为一只金累丝镶宝石的大凤,下面贴口处一溜五只金镶宝小凤在前,后面则为一溜金镶宝花钿,又以金钿花自第二行起依次向上节节收束,最上端则以一簇宝钿花结成一朵关顶。

据墓主人的身份可知,这件凤冠的等级应属于亲王妃级别。
清 绒缨料石顶皇帝朝冠


清 绒缨料石顶皇帝朝冠

清 绒缨料石顶皇帝朝冠 国立博物馆藏
冠用貂皮做成,上缀红色丝绒线。顶有三层,每层大珠一颗,金龙四条,冠配红丝线双梁。此冠为皇帝冬季参加重大典礼时佩戴。
明朝灭亡以后,在满清主导的剃发易服下,冕冠也随之消失,代之以朝冠。


清 金镶东珠皇帝朝冠顶
清 金镶东珠皇帝朝冠顶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史书记载,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方可佩戴东珠朝珠,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此件通体累丝,最上端衔以大珠,其下三层东珠各一,每层又装饰四条金龙和四颗东珠,这样的形制和东珠数是最高等级的顶戴。

清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清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清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通高37厘米,直径27厘米

朝冠用青绒做成,上缀红色丝绒。其上金累丝托贯金凤、珍珠各三,顶缀大珍珠一;红色丝绒上缀金凤七、金翟一,金凤镶嵌珍珠33颗,猫眼一颗,翟尾垂三行二就珍珠步摇。染皮护领垂于冠后,蓝布饰带。


清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按清朝典制记载,顶三层、金凤七、金翟一在后妃中是最高等级的朝冠,应是皇太后、皇后在夏季大典时所戴。

清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清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故宫博物院藏
h
huakaibanxia
冠圆式,貂皮为地,缀朱纬,顶以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每层之间贯东珠各一,凤身均饰东珠各三,尾饰珍珠。朱纬周围缀金累丝凤七只,其上饰猫睛石各一,东珠各九,尾饰珍珠。冠后部饰金翟一只,翟背饰猫睛石一块,尾饰珍珠数颗。

清代皇太后和皇后冬季所戴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冬朝冠基本一致,但装饰所用的珠宝更多。夏朝冠的形制和装饰与冬朝冠亦基本相同,只是把金累丝凤变成金镶桦皮凤。


皇后朝冠佩戴图

清 金累丝嵌珠凤妃冬朝冠


清 金累丝嵌珠凤妃冬朝冠

清 金累丝嵌珠凤妃冬朝冠 故宫博物院藏
此冠为圆形卷檐式,顶缀红绒,沿镶黑色薰貂皮,里衬红布。冠顶正中铜镀金累丝顶子分2层,每层凤1只,各承托大珍珠1颗,冠顶端饰粉红碧玺1颗。
从顶子和凤的数目来看,这应是皇帝的妃子冬季戴的朝冠。
清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

清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

清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高14厘米,宽30厘米,重671g 故宫博物院藏

钿以铁丝、纸板为架,其外缠绕以黑丝线编织成的网状纹饰,表层全部点翠。前部缀5只金累丝凤,上嵌珍珠、宝石,口衔珍珠、宝石流苏。金凤下排缀9只金翟,为银镀金质,口衔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等贯串的流苏。钿后部亦有几串流苏垂饰。

钿又称钿子,是皇后、妃、嫔们平时戴的便帽。此钿子用大珍珠50颗,二、三等珍珠几百颗,宝石二百余块,珠光宝气,珍贵豪华,主要是在吉庆场合和传统节日时戴用的。
清 金镶宝凤冠


清 金镶宝凤冠

清 金镶宝凤冠 苏州吴县毕沅墓出土 南京博物馆藏

以粗金丝做成上小下大的圆框,框架当心一朵金镶宝牡丹,其下口沿处打造双龙戏珠、七只金凤,几簇花树掩映其后。四周缀以字牌,上刻“日月”、“恩荣”、“奉天”、“诰命”、“朝冠”。明清时期的凤冠形制继承宋代。

清 料花钿子


清代料花钿子

清代料花钿子 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清代中期以后贵族女子头上所戴的特色头饰,钿子上装饰,一般是在穿吉服、常服的时候所戴。

清 “奉天诰命”鎏金银凤冠


清 “奉天诰命”鎏金银凤冠

清 “奉天诰命”鎏金银凤冠 镇江博物馆

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凤冠银质,通体鎏金,冠帽饰四龙七凤,缠枝牡丹对绕其间,凤嘴叼衔串串流苏,冠顶缀两名朝官手持笏板,面向“奉天诰命”四字拱手而拜。

前面我做过几期欧洲王室珠宝的王冠合集,钻石、各种宝石的堆砌使得王冠闪耀夺目,奢华精致。不过,我更喜欢的是我现在介绍的这些国之瑰宝。它们虽然没有欧洲王室珠宝一眼吸睛的耀眼光芒,可是繁复的设计、高超的金工艺和蕴含的寓意使得它们低调而又极尽奢华。
P
Precipitation
真美
s
singwah
明朝好像着重金器
l
luck2020
怎么感觉象义务小商品市场出来的呢, 那个朴实无华(明 金丝福寿五梁冠)莫名戳中笑点了
还是太胖胖
怎么觉得都不咋好看呢
珠珠花
好漂亮
D
Dialog
我觉得挺好看的啊
w
wendyhu
战国的最酷,其他朝代的太繁琐了...
s
sillynut
现在也做不出这么好的东西。整个社会乌烟瘴气、人浮于事,哪有踏实做事的人再做出这么好的东西
b
bluelily888
明朝的龙凤冠都好看。
n
niina
金丝翼善冠 这丁能看………
o
orangetea
好看!欧洲王室珠宝的王冠合集在哪里能看?
N
Night_Cat
明跟宋好像,清朝审美真是一言难尽
q
qqzjqqzj
清 料花钿子 中国联通呀
c
cliu706
做工精细呀
h
huanongying
都挺好看,我就是一直奇怪为什么中国王冠上的宝石都几乎是天然形状,大一个小一个,不方不圆坑坑洼洼的?第一次看到是在慈禧的凤冠上,是就喜欢这一口还是怎么?我在西班牙看到1470年左右伊沙贝儿女王的首饰宝石都已经像现代宝石那样切割成各种切面了。就算慈禧那时候中国没有这个工艺,买总是买得到的吧。没有切面光泽和透明质感的宝石太减分了。还是说那时候的审美就是要这种?
V
Vlj
我喜欢金纱窗……
s
shinyfire
都挺好看,我就是一直奇怪为什么中国王冠上的宝石都几乎是天然形状,大一个小一个,不方不圆坑坑洼洼的?第一次看到是在慈禧的凤冠上,是就喜欢这一口还是怎么?我在西班牙看到1470年左右伊沙贝儿女王的首饰宝石都已经像现代宝石那样切割成各种切面了。就算慈禧那时候中国没有这个工艺,买总是买得到的吧。没有切面光泽和透明质感的宝石太减分了。还是说那时候的审美就是要这种?
huanongying 发表于 4/17/2020 9:05:35 AM


中国古代好像就是喜欢石头的天然纹理,猫眼,六星等等带包裹物的宝石提到的比较多。
m
miaoerl
做工精细呀
cliu706 发表于 2020-04-17 08:51

不好意思,手滑倒踩了。
q
qqmj
天蓝色的鳳冠太漂亮了,小时候十几岁看见实物的时候,这辈子唯一一次产生了打劫的冲动
驫龘麤靐
好看!欧洲王室珠宝的王冠合集在哪里能看?
orangetea 发表于 4/17/2020 12:20:14 AM

这个介绍水平很高,值得认真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40a8de0102ux5m.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40a8de0102ux85.html
l
likeacomet
明跟宋好像,清朝审美真是一言难尽
Night_Cat 发表于 4/17/2020 12:27:08 AM

清朝那东珠的冠丑爆了
P
Papyrus
清朝的前几个像mug holder
甜彻心扉
国难当前。这种封建皇权审美意识的帖子先不要post出来吧。 来点民生之类鼓舞人心的更合适
D
DoDoLo
都好看! 尤其是凤冠。
s
swing
戴着头上好重吧 真是个辛苦活
M
Miranda2013
感叹都是纯手工啊,,,,完全佩服古人的智慧和灵感
M
Megrezzz
清朝东珠的好像在头上顶了一串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