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买房子本身能造成财富的巨大差别。别说湾区和大农村这种差别同样在纽约曼哈顿工作的,假如2005年买房, 1.5米。 买在NJ 的,现在市场价1米, 买在Brooklyn, Queens好区/华人区的,现在2.5-3米。差距在1.5-2米 zxy2018 发表于 4/17/2020 12:17:19 AM
是,2014/5买房和2017/8买房就是天差地别,我们这批是后一种,所以就一批人之间的生活情况比,不和买房早的人比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4/17/2020 1:10:40 AM
老牌学区,随你怎么说,不和你争了吧。。。 我不想引争论,但湾区的教育不能拿北上广的教育资源来对比,那是全中国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而美国教育资源并不集中,相反在物价很高的地方老师质量并没有那么高因为老师的工资是相差不大的,好老师为什么不去物价低老师工资又稍高的地方?老外并不执着于湾区的。。。你看看us news高中排名吧,你不信一两年的可以看十几年history,学区最好的地方在农村的很多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4/17/2020 12:44:00 AM
看到版上有人说拿不到补助金抱怨一下被人拍,我个人确实觉得这个不应该抱怨拿不到这钱,因为这可能是穷人的这一两个月的救命钱。主要就是政府把bar设得高了。或者直接全部打入失业救济也好。但作为一个收入一般在湾区生活了5年后搬走的人,也确实能够理解一些他们的逻辑。我现在拿不到但不会觉得不公平也是因为压力变小了很多。如果我还身在其中我能理解一些其中的不平衡。不过我理解不了如果收入超过四五十万的人会想要这钱。。。。基本工资::$300K vs $150K (都是普通工作非大厂没什么股票,只算现金收入)所有个人税费:$79K vs $27K (假设都是存$30K退休账户,用网上计算器大概算了下,加州税率略高)到手净收入 $191 vs $93K(除去401K的$30K)房贷+地税: 湾区30万收入是供不起学区房的,就算买一个交通较好的非学区房townhouse一般大概要120万,每月房贷+地税约$6K ($5K银行+$1K地税),一年$72K而低房价区10-10-10学区的house大约在45-50万左右(这还不算最低的低房价区,这其实是除了东西两岸大城市算比较中等的房价),每月房贷+地税约$3K ($2K银行+$1K地税,学区好所以地税高),一年$36K。 均按30年4%首付20%算。付完房子余:$119K vs $57K下面就是最主要的差别来了,孩子的学费。湾区因为一百多万买不到学区房,所以大多数亚裔家长为了孩子还是基本送孩子去私立上课的,就算是最平民的私立S和C,每年学费约$25K一个娃,俩娃$45K(因为一般sibling打八折),而低房价区因为有学区房,学费为零。这里仅计算学费。就算娃还小都要上preschool花钱,我们家在湾区上过每月1900多的preschool,和这里每月$1200的preschool。这里的preschool一是便宜二是质量好太多了,有亲身的比较,如果有人问可以细说。交完学费后 $74K vs $57K,可见剩下来能够用于生活的真的差不多多。计算到这就算把所有刚性支出都算出去了吧,没有算外出吃饭,课外班啥的差距。因为我知道湾区的补习文化,这个费用每年也不小,而湾区的中餐确实比我们这里贵大概25%到30%,更别说最近开始收那6%的service fee了。。。。。声明一下:我只是想对比一下平时的生活用度,不想比资产累积,那是另一个话题了。感觉帖子里好像混进了agent(说话的信息里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可能他们没注意到,不是因为说了啥,lol)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4/16/2020 10:13:37 PM
回复 62楼大胖子的帖子在美国,却不一定在湾区 hhw670 发表于 4/17/2020 12:17:24 AM
楼主不会以为我是经纪人吧。那我就是住南加州,还要跑去弯曲卖房子哦。 大胖子 发表于 4/17/2020 2:07:35 AM
lz当时在湾区随便买一个,应该能小赚一笔再离开 Bunervous 发表于 4/17/2020 3:44:17 AM
部分赞同LZ的比较,但是比较到付完房子余就可以了,把私立学校放进来不对。无论怎样私立还是要比公立好的,哪怕是10分校。但是非弯曲的付完房子剩下5万7那个case根本就没有能力再花钱送孩子去私立了,私立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option ultraviolet 发表于 4/17/2020 8:00:45 AM
只比花销不比资产累计就是耍流氓,更何况你还是apple to orange的比花销。还是那句话,真觉得苦为什么不搬走?还不是因为甜>>苦? 美人的鱼 发表于 4/17/2020 7:59:43 AM
只比花销不比资产累计就是耍流氓,更何况你还是apple to orange的比花销。还是那句话,真觉得苦为什么不搬走?还不是因为甜>>苦? 美人的鱼 发表于 4/17/2020 7:59:43 AM 资产累积不是楼里那么多人在争了么?我不想说这个是因为我不想争论的重点是这个还有,我不是搬走了么?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4/17/2020 8:21:39 AM
回复 1楼茉莉茉莉和茉莉的帖子楼主少算一项。 非弯曲孩子要上after school, 也是一笔开销。这么看弯曲私校,性价比还不错的。 xiaomuzhu 发表于 4/16/2020 10:59:59 PM 我们这里after school也便宜,而据我了解S和C家小娃after school要上特定课程是要另外交钱的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4/16/2020 11:01:46 PM
回复 1楼茉莉茉莉和茉莉的帖子楼主少算一项。 非弯曲孩子要上after school, 也是一笔开销。这么看弯曲私校,性价比还不错的。 xiaomuzhu 发表于 4/16/2020 10:59:59 PM
主要是因为你选择了搬走,所以立场上就合理化自己的选择。让留下的人觉得自己傻,因为留下的人立场不一样。还有人觉得在哪儿都是一张床睡觉,小黑屋省了水电煤气还环保。大豪宅烧那么多电和暖气是浪费资源。这对地球负责程度的优越感,是不是也算生活质量的一部分。。。 美酒醇香 发表于 4/17/2020 8:44:24 AM
很搞笑,身边弯曲的真没有几个双职工的娃都在私校上课,楼主的样本都进私校了? erxin 发表于 4/16/2020 10:57:05 PM 大多数没买到那几个区的家长都是至少送娃去S或者C吧?我还留在湾区家长群里呢,样本至少500个。。。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4/16/2020 11:04:01 PM
很搞笑,身边弯曲的真没有几个双职工的娃都在私校上课,楼主的样本都进私校了? erxin 发表于 4/16/2020 10:57:05 PM
主要是因为你选择了搬走,所以立场上就合理化自己的选择。让留下的人觉得自己傻,因为留下的人立场不一样。还有人觉得在哪儿都是一张床睡觉,小黑屋省了水电煤气还环保。大豪宅烧那么多电和暖气是浪费资源。这对地球负责程度的优越感,是不是也算生活质量的一部分。。。 美酒醇香 发表于 4/17/2020 8:44:24 AM 我只是比了30万和15万的支出而已,解释隔壁为什么会说羡慕大农村拿到补助金了如果在湾区工资有潜力比别的地方翻两三倍,还是值得留下的。我没有justify离开的正确性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4/17/2020 8:51:26 AM
只有我觉得如果工资翻发怒,肯定是往大城市去比较好吗?虽然支出是多,但是资产累积也多啊。譬如等到退休,湾区的房子卖掉换成2m,到时候搬去过便宜点的state ,不要活的太潇洒?工资翻倍肯定去湾区了。否则为啥大学毕业大家都要留在北京上海呢? jjgouwu 发表于 4/17/2020 9:08:39 AM
离开弯曲,本来就是赚不了钱,买不起房,被淘汰的,非要说是去大农村赚大钱。 就说说啥投资弯曲不能有,只能大农村有? 大胖子 发表于 4/17/2020 00:04:00
只比花销不比资产累计就是耍流氓,更何况你还是apple to orange的比花销。还是那句话,真觉得苦为什么不搬走?还不是因为甜>>苦? 美人的鱼 发表于 4/17/2020 7:59:43 AM 资产累积不是楼里那么多人在争了么?我不想说这个是因为我不想争论的重点是这个还有,我不是搬走了么? 茉莉茉莉和茉莉 发表于 4/17/2020 8:21:39 AM 主要是因为你选择了搬走,所以立场上就合理化自己的选择。让留下的人觉得自己傻,因为留下的人立场不一样。还有人觉得在哪儿都是一张床睡觉,小黑屋省了水电煤气还环保。大豪宅烧那么多电和暖气是浪费资源。这对地球负责程度的优越感,是不是也算生活质量的一部分。。。 美酒醇香 发表于 2020-04-17 08:44
谁能给我科普一下这个收入标准到底是多少,到底是15万还是19.8万 宇治抹茶 发表于 4/17/2020 10:32:09 AM
其实说这些都没用,关键是2019年到底是不是以后二十年最好的一年,还是以后二十年是重复过去的二十年。如果是前者搬离湾区没错,如果是后者当然要往湾区挤。就是赌博啊。 bull1 发表于 4/17/2020 9:30:26 AM
我想问一下你那个低房价地区的ZIP 我也想搬过去。。。我不在东西海岸 但是学区房也要比你那个贵了20%-40%。。。 catdog0613 发表于 4/17/2020 12:03:09 PM
按照现在CA的利率,120万,首付20%,不考虑property tax,home insurance,PMI等等,30年fixed3.8%,月付$4400。30年后一共付利息60万,如果算上卖房子的commission,这个1.2米的房子要卖到1.9米才算breakeven。 Cherrychocolate 发表于 4/17/2020 1:49:52 PM
买曼哈顿的加上cost说不定还亏个十几二十万的,所以高房价地区买房也有风险,不是买了房十年都翻倍
忘了哪个回复说到比较股票和房产投资了。这几年股票涨的快,但是忽略了房子的杠杆效应,除非赌中靠谱startup的option,不然早几年最大化撑房子的风险回报是很好的,不保证以后能有之前这一波的收益。我家来美2013年初来美工作,2014年春天买房,国内积蓄带过来10万刀,加上工资攒了一点左首付,自知抢不到南湾学区房,80多万买的远点的地方,现在房价差不多将将120万。还剩60万贷款。说不好以后房价怎么样,也是个案。没准过几年房价崩也不会有上一波这么大了。
基本工资30万,整个包裹会有60万吧?
在美国就是在弯曲,你知道高科技没那么容易搬家,公司还喜欢全都开在一起为啥。互相挖人才。高科技产,靠的就是人才。
产业聚集,没那么容易换地
哈哈,你像,但我觉得最像的不是你
也可能17/18年买到顶了,现在得割肉离开。。
买房不是你到了就能立马买上的事情
湾区的平民私立肯定是比不上好学区公立的,而且私立不一定比公立好,比如我们这里学区的公立已经把这里最好的私立学校竞争地快破产了(当然那个私立拿到全国也没多好就是了)。。。
私立分太多种了,湾区比好学区公立好的私立学费就是四五万一个起了,不是两三万的事情了,我没拿那个算,因为那个也是三十万收入负担不了的
资产累积不是楼里那么多人在争了么?我不想说这个是因为我不想争论的重点是这个
还有,我不是搬走了么?
我只是比了30万和15万的支出而已,解释隔壁为什么会说羡慕大农村拿到补助金了
如果在湾区工资有潜力比别的地方翻两三倍,还是值得留下的。我没有justify离开的正确性
问题是在美国没有那么多种职业是在大城市工资翻倍的啊,准确说只有很少的两三种吧?
其实说这些都没用,关键是2019年到底是不是以后二十年最好的一年,还是以后二十年是重复过去的二十年。如果是前者搬离湾区没错,如果是后者当然要往湾区挤。就是赌博啊。
您也说了,是人才聚集才会有湾区。经济好的时候,大家愿意聚集在这儿,因为机会多,经济一旦有衰退,人们移去别的地方也不是很难,尤其在美国,又不是战略规划,大家都是organic的最优化自己的选择。
这您就是拿前些年的涨幅来衡量现在的市场了,能快速的涨也许这两个方面还能忽略。但是你正常涨,房贷利息地产税和为此损失的可以投资其他东西的机会成本您都没算啊。
一讨论就上升到揣测别人的动机,非常不负责任。楼主讨论一下,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让谁觉得傻,除非有人玻璃心…评论的人不也在扯理由justify自己的观点么,连环保都用上了…
家庭收入AGI 15万以下是可以拿全部,15万-19.8万每增加100减5刀
同意,弯曲特殊之处就是过去的十几年类似国内北上广,很多人(尤其当地的土著)可以靠房子实现财产的增值。其实加州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优势,只不过没有弯曲这么瞩目。以后的趋势当然没人知道。
BTW,我不是real estate agent.
你要真想找的话就按照US news或者Niche的学校/学区排名搜吧,排名两百前的太多了,便宜的还有二三十万就能买到的,就是旧一些。就看你愿不愿意搬了。要是现在学区房对你来说不是很大的负担我觉得没必要,都看个人
我们也不是特地找到这里的,是我老公当时拿到几个APoffer做了下研究,发现这里的学区最好,生活也比较方便才搬来的。为了这个我老公都没去那那个排名高点的大学(虽然都半斤八两不咋地,没啥本质区别)
虽说我觉得湾区的房子今后很难再像过去十年涨的那么凶,但是我觉得30年后1.2涨到1.9应该不是问题吧。光通货膨胀算一年2%的话,30年后1.2也起码要到1.9吧。
不用,purchase 才3%,30年,如果7arm 才2%出头,150万贷款才5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