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自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在武汉暴发以来,有关病毒起源的讨论从未休止。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近日发表的一篇由英国和德国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评。论文作者证明,在美国流行的新冠病毒类型是中国流行病毒的“祖先”。这在中国被进而解读为病毒最早并不是来自中国,而是美国。有中国网友表示,该研究报告“终于证明了中国的清白,还了中国一个公道。”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基因遗传学者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虽然还无法断定病毒的确切起源,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最早是在中国传播开的,而且病毒最早的流行地点可能并不在武汉,而是比武汉更靠南的广东。 福斯特和他的同事们使用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期间从全球各地采样的160个完整的病毒基因组数据,绘制出新冠病毒的原始传播图,发现病毒通过变异产生三个不同的变异体,分别被列为A、B和C。 研究发现,A型新冠病毒最接近于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即原始病毒。A型病毒虽然在武汉出现,但并不是武汉的主要病毒类型,反而是由A型病毒变异产生的B型病毒是武汉流行的主要病毒。B型病毒不仅在武汉流行,也传播到了中国其它地方和整个东亚地区。 福斯特表示,虽不能确切推断出病毒的源头所在地,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最早是在中国传播起来的。 他说:“我很确定,病毒的最初传播是在中国,也可能是在中国南部。但这并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比如说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姑且说是马达加斯加的科学家,在他/她的车库实验室里人工制造出了一种病毒,然后到了中国,并在那里投放了病毒。这是数据无法区分的。但我可以说的是,病毒的传播是很早就在中国发生了。” 福斯特还表示,鉴于媒体上对新冠病毒源头的浓厚兴趣,他特别研究了疫情早期的有限数量的病毒样本。这些病毒样本显示,病毒最早开始传播的地点并非武汉,而是更往南的地方,有可能是广东省。但他也强调,考虑到样本数量有限,这只是初步的推断。 他说:“截止到那个时候(1月17日),我想我们共有44个来自武汉的样本,截至1月17日,其中有42个是B型,只有两个是A型,所以武汉看起来不像是A型(病毒)的早期传播地,42-2,对不对? 但如果我们看当时中国的其他地方的样本,只有11个,所以非常少。但在这11个样本中,有7个是A型,4个是B型。C型在那时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我看一下这些样本发生在哪里,它们发生在深圳,在广东。所以,它们应该是(源)在中国南方地区。”也就是最早的病毒样本来自于中国,时间是12月24日,福斯特的团队还推算出新冠病毒最早是从2019年9月13日至12月7日这个区间内开始的。”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人员说: 我在完成本文写作之时,看到网上一篇报道。4月8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一篇由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题为《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博士。论文显示,研究人员按照进化关系,将新冠病毒变种分为A、B、C三类,A类和从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为相似,更多地发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受感染者。研究人员称A类病毒为“爆发根源”(the root of the outbreak)。B类毒株是A类的变种,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在欧洲大规模传播的是C类。可惜的是西方主流媒体似乎对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成果并不感兴趣。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人员说: 我在完成本文写作之时,看到网上一篇报道。4月8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一篇由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题为《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博士。论文显示,研究人员按照进化关系,将新冠病毒变种分为A、B、C三类,A类和从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为相似,更多地发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受感染者。研究人员称A类病毒为“爆发根源”(the root of the outbreak)。B类毒株是A类的变种,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在欧洲大规模传播的是C类。可惜的是西方主流媒体似乎对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成果并不感兴趣。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人员说: 我在完成本文写作之时,看到网上一篇报道。4月8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一篇由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题为《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博士。论文显示,研究人员按照进化关系,将新冠病毒变种分为A、B、C三类,A类和从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为相似,更多地发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受感染者。研究人员称A类病毒为“爆发根源”(the root of the outbreak)。B类毒株是A类的变种,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在欧洲大规模传播的是C类。可惜的是西方主流媒体似乎对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成果并不感兴趣。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基因遗传学者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虽然还无法断定病毒的确切起源,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最早是在中国传播开的,而且病毒最早的流行地点可能并不在武汉,而是比武汉更靠南的广东。
福斯特和他的同事们使用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期间从全球各地采样的160个完整的病毒基因组数据,绘制出新冠病毒的原始传播图,发现病毒通过变异产生三个不同的变异体,分别被列为A、B和C。 研究发现,A型新冠病毒最接近于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即原始病毒。A型病毒虽然在武汉出现,但并不是武汉的主要病毒类型,反而是由A型病毒变异产生的B型病毒是武汉流行的主要病毒。B型病毒不仅在武汉流行,也传播到了中国其它地方和整个东亚地区。
福斯特表示,虽不能确切推断出病毒的源头所在地,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最早是在中国传播起来的。 他说:“我很确定,病毒的最初传播是在中国,也可能是在中国南部。但这并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比如说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姑且说是马达加斯加的科学家,在他/她的车库实验室里人工制造出了一种病毒,然后到了中国,并在那里投放了病毒。这是数据无法区分的。但我可以说的是,病毒的传播是很早就在中国发生了。” 福斯特还表示,鉴于媒体上对新冠病毒源头的浓厚兴趣,他特别研究了疫情早期的有限数量的病毒样本。这些病毒样本显示,病毒最早开始传播的地点并非武汉,而是更往南的地方,有可能是广东省。但他也强调,考虑到样本数量有限,这只是初步的推断。
他说:“截止到那个时候(1月17日),我想我们共有44个来自武汉的样本,截至1月17日,其中有42个是B型,只有两个是A型,所以武汉看起来不像是A型(病毒)的早期传播地,42-2,对不对? 但如果我们看当时中国的其他地方的样本,只有11个,所以非常少。但在这11个样本中,有7个是A型,4个是B型。C型在那时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我看一下这些样本发生在哪里,它们发生在深圳,在广东。所以,它们应该是(源)在中国南方地区。”也就是最早的病毒样本来自于中国,时间是12月24日,福斯特的团队还推算出新冠病毒最早是从2019年9月13日至12月7日这个区间内开始的。”
政府官员通知销毁病例样本 不得对外透露
野生贩卖之路,但武汉的可能性最大。
我在完成本文写作之时,看到网上一篇报道。4月8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一篇由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题为《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博士。论文显示,研究人员按照进化关系,将新冠病毒变种分为A、B、C三类,A类和从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为相似,更多地发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受感染者。研究人员称A类病毒为“爆发根源”(the root of the outbreak)。B类毒株是A类的变种,主要发生在中国境内。在欧洲大规模传播的是C类。可惜的是西方主流媒体似乎对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成果并不感兴趣。
这些人没救了
lz中文link都发了你还在用中国驻法大使馆的话断章取义扭曲事实,看看人家原文是怎么说的:“
他说:“截止到那个时候(1月17日),我想我们共有44个来自武汉的样本,截至1月17日,其中有42个是B型,只有两个是A型,所以武汉看起来不像是A型(病毒)的早期传播地,42-2,对不对? 但如果我们看当时中国的其他地方的样本,只有11个,所以非常少。但在这11个样本中,有7个是A型,4个是B型。C型在那时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我看一下这些样本发生在哪里,它们发生在深圳,在广东。所以,它们应该是(源)在中国南方地区。”也就是最早的病毒样本来自于中国,时间是12月24日,福斯特的团队还推算出新冠病毒最早是从2019年9月13日至12月7日这个区间内开始的。” 至于为什么最接近新冠病毒源头的A型病毒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更常见,福斯特团队的研究认为,B型病毒在东亚地区的本地化可能也是‘奠基者效应’所致,即“基因瓶颈”,也就是当病毒从一个小的、孤立的感染群体中建立起新的类型时所发生的。 另外一种解释是,武汉的B型病毒可能在免疫和环境上更适应很大一部分的东亚人群。而对于东亚以外的地区,病毒需要变异才能克服对它的抵抗力。这体现在,在初始阶段,新冠病毒在东亚地区的变异率要比其它地区慢。 ”
b型在武汉和大陆更常见 正说明大陆是发源地 已经产生二次变异
直接去看英文原文说的更明白
—— — - - - —- - - - - - —
研究发现,A型新冠病毒最接近于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即原始病毒。A型病毒虽然在武汉出现,但并不是武汉的主要病毒类型,反而是由A型病毒变异产生的B型病毒是武汉流行的主要病毒。B型病毒不仅在武汉流行,也传播到了中国其它地方和整个东亚地区。而A型病毒主要的流行地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欧洲流行的C型病毒则是由B型病毒变异而来,在法国、意大利、瑞典和英国的早期病例中发现。这种类型的病毒在该研究的中国大陆的样本中未发现,但在新加坡、香港和韩国等地均有见到。
但这能否证明新冠病毒就是源自于美国呢?
福斯特对美国之音说:“我们看到的是‘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所以在1月初,我们并没有看到美国有A型(病毒),但后来我们看到了。看上去的情况是,有前往加拿大和北美的人携带了A型(病毒),通过‘奠基者效应’,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发现但却传开了,而且传染性很强。然后,突然间A型病毒在美国就成了主要的类型。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奠基者效应’。这并不意味着因为它是美国的多数类型,所以它就是来自美国。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