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与常识

钱浩成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公,是众;德,是正确的、符合人性的行为。公德,乃符合人性的社会行为也。社会公德,就是符合人性的公众性集体行为。因此,社会公德的缺失,本质是关于人性的社会性共识的匮乏。显然,社会公德,是一个不需要法律强制的社会共识,也是一个社会对人性认识的基本常识。
人之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性。而人又是一个高级的动物。因此,人具有动物和人的两面性。动物性多以条件反射的本能,支配自己的行为,而不顾及行为的后果;而人性的反映,多以理智的思考,来决定行为的尺度和方向。
一个文明的社会,在于努力抑制人的动物性,发掘和保持人性。显然,一个忽视人性、漠视人性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动物性本能肆意妄为的、野蛮社会。
社会公德的基础,是建立在人类对人性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的。社会公德的层次和坚固程度,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文明性。
而社会公德的建立,取决于该社会生活下的人,对人性认识的共识程度。有共识,社会公德就有立锥之地;没有共识,就不可能有社会公德的存在。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家庭的人伦,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对人性的文明性认识。因此,很容易形成一个社会共识,自然就演变成了一个社会常识,而无需要用法律来强制。。这个常识,就是封建社会的公德。其社会结果,常常是高于法律。而人伦的核心是亲情,其次是序的理。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将“情”至于“理”之前的原因。因此,封建社会时期的儒家,强调德治,而非法治(注意:不是德制和法制)。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到,中国封建社会运行的超稳态结果,不是因为统治阶层的功劳和力量,而是人伦思想形成的社会公德。这就解释了,中国过去2000多年来,多次外侵而不被灭亡,反而具有后发制人的融化作用的事实。
而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人的内战或民族反抗,本质都是动物性生存本能的反抗。这种反抗,都是因为外来者或封建统治阶层,彻底破坏了社会公德,造成人性社会行为标准的丧失,引起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混乱,从而唤发了人的动物性本能。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历来反抗的口号:无思想而只有物质利益追求的事实,最终被拥有和恢复人伦思想的集团所征服,而得到证明。
显然,中国历史上的反抗,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性,要大大高于建设性。看中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晰地证明。因此,过去的所谓农民起义,是不值得宣扬,而只值得反省。
今天,人类对物质的深度认识和开发,加深了人对自身的认识,将人生老病死的动物性基本认识,和人伦的人性的粗浅认识,更深入到人权的人性深度。农业文明,进化并让位于现代工业文明,继而发展到未来的科技文明。旧有的社会公德,必然是要调整的。但是,决不能打破。否则,整个社会必然又要唤起野蛮的人的动物性本能。在这一点上,新加坡是一个典范。
新的社会公德,必然是建立在人权思想上的。这是不容致疑的。因为,我们已经踏入了现代工业的社会,而且正在迈向科技文明。这是事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自我配套的基本规律。明者,当努力建设之;无知狂妄者的妄为,只能是最后的叫嚣,或者是给自己的坟墓多掘几锹土,以让自己死后,被埋得更深一点。
缺德,是建德的前提。但是,缺德,不是败得,更不是毁德。而是调整和补充。
当前的缺德,呼唤我们建立新的道德观,尽快填补这个真空,以让社会不重蹈动物性的暴力灾难。这个新德,就是人权、自由、公平、公正、公开、民主、法制、宪政的系统思想。
尽快建立这个思想的社会共识,让这系统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常识,即新的社会公德,是中国社会最终获得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写于 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