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社会的必备——对哲学研究与运用的再认识

钱浩成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哲学是个外来词。对哲学的解释,也有众多不同的版本。对于已有的各种解释,本人更趋向于词汇来源的原意:
“Philosophia(哲学)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语Philosophia是由philos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指“智慧”。Philosophia(哲学)按其本义而言,乃是指爱智慧、追求智慧、追求真理。
最早使用philosophia(爱智慧)和philosophos(爱智者)这两个词语的是毕达戈拉斯。据蓬托斯的赫拉克利德在《论无生物》中记载,当毕达戈拉斯在同西库翁或弗里阿西亚的僭主勒翁交谈时,第一次使用了philosophia(爱智慧)的词语,并且把他自己称作philosophos(爱智者)。毕达戈拉斯还说,在生活中,一些奴性的人生来是名利的猎手,而philosophos(爱智者)生来寻求真理。他明确地把爱智者归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也把自由和真理联系在了一起。追求真理的人,也就是追求智慧的人。
即,把哲学看作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的一门学问,更为贴切。
然而,本人在对大量哲学书籍的阅读中,感觉到:所有的哲学都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纵向和横向的方向上,进行的一种无限研究。
这种研究,表面上看,其最终大多是自己否定自己的死循环。而本质是向人们展示了这个概念的全方位、立体的所有的内涵和外延。实质上,哲学研究的本质,是对存在于社会的概念,进行无限的分析和认识。因此,哲学不仅具有永恒性,也具有普遍性、开放性。
显然,对哲学的使用,绝不能不顾及环境而照搬原话。反而首先要依据环境,进行层次的分割;然后进行新环境下,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类、取舍;即对概念在新环境下,进行界定。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运用好哲学。
哲学是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说明爱好哲学的人,是一个对社会客观存在,进行不断探索的人;其行为表现,必然是一个善于思考,而喜欢理性的人。因此,普及哲学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趋向理性和文明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显然,哲学和运用发达的社会,最终必然也是一个领先的社会。
然而提到哲学,对于现代大多只接触过马列口号的中国人来讲,只认为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未明实质,而将其当作诡辩使用的辩证法。对哲学的狭隘和片面的认识,不仅封闭了自己的思想,反而片面地将哲学所无限研究后自我否定的结果,看作为哲学的本质,从而将哲学归结为一种虚无,将哲学中的辩证法归结为一种诡辩。最终导致对哲学的否定。
无疑,这种承认哲学之重要性,又将哲学进行自我否定的事实,导致中国人不仅抛弃对真理的追求,对智慧的嘲笑,还将自己封闭在现实的感受之中;导致整个社会将理性降格为经验,从而否认理性,趋向原始本能的感性。
抛弃哲学的人,就如一个能够满地奔跑的儿童。其思维是来自于感性上的、本能的条件反射,拥有完全的随机性、单一性,而非系统的逻辑性;其行为自然就显示难以掌控的、非此即彼的两极性。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暴力和无序是常态,破坏就必然多余建设;这个社会的稳定,就全仰仗于恐吓下的威慑;其社会形态就必然趋向于各种形式的专制和独裁。
这个社会在世界的地位,就因自身永远处于不稳定的因素,而表现出非文明(至多是个亚文明)的状态。因此,这样的社会,不仅不可能给世界带来稳定前景的憧憬,反而会让世界审慎,更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前沿。
写于 2009.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