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国内朋友圈怎么都在说方方不好了?

正版凤姐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这风向,怎么回事?
w
whatever.
因为方方写的日记要在国外出版了 很多文字类大v都羡慕坏了
r
rime
秋后算账的优良传统
t
treepose
为方方感到不平!
l
luckhap
朋友圈什么时候说过方方好话吗?
C
Chiaseed
豆瓣一直在骂方方,不是最近才这样的
章鱼小丸子_V
揭了中国人的短嘛。
E
EggMM
朋友圈都是删过的啊
i
ivln
人红是非多,中国就是这徳性,见不得人好。
C
Corsair
理性声音都删掉了,可不只剩傻逼了
c
chicot
言行不一,一边骂人家用特权吃人,一边自己用特权送家人离开。
c
camfis
国人这金鱼一样的记忆真的没救了
i
iceriver009
她不过是如实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情,没有问题,但是这么快都翻译成德文版,感觉确实有幕后黑手。她的日记成为了欧美政客甩锅的材料。中国在疫情初期确实信息不透明,1月24日武汉封城之后,欧美疫情蔓延成这个鸟样纯粹是欧美政府自己傲慢无知,爆得比疫情发源地还严重能怪别人?
因为她揭了伤疤给人看
l
lulala
捅破皇帝新衣的骗局还能有好果子吃?
t
thymetime
因为世界各地的乱象都够出个《封城日记》宇宙了,大家还不是在顽强的活着。再继续追捧她的伤痕文学,让意大利和纽约人民情何以堪。
如果写纽约,只悲叹遍地裹尸袋、医院PPE不足的惨状,不写几万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的勇敢,看了不会让人想骂吗?
2
201120152019
因为国内人觉得她反中。。。
瓶子
因为她只写了武汉疫情做得不好的、悲观的一面,而那么多人的辛苦努力和积极向上的一面她全都没写,现在还出版到国外,让其它国家都以为武汉做得有多么差。
l
luoguo
给你们看看这个的评论https://m.weibo.cn/6508016609/4491480985394400 能给你看的满脑子问号,怀疑出一个平行世界
B
Banff_Jasper
希望她能承受住,也希望不要有更进一步的事发生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c
cutie
原来是这样呀,怎么批判她的人的论调这么像当年文革的德性...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70627/cc27fang-fang/ 遭左派围攻,作家方方谈《软埋》的“软埋” 罗四鸰 2017年6月27日 作家方方。 作家方方。 COURTESY OF FANG FANG 4月底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路遥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评委们把大奖颁给了湖北作家方方的《软埋》,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土改中失去惨痛记忆的老妇人的故事,评委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她固然不是选取土改题材的唯一作家,但她却是把同类题材处理得恰到好处的作家,让批判性与文学性打到了很高程度的融合。” 就在这部小说获得这项民间奖项的前一天,在方方的家乡武汉举办了一场针对小说的批判会,亲身经历土改的老革命、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及其后代参加了该会。武汉钢铁厂原组织部长殷学元发言说,方方污蔑土改,意在颠覆共产党。座谈会上还挂着一个大横幅“《软埋》是一株大毒草”。 不久,中国一批极左派人物撰文对小说《软埋》以及作者方方进行政治批判,认为小说是为地主阶级翻案,否定中共的土地改革政策,并认为当下中国文艺界需要认真贯彻习近平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5月22日、23日、24日接连三天,前中共中组部部长张全景、解放军上将赵可铭、中共中央宣传部研究室原主任刘祖禹三位中共高官在红色文化网,分别发表文章《〈软埋〉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反映》、《〈软埋〉是对土改的反攻倒算》、《<讲话>之后发表<软埋>是极不正常的》,对《软埋》进行政治批判。5月27日,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王诚也在察网发表批判,称“《软埋》其实就是一颗颜色革命的信号弹,通过伪造一个地主家庭被软埋的历史,来为刘文采、黄世仁们翻案。” 方方在一次讲话中。 方方在一次讲话中。 COURTESY OF FANG FANG 对于极左派运动式的大批判,方方也不停地在自己的微博进行回应与反击,称自己是一位自由的作家,并感慨“文革”阴魂不散。方方5月22日写道:“我的写作,一向关注社会进程中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有读者一定要肢解小说,并恶意解读其内容,以夸张的方式,向诸多不读作品的人们传达错误信息,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想知道我为什么‘不倒’吗?”方方5月23日再次反击写道。“我身后当然有大背景!而且是巨大无比的背景!他的名字叫常识。常识,这正是你和你的极左伙伴们所缺少的。” 但是到了5月25日,方方微博称《软埋》停印。随后《软埋》在当当、京东等网上书店下架。不过,小说《软埋》却因极左人物的批判与方方的回应,成为热门读物,许多读者赶紧在书店或是淘宝购买还未下架的图书以示支持。《软埋》的Word文档或是PDF文件更是在读者中秘密传播。 订阅“简报”和“每日精选”新闻电邮 请输入电子邮件地址 同意接收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产品和服务推广邮件 查看往期电邮 隐私权声明 方方,原名汪芳,当代著名作家,198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风景》被视为新写实主义开山之作,代表作有《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现为湖北省作协主席。她不甘于历史与记忆的被“软埋”,用三年时间将小说写出,2016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来并未引起社会的太大关注。在极左批判之后,不仅“软埋”成为一个热门词汇,用来形容当代中国的历史与记忆,中共土改的历史也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20万字的小说《软埋》,讲述的是一位老妇人丁子桃突然陷入痴呆后,她的儿子吴青林无意中发现父母身世的故事。原来父亲吴家名原是山西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全家在1948年的土改中被杀后,隐姓埋名成为医生。母亲原名黛云,在1950年代土改时期,娘家人被杀、婆家全家集体自杀且被“软埋”,即不入棺椁直接被泥土埋葬。黛云侥幸逃出,被吴家名救活,但从此失去记忆。就在吴青林发现自己父母家族的可怕历史时,被记忆折磨了两年多的丁子桃去世,没有和儿子说一个字,她的记忆从此软埋。 方方在小说后记中写到,书名及故事来源于她的一位朋友的母亲。朋友的母亲当年只身从四川逃出,后给人做保姆。后来朋友买了别墅,母亲依然紧张和恐惧,即便得了老年痴呆症,依然清晰地说:我不要软埋。“人死之后没有棺材护身,肉体直接葬于泥土,这是一种软埋;而一个活着的人,以决绝的心态屏蔽过去,封存来处,放弃往事,拒绝记忆,无论是下意识,还是有意识,都是被时间在软埋。一旦软埋,或许就是生生世世,永无人知。” 就这部小说掀起的波澜之时,方方接受了采访。采访用邮件进行,经过删减与编辑。 问:小说后记中你提到你的家族历史片段,能说说你家族在土改中的经历吗?你们的家庭记忆也被“软埋”?关于土改,你查阅过相关历史资料吗? 答:小说内容跟我的家族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我在写完小说后,想写一部百年社会动荡和变革之中一个家族的命运,所以就去老家看看。因为我父母的家庭还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由于我父母年轻时即出来读书工作,我从来没有去过老家。小说写完后,交给了出版社,然后才第一次回到老家。的确,我在乡下了解到许多过去从未听说的事。几十年过去了,知道一点往事的只剩有两个表哥,其他晚辈也几乎都不知道。小说的原型人物是我朋友的母亲,但也只有一点点痕迹。我在后记里也提到。正是被她母亲所说的“软埋”两个字所击中,放下手上的他作品,开始写这部书。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曾在电视台工作,经常下乡去拍纪录片,后来又下乡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这种经历,使我有机会在乡下看到许多无主大宅,或说是老式庄园。也有的宅园会有一二后人,偏居一隅,多是贫困潦倒者,更多的则连主人都没有。好奇中问村民,他们也会跟我说一点当年往事。这些我见多和听多了,便会沉淀在心里。 此外小说中所写的川东,我也专门去过。因为涉及到土改,我自然会查阅资料。很多与土改相关的资料非常小众,毕竟这是过去了多年的事。而这样一件影响到中国社会进程的大事,大家也都忘记得差不多了。现在,倒因为《软埋》一书的遭禁,这些资料反而流传开来。这也让我很意外。当然,我读或查到的,应该比流传得更多一些。我写过不少有历史背景的小说,我的写作习惯就是在开笔之前,一定要把案头资料工作做足。非但如此,我还会去现场查看。几乎每一部小说都是如此。 问:《软埋》以否定土改而引起争议,不过,小说中土改历史并没有正面出现,而是在一位失忆老人的记忆中再现的。与其说这是一部土改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土改记忆的小说。可以这么说吗? 答:也可以这么说吧。小说其实并无反对土改的议论,甚至没有反对的倾向。对历史事件不作评价,这大概也是我写作的一个基本态度吧。因为很多历史进程中的事件,经常有着非常复杂的背景和非常特殊的原因。是非对错,不是由一个作家来评判的。文学是人学,我的小说关注是的在这些历史进程中受到冲撞而被改变命运的人。社会事件只是人物的背景而已。甚至,归到这部小说中,我倒是更多的有一种与历史和解的态度。这种和解表现在我对遗忘者的体谅。毕竟这是一段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几乎整整一代人都业已逝去,留下来的后代也可以放下这些,以向光明处看的心态,过好现在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他们可以遗忘,但社会精英会应该对这件事有所记录。一个社会的重要事件,不能让时光软埋掉,我们需要记录下来。个人可以不需要记忆,但历史和民族需要。记录的目的是可以以史为鉴,为后来的社会进步提供文本参照。 问:那么,你怎么看土改的历史?既然小说其实并没有正面写土改,你认为,小说《软埋》为什么会触怒极左,引起他们的大批判? 答:我本来就没有对土改这一事件进行正面描述的想法。我只是想写在那样的背景下,一个人和一些人的命运。至于土改本身,我一向的看法是:一个新政权的建立,进行土地改革或许也是必然。实现耕者有其田,抑豪强,均贫富,大约也是一种社会理想。但是怎么改?是否需要这么残酷?是否需要杀掉这么多人?我作为一个人本主义者,持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显然的。其实这部小说中人物命运是有些悲惨,但却是一部观点温和的小说,仅仅涉及到土改这个题材而已。 之所以引起极左围攻,我想有极左自身原因。因为任何派别一旦走向极端,就会随时寻找攻击目标,如果他们不攻击别人,便会自己相互攻击。只有在攻击他人的情况下,他们方可团结一致。当然,或许有人背后策动,比方我在评奖和评职称过程,对一些四处搞活动的人进行过批评,显然这些人对我也是相当仇恨的。利用极左的情绪,对我个人进行报复大有可能。不然,很难理解,三个退休高官(指前中共中组部部长张全景、解放军上将赵可铭和中共中央宣传部研究室原主任刘祖禹——编注)几乎在同时看了小说,并且同时期写出内容大体相同、文风大体接近的文章。而且这三个退休高官的共同点都是喜欢书画。有时候,一些事看起来很复杂,稍加搜索,追踪寻迹,一下子就能看到是怎么回事。所以,引发这么一个事件的导火索,很可能就是我得罪的某一个人,他寻找他的哥们帮忙,而极左的“网络新文革”也正好需要目标人物作为突破口,他们也要有他们的存在感,发出他们的声音。这个话题,或许正好合他们的意。两下里一拍即合。由此,所有极左的骨干人物几乎全体上阵,没有写文章的,也通过转发表态,声势真是非常的浩大。用词之激烈、之凶狠,也非常让人惊讶。从普通的底层百姓,到北京高官,都来批判这一部小说——一部观点如此温和的小说,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它不可能不成为事件。 实际上,他们从第一篇文章开始,就不是在谈作品,而是针对作家。以他们列出来的罪状,放在过去,都是杀头罪,放到现在,也让官员们高度胆寒。他们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一波一波地示意官府:这个人的小说是在反对你们,你们应该严惩她。他们也吃定了官方心理。为了维稳,官方一定会听从他们摆布。 问:赵可铭〝仍然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或政治宣传的工具〞,这种论调的出现,很容易让人想起文革。你认为为什么如今还会出现这样的批判和论调? 答:我们在大学时,曾经联合湖北省的文学期刊《长江文艺》杂志社做过一次专题讨论,即:文学是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那时间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我们大部分同学都坚决否定“工具论”这一说。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根本不用再讨论。文学当然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虽然它时而可以作为工具。但它的本质不是用来当任何工具的。所以,再次看到具有文革风格的文章,我还是吃了一惊,真的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上海华东师大钱谷融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这句话深深地影响到我。他说:“文学是人学”。我极认同这个观念。你不能要求一个作家必须是政治家或革命家,要求他们的写作是为政治或为革命;也不能要求作家的写作必须按规定去写,或者按上级要求去写。如果历史上过往作家都是这么写作的,我们今天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文学经典可以一读?文学更多的是一种个人表达,无数个人的表达,汇集起来,才是一个时代的表达。 问:《软埋》一方面得到民间文学奖“路遥文学奖”,另一方面遭到左派人士张全景、赵可铭等人的围攻,你自己是怎么理解当下中国这个奇怪的现象?如何看待当下中国这两种严重对峙的情况? 答:我不介意得不得奖。而且我之前也并不知道有一个路遥奖。但在一片批判声中,评委们把路遥文学奖给了我,我还是非常感动并感谢的。这种感动感谢并非是得了奖,而是一种认同。它让我知道,在文学界,至少有不少人与我有着相同想法或相近的价值观。对于极左的围攻,我最初也是备觉意外。先没当回事,因为很多作家都被攻击过。像陈忠实、莫言余华等,他们也都有(受)过攻击。 我是完整经历过文革和改革开放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一直在反左,反左的力度并且非常大,对社会上影响也很深。很长时间,极左都没有市场,一个极左者,一定会被社会所唾弃,也被众人所厌恶。当然,也许也有文革的拥护者,但那时没有互联网,他们没有发声机会。现在的极左人士其实与文革中的左派也是不同的人。应该说,改革开放让中国社会走出了困境,经济上得到腾飞,但这个过程,很多人都付出了代价,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们。虽然社会整体富裕了,生活比之以前都得到改善,但贫富差距的扩大、日常生活的艰难,比方看病、买房、教育、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再加上层出不穷的贪官和永远懈怠的官员如此之类。改革中的失误,许多后果是由他们承担下来了。国家长时间没有修正这些失误,便导致了他们深深的失望感。而他们的声音很难发出去,他们的诉求也经常被忽略,甚至他们积压的情绪也得不到安抚。 互联网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彼此回首往事,怀念当年要穷一起穷,要苦一起苦的清贫岁月,这已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安慰剂。极左们正是利用这样一些深怀失望感的人。个人际遇,使他们很容易情绪化,只要有人煽动,就会相信煽动者真是他们的代言人。这样一群人的基数非常之大。直到今天,我们的政府,仍然没有拿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让他们更新自己的观念,从而融入现代生活。我想,要化解现在的对峙,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民生并改变民生。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可能需要漫长的改革过程。 问: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成为中国文学创作指导思想。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作为作家,你怎么看待这两个座谈会所造成的影响? 方方:第一个会议中的“延座讲话”,我这样年龄的人,在文革中都学习过。毫无疑问,这个讲话对中国的文学有着极大的影响。第二个会议,我没有参加。毕竟我在国内也不是个积极分子。我虽然在湖北作协当主席,但在中国作协仍是边缘人物。何况我一向也不喜欢开会。没有资格参加这个座谈会,大概也是我们双方的乐见之事。说起来,无论第一次或第二次座谈会,都显示着高层领导对文学的喜爱和看重。他们的观点,自是对中国文学的走向影响巨大。这个影响不能用简单的文字陈述会出现在哪些方面等等,也无法用很精准(的)词汇来作一个判断。或许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吧。但需要说的是: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无论有多少领导的重要讲话,他们仍然会按自己的内心需求去完成每一部作品。
m
majiademajia
钓鱼帖啊
五毛外宣粉红们
排好队
Hliumit 发表于 4/9/2020 10:57:48 AM

典型的贼喊捉贼,在土共真是土共的好公民,把土共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H
Hliumit
没看过她写的东西,但是看到说她装穷并提供大量证据的,自己住别墅还哭穷的作家想象力应该是够用了

没看过就喷? 盲人至少还去摸象呢
p
pinkkitty
90%正面,10%负面。这就是中国的真实情况。
方方只写了10%的负面,这非常符合西方的口味和意识形态。

jackwonglstc 发表于 4/9/2020 7:54:53 AM

暂且不说你这90%正面,10%负面是否是中国的真实情况。但在中国,所谓的“正面”有99.9%的作家和媒体人来歌颂,只出了一个方方发出不同的声音,就这一点都不能容忍吗?!
l
loveccc
理性声音都删掉了,可不只剩傻逼了
Corsair 发表于 4/8/2020 11:00:03 PM

理性声音都删掉了,可不只剩傻逼了totally agree
a
aiyamayayongle
回复 104楼pinkkitty的帖子 非主流相声演员在剧场里说几句皇上不爱听的话,央视都要找个借口打压,你觉得呢?
她的日记里有好多道听途说,我同意一个公众号里的评论,出版的太着急,有的事情需要证实一下才能出版。
a
audralin
你读了方方的日记吗?她怎么没有写正面?就是你们这些被只会被舆论牵着走,根本连原文都没有看过的白痴,让真话消失,谎言横行!
90%正面,10%负面。这就是中国的真实情况。 方方只写了10%的负面,这非常符合西方的口味和意识形态。 jackwonglstc 发表于 4/9/2020 7:54:00 AM
h
happylife2011
和政府不在同一个步骤唱起反调,最终要被清算的。这是中国一贯的作风..政府要你臭,你就得臭!
e
erniuth
这次才知道这么个人,一开始看只是觉得她可能伤痕文学写惯了太丧了,随便看看就算了,但是那次看到她说家里老狗得了皮肤病要洗澡,但是保姆好久不来了就直接不管了,是真的雷到了,这人是没有心么?
l
longtimesago

这次才知道这么个人,一开始看只是觉得她可能伤痕文学写惯了太丧了,随便看看就算了,但是那次看到她说家里老狗得了皮肤病要洗澡,但是保姆好久不来了就直接不管了,是真的雷到了,这人是没有心么?

erniuth 发表于 4/9/2020 1:08:26 PM


你到底看没看过方方日记啊?她自己有很重得皮肤病,手裂的不能沾水。后来解禁了第一件是就是带狗出去看兽医。你想批判别人的时候还是要花点时间的
p
piggydudu
一直就不受待见,我清楚记得有个同学发了六六的文章,评论说名字差不多,六六写的都是正能量,不像某人都是负能量
shuaidou 发表于 4/9/2020 12:28:50 AM

这个某人可能指的是六神,你可以查六神磊磊读金庸,最近也是被骂得很惨
this.id. 发表于 4/9/2020 1:05:34 AM
六神哪有一直负能量啊!六神只是没有一直正能量而已。六神反复强调的只是不要把丧事办成喜事,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要因为中国控制的快控制得好就对其他国家幸灾乐祸,叫嚣全世界都要来抄作业。他还自己亲力亲为为湖北捐了很多物资。在疫情这件事情上,六神和押沙龙是我关注的公号里面三观最正的。 ---发自Huaren官方Android app
T
Tinysteps
国内一向都只能接受一种声音的啊,那就是赞颂党,正能量主旋律
珞珈山街
作为武汉人,对方方日记有深切共鸣。
T
Tinysteps
五毛居然还觉得10%是负面?不应该是0.1吗?知识分子本来就应该是监督政府的群体,不过在国内集体被阉割了,还不允许别人长jj
90%正面,10%负面。这就是中国的真实情况。 方方只写了10%的负面,这非常符合西方的口味和意识形态。 jackwonglstc 发表于 4/9/2020 7:54:00 AM
e
erniuth


你到底看没看过方方日记啊?她自己有很重得皮肤病,手裂的不能沾水。后来解禁了第一件是就是带狗出去看兽医。你想批判别人的时候还是要花点时间的

longtimesago 发表于 4/9/2020 1:20:15 PM

“手裂的不能沾水”呵呵 当然看到了
a
ahqi
你这张口就说,把消息来源发出来吧。要不你就是诽谤。 至少我知道那个所谓高中生就是假的。方方是实名写日记。那个高中生写的东西完全不像高中生.有本事实名出来。
她这本日记在墙内的口碑一直都不讨好啊,后面还把一个活着的护士写死了(没细看这是怎么回事),基本上都人人喊打了,就连“高中生”都给“方方阿姨”写信了...包括武汉人很多也倒她,前几天发微博《人祸》求救自己老爸“顾老师”的那个女网民也骂过方方吧 红豆酒酿 发表于 4/8/2020 11:15:00 PM
a
ahqi
因为美国不是中国。 你觉得不好你上啊,写个纽约日记啊。联系国内出版社发一个。让五毛们高潮下
纽约连方方都没有 Beau 发表于 4/9/2020 1:57:00 AM
a
ahqi
证据拿出来!
没看过她写的东西,但是看到说她装穷并提供大量证据的,自己住别墅还哭穷的作家想象力应该是够用了 lindasong 发表于 4/9/2020 8:20:00 AM
b
baobao557
我朋友圈算是少见的开明了,甚至还有很多反共的。
但是今天居然也有人说方方日记在美出版的确让国人不爽了。
可以理解,中国人骨子里还是那种家丑不可外扬的老思想。
另外,巨大的集体精神创伤下,他们一时间也不愿正视武汉这个疮疤。
只是,连正视自己伤口的能力都没有,唉,何谈真正痊愈呢?
美国做的也很差,纽约也很惨,但是,写ICU新冠病患死亡日记的美国医生也没有被人骂美奸吧?
就觉得很无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有种一点点看着祖国滑进深渊但我们却无能为力的感觉。
cristal2011 发表于 4/8/2020 11:50:43 PM


同意,国人确实不愿正视武汉这个伤疤。一直宣传防疫战疫成功,但说实话,武汉湖北以外的城市的人没有资格说这个成功,因为他们成功活着是建立在要求别人牺牲的基础上的,而且别人的牺牲并不都是自愿的。
莱克星顿的枪手
你觉得一个在疫情中跟普通人一样被迫呆在家里出不了门的老阿姨写门外面的事满不满足日记天然的当事人第一视角的真实性要求?她的文字里关于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全部是非第一人称视角的,再去读读二战时期的安妮日记,你就清楚哪个是真正的日记,那个是文学创作了。说方方写的算日记,就好比这期间有人连门都不出,在家里用摄影机拍了一部由家人扮演还原听来的关于外面的一些消息,然后说拍出来的影像叫纪录片一样荒唐。
K
Kissohkiss
理性声音都删掉了,可不只剩傻逼了
Corsair 发表于 4/8/2020 11:00:03 PM
1
120ParkAve
你觉得一个在疫情中跟普通人一样被迫呆在家里出不了门的老阿姨写门外面的事满不满足日记天然的当事人第一视角的真实性要求?她的文字里关于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全部是非第一人称视角的,再去读读二战时期的安妮日记,你就清楚哪个是真正的日记,那个是文学创作了。
莱克星顿的枪手 发表于 4/9/2020 4:10:47 PM


她文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你觉得她写的不好可以不读不买,没人逼你买她的书。

国内官媒默许那些狂犬病一样骂方方的是为她的文字不好不是“第一人称”?真能转移焦点
1
120ParkAve
作为武汉人,对方方日记有深切共鸣。
珞珈山街 发表于 4/9/2020 1:30:10 PM


谢谢,同感
莱克星顿的枪手


她文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你觉得她写的不好可以不读不买,没人逼你买她的书。

国内官媒默许那些狂犬病一样骂方方的是为她的文字不好不是“第一人称”?真能转移焦点

120ParkAve 发表于 4/9/2020 4:14:09 PM


日记的属性不是好不好,是真不真实,客不客观,以非第一人称视角创作出来的东西就天然没有真实客观性可言,这就好比一个新闻调查记者都不深入一线坐在家里只根据一些他人提供的支言片语写出来的东西就不能叫调查报道。
j
junyanlee
回复 39楼cristal2011的帖子 回去随便翻翻方方日记吧,写ICU的美国医生至少是亲身经历,方方连自己住的大院都没出过,日记里都是“我听说,别人告诉我”,没有亲自核实就能写成纪实体实在牵强。
莱克星顿的枪手
她的所谓日记是记录自己身外的事件的,而不是记录她自己,而偏偏疫情这个特殊的事件,使她在记录着她并非能亲历见的事,滑稽的地方就在这里,就这个逻辑,在正常日子里一个上海人也能每天写一篇北京日记了,只要他有那边的几个朋友,再网上搜罗些信息。
T
ToBe
回复 39楼cristal2011的帖子

回去随便翻翻方方日记吧,写ICU的美国医生至少是亲身经历,方方连自己住的大院都没出过,日记里都是“我听说,别人告诉我”,没有亲自核实就能写成纪实体实在牵强。
junyanlee 发表于 4/9/2020 4:27:54 PM

有几位去医院调查去亲自核实的人,现在去向不明。
有8个转发肺炎诊断报告的医生,被惩戒。
珞珈山街
她的所谓日记是记录自己身外的事件的,而不是记录她自己,而偏偏疫情这个特殊的事件,使她在记录着她并非能亲历见的事,滑稽的地方就在这里,就这个逻辑,在正常日子里一个上海人也能每天写一篇北京日记了,只要他有那边的几个朋友,再网上搜罗些信息。
莱克星顿的枪手 发表于 4/9/2020 4:31:16 PM

那么,祝你今生多经历几次武汉人这次所经历的,看你变不变反贼。
a
apple2april

那么,祝你今生多经历几次武汉人这次所经历的,看你变不变反贼。
珞珈山街 发表于 4/9/2020 9:25:50 PM

这些国家队的专业选手心里清楚土工和厉害国是什么德行的,所以他们打死都不肯肉身回国,在这胡搅蛮缠是他们的工作,他们跟墙里不明真相的蠢韭菜们还不一样,这些人是真心坏
j
jackwonglstc
90%正面,10%负面。这就是中国的真实情况。
方方只写了10%的负面,这非常符合西方的口味和意识形态。

jackwonglstc 发表于 4/9/2020 7:54:53 AM [/url]


方方只写了10%的负面?我真的严重怀疑骂方方的人看了方方日记没有,或者是不是也只看了10%,选择性失明。
而且,方方只是一个作家,如果有99.99%的作家都在写赞歌,为什么不允许一个作家写哪怕那一点点负面?

bonton 发表于 4/9/2020 11:23:36 AM
谁不允许他写了?不允许他写还会有这个帖子么? 他写的让国内大部分反感,难道还不准别人说么? 就跟这个论坛有人说美国如何如何烂,你会什么反应? 你的反应也是国内人的反应。 你可以做个测试:谈谈大国抗疫这本书吧! 如果你马上次之以鼻,觉得那是假的,洗脑了。那么你和国内怼方方的人本质处于同一认知水平。
j
jackwonglstc
而且我很有点奇怪这个论坛上的人一说起武汉就好像多惨一样。 但是事实是不管从哪方面说,目前纽约都比武汉惨啊!而且看这个趋势,还在扩大。 怎么没人来说说纽约多惨呢!
莱克星顿的枪手

那么,祝你今生多经历几次武汉人这次所经历的,看你变不变反贼。
珞珈山街 发表于 4/9/2020 9:25:50 PM


你这种傻逼见过太多了,从来都不会就事论事,转移话题焦点是你们最擅长的。我没有反对任何人去记录,甚至不全面都不是问题,毕竟在事中谁都不能是上帝的全知视角,但是整个过程她在物理上与外面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隔绝的,这种视角本身已经决定她是在武汉还是纽约都没有区别了,在武汉家里听说与在其他任何地方听说她没有第一视角历见的事都是一样不符合日记本身的客观性的。
在武汉的人谁都能写日记,医生,护士,清洁工,火葬场的烧尸工…但是不能是一个一天除了家就是火葬场的人去写医院里的事,整个事情的问题在这里,不是方方能不能写的问题,而是写什么的问题。再拿二战时期德国的安妮日记和南京的拉贝日记举例,如果拉贝记的是从上海甚至是德国听来的事,而安妮记的是从南京听来的事,那这样的“日记”狗屁不是。极端点说,如果白晶汉宫有几个人每天给躺在轮椅上的霍金传递点消息,那霍金是不是也能写个英国皇宫日记了?
h
hearyt
用听来的小道消息写成自己无病呻吟所谓日记,然后被反华人士当枪使,以与自己文学水平不相称的光速在美国翻译发表,就这样。
T
ToBe
谁不允许他写了?不允许他写还会有这个帖子么?

他写的让国内大部分反感,难道还不准别人说么?

就跟这个论坛有人说美国如何如何烂,你会什么反应?

你的反应也是国内人的反应。

你可以做个测试:谈谈大国抗疫这本书吧!
如果你马上次之以鼻,觉得那是假的,洗脑了。那么你和国内怼方方的人本质处于同一认知水平。

jackwonglstc 发表于 4/9/2020 11:02:57 PM

你知道方方日记被封了多少次吗?什么叫做国内大部分?你咋不说修宪还几乎全票通过呢?大国抗疫官方都已经下架了,你们基层七毛还没有传达吗?
珞珈山街
回复 153楼莱克星顿的枪手的帖子 有种你也写好了,写个正能量的去beat 方方呗。可惜。。。。。。 你只能暗戳戳地在论坛发泄你那点阴暗心思。傻x,对,说的就是你。期待你被轮到,然后变反贼的那天。估计那时天边会飘来几个字,“又一个刘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