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公正、公开,个体与社会含义

钱浩成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谈完了哲学、系统思维和逻辑,我们再来看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共三言四字。他们组合后的含义和关联性,决定着其成败的走向。
在人类社会,单独的个体无“公”,俩人就是“公”的最小雏形。小到夫妇、朋友、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同事、擦肩而过的路人等,大到家庭、邻居、社区、公司、企业、单位、党派、团体、协会、国家等。凡是涉及俩人及其俩人以上的,都存在“公”。
个体的人之间是如此。如果将群体看作个体的人,那么,群体之间也是如此;只是在个体的人之间,多了一个集体的层次。
所以,“公”是一种人之间的状态。
至于“平”,就是人之间和平相处所必须的从心理获得双方认可的思想。“平”的标准,是双方依据此认可的思想,在行为上没有异议,不发生冲突。而这个认可,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协议、契约。
由于,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所以,“平”是有背景前提条件的。这个背景和前提条件,就是“平”所在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发生了变化,“平”就会成为不平的根源。而环境的变化,是以时间为轴线的。因此,在谈论“平”的同时,必须要有时间界定,作为附加的一种边界。如此,“平”就有了现实的时空立体性。这样的“平”,才会是相对完整的真正的“平”。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平”的绝对性也是永远运动的,绝对的“平”只是时间长短轴上的一个相对而已。
“平”的表象,是一种协议。而“平”的进行,就是一种道德、信用,以及自我约束。因此,对“平”的维护,就是一种正义的行为;这种维护“平”的正义行为,原则上除受环境的限制外,可以不受具体方式的限制,目的是恢复仍然具有时间效力的“平”。
显然,“平”的作用是处理事物矛盾;“平”的目的是和平共处;“平”的个体存在,是一种道德;“平”的社会存在,就是法律。
所谓“正”,是一种标准。“正”的源意是规律、是真理。所以,“正”长用来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然而,由于人对自然和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环境的相对性,“正”也存在一定的变动性。
“正”的标准意义,使其使用范围要超过俩人,至少三人。“正”的产生,最基本的是因俩人难以达到“平”的结果,而必须求助于第三者。将第三者作为一个可比的参照系,即作为建立双方达成“平”的认可的桥梁。
因此,“正”不仅具有规律、真理的含义,还具有多数性的含义。这个多数性来源的前提,主要是因规律和真理还没有被认识,人们只好求其次的多数。所以,“正”始终是在规律、真理与人的愚昧之间徘徊。这就为多数人的暴力,提供了依据。
显然,“正”也需要时空的界定。如果“正”是一种规律、真理。那么,她的时间轴相对要长久。就如牛顿三定律,在地球界面上是物体之间的自然规律和真理;而爱因斯坦相对论,就只适用于自然的太空运动。
因此,多数的“正”是一个人为的、短暂的、临时的、应急的、权宜的。其短暂性,注定多数的“正”,总归要走向真正的规律和真理的“正”;而维护多数的“正”,就显得是一种违背社会自然规律的行为,往往就要借助于强权和暴力,以此来扭曲社会自然规律,达到社会自然环境符合多数“正”存在的条件。
因此,“正”的产生,依赖于人群体对事物的认识,是人之群体认识一致基础上的产物。故而,“正”的产生,需要一个开放的、自由宽松的、和平的、平等的人之环境,以此开展充分的认识和交流。
也鉴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使“正”的肯定,也是有一定的前提环境条件和时间界定的。因此,“正”的延续,也需要一个开放的、自我审查。
至于“正”的使用,首先就要审核环境和时间的适用性。超出“正”被界定的环境和时间,“正”就不能作为一个参照物,不能作为一个比对物。
显然,“正”的建立,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进步;“正”的内涵是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正”的存在是一个参照物;“正”的作用是一面纠正人和社会的镜子;“正”的社会形式表象是法的正确使用。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和“正”,是一对各自独立,而又息息相关的双胞胎。“平”需要“正”作为基础;没有“正”的基础,“平”就是一个短暂的东西。而“正”是服务于“平”的;离开了“平”,“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绝对的“平”和“正”,就是一对完全啮合的齿轮。
相对时间和自然界物体而言,人类属于快速运动的多变体。因此,人类社会的“平”和“正”,要较自然界物体的“平”和“正”,容易发生游移和变化。这就需要一个第三方,来实时地对这种人类社会运动的“平”和“正”,进行监控,以及时提醒人类,随时对“平”和“正”进行调节,从而使人类社会建立的“平”和“正”,保持尽可能的、长久性的完美。
能够很好地胜任这个任务的,在目前看来,就是一个“开”字。
“开”在三公中的含义,就是将达成“平”的协议,和作为参照物的“正”,显露于表面,使“平”和“正”始终处于其背景环境变化运动下的受监控状态。形象地说,就是把人类社会的“平”和“正”,始终用对应人类自己不断变化的运动尺子,以保障人类自身制订和认识的“平”和“正”,始终处于相对完全的啮合状态。
因此,三公中的“开”,表面是展示,而本质是一把紧随人类运动的,衡量人类社会自身制订和认识的“平”和“正”的尺子。形象地说,“开”和人类永恒运动的关系,就是人和自己影子的关系。最贴切地讲,人类自身的运动是影子,随时在发生变化,而“开”则是人自身。现代社会下,这个三公中的“开”,就是社会全方位的监督。具体而首要的就是各种新闻媒体的自由。
任何概念,必须具有一定的时空性,才能拥有真正的意义。
中国的文字,大多都一词多意。如果在运用时,不对文字进行一定的内涵和外延上的界定,就很难得到正确的理解,反而会产生众多的误解、矛盾,甚至被歪曲、被利用。这就是强权能在中国占领真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写于 200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