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近几年还是80%人出国么?

d
daora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中国最聪明的人才还爱美国么?
w
wsman
取决于哪个系。中文系历史系的从来没这么高出过比例。物理系化学系的不出国谁还去学
B
Baguette
取决于哪个系。中文系历史系的从来没这么高出过比例。物理系化学系的不出国谁还去学

早十年前物理化学生物的毕业就去做金融四大行研了
w
woyaoshou
了解到的讯息是一直平均在30%左右。每年有波动,但不大。 而且很多人,特别是小刘,现在出国也就是出来看看眼界。现在可不是像2000年以前那样,中美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差了几十倍,很多人为了留下来,各种手段都使得出来。 认识的人里拿了绿卡的双博士回去的就好2-3对。
w
wfmlover
这个数字是拍屁股出来的 十多年前就算生物化学也只有一半左右出国
A
AbeLoveMe
这个数字是拍屁股出来的
十多年前就算生物化学也只有一半左右出国
wfmlover 发表于 4/3/2020 12:16:21 PM


别胡扯了,我前roomate北大生化系,全班最后在美国开班会,连班主任都出来了。
v
verayao
本科毕业大概30% 保研30% 去中科院30% 也有很多留在学校念了研究生又出来的。。大概占研究生的50%左右 然后出来又回去的比较少 最终呆在国外的可能40% 上下 理科院系
B
Banff_Jasper
000000000000000000
g
goodluck23
目测我们本科班出国读书的(包括本科就出,也有读了研再出)应该超过60%了,不过读完或者再工作几年海归的也不少,最后呆国外的大概40%?

本科毕业大概30% 保研30% 去中科院30% 也有很多留在学校念了研究生又出来的。。大概占研究生的50%左右 然后出来又回去的比较少 最终呆在国外的可能40% 上下
理科院系
verayao 发表于 4/3/2020 12:22:46 PM
y
yayuema
我表姐的儿子刚拿到OFFER, 就是不知道今年的签证形势如何。
w
weixin1234567
我表姐的儿子刚拿到OFFER, 就是不知道今年的签证形势如何。
yayuema 发表于 4/3/2020 12:38:12 PM


今年不知道,
明年肯定好中签
c
chore
老一辈的出国最多得就是北清和中科大。 现在最优秀的,家里只要不困难的,本科就不在国内读了,所以看这个比例也不准吧。
C
Cumberbitch

中国最聪明的人才还爱美国么?

daoran 发表于 4/3/2020 11:32:02 AM

从没有过80%出国
你拿数据说话吧
G
Giovanna
跟我们当年比例一样。我们是理工科里好找工作的专业。
本科毕业大概30% 保研30% 去中科院30% 也有很多留在学校念了研究生又出来的。。大概占研究生的50%左右  然后出来又回去的比较少 最终呆在国外的可能40% 上下 理科院系 verayao 发表于 4/3/2020 12:22:00
L
Laker_2486
20%-30%
b
bipoppy
2019年北大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比例是30%+。官方给的数据。 https://mp.weixin.qq.com/s/_qqUcHk9T-kEuqo7NJsrAw
P
Payson
现在本科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肯定不会出国,除非是拿到哈佛mit加州理工这样的offer,但这个级别的offer中国大陆每年能给几个是有目共睹的。 每年那么多来美读本科的小留,绝大多数念的都是普通州立,这里面还有一大批高考失利临时决定出国,托福成绩都没有,先读语言预科的。否则那么多州立大学的语言学校都是给谁预备的?更何况家庭条件特别好一开始就打算出国的那一批,本来也没参加高考,让他们考也未必考得上清北。 前几年人大招生腐败案,私下运作上人大,一个孩子一百万。一百万足够出国留学了,按这版上的思路,怎么可能看得上人大?但现实就是这样啊! 从前香港高校喜欢花重金跟清北抢状元,这十来年香港高校的竞争力也逐渐不行了。 现在小孩选择更多更广了,盯着出国一条路的真没那么多,出国也未必会被最优秀的那一群孩子视为最好的出路。清北这种学校里的本科生很多时候脑筋更加清楚活络,死命要走学术路线的真的不多。广大老留们无非就是想说自己当年作为最优秀的一批成功出国了,出国就一直也一定是最优选择。但时代真的不一样,承认现实有那么难吗?
老一辈的出国最多得就是北清和中科大。 现在最优秀的,家里只要不困难的,本科就不在国内读了,所以看这个比例也不准吧。 chore 发表于 4/3/2020 1:23:00 PM
p
pqwde
40%-50%吧。
孤傲招财猫
这个牛!
别胡扯了,我前roomate北大生化系,全班最后在美国开班会,连班主任都出来了。 AbeLoveMe 发表于 4/3/2020 12:18:00 PM
g
goodluck23
承认事实就那么难吗?
LS都已经给你具体数据,你还在这长篇大论YY。
30%+, 不算少吧。。。。

现在本科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肯定不会出国,除非是拿到哈佛mit加州理工这样的offer,但这个级别的offer中国大陆每年能给几个是有目共睹的。 每年那么多来美读本科的小留,绝大多数念的都是普通州立,这里面还有一大批高考失利临时决定出国,托福成绩都没有,先读语言预科的。否则那么多州立大学的语言学校都是给谁预备的?更何况家庭条件特别好一开始就打算出国的那一批,本来也没参加高考,让他们考也未必考得上清北。
前几年人大招生腐败案,私下运作上人大,一个孩子一百万。一百万足够出国留学了,按这版上的思路,怎么可能看得上人大?但现实就是这样啊!
从前香港高校喜欢花重金跟清北抢状元,这十来年香港高校的竞争力也逐渐不行了。
现在小孩选择更多更广了,盯着出国一条路的真没那么多,出国也未必会被最优秀的那一群孩子视为最好的出路。清北这种学校里的本科生很多时候脑筋更加清楚活络,死命要走学术路线的真的不多。广大老留们无非就是想说自己当年作为最优秀的一批成功出国了,出国就一直也一定是最优选择。但时代真的不一样,承认现实有那么难吗?

Payson 发表于 4/3/2020 2:07:40 PM
l
lazycat12345
承认事实就那么难吗?
LS都已经给你具体数据,你还在这长篇大论YY。
30%+, 不算少吧。。。。

goodluck23 发表于 4/3/2020 2:30:16 PM


那个层主说的是在哪读本科吧,30%-40%是本科毕业之后的去向。。
P
Payson
我承认事实呀,但您认下的的事实30%的数据,跟这帖子title的80%比,就是不多呀
承认事实就那么难吗? LS都已经给你具体数据,你还在这长篇大论YY。 30%+, 不算少吧。。。。 goodluck23 发表于 4/3/2020 2:30:00 PM
n
nexcare
现在本科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肯定不会出国,除非是拿到哈佛mit加州理工这样的offer,但这个级别的offer中国大陆每年能给几个是有目共睹的。 每年那么多来美读本科的小留,绝大多数念的都是普通州立,这里面还有一大批高考失利临时决定出国,托福成绩都没有,先读语言预科的。否则那么多州立大学的语言学校都是给谁预备的?更何况家庭条件特别好一开始就打算出国的那一批,本来也没参加高考,让他们考也未必考得上清北。 前几年人大招生腐败案,私下运作上人大,一个孩子一百万。一百万足够出国留学了,按这版上的思路,怎么可能看得上人大?但现实就是这样啊! 从前香港高校喜欢花重金跟清北抢状元,这十来年香港高校的竞争力也逐渐不行了。 现在小孩选择更多更广了,盯着出国一条路的真没那么多,出国也未必会被最优秀的那一群孩子视为最好的出路。清北这种学校里的本科生很多时候脑筋更加清楚活络,死命要走学术路线的真的不多。广大老留们无非就是想说自己当年作为最优秀的一批成功出国了,出国就一直也一定是最优选择。但时代真的不一样,承认现实有那么难吗?
老一辈的出国最多得就是北清和中科大。 现在最优秀的,家里只要不困难的,本科就不在国内读了,所以看这个比例也不准吧。 chore 发表于 4/3/2020 1:23:00 PM


你肯定不是北大清华的。
g
goodluck23
80% overall从来没有过吧,除非只限定在某些特殊专业的系。您说除非拿到哈佛mit加州理工之流才会出,实际上,本科毕业将近3k,30+%也有900了,不可能都是哈佛MIT,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也都被这边好学校的小留分了。

我承认事实呀,但您认下的的事实30%的数据,跟这帖子title的80%比,就是不多呀

Payson 发表于 4/3/2020 2:41:14 PM
P
Payson
我没有义务向您汇报我是哪里毕业的,想好好讨论就讨论,不想好好讨论就拜拜了您嘞
你肯定不是北大清华的。 nexcare 发表于 4/3/2020 2:44:00 PM
P
Payson
我同意
80% overall从来没有过吧,除非只限定在某些特殊专业的系。 goodluck23 发表于 4/3/2020 2:47:00 PM
g
goodluck23
我估摸着最高的overall也不会超过40%,这么看来,出国的比例也没有降。
其实,比例没有降多少,只不过以前大部分是拿全奖念PHD,现在大部分都是自己掏钱念MASTER或PHD。

我同意

Payson 发表于 4/3/2020 2:51:00 PM
小竹舟
现身说法一下,两所学校当中的一个(隐去具体是哪一个),理科天坑(数理化生)当中的一个院系,具体年份在五六年前 全年级80+的同学,美国硕博二十二个,还有个位数的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德国,还有一个去年来做博士后 那一年有点特殊,在自己院系直博直硕、转行去别的学校或院系读金融相关的硕士,比较吃香
P
Payson
我先说的是在高中升大学这一阶段,清北vs出国。 清北毕业了之后来美国念研究生是另一回事,当然不可能全都是大牛校啊,在清北念本科时成绩一般,来美国念普通州立的也很多啊。 在国内读清北vs花大价钱来美国读本科,如果这个本科不是牛校,还要放弃清北花大价钱来念吗?完全可以念了清北再出来读研究生啊。 我前文主要不同意的就是上一位层主认为国内最优秀的高中孩子愿意放弃清北出国念本科啊。 其次在清北毕业生里,除了留校或出国读研,很多理化生专业的会考虑进入金融咨询这种高薪行业,就如前面另一位层主所说。个人认为出国读研vs本校中科院读研vs转行去金融等高新行业,各30%会比较符合现实,这个读研还包括跨专业的。
80% overall从来没有过吧,除非只限定在某些特殊专业的系。您说除非拿到哈佛mit加州理工之流才会出,实际上,本科毕业将近3k,30+%也有900了,不可能都是哈佛MIT,而且其中还有一部分也都被这边好学校的小留分了。 goodluck23 发表于 4/3/2020 2:47:00 PM
c
cocoa025
我是清华本科毕业后来美国读书的。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出国了。
小竹舟
回复 28楼小竹舟的帖子
我是把我自己排除在外(我后来发现我申请读博士的那个专业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所以退出了),算进了一个当年没申请到、第二年被top15的博士生项目录取的女孩子
j
jean_sunny
有好些是想出来没找到合适机会吧
L
Laurell
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回应,思维还停是十年二十年前吧。现在国际高中+标准化考试+AP申请州立大学也很多拿不到offer的。已经很少听说有美本来先读预科了,语言预科班里很多是中东/非洲/东欧的公派留学生。 过去到现在,都有很多优秀的人出国/不出国。只是现在出国的人基数变大,竞争更难,靠运气拿offer的可能更小。而能不能留美工作,也并不足以大幅度改变收入水平或者社会阶级。当留学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学生的选择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美国学校水平没变,平均的留学生质量也很稳定,变的是留学目的的功利性更少了。
现在本科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肯定不会出国,除非是拿到哈佛mit加州理工这样的offer,但这个级别的offer中国大陆每年能给几个是有目共睹的。 每年那么多来美读本科的小留,绝大多数念的都是普通州立,这里面还有一大批高考失利临时决定出国,托福成绩都没有,先读语言预科的。否则那么多州立大学的语言学校都是给谁预备的?更何况家庭条件特别好一开始就打算出国的那一批,本来也没参加高考,让他们考也未必考得上清北。 前几年人大招生腐败案,私下运作上人大,一个孩子一百万。一百万足够出国留学了,按这版上的思路,怎么可能看得上人大?但现实就是这样啊! 从前香港高校喜欢花重金跟清北抢状元,这十来年香港高校的竞争力也逐渐不行了。 现在小孩选择更多更广了,盯着出国一条路的真没那么多,出国也未必会被最优秀的那一群孩子视为最好的出路。清北这种学校里的本科生很多时候脑筋更加清楚活络,死命要走学术路线的真的不多。广大老留们无非就是想说自己当年作为最优秀的一批成功出国了,出国就一直也一定是最优选择。但时代真的不一样,承认现实有那么难吗? Payson 发表于 4/3/2020 2:07:00 PM
s
saison
我室友反正全部在国外。但是我们班还是有一些在国内的
s
sabrina1110
是这样的,现在谁还来读预科啊,都是直接来这边上个私立的高中,国外国内的国际学校或者公立高中国际部来申请美国大学 本科毕业再出来的已经越来越少,因为出国的人太多很多只来美国拿硕士学历的很难能快速回本了
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回应,思维还停是十年二十年前吧。现在国际高中+标准化考试+AP申请州立大学也很多拿不到offer的。已经很少听说有美本来先读预科了,语言预科班里很多是中东/非洲/东欧的公派留学生。 过去到现在,都有很多优秀的人出国/不出国。只是现在出国的人基数变大,竞争更难,靠运气拿offer的可能更小。而能不能留美工作,也并不足以大幅度改变收入水平或者社会阶级。当留学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学生的选择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美国学校水平没变,平均的留学生质量也很稳定,变的是留学目的的功利性更少了。 Laurell 发表于 4/3/2020 7:53:00 PM
p
pqwde
硕士北大,感觉北大40-50%左右出国率。真不算高了,我本科学校到现在都有30%+同学在国外,欧洲,日本,新加坡,美帝都有。 本科GPA84+,硕士在水一篇差不多的期刊。申请全奖很简单的。就算美帝拿不到,日本,新加坡一堆老板打抢。 本科同宿舍4个,现在2美帝,1新加坡,还有一个华为996搬砖狗。去新加坡的那位,连托福成绩都过期了。
h
halley_guo
回复 2楼wsman的帖子 中文系和历史系出来的才多呢,好多网红都是出自这两系的。
P
Payson
去年暑假开车几个预科孩子出去玩,他们班里一堆,都是高考也考了,没考托福直接来念语言的。你说的这种,属于打一开始就想出国的,甚至有蓝皮护照念国际学校的。 我还认识另一个大学语言预科教英语的老师,15年的时候她说学校专门开了个会,讨论为什么中国来读本科的学生人数变少了,生源减少导致影响学校收入,本来这个语言预科是很赚钱的。讨论的结果是中国那时候在搞反腐,很多官员不敢把孩子送出来了。这个中部州立大学,非常坑,语言班一进去就是别想出来,读满两年再开始念本科。或者在念语言的时候去考托福,过100就给出,想省钱的孩子会去争取托福过关,大多数就在语言班里耗着。如果你说现在都是中东/非洲/东欧的孩子也有可能,15年之后我没再跟这个教预科的朋友聊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回应,思维还停是十年二十年前吧。现在国际高中+标准化考试+AP申请州立大学也很多拿不到offer的。已经很少听说有美本来先读预科了,语言预科班里很多是中东/非洲/东欧的公派留学生。 过去到现在,都有很多优秀的人出国/不出国。只是现在出国的人基数变大,竞争更难,靠运气拿offer的可能更小。而能不能留美工作,也并不足以大幅度改变收入水平或者社会阶级。当留学的投资回报率降低,学生的选择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美国学校水平没变,平均的留学生质量也很稳定,变的是留学目的的功利性更少了。 Laurell 发表于 4/3/2020 7:53:00 PM
b
bingbing2200
不是打击你们这些出国留学,现在真正有能力不出国了,出国都是二流学生了。
b
bingbing2200
现在国外很多本科学历,中国很多企业是不认可。
P
Payson
是这样的啊,但这一批是本来就打算出国的,跟高考的那一批不是一个pool啊。 我的意思是能考上清北的孩子,叫他们放弃清北,花钱出国念个非top的本科,人家未必乐意啊。 但是这个事情放在十五二十年前,高考状元放弃清北,去读港大港科的,那可老多了。 我非常同意,现在本科毕业铆足劲想要出国的越来越少。而且大四保研时经管/光华的火爆程度,那可绝不亚于大二大三考T考G时候的激情。
是这样的,现在谁还来读预科啊,都是直接来这边上个私立的高中,国外国内的国际学校或者公立高中国际部来申请美国大学 本科毕业再出来的已经越来越少,因为出国的人太多很多只来美国拿硕士学历的很难能快速回本了 sabrina1110 发表于 4/3/2020 8:27:00 PM
b
bingbing2200
很多人还活在几十年,现在真正有本事就留在国内。
b
bingbing2200
现在高校读研究生,博士,会选择 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也不会选择哈佛,麻省理工。
b
bingbing2200
以前中科大最牛都出国,现在最牛都选择进 潘建伟组 搞量子计算,量子通讯。
南京菜农
汤晓鸥挺好。
u
uslady
早就不是了,除非是垃圾专业

中国最聪明的人才还爱美国么?

daoran 发表于 4/3/2020 11:32:02 AM
t
tracys0801
官方的统计数字不准。因为很多人本科毕业保研了,研究生以后再出国。 这种人官方统计算是国内读研。但是实际情况是出国。
S
Snowcrest
我认识的很多是中科大出国的
b
bingbing2200
东超科技-TechWeb领先的互联网消费互动媒体

是中科大五个在读研二的学生成立公司,二年,融资了 2000万

韩东成 (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韩东成,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9年10月17日,韩东成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K
Kissohkiss
这几天真的看见这里白天和午夜至早晨帖子的两重天,真的有翻墙水军啊?而且真有蛮老的ID,头像很多换成了中韩偶像,然后说话的腔调也是翻墙水军的。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Banff_Jasper 发表于 4/3/2020 12:23:17 PM
b
bingbing2200
现在出国混的都是二流的人,一流人都在国内发展了 希望你们能认识这点。
b
bingbing2200
潘建伟 组 陈宇翱 陈宇翱, 男,汉族,1981年4月出生于江苏启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欧洲物理学会授予2013年度“菲涅尔奖”,以表彰他在光子、冷原子量子操纵和量子信息、量子模拟等领域的杰出贡献。 科研成果编辑 主要致力于基于光子和超冷原子操纵的可拓展量子信息处理研究,并 物理学家陈宇翱 物理学家陈宇翱 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出八光子薛定谔猫态。陈宇翱仅在《自然》《自然·物理学》《自然·光子学》《美国科学院院报》《物理评论快报》五个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就发表论文38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论文15篇,共被SCI他引1800余次。其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一次入选《自然》年度十大科技亮点,两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亮点”,两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五次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出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陆朝阳 陆朝阳,男,1982年12月生于浙江东阳,28岁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 、博士生导师 [2] ,九三学社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3]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4] 。 2012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 [6] ,2014年获得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7] ,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8]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9-10] ,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并位居榜首 [11] ,2016年被《自然》杂志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 [12] ,同年入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13] 。2017年5月获得第2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14] ,6月欧洲物理学会授予“菲涅尔奖” [15] 。2018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创新35人”(TR35)榜单 [16] ,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17] 。2019年获得中国物理学会黄昆奖 [18] 、首届腾讯科学基金会“科学探索奖”(300万元资助) [19] 、仁科芳雄亚洲奖 [20] 。 代表性工作包括:于2007 [21] ,2012 [21] ,2016 [22] ,2018 [23] 四次刷新并至今保持着光子纠缠的世界记录;首次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 [24] 和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25] ;首创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技术 [26] ,制备了国际上综合性能最优的单光子源 [27] ,成功研制世界上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28] 。2019年底,在光学量子计算四大关键指标上大幅刷新世界纪录 [29] 。
不娶何撩
现在出国混的都是二流的人,一流人都在国内发展了

希望你们能认识这点。

bingbing2200 发表于 4/3/2020 9:28:36 PM

你是一流的人,在二流人的论坛混
1+2 = 3.

你一下就变成三流的人了。
b
bingbing2200
陈宇翱,陆朝阳 都是亿万富翁了,出卖专利一笔都是几千万
b
bingbing2200

你是一流的人,在二流人的论坛混
1+2 = 3.

你一下就变成三流的人了。

不娶何撩 发表于 4/3/2020 9:43:42 PM


我本来就是底层的屁民,三流都算不上


我只是讲一个事实而已。
b
bingbing2200
清华,北大,现在是二大党校,都去公务系统上班,比较牛毕业就去中西部做官,什么县长,区长,还有毕业去深圳中学教书,一年好像收入超过30万,房子是深圳市政府分。 清华,北大 现在最牛都去做党棍了。
b
bingbing2200
在发一个信息,你们可能更生气了:

华米科技投资芯片公司新品上市
2017-03-17 08:21 元器件交易网 我要反馈
集微网消息,3月16日下午,合肥联睿微电子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超低功耗锂电池保护芯片,小米手环产品出品商安徽华米科技公司现场签约采购了100万颗该型号芯片。
经过20个月的研发攻坚,合肥联睿公司的超低功耗锂电池保护芯片BX100目前已经量产,该芯片是专门为可穿戴手环、手表中的小容量锂电池设计的。BX100采用先进的亚阈值设计,整体功耗为市场上同类产品的1/10,这极大延长了可穿戴设备的待机时间。



当天发布会现场,合肥联睿还公布了主打可穿戴及物联网应用的低功耗蓝牙芯片BX2400,预计此款芯片也将于年内实现量产。
合肥联睿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由华颖基金(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及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投资的半导体芯片研发、设计公司,专注于可穿戴芯片及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创始人李虹宇先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是通信、射频芯片和集成电路专家,在美国硅谷、中国台湾及大陆有着近20年的芯片研发及创业经验,先后在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飞利浦、联发科等全球知名芯片公司担任核心芯片设计师。
联睿微电子地处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旗下有合肥联睿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合肥蓝合微电子科技合伙企业。公司主要研发新一代低耗蓝牙系统核心芯片技术及其在可穿戴、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针对华米手环和可穿戴设备,研发包括低功耗蓝SoC牙芯片BX2400和超低功耗锂电池保护芯片BX100的可穿戴芯片组,集成手环内除MEMS传感器之外的所有功能。公司和台积电公司合作,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CMOS亚阈值模型,设计全球最低功耗的芯片。蓝牙芯片采用了台积电最先进的40nm ULP(超低功耗)工艺,集成了射频,基带,MAC, ARM CPU,电源充放电管理,触摸和心率测试等功能。
b
bingbing2200
联睿微电子 二年时间已经融资超过2个亿了。 公司创始人李虹宇先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是通信、射频芯片和集成电路专家
b
bingbing2200
蓝牙市场不是零和游戏!联睿微李虹宇:放眼十年,联睿微要站稳蓝牙市场 集微网报道(文/Lee)“我们选定了高端蓝牙芯片这一赛道,十年之后,我们还会专注做蓝牙,只会做蓝牙芯片。”在半导体行业老兵李虹宇看来,蓝牙市场够大,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可以容许不同特色的公司一起为行业作出不同的贡献,但真正能在高端蓝牙市场上站稳的企业并不多。 作为联睿微的创始人,李虹宇坦言,联睿微从不追求热点,也不在乎中间的磕磕绊绊,因为以十年时间来看,这些都是小事。对于联睿微来说,坚持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专注高端蓝牙芯片。 联睿微电子成立于2015年6月,专注于可穿戴芯片及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2017年3月,联睿微推出了低功耗蓝牙SoC芯片BX2400并获得华米的青睐,经过长达一年的磨合,2019年这颗芯片搭载在小米手环中实现大规模出货。 发展快,融资速度也很快。2015年9月,联睿微电子获得华颖基金及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首轮投资。2018年9月,又获得北极光创投和将门创投共同投资的6000万元A轮融资。近期,联睿微再次完成了由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祥峰投资主投,老股东北极光创投跟投的A 轮融资。 作为初创企业,联睿微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不过,一个热爱芯片且拥有扎实技术的团队,专注在高端低功耗蓝牙芯片领域发力,让这一切发生在联睿微身上显得水到渠成。 慢研发,快发展 从2002年李虹宇在台湾创办达盛电子开始计算,联睿微的技术团队在无线通信领域已经耕耘超过16年时间,期间做过WiFi芯片,2004年便实现百万级的出货量,也研发出全球第二颗Zigbee芯片。 通过在无线通信领域长期的观察,李虹宇选定了高端蓝牙芯片的赛道。他指出,蓝牙是人类无线通信标准内用量最多的芯片,市场容量大概在30-50亿颗,市场非常大。2018年,中国进口芯片超3100亿美元,其中蓝牙芯片占进口总量的1%以上。
b
bingbing2200
联睿微李虹宇:知天命时二次创业,称半导体创业也需要“老家伙”|芯人物 编者按】“芯人物”是2019年集微网重磅推出的栏目,以重点采访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为主。区别于以往的技术与产业文章,聚焦于从人物的成长历程、职业发展、创业经历、产业认知等多维度梳理。集微网希望通过本栏目的长期报道,能让更多圈内外人士从中了解国内芯片业无数“航行者”的风采与光芒。 文/张轶群 校对/范蓉 【本期人物】李虹宇,1968年出生,合肥联睿微电子创始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是通信、射频芯片和集成电路领域的专家,在美国硅谷、中国台湾及大陆有着超过20年的芯片研发及创业经验,先后在Sun Microsystems、飞利浦、联发科等全球知名芯片公司担任核心芯片设计师。 李虹宇一直觉得自己“开窍”比较晚。他承认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并不敏感,在人生的前半场,凭借一些“粗糙”的对世界的认知和朴素的想法做着一些人云亦云的事。比如别人出国他也出国,别人创业他也创业。 但如今,李虹宇觉得,要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他开始把握人生的主动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于是,在知天命的年纪,半导体老兵李虹宇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程,做一个辛苦而又快乐的奋斗者。 “我一点都不感觉到辛苦,50岁的年纪在半导体界正当年!”李虹宇坦言。 淘气学霸玩学两不耽误 1968年,李虹宇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小时候李虹宇十分调皮,他经常会因为课堂太淘,被老师赶出教室罚站。但他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即便是在楼道里罚站,他也会扒着窗户听老师讲课,以至于不错过重要的内容,而且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都是班级前几名。 “从小到大基本没耽误学,也没耽误玩。大家可能看到多的是我淘气的一面,没看到我用功的时候。”李虹宇笑言。 顽皮并没有分散李虹宇对于学习的兴趣,上学的时候他会订阅十几本杂志来充实自己的阅读,包括《中学生数理化》、《飞碟探索》,在当时消息闭塞的时代,这些书籍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让他对天空、宇宙充满向往。 就这样,边玩边学的李虹宇一路考上了中科大近代物理系,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是1958年建校时即设置的系之一,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曾经的“熊孩子”的志向是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 1991年,李虹宇以优异的成绩从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毕业,怀揣着物理学家的梦,同时也受到同学纷纷出国深造浪潮的影响,1992年,李虹宇赴美国肯塔基大学物理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还有一个促使李虹宇出国的因素是在1992年左右,美国政府在得克萨斯州投资82亿美元建立一个以巨型超导磁体为主的超导超级对撞机特大型设备,李虹宇认为这个项目将雇佣大量的物理学家,是未来就业的机会。 没能如愿成为物理学家,成了射频芯片专家 尽管后期这个项目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在1993年被美国国会决定终止,但在美国求学的经历开阔了李虹宇的眼界,当时以集成电路、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兴起,出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目的,1994年,李虹宇来到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电气工程硕士。 其实在那个年代,像李虹宇这样,从基础学科转到半导体领域的人并不少见,不少国内半导体创业成功的“海归”以前都是物理、生命科学等院系出身。 没能成为物理学家在李虹宇看来并不遗憾,而在物理学这样基础学科方面的扎实积累为其日后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6年李虹宇在明尼苏达大学毕业后,加入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公司Sun Microsystems,参与全球首颗64位服务器CPU的设计工作。 李虹宇说,在Sun公司学到的重要一点是搭建数字电路的能力,俗称“摆砖头”,如果要追求最佳的性能,手搭电路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需要较高人力成本和经验,一般体量的公司缺乏这样的能力。 据李虹宇介绍,后来很多Sun的同事加入了PA Semi,后来PA Semi被苹果收购,也使得苹果后来推出的A系列芯片大获成功。 “手搭电路类似搭积木,基于计算,搭完后再仿真,仿真是验证的过程。甚至有斯坦福的博士毕业后来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搭寄存器,实际上对设计者的要求很高。”李虹宇说。 1997年到2002年,李虹宇就职飞利浦半导体,参与CDMA、TDMA,WCDMA等2G、3G手机射频芯片的研发工作。相比于以前砷化镓的方式,李虹宇所在的是全球首个利用硅材料来进行研发和设计射频芯片的团队。 2002年,李虹宇同飞利浦的台湾同事一起,拉来千万美元的投资,创办了达盛电子,主推CMOS工艺,主营产品包括WiFi、Zigbee、PA和卫星通讯,2004年便已实现百万级的出货量,客户包括Atheros(后被高通收购)、微芯(Microchip)、瑞萨(RENESAS)等知名厂商。 相对于以往的Bipolar工艺,CMOS的集成度更高,射频、基带、存储集中在一颗芯片上,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性能。2005年,因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李虹宇的公司被试图引入RF COMS技术的联发科收购,李虹宇和团队进入联发科工作。 首次创业便小有所成,对于李虹宇来说,是份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创业李虹宇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同样李虹宇也坦言经历过技术突破、团队管理以及产品设计等多方面的难题,但他一直是个积极乐观的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被他视为一种乐趣和挑战。 在联发科期间,李虹宇一直在硅谷带领研发团队,主持设计了联发科早期的WiFi、蓝牙芯片研发工作,直至2008年退出。 知天命开启二次创业,坦言“正当年” 2008之后,李虹宇继续在硅谷进行设计服务类的工作,期间接触了大量的项目,包括触摸屏、应用软件、电动汽车等,作为投资顾问也接触过很多前沿的创业项目,在这期间他将视角更多放在大陆,作为北美半导体协会会长,李虹宇还组织参加了很多产业界的活动,奔波在中美技术和产业交流的前沿。 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很多半导体海归人才回国创业,李虹宇并非没有心动,但一方面李虹宇希望能够尽量多陪在家人孩子身边,另一方面,他也一直在等待机遇。李虹宇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创业者在技术上一定要有足够的“unfair”优势,也就是足够高的技术门槛和壁垒,否则容易成为抄袭和模仿的对象,陷入利润微薄的同质化竞争。 在2014年12月的一次活动上,李虹宇遇到了华米科技CEO,也是他中科大的师弟黄汪。在短暂的交流中,黄汪提出想要定制一颗低功耗的蓝牙芯片,有差异化、体现出更多产品特性。而李虹宇20多年来在低功耗射频芯片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创业经验,让双方一拍即合。 尽管李虹宇一直称他不是个能够把握趋势的人,但似乎被时代一直牵引着前行,从集成电路到移动通信再到物联网。 2015年6月,李虹宇回国创立联睿微电子,专注于可穿戴芯片及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2015年9月联睿微电子获得华颖基金及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首轮投资。2018年9月,联睿微电子又获得北极光创投和将门创投共同投资的6000万元A轮融资。 联睿微电子的低功耗蓝牙SoC 芯片采用先进的纳米超低功耗工艺,在提供相同的处理器性能,更大的系统内存以及同等功耗的前提下,其芯片面积是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一。超低功耗锂电池保护芯片采用先进的亚阈值设计,整体功耗只相当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也正是得益于技术的先进性,2017年3月,联睿微电子获得华米100万的超低功耗锂电池保护芯片订单,并实现四款产品的量产,除了可穿戴设备领域外,联睿微电子的产品还涉及智能水表、电表、指纹锁等领域。 李虹宇说他的创业节奏是,第一年了解市场、第二年做芯片、第三年开始销售,如今,基本按照他的思路在推进。 “我们希望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在低功耗蓝牙芯片方面的第一品牌。”李虹宇说。 如今,儿女都已经进入美国知名大学就读让李虹宇很欣慰,他也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来,尽管找投资、招人才、开发产品等花去了他很多精力,但李虹宇说他仍然会留一些时间去了解前沿技术,保持对技术趋势的敏感。 年过50的半导体行业老兵进行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李虹宇认为这并不晚,他的中科大师兄,60岁创办中微半导体的尹志尧是他学习的榜样。 李虹宇说,半导体创业需要一些“老家伙”,这些人看过外面的世界,了解中国的市场,有过创业经历,这些人的经历和格局,有助于中国半导体创业浪潮站在更高的起点,能够引领世界的起点。
c
crumbs
回复 6楼AbeLoveMe的帖子 清华EE从来没80%。。也就1/3
g
goodluck23
你说的这几个都是海龟啊,这不更说明要出来念书吗?

联睿微李虹宇:知天命时二次创业,称半导体创业也需要“老家伙”|芯人物

编者按】“芯人物”是2019年集微网重磅推出的栏目,以重点采访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为主。区别于以往的技术与产业文章,聚焦于从人物的成长历程、职业发展、创业经历、产业认知等多维度梳理。集微网希望通过本栏目的长期报道,能让更多圈内外人士从中了解国内芯片业无数“航行者”的风采与光芒。

文/张轶群

校对/范蓉

【本期人物】李虹宇,1968年出生,合肥联睿微电子创始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是通信、射频芯片和集成电路领域的专家,在美国硅谷、中国台湾及大陆有着超过20年的芯片研发及创业经验,先后在Sun Microsystems、飞利浦、联发科等全球知名芯片公司担任核心芯片设计师。

李虹宇一直觉得自己“开窍”比较晚。他承认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并不敏感,在人生的前半场,凭借一些“粗糙”的对世界的认知和朴素的想法做着一些人云亦云的事。比如别人出国他也出国,别人创业他也创业。

但如今,李虹宇觉得,要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他开始把握人生的主动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于是,在知天命的年纪,半导体老兵李虹宇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程,做一个辛苦而又快乐的奋斗者。

“我一点都不感觉到辛苦,50岁的年纪在半导体界正当年!”李虹宇坦言。

淘气学霸玩学两不耽误

1968年,李虹宇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小时候李虹宇十分调皮,他经常会因为课堂太淘,被老师赶出教室罚站。但他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即便是在楼道里罚站,他也会扒着窗户听老师讲课,以至于不错过重要的内容,而且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都是班级前几名。

“从小到大基本没耽误学,也没耽误玩。大家可能看到多的是我淘气的一面,没看到我用功的时候。”李虹宇笑言。

顽皮并没有分散李虹宇对于学习的兴趣,上学的时候他会订阅十几本杂志来充实自己的阅读,包括《中学生数理化》、《飞碟探索》,在当时消息闭塞的时代,这些书籍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让他对天空、宇宙充满向往。

就这样,边玩边学的李虹宇一路考上了中科大近代物理系,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是1958年建校时即设置的系之一,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曾经的“熊孩子”的志向是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

1991年,李虹宇以优异的成绩从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毕业,怀揣着物理学家的梦,同时也受到同学纷纷出国深造浪潮的影响,1992年,李虹宇赴美国肯塔基大学物理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还有一个促使李虹宇出国的因素是在1992年左右,美国政府在得克萨斯州投资82亿美元建立一个以巨型超导磁体为主的超导超级对撞机特大型设备,李虹宇认为这个项目将雇佣大量的物理学家,是未来就业的机会。

没能如愿成为物理学家,成了射频芯片专家

尽管后期这个项目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在1993年被美国国会决定终止,但在美国求学的经历开阔了李虹宇的眼界,当时以集成电路、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兴起,出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目的,1994年,李虹宇来到明尼苏达大学攻读电气工程硕士。

其实在那个年代,像李虹宇这样,从基础学科转到半导体领域的人并不少见,不少国内半导体创业成功的“海归”以前都是物理、生命科学等院系出身。

没能成为物理学家在李虹宇看来并不遗憾,而在物理学这样基础学科方面的扎实积累为其日后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6年李虹宇在明尼苏达大学毕业后,加入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公司Sun Microsystems,参与全球首颗64位服务器CPU的设计工作。

李虹宇说,在Sun公司学到的重要一点是搭建数字电路的能力,俗称“摆砖头”,如果要追求最佳的性能,手搭电路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需要较高人力成本和经验,一般体量的公司缺乏这样的能力。

据李虹宇介绍,后来很多Sun的同事加入了PA Semi,后来PA Semi被苹果收购,也使得苹果后来推出的A系列芯片大获成功。

“手搭电路类似搭积木,基于计算,搭完后再仿真,仿真是验证的过程。甚至有斯坦福的博士毕业后来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搭寄存器,实际上对设计者的要求很高。”李虹宇说。

1997年到2002年,李虹宇就职飞利浦半导体,参与CDMA、TDMA,WCDMA等2G、3G手机射频芯片的研发工作。相比于以前砷化镓的方式,李虹宇所在的是全球首个利用硅材料来进行研发和设计射频芯片的团队。

2002年,李虹宇同飞利浦的台湾同事一起,拉来千万美元的投资,创办了达盛电子,主推CMOS工艺,主营产品包括WiFi、Zigbee、PA和卫星通讯,2004年便已实现百万级的出货量,客户包括Atheros(后被高通收购)、微芯(Microchip)、瑞萨(RENESAS)等知名厂商。

相对于以往的Bipolar工艺,CMOS的集成度更高,射频、基带、存储集中在一颗芯片上,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性能。2005年,因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李虹宇的公司被试图引入RF COMS技术的联发科收购,李虹宇和团队进入联发科工作。

首次创业便小有所成,对于李虹宇来说,是份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创业李虹宇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同样李虹宇也坦言经历过技术突破、团队管理以及产品设计等多方面的难题,但他一直是个积极乐观的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被他视为一种乐趣和挑战。

在联发科期间,李虹宇一直在硅谷带领研发团队,主持设计了联发科早期的WiFi、蓝牙芯片研发工作,直至2008年退出。

知天命开启二次创业,坦言“正当年”

2008之后,李虹宇继续在硅谷进行设计服务类的工作,期间接触了大量的项目,包括触摸屏、应用软件、电动汽车等,作为投资顾问也接触过很多前沿的创业项目,在这期间他将视角更多放在大陆,作为北美半导体协会会长,李虹宇还组织参加了很多产业界的活动,奔波在中美技术和产业交流的前沿。

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很多半导体海归人才回国创业,李虹宇并非没有心动,但一方面李虹宇希望能够尽量多陪在家人孩子身边,另一方面,他也一直在等待机遇。李虹宇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创业者在技术上一定要有足够的“unfair”优势,也就是足够高的技术门槛和壁垒,否则容易成为抄袭和模仿的对象,陷入利润微薄的同质化竞争。

在2014年12月的一次活动上,李虹宇遇到了华米科技CEO,也是他中科大的师弟黄汪。在短暂的交流中,黄汪提出想要定制一颗低功耗的蓝牙芯片,有差异化、体现出更多产品特性。而李虹宇20多年来在低功耗射频芯片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创业经验,让双方一拍即合。

尽管李虹宇一直称他不是个能够把握趋势的人,但似乎被时代一直牵引着前行,从集成电路到移动通信再到物联网。

2015年6月,李虹宇回国创立联睿微电子,专注于可穿戴芯片及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2015年9月联睿微电子获得华颖基金及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首轮投资。2018年9月,联睿微电子又获得北极光创投和将门创投共同投资的6000万元A轮融资。

联睿微电子的低功耗蓝牙SoC 芯片采用先进的纳米超低功耗工艺,在提供相同的处理器性能,更大的系统内存以及同等功耗的前提下,其芯片面积是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一。超低功耗锂电池保护芯片采用先进的亚阈值设计,整体功耗只相当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也正是得益于技术的先进性,2017年3月,联睿微电子获得华米100万的超低功耗锂电池保护芯片订单,并实现四款产品的量产,除了可穿戴设备领域外,联睿微电子的产品还涉及智能水表、电表、指纹锁等领域。

李虹宇说他的创业节奏是,第一年了解市场、第二年做芯片、第三年开始销售,如今,基本按照他的思路在推进。

“我们希望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在低功耗蓝牙芯片方面的第一品牌。”李虹宇说。

如今,儿女都已经进入美国知名大学就读让李虹宇很欣慰,他也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来,尽管找投资、招人才、开发产品等花去了他很多精力,但李虹宇说他仍然会留一些时间去了解前沿技术,保持对技术趋势的敏感。

年过50的半导体行业老兵进行人生的第二次创业,李虹宇认为这并不晚,他的中科大师兄,60岁创办中微半导体的尹志尧是他学习的榜样。

李虹宇说,半导体创业需要一些“老家伙”,这些人看过外面的世界,了解中国的市场,有过创业经历,这些人的经历和格局,有助于中国半导体创业浪潮站在更高的起点,能够引领世界的起点。
bingbing2200 发表于 4/3/2020 10:19:34 PM
M
MISSmiaomiao
回复 11楼weixin1234567的帖子 今年H中签率不高
l
lulala
回复 6楼AbeLoveMe的帖子

清华EE从来没80%。。也就1/3
crumbs 发表于 4/3/2020 10:28:54 PM

您确定吗?只有1/3 哪一级的?
w
wangbing
你说的这几个都是海龟啊,这不更说明要出来念书吗?

goodluck23 发表于 4/3/2020 10:44:47 PM

在2014年12月的一次活动上,李虹宇遇到了华米科技CEO,也是他中科大的师弟黄汪 黄汪 是什么海龟?本科毕业就工作的
j
jackwonglstc
没那么好,但是平均30%以上是有的。 不过留学归留学,学完回国的也大幅度变多。
h
huaren2010
有机会出国的话还是要出国,国内跟国外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x
xiaoyang2015
国内机会确实也多,不愿熬绿卡的年轻人很多都回去了,但是这些人孩子都上着国际学校,随时准备着把下一代又送出来
没那么好,但是平均30%以上是有的。 不过留学归留学,学完回国的也大幅度变多。 jackwonglstc 发表于 4/3/2020 23:17:00
N
NoHostory
我记得我们那时候也是说的1/3的样子……
P大EE,十几年前
N
NoHostory
可能把两个3合起来,左一个3、右一个3,刚好可以拼成一个8字,就成了80%了吧
l
leo.liang
0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2018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的人数为114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5%。毕业生首选目标地区为美国(69.5%);其次为英国(8.1%)和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5.3%)。根据2018-2019TIMES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前往世界TOP50的大学就读的比例为72.9%和68.1%。
l
leo.liang
02北京大学 2018年,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共计2693人,出国(境)留学817人,占比30.34%。首选留学国家为美国,占比59.84%,其次为英国、中国香港,分别占比9.23%、5.49%。另外有部分毕业生选择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国家。
e
everything
这个数字是拍屁股出来的
十多年前就算生物化学也只有一半左右出国
wfmlover 发表于 4/3/2020 12:16:21 PM

你这才是拍屁股出来的数据。是说的清北吗?还是廊坊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