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乖,真的要小心

a
angele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最近由周迅主演的电视剧《不完美的她》正在热播,穆莲生是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她生在一个不够健全的家里。她没有亲生父亲,母亲有新男友,为了和她的新男友在一起,母亲对穆莲生的存在又爱又恨。
当然,她的母亲是一典型的思想不独立的女人,一个人拖着一个孩子,想要通过男人来寻求解脱。而穆莲生没有独立能力的小孩子,只能依附他们生活,为了讨好她们,她沦为母亲新男友的玩具。


即便她有不情愿,她表现出来的样子总是:我玩得很开心。
她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她的谎言是:掩饰内心的喜怒哀乐,不像一个7岁的孩子,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而她懂事得像个成人,懂事的可怕。

碰到由周迅主演的林绪之,显然她对这位善良的阿姨很喜欢,她本来很失落的说爷爷奶奶去海南疗养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转念她又哈哈笑着说:“阿姨,你上当了,爷爷奶奶去海南疗养我很开心。” 穆莲生突然晕倒,正在和新男朋友谈论要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穆莲生突然喊着:“妈妈。”就晕倒在地,妈妈慌乱的带着穆莲生往医院赶。在医院也没有得到救治,她说:“妈妈,我没事了,你不要担心。”事实上,她并没有生病,而是在装晕倒。


穆莲生表现出来的懂事,背后的恶作剧,表面上更像是“套路”大人。其实她只是在讨好,求关注。
卢梭在《爱弥尔》中说:“大人常在孩子中求大人,他们不想一想,未成大人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言下之意是:大人不理解孩子,而强迫孩子照大人的样子去做,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剧。
当然,穆莲生的家庭本来就是问题家庭,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庭。反观我们健全的家庭,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只会给孩子的逆反埋下伏笔。很多孩子不愿跟父母沟通,甚至抵触父母,逃避父母,这其实是他们内心渴望的真正被理解长期得不到满足。
02 孩子哭闹,背后反映着他的真实需求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讲到日本教育,日本的教育很注重集体主义、他人感爱和几近完美的自我约束。讲求不麻烦别人,如果给他人造成麻烦是不对的,所以从小他们就被教育:在公共场合和他人面前流露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


这种教育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不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这些被压抑了的情绪就在内心积压,却体现在身体上的重大疾病,如情绪低落、抑郁等。
情绪的压抑通过身体表达出来,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躯体化的反应”,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借此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 在日本这种特有教育文化产物下就衍生了一个职业叫“催泪师”,“催泪师”的工作是帮助那些哭不出来或者情绪压抑的人们,通过哭的方式得到情绪上的宣泄和疗愈。
孩子在公共汽车上哭闹的时候,妈妈没有蹲下来问孩子有什么委屈。而是强行制止:“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爱你了。”“别哭了,烦不烦,吵到别人了。”有些孩子因此越来哭得越来越凶。有的孩子就立即停止哭泣,抱着妈妈说:“妈妈你不爱我了吗?”最可怕的就是立即止住哭泣,来询问妈妈是否爱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已经释放不出真实,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来讨好妈妈。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说:“一个从小被要求去顺应父母,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长的孩子,势必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发展出一个虚假自体。”

意在提醒父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需求,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帮孩子释放情绪,哪怕是哭闹呢,也要知道是为什么哭闹。蹲下来,平静询问孩子哭闹原因,比勒令制止效果要好100倍。
03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表达内心真实感受?
原因一:觉得不被父母理解
如果家庭环境过于严苛,孩子的撒谎行为就会被固化。不少家长常常责备孩子,却从不思考自己有没有错,有没有对孩子关心不够。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下意识地逃避惩罚,而撒谎就是最便捷的方法。而孩子的谎言被识破,家长会更生气,打骂得更狠;如果说谎成功了,就会加强孩子的侥幸心理,更加习惯撒谎。
孩子的心声:我曾试图向父母诉说我的真实想法,换来的却责备。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跟父母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原因二:逃避父母给自己的压力
家长们动不动就跟孩子说:“我们辛苦给你提供这么好的物质条件,你还不好好学习,这么不争气。”如果孩子发觉他的能力无法满足父母亲过高的期望怎么办呢?就会有挫败感(我怎么这么差?)有愧疚感(我对不起爸妈!)也有不少的愤怒(都是你们逼我的!)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选择逃避,不去面对父母,也拒绝承受压力。
原因三:孩子真实情绪得不到宣泄 孩子哭泣是有心理需求的,表现一般是,偷偷抹泪,哭声较小,哭泣中穿插一些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发出声响或做小动作等。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一般不鼓励孩子哭出来,导致他们的情绪无法释放和表达。甚至不少家长在孩子哭泣时,会采取3种错误的处理方式。
1、责怪与评判:诸如“怎么这么不小心”、“男子汉不能哭”之类的话,使孩子得不到家长情绪上的认同和安慰,让他们不敢再在家长身上寻找依靠和支持;同时,孩子会将“懦弱”之类的负面词语接纳到潜意识中,降低自我价值感,导致他们缺乏自信。
2、错误转移: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会给他们食物来转移注意力,这导致孩子成年后会将食物或购物与解除痛苦的情绪联系起来,形成错误的压力应对方式。转移注意力也是对孩子情绪的变相压抑,剥夺了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3、推卸责任:“都怪桌子不好,弄疼宝宝”,许多家长说过这样的话,殊不知这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导致孩子长大后遇到挫折时,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总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这也会让孩子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不知如何从挫折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让这个精神胚胎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利用自己的父母权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需要成长。


面对孩子说谎家长该怎么办?
前提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遵循爱与自由的原则。
对策一: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实话
父母还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要告诉他们:“不要怕,跟爸爸妈妈说实话,把你的遭遇和困难都与我们分享,我们和你共同面对一切。”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才不会选择用撒谎来逃避。
对策二:接纳孩子哭的情绪和不完美 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接纳哭的情绪,明白孩子有这个情绪需求,需要经历哭的过程。家长还要对此情绪持认同、支持的态度,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摔跤了很痛,妈妈也很心疼,别害怕,妈妈和你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到“在我伤心的时候,还有人在支持我”。
对策三:尊重孩子,避免用命令、苛责的说话语气
跟孩子沟通,就像跟朋友沟通一样,尊重她的想法。
不能用“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s
sophia002
学习一下。不过面对熊孩子,真的是考验耐心
S
Struggle
确实孩子太乖,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b
bonnise
刚看,很难过,小女孩的遭遇
扶苏
这是一个平衡吧。孩子不能惯,不能想怎样就怎样。孩子应该要学会面对挫折,消化自己情绪。同时孩子也不应该被过度压抑,被忽略,被当成随便可以被牺牲的家庭成员。如何拿捏这个平衡,需要家长针对个别孩子的性格,仔细斟酌,没有一刀切的标准。
清一色
孩子应该要学会面对挫折,消化自己情绪
E
Eiffelweal
很压抑,看了
s
soweyln
mark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