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的悖论:民主集中制是现代版幕僚君主制的称呼

钱浩成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政治的本质是发展方向的选择。民主是处理发展方向分歧的和平解决方式。党派的建立和存在,是基于无分歧的知同道合。因此,党内民主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是提法。 政治的本质是发展方向的选择。因对发展方向的认识不同,而产生分歧,不仅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对分歧的重视,有助于全面了解事物,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准确把握。 而对分歧最终决断的不同决定方式,和对分歧的处理,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就导致了不同的政治制度。源自于个人意志做最终决断的,被称为君主或独裁制;源自于用投票方式,进行以多者否决少者的方式,被称之为民主。 民主的目的,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发展方向的选择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或频繁的错误。 民主的诞生,本质上是因为社会发展过快,导致社会管理复杂化,使个体的智慧因自身的局限性,而出现无法应对的局面。 因此,民主必是国家发达的象征。而对于落后或不发达的国家,民主的优势是难以体现的。这一点,可以从人类世界的发展史,尤其是近现代发展史上,得到验证。如现代经济越发达,对民主的需求越迫切;越是民主充分的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越是稳定、越是有后劲。昨天发生在泰国的事件,本质上就是一个现代经济不发达的变形式民主的结果。 党派的建立,起源于思想、看法一致前提下的志同道合。原则上,是不存在分歧的。因此,党派内的分歧,往往是排他性的,结果被称为路线斗争。 因此,党内的民主,也只能是存在于局部细节上有些微的不同看法的前提下的讨论而已。而不是路径选择的方向问题。这种问题的处理,一般是通过讨论捋出几套方案,而最终还是取决于党派首脑的个人意志或喜好来决择。这种方式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幕僚环绕下的贤明君主制度。 如果真存在一定的党内分歧,而且对这种分歧的讨论,要用付诸投票的方式来决定。那么,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派系界限。其结果就等于宣布,这个党是存在分歧下的派系的。而有派系,就有路径的分歧,就违背了党派志同道合形成的基本原理。因此,党派内的投票,往往是全体一致通过的。 此外,就投票抉择后的实施来看,持反对意见和不赞同的人,又如何能心悦诚服地、很好地去执行和自己看法不一致的方案呢?尤其在职业性概念普遍缺乏,又不是一个法制(注意:不是法治)的国家。如果真去执行,又如何能保证多数决策方案的可行性效果和效率呢?显而易见,投票的结果是,投反对票者,必须离开自己的岗位,才能保证新政策的顺利进行,才能最终对新政策有一个比较真实和客观的评价。如果,投反对票者真的离开自己的岗位,那么这种方式和实际的民主,又有什么区别呢? 显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党内民主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而民主集中制,本质上就是一个幕僚君主制的现代版称呼。 写于 20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