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童年缺爱是孩子一生的黑洞

P
Presentgift
楼主 (北美华人网)
1 不被爱,是孩子一生的伤口 知乎上有个提问:孩子 7 岁前不在一起生活,现在发现对孩子爱不起来了,怎么办? 底下很多回答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例如提出请求时父母总是冷漠地回应;父母买东西时少买了一份;兴致勃勃地分享时被父母泼冷水…… 生命之初,孩子天然依恋父母,把全部热情和信赖寄托在父母身上。 遭遇父母的打击和漠视后,他会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这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焦虑。

长大后,这些孩子为了避免这种焦虑感,往往显现出抗拒和偏执的倾向。 点赞最高的回答直言,对于那个不被喜欢的孩子来说,这将是一生的暗洞。 “难离难舍想抱紧些,茫茫人生好象荒野”,一首《单车》唤起了多少人对父爱的感激。 但词作者黄伟文曾经表示,他和父亲的关系并不愉快,因为父亲对他总是太过冷漠,童年时父亲骑着单车带着自己游车河的片段,成了记忆中仅有的温情。 他觉得父亲是失职的。 即使黄伟文成年已久,又功成名就,依然无法对父亲当年的冷漠释怀。

余华说:“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所做的一切,其实不过是对这个童年时就拥有的基本图像做一些局部的修改。”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原生家庭基本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模式,大部分孩子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 未能在童年充分体会的“亲密感”会持续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童年时期心上溃烂的伤口,也许一生都无法愈合。 2 惩罚性的爱,只会令孩子痛苦 “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骂你是为你好,除了我谁还会管你”……这似乎是中国父母爱孩子的特殊方式。 父母习惯性使用代代沿袭的教育方式,却忘记了小时候被打骂时的痛苦。 17岁少年被母亲责骂跳桥身亡的新闻,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

少年刚和同学起过争执,情绪还不稳定。母亲不仅没有关心安慰,还在滚滚车流中迫不及待地停车,跑到后座训斥少年。少年只感觉到痛苦,于是义无反顾地冲向天桥跳下。 只留下母亲崩溃地跪在地上痛哭。
电影《狗十三》中的李玩经常被父亲打骂。 有一次,李玩因为养的狗丢了,在家里大吵大闹,失手推倒爷爷,奶奶也因为找狗差点走失。李玩的父亲忍无可忍,对她拳打脚踢,拖着她甩在地上,掐着她的脖子要她认错。 李玩冲进浴室,洗澡时压着声音偷偷地哭。等她走出浴室,父亲喊她,她走向父亲的脚步充满犹疑不安。 谁知父亲温柔地让李玩坐在他腿上,说:“我打你,是因为我爱你。”

父母动手时总说: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但长大不能改变任何事,孩子只会在新建立的亲密关系中暴露自己的缺陷。很多人即使离开原生家庭很多年,当初遗留的问题还仍然困扰着他们。 在打压和惩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无论表现出顺从还是叛逆内心都因为缺失的亲密感而不安,他会永远羡慕那些迟到的,或永远不会来的赞赏和鼓励。 3 不被爱的孩子,会身陷爱的空洞 童年缺乏良好的亲密关系,会产生两种结果:长大后用疏远代替亲密,或者因极度需要亲密感为他人奉献牺牲。 有些人会拒绝任何人靠近,平时处理事务很能干,但难以经营好人际关系:很难跟朋友说真心话;无法从恋人身上得到安全感;父母再想亲近,也会隐隐抗拒。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父亲时常外出应酬,母亲忙着考证,她只能端着托盘回房间独自吃饭,一年到头和父母说不上几句话。 长大后她在恋爱中总是下意识使用冷暴力,一不高兴就会迁怒对方,把对方推得远远的。即使父母想关心她,也总觉得不自在,母亲想拥抱她时,她甚至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而有些人拼命用寻求爱来填补亲密感的空洞。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从小得不到父亲的关注。为了获得父亲的爱,她用做鬼脸博父亲一笑;为了获得恋人的爱,她安心做家庭主妇,被家暴被小三,仍不愿离开;好不容易振作起来,却因劝导小混混被乱棍打死。

4 孩子渴望温暖和爱,像向日葵追逐阳光 黄磊在《爸爸去哪儿》里做过很好的示范。 多多开始对住宿条件不满意,委屈地想哭,黄磊温柔地问:“你不知道房间里面是这样的,有点后悔选这间了对不对?”

看多多点头了,黄磊又引导她往积极的方向思考:“我喜欢这个房子,可以碰到很多小朋友,他们唱歌是不是很好听?” 被安抚的多多很快平静下来。整个过程中,黄磊没有一句责骂,也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和否定,更没有以盛气凌人的口吻教育多多,这种对多多情绪的理解和平等的交流,是孩子感受到爱的前提。 很多矛盾不过因为,以父母之心度孩子之腹。 实际上,孩子的视角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没有经历过,不理解也情有可原。 小孩做作业做得很痛苦,不要否定他,因为他不如你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小孩把地板弄脏了,不要责备他,因为他不如你清楚清扫有多费劲;小孩遭遇挫折闹情绪,不要嫌弃他,因为他不如你明白如何控制情绪。 有人说:家人之间的问题,爱是唯一的答案。 而对孩子来说,让他感受到你的爱,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荣格说:“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给孩子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让他们能用爱观照世界
b
bonnise
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所做的一切,其实不过是对这个童年时就拥有的基本图像做一些局部的修改。 这句说得好
p
pinkpinkpig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a
angelaangela
不被爱的孩子,会身陷爱的空洞 童年缺乏良好的亲密关系,会产生两种结果:长大后用疏远代替亲密,或者因极度需要亲密感为他人奉献牺牲。 有些人会拒绝任何人靠近,平时处理事务很能干,但难以经营好人际关系:很难跟朋友说真心话;无法从恋人身上得到安全感;父母再想亲近,也会隐隐抗拒。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父亲时常外出应酬,母亲忙着考证,她只能端着托盘回房间独自吃饭,一年到头和父母说不上几句话。 长大后她在恋爱中总是下意识使用冷暴力,一不高兴就会迁怒对方,把对方推得远远的。即使父母想关心她,也总觉得不自在,母亲想拥抱她时,她甚至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k
kaiagerber
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