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张医生,在这种人心惶惶,谣言满天飞的时候依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 ruo_hu 发表于 3/21/2020 4:17:18 AM
他说共用厨房厕所不会传染,只有近距离接触才会,希望是真的。 minijing 发表于 3/21/2020 12:12:25 PM
我觉得不能共用餐具,包括不能共用厨房工具和清洁工具,或者高温烘干餐具,其他应该还好。厕所这个我也存疑。不过觉得总体来说他还是说得非常好的,通俗易懂也很客观,非常典型的医生说法。 似曾相识 发表于 3/21/2020 12:35:49 PM
这医生太涨粉了!通过这次疫情也看到了上海优于北京的方方面面。 rcoblesfayer 发表于 3/21/2020 3:24:33 PM
是的, 轻症不测居家隔离 重症才收诊 才是正确科学的办法 尤其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但是医疗资源有限是必然的 不可能做到有取之不尽随取随用的资源 这种情况下 合理科学分配资源才能做到控制疫情 TotallyNaked 发表于 3/21/2020 3:55:45 PM
3 月 17 日,杜塞尔多夫中国总领馆的组织、邀请到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为近 200 位驻德国北威州华人同胞,包括留学生、家长、中资企业人员等,通过视频方式对目前正在德国进一步恶化的新冠疫情进行了讲座与答疑。以下是纪要:
首先我谈一下新冠病毒到底是什么,我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新冠是一种和 SARS 非常接近的病毒,但是没有 SARS 厉害。可是正因为它没有 SARS 厉害,所以早期你识别不了,还到处跑,所以传播的就很快。有些患者的低烧,可能连体温计都测不太出。而 SARS 一生病就是重症,你想跑也跑不出来了。所以,不太厉害的病毒,传播性反而很厉害。如果给予最好的治疗,SARS 的病死率是 10%,而新冠的病死率呢,在德国是小于 1%的,在中国也是。
冯总领事,我想问您还记得吗,2009 年的大流感,也波及到了欧洲。(冯答几乎没有印象) 没有印象,为什么?因为它病死率低。所以说新冠就是这样一种病毒。但这个病的特殊性是,如果你管控不好,那么后期是要很麻烦的。比如武汉,重症病人达到 20%。如果病人很多,几万人同时生病,城市是对付不了的。到时重症病人住不进去了,那么病死率就会变得很高。
我这里有确切的数据,德国新采购了 10000 台呼吸机。假如 5%的病人需要呼吸机。(此处是张教授以上海的情况类推的:上海有 350 个重症,25 人使用了呼吸机。)那么,我不考虑德国存量的呼吸机,就说这 10000 台,对应的就是 100000 个重症病人了。而你看现在德国的病死率,是不到1%的。(此处表达了对德国的乐观态度,关于医疗资源冗余,后面还会提到。)
所以差异就在于态度,在于对疾病的管理。谈到对疾病的管理,德国有Robert-Koch,这个研究所是地球上最好的疾病研究室之一---当然中国的现在也很好,但毕竟人家已经好了 100 多年了。上海几个礼拜闷下来就真的没有(新增)了,但德国要不要也采取上海的策略呢?可是,德国一是没有到中国(发病扩散)的程度,二是你也没有赶上春节啊(春节假期对我国封城效果起到作用)。我认为目前德国的策略还是正确的,也就是出来一个(确诊),就治一个, 而不是封城。能不能封城呢?---杜塞尔多夫关掉了,而柏林没关掉,那你问题就大了。所以说,想短期见效,就必须采用激烈的手段---但这个激烈的手段必须统一。你德国封了,那欧盟都得封,你欧盟封了,还得看美国封不封。
中国做的好在两方面,一是输入人口的管控---这个全球都能做的到;二是社区的管控--这个可是除了中国全球都做不到的。所以我提出的策略是两个,一是 lock down,二是 slow down。德国现在做的就是 slow down。( slow down 是基于冯总领事介绍的,德国目前关闭了娱乐场所, 学校,非必要的集会等。)这个疫情总体的态势是,过一段时间到了夏天,就比较少发,或是散发(零散发病),那么南半球就是冬天,再给我们输入一点;再到冬天,我们又多了起来,就再给南半球输入一点,所以搞个一两年也正常。
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别生病(别感染之意)。你肯定会问,那怎么样才能别生病?记住,这个病毒只有唯一一个感染风险,它只出现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现在有人说,你避免不了不必要的 Social,那你还谈想回国干嘛呢?你回国了不就是主动断掉所有和德国的 Social 了吗?所以,你们吃饭自己吃自己的,不聚会或小范围聚会,华人戴上口罩,减少接触,勤洗手,通风,分餐。对于那些中资企业,可以要求华人戴上口罩,德国员工自愿。
🙋冯:对于那些症状很轻的人,要不要去急诊呢? 👀张:不要。去了也不给你按新冠处理。这里对于症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有没有呼吸困难。怎样知道有没有呼吸困难,很简单,你走两层楼梯,一试便知。 🙋冯:默克尔总理在日前发表的讲话说,会有 60-70%的人感染,您怎么看? 👀张:默克尔很高明,她不讲这句话,德国的娱乐场所到现在也关不掉。而且,传染病理上讲,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这个疫情到最后最坏的结果,就是会达到 60-70%。比如,我和你冯总之间隔着10个人,而我是感染的,我就会传给第1个人,接着第1个人传染给第2个人,以此类推……但是传染到第6个人时,也许就传染不动了,因为他有抵抗力。(注:因此,感染率达到 60-70%,传染会进入一种非常缓慢的状态)。所以,默克尔把最坏的结果告诉给你了,只不过她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政治家很厉害,将来如果德国只有 10%,那你看这就是她的政绩。所以政治家比经商的厉害,经商的比我们做医生的厉害。
🙋冯:您能不能预估一下疫情的走势。 👀张:我无法预测疫情的走势。(和每个国家的防控措施有关)。但最坏的结局是可预测的,我们叫做免疫屏障,那就是60-70%。(相对最坏结局而言,)德国到目前的成果还是比较理想。 🙋冯:这个疫情是否会如此新增下去,还是会突然爆发? 👀张:爆发是要有爆发点的,而在现有的措施下,我看不到有爆发点的存在。但是仍会增加感染率,原因很简单,病毒的转播就是1传2,2传4,4传8,8传16……最近2周很关键,14天后如果效果不好,那么德国的应对等级要加大,因为到那时重症会加多,资源配置(呼吸机等) 也会出问题。所以华裔自己也要提高应对等级。
🙋冯:德国的医疗水平(条件)能够应付疫情吗?会出现超载吗? 👀张:这个就得看重症数量与床位数之间的相关性。80%的确诊是不需要住院的,住院主要考虑的是重症。我这里有数据说,德国是 30000 张床位应对500个重症,所以德国的冗余度比较大。以目前的态势而言,我认为德国可以应付。 🙋冯:关于检测,在德国不是你想测就给你测,我们的同胞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德国要这样对待呢? 👀张:我要说明,中国也不是都给你测。在中国也是只测来自疫区的人口,只测疑似。人人都给测,会产生巨大的医疗浪费,会带来医疗资源的挤兑,那么到时重症病人怎么办?北威州 1000 多万人口,而只对应 2700 名确诊的人,试想人人都去测,那是很昂贵的,那医保系统是会崩溃的。所以我认为不要去挑战它(德国的关于检测的规定)。 🙋冯:在德国一旦确诊,就被要求居家隔离,这是否反而会推波助澜? 👀张:如果不是居家隔离,那实际上就是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了。如果是轻症,治疗意义是不大的,80%的人最终还是自己痊愈的。居家隔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看国情),中国居家隔离是不好,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小。而且,中国政府的决心是,2-4 个月内就控制住疫情。(每个国家的决心和措施都不同)。 🙋冯:在德国许多留学生都是合租,这怎么防?如果出现疑似怎么办? 👀张:这个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更好的办法。多读书,少社交。共用厨房不会感染,共用卫生间也不会感染,只有密切接触才会感染。在杜塞尔多夫,感染率是万分之一。你只要自己降低接触,你在 10000 个人里只会遇到一个感染者,而且你非要和他密切接触吗?
🙋冯:大家都在关心的一件事:疫苗什么什么时候出? 👀张:1-3 年。从历史上看,等到疫苗出来的时候一般传染病都已经过去了。所以我们对疫苗的研制,实际上是为了下一次爆发做准备。疫苗在实验室里的成功,不代表临床的成功,不代表你可以使用到它。或许我们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更好。 🙋冯:德国是限制中药的进口的。而最近听说一些中药是有疗效的,如连花清瘟等等。那么中药到底管不管用?为什么德国不能特事特办,在非常时期允许我们进口中药? 👀张:这个大家要考虑一下对等原则---德国的药在中国的使用,也不是想用就用的,都是要经过临床研究的阶段。(举了瑞德西韦的例子)。同理的,你无法要求德国政府放开对中药的限制。如果你无法改变这些现状,那你就不能通过私人途径带一点过来用吗? 🙋冯:为什么就连最权威的Robert-Koch也只提倡医护人员戴口罩,而不倡议普通人戴口罩? 👀张:首先我们说,戴口罩有没有效?肯定有,没有效医生们干嘛要戴?但这里有一个国家对风险评估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这件事好处足够大(而代价足够小)时才会要求你去戴。而德国为了万分之一的感染率,要求全体人民戴口罩,一是德国人精神崩溃了,二是哪里有那么多口罩给你戴。(初期时捐给我国很多)。那你问为什么中国接受的了,一是东亚的习惯问题, 二是效率高---中国政府就是要求2-4 月内高效的控住疫情。 🙋冯:不戴,有感染风险;戴,会遭遇很多尴尬,左右两难,有什么解决办法? 👀张:在一个疫情不高的地方戴口罩是效率低的,而且德国也没有那么多口罩。德国认为, 等发病率高的时候,生病的人戴不上才是最麻烦的。所以,不要试图去改变德国人的思维,你能做的还是保持社交距离。口罩的确是有效,但不要高估了。我在视频中见过的,一群华裔聚会,一边离得很近一起吃饭,一边还骂着德国不给戴口罩,所以这就很不像话了。你改变不了德国,但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 THE END —
说得好。张医生敢说实话真话。
我觉得不能共用餐具,包括不能共用厨房工具和清洁工具,或者高温烘干餐具,其他应该还好。厕所这个我也存疑。
不过觉得总体来说他还是说得非常好的,通俗易懂也很客观,非常典型的医生说法。
应该是公用的东西要注意消毒使用才正确。这也是中国居家隔离失败的原因之一。
这段很有问题! 为什么对国内的不这么说?已经证实了病毒可以通过器物表面传播,他这算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