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意大利米兰所在省的治疗指南

j
jerrydelmar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意大利不像中国用中药给轻症,也不像美国让轻症回家隔离,而是学习韩国和泰国的方案, 主要三种药,克立芝,硫酸羟氯喹和瑞德西韦。 这三种都是抗病毒的,对轻症效果好,在病毒大量进入细胞以前阻断病毒繁殖和进入细胞。一旦病人发现的晚,或者送入院时已是重症,病毒已经大量进入细胞了,那这三种药就没用了。就只能拼呼吸机,ICU,靠病人自己体质硬抗了。这也是为什么意大利老年患者死亡率奇高的原因。一是医院超负荷,没那么多ICU床位,二是意大利在欧洲老龄化最严重。

另外,我们本地医院系统已经通知,下周起推迟所有elective procedures, 择期手术全部推迟。以便腾出资源准备收COVID-19病人。关于口罩等防护设备,医院也说了,反对医护人员人人戴口罩,因为医院系统都没多少库存了。只给接触COVID-19病人的相关医护人员保留防护设备。其余人员可能放假以便节省口罩,洗手液等资源。同时CDC已经批准在N95不足时,使用外科口罩加face shield来代替

a
angelina81
武汉一线抗击新冠也是用的这三种药,貌似NBC新闻也提到这三种药了。
d
diua
克力芝不是刚证明无效了吗?美国这CDC也真是搞笑,没有足够的符合标准的医用N95,就不准医护戴别的啦,难道裸奔比戴个工业N95强?
l
laurenplus
cdc 和联邦政府这时候 不大力催促生产 n95  而在改成”CDC已经批准在N95不足时,使用外科口罩加face shield来代替” 极度不负责任 多少医院会借此推锅 不给前线足够的ppe
E
EdwardVIII
意大利不像中国用中药给轻症,也不像美国让轻症回家隔离,而是学习韩国和泰国的方案, 主要三种药,克立芝,硫酸羟氯喹和瑞德西韦。 这三种都是抗病毒的,对轻症效果好,在病毒大量进入细胞以前阻断病毒繁殖和进入细胞。一旦病人发现的晚,或者送入院时已是重症,病毒已经大量进入细胞了,那这三种药就没用了。就只能拼呼吸机,ICU,靠病人自己体质硬抗了。这也是为什么意大利老年患者死亡率奇高的原因。一是医院超负荷,没那么多ICU床位,二是意大利在欧洲老龄化最严重。



jerrydelmar 发表于 3/19/2020 12:30:02 AM

樓主是專業人士嗎?憑什麽說重症了人民的希望和其它兩種藥一樣就都沒用了?美國至少有一例重症上呼吸機以後才給人民的希望,然後好轉了。
g
genechn
氯喹用量正常,羟氯喹为什么用量那么少?500mg氯喹=800mg羟氯喹。还有托珠单抗,那不勒斯实验的结果不是很好么?这个才是降低死亡率的大杀器。
j
jiangyoudang17
意大利的治疗指南,为毛用英语啊?
j
jiangyoudang17
切,是来华人征过兵的啊
p
polyoma2002
重症无效。轻症似乎还没数据。重症病人已经有肺和各种器官的损伤,这时候如果抑制病毒的效果不够强的话肯定没用。
克力芝不是刚证明无效了吗?美国这CDC也真是搞笑,没有足够的符合标准的医用N95,就不准医护戴别的啦,难道裸奔比戴个工业N95强? diua 发表于 3/19/2020 12:40:00 AM
J
Jetholy
氯喹用量正常,羟氯喹为什么用量那么少?500mg氯喹=800mg羟氯喹。还有托珠单抗,那不勒斯实验的结果不是很好么?这个才是降低死亡率的大杀器。
genechn 发表于 3/19/2020 12:57:05 AM


按照磷酸氯喹的量,羟氯喹正常应该给800毫克一天。很奇怪为什么意大利只给400毫克。
弹指芳华
美国现在轻症完全不给药啊,感觉这样不行啊。能给药阻止一部分轻症转为重症,也是非常重要的呀。可以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冲击。为什么不?是因为这些药都是off label use,需要fda批准还是怎地?
b
buzhidao2000
意大利死亡率这么高,难道都是老人得了这病?日本也老龄化社会,为什么日本就没这问题?
J
Jetholy
美国现在轻症完全不给药啊,感觉这样不行啊。能给药阻止一部分轻症转为重症,也是非常重要的呀。可以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冲击。为什么不?是因为这些药都是off label use,需要fda批准还是怎地?
弹指芳华 发表于 3/19/2020 1:40:28 AM


储存不够。今天的新闻才报道法国试验的氯喹管用,但美国储存太低,听说拜耳正加班加点赶制氯喹。一个月后情况会好很多。

中国医生喊了两个月氯喹管用,没人听,法国实验一结束,NBC新闻,CNN昨晚都报道了。

但库存量太低,中国大批订购时候,都在袖手旁观看着,都没想到要多存一些。
弹指芳华
也考虑一下托珠单抗呢,是中科大附属医院的实践结论,现在武汉也在用托珠单抗
j
jsams111
德国死亡率那么低,早就用了 氯喹,而且德国总理 很早就要求囤积 制造氯喹材料。
wangbing 发表于 3/19/2020 3:43:30 AM
f
freewings10
回复 1楼jerrydelmar的帖子 希望美国要学习各国成功的经验,别闭门造车,其实人家已经试验过的,这是也算一点捷径。
h
happlen
托珠单抗是抑制细胞因子风暴用的,在患者进入细胞因子风暴之前肯定不会用 各种单抗其实是美国这边对抗细胞因子风暴的主流手段,这东西他们不陌生
也考虑一下托珠单抗呢,是中科大附属医院的实践结论,现在武汉也在用托珠单抗 弹指芳华 发表于 3/19/2020 1:49:00 AM
t
teapot
德国死亡率那么低,早就用了 氯喹,而且德国总理 很早就要求囤积 制造氯喹材料。
wangbing 发表于 3/19/2020 3:43:30 AM
有没有link?很想读一下德国的情况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V
Vlj
可惜这些都是处方药,自己准备不了。而且也不能瞎吃,怎么也要确诊后再吃
m
masha
德国死亡率那么低,早就用了 氯喹,而且德国总理 很早就要求囤积 制造氯喹材料。
wangbing 发表于 3/19/2020 3:43:30 AM

哎 看来在美国的和在武汉的一个下场,感染了就在家等死吧
C
Cinderella_smile
bless Italy
c
chicot
记得好像1月底2月初的时候,WHO就喊全球抗疫物质会不够,各个国家当没听见,不要说没准备了,预案都没有。
b
buzhidao2000


储存不够。今天的新闻才报道法国试验的氯喹管用,但美国储存太低,听说拜耳正加班加点赶制氯喹。一个月后情况会好很多。

中国医生喊了两个月氯喹管用,没人听,法国实验一结束,NBC新闻,CNN昨晚都报道了。

但库存量太低,中国大批订购时候,都在袖手旁观看着,都没想到要多存一些。

Jetholy 发表于 3/19/2020 1:47:09 AM [/url]


西方社会可能对中国医疗体系没啥信任,所以对对方的医疗经验都不接受似的。
发现国内确实喜欢靠经验不太严谨,就是说什么东西临床“感觉”有用,就用上了,究竟机理怎么回事,也不太深究,救人要紧。
再加上中国人没事有事喜欢灌点中药,最后各种药掺和在一起,到底哪种药起了作用,就更难说清。这种作风和搞双盲这类比较严格的讲流程的风格不一致,所以就不容易被接受。
z
zhegufei
美国现在轻症完全不给药啊,感觉这样不行啊。能给药阻止一部分轻症转为重症,也是非常重要的呀。可以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冲击。为什么不?是因为这些药都是off label use,需要fda批准还是怎地?
弹指芳华 发表于 3/19/2020 1:40:28 AM

为啥能够阻止轻症转为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