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都不让堂食了,也不好留小费了
是的,西方国家这些人很多。我也受过别人帮助,希望也可以帮助别人 summernono 发表于 3/18/2020 11:35:43 PM
这两个小故事比厉害国的扔下一万元钱就跑,让我感动多了。厉害国都是扔行政机关,这是给餐厅酒吧 skyheart 发表于 3/18/2020 11:35:47 PM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glorymoon 发表于 3/19/2020 12:21:39 AM
3月16日,德克萨斯州宣布,为了减缓疫情的传播,大休斯敦地区的所有酒吧和餐馆将从3月17日起关闭15天,仅允许餐厅提供外卖和drive-thru取餐服务。 就在该项措施生效的前几个小时,当天晚上,休斯顿的Irma's Southwest餐厅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这两位客人,是一对夫妻。 他们在餐厅吃了顿晚餐,共消费了90.12元。但是,却出乎意料的匿名留下了一笔惊人的小费:1900元的现金加上7500元的信用卡支付,共计9400元! 要知道,餐厅的小费一般也就百分之十到二十五左右的样子,这无疑是一笔数额巨大的“别有目的”的小费。 果然,丈夫在发票上留了言,上面写着“这些小费留着在接下来的几周支付店员工资吧”。 看来,这对夫妻,是特地来餐厅吃饭给“小费”帮助餐厅度过难关的。 对此,餐厅的员工Janet Montez表示已经“感动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餐馆老板Louis Galvan则说:“很意外,顾客会如此关心他们,留下这么多钱来帮助我们渡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这笔钱,将平分给餐厅的30名员工,算下来每人可获得300来元。 无独有偶,同样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俄亥俄州哥伦比市的Coaches Bar and Grill餐厅。 一位餐厅的常客,在俄亥俄州宣布暂停关闭酒吧和餐厅之前,前来餐厅吃饭,并默默的留下了2500元的“小费”,和一张叫大家平分的字条。 而他当天的消费,也不过29.75元而已。 这样的行为,同样的感动了餐厅的员工们,餐厅的老板也表示,要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他将为所有的外卖顾客,提供15%的折扣。 不得不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样的举动,真的很温暖了。 yingx 发表于 3/18/2020 11:16:00 PM
这跟“扔下一万元钱就跑”是一个路数的我记得以前有文章分析过这就是捏造新闻带节奏的 bingmi 发表于 3/19/2020 1:19:17 AM
泪目Mimi4 发表于 3/18/2020 11:50:01 PM
有病,都是一份善意,怎么一个就比另一个高大上了? gem 发表于 3/19/2020 1:06:00 PM
是的。朋友在一个中餐馆打打零工,关门前已经有一阵客流很少了。可她跟我说客人留的消费都很generous readnovel 发表于 3/19/2020 1:50:27 PM
别总是用土共的思维去想别人。 美国根本不是大政府, 没人需要可以宣传正能量 幽幽寸草心 发表于 3/19/2020 3:35:22 PM
美国的文化讲的是自己noble,公德好,generous。我们的文化讲是私德好,物尽其用,不一样。要想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平时给餐厅多留点小费,多捐款,多做义工才行。 blabla333 发表于 3/19/2020 4:57:00 PM
就在该项措施生效的前几个小时,当天晚上,休斯顿的Irma's Southwest餐厅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这两位客人,是一对夫妻。
他们在餐厅吃了顿晚餐,共消费了90.12元。但是,却出乎意料的匿名留下了一笔惊人的小费:1900元的现金加上7500元的信用卡支付,共计9400元!
要知道,餐厅的小费一般也就百分之十到二十五左右的样子,这无疑是一笔数额巨大的“别有目的”的小费。
果然,丈夫在发票上留了言,上面写着“这些小费留着在接下来的几周支付店员工资吧”。
看来,这对夫妻,是特地来餐厅吃饭给“小费”帮助餐厅度过难关的。
对此,餐厅的员工Janet Montez表示已经“感动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餐馆老板Louis Galvan则说:“很意外,顾客会如此关心他们,留下这么多钱来帮助我们渡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这笔钱,将平分给餐厅的30名员工,算下来每人可获得300来元。
无独有偶,同样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俄亥俄州哥伦比市的Coaches Bar and Grill餐厅。
一位餐厅的常客,在俄亥俄州宣布暂停关闭酒吧和餐厅之前,前来餐厅吃饭,并默默的留下了2500元的“小费”,和一张叫大家平分的字条。
而他当天的消费,也不过29.75元而已。
这样的行为,同样的感动了餐厅的员工们,餐厅的老板也表示,要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他将为所有的外卖顾客,提供15%的折扣。
不得不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样的举动,真的很温暖了。
误踩,手动点赞👍
通过自身努力成功的人乐于帮助别人,西方国家这种人多。
天天禁闭在家也憋不出几个故事来啊,怎么办呢,记者也要恰饭呀
虽然这个文风看着是有点假,但是类似的事情确实有。我有认识的人开店有客人给了挺高的小费谢谢他们,当然没有文中写的那么高。
co, 太暖心了
有病,都是一份善意,怎么一个就比另一个高大上了?
都是很贴心的善意,怎么还会有人如此解读? ??
这就是素质
别总是用土共的思维去想别人。 美国根本不是大政府, 没人需要可以宣传正能量
好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