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欧洲疫情爆发: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

a
asurafair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分享一篇觉得还不错的文章。别的姑且不论,挺赞同楼主关于国民性的分析。这大概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华人在面对各个旅居国家的应对措施时,总是比当地人更充满了无能为力的无力感。我蛮喜欢我朋友前两天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和该文作者的观点有些相似:
“我还是很难相信各国应对疫情的差异性表现是经济政策的区别——那只是少数高层领导人的视角——恐怕更根本的是文化性格的分疏,由漫长的历史传统和基因共同决定的文化性格在各种族之间显示出巨大差异本不奇怪,遗憾的是对这种文化差异有高度宽容的时代——新王朝时期的埃及、君士坦丁治下的罗马、鼎盛时期的我唐、从二战结束到911的美国——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多见”

另外,原文的评论有各个角度的,不少也比较有见地

——————————————————————————————————————————————————————————————————————————

欧洲疫情爆发: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
Original 木马君 潜伏的木马君 Today

先来说说最近这几天的经历。

3月9日,星期一,德国,确诊人数超过1000人
早晨 9:00
公司内网上低调地贴出了一条新闻,慕尼黑总部办公区域(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已经有一位同事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

新闻很简短,只说了这位同事已经在家隔离,公司相应负责的team会排查和他接触过的人,大家不必为此感到紧张。
早晨 9:30
老板在部门会议上谈了疫情的问题,公司的要求是取消近期的一切德国境外的差旅。最近两周因公或者因私去过疫情爆发地区的人,需要在家办公两周。

老板突然有点没有底气地说,我让你们申报私人行程,这样是不是侵犯了员工的隐私呢?哎呦,补充一句,这个是freiwillig(自愿)的哦
中午 12:00
我约了一个中国同事做饭搭子,结伴去公司食堂吃饭。食堂里还是人声鼎沸,有人边吃边侃,有人端着咖啡聊天,这份喧闹和平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食堂门口入口处放了一瓶消毒液,大家可以自愿在进食堂时,把手消毒一下。
下午 15:30
我去幼儿园接娃。孩子们和老师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在教室里吃了下午茶,然后愉快地玩耍。

这里彷佛并没有受到外界的打扰,还有着一份不真实的平静祥和。幼儿园的大门上贴了一张不太起眼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为了你和他人着想,如果你最近去过疫情爆发地区,请主动告诉我们。
晚上 19:00
晚上 我和木马爸爸聊起公司出现确诊病例的事,心里有点隐隐的担忧,但是又有点随波逐流的无可奈何。后来我们决定再去超市买点生活用品,特别是娃需要的尿不湿,湿纸巾和牛奶。
这次所谓的“囤货”意义有点不一样,我倒不是怕超市出现哄抢断货,以后买不着东西。据我目前观察,这种情况在德国出现的概率极其低,我对德国人保持淡定的能力很有信心。
但是为什么还是要买呢?因为我和木马爸爸开始认真地考虑,按照目前的传染趋势,我们被感染可能只是迟早的事。一旦中招,我们在慕尼黑完全没有其他亲人,可能就要面临全家隔离,无人能够出门买菜的情况,所以我们决定至少先备一些小木马每天都需要用的东西。
3月10号,星期二, 早晨 7:00 德国首次出现两例死亡。
新闻里已经公布了德国出现了两个死亡病例,两位都是老人,患有慢性病。早晨在上班的路上,我像往常一样听了拜仁电台。电台里正在进行一场听众辩论,辩论的话题是,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取消所有大型活动?比如上周三在斯图加特举行的大型足球赛,有几万人去现场观看了。
有不少听众打电话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打电话进来的听众里,不支持取消大型活动的人占了多数。有的人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像以前一样正常生活,什么都不要改变。有的说:回家洗手就好了,为什么要panic(恐慌)呢。如果要取消这个,取消那个,那还不如我们所有人全民在家隔离14天好了,那样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只有一个中年女听众说:支持取消大型活动,如果这些活动不取消,仅仅是关闭学校,有什么意义呢?(拜仁有个别学校因为出现疑似病例,已经暂时关闭了)。
这场听众辩论很有意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德国民众的真实想法。
早晨 9:00
今天要开一整天的事业部管理层会议。大家在开会之前,不可避免地谈到了新冠疫情的问题。
有两个管理层成员因为上周去了意大利北部度假,现在在家办公。 大家都互相开玩笑,问他们在家办公是不是很不爽。两个人都有点唉声叹气,表示被迫home office有点郁闷。 我们聊到昨天刚刚公布的慕尼黑办公区出现的确诊病例, 我感叹了一句:我们都在慕尼黑办公,公司为什么没有告诉大家这位同事在哪一栋楼,哪一个楼层呢? 注意:我不是说要透露这个人的个人信息,而是想知道是哪一栋楼。我司慕尼黑办公区有好几栋大楼。我想如果我知道确诊是在哪一栋楼,也许我可以尽量避免去那里开会。 不要忘了,这里的每个人都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用国内的标准来说,也可以说我们都在病毒面前裸奔。
管理层里一个60出头的同事说道:嗯,这个没说,也不能说。一旦说了哪栋楼,哪个部门,那么那栋楼里的人可能会不敢去上班了,这样会引起恐慌的。 其他德国同事纷纷附和道:是的,是的,这个不能公布。 还有一位同事补充道:既然没人专门通知你,就说明这个信息你不需要知道。 3月11号,星期三, 德国,确诊人数超过1500人了。 我选择继续去公司上班,虽然明知慕尼黑办公区已经有确诊了。 上班路上,听着广播,拜仁电台每天有个十来分钟的新冠病毒专栏,今天是回答一些民众关心的话题。 有一位妈妈问,我孩子的学校没有关门,但是我自己出于担心,能不能让孩子这段时间待在家里,不去学校上课? 电台里的专家一秒钟都没有犹豫,答道: 这样不可以的。学校是否停课是由各州的卫生局和教育部门做出的决定,家长不得擅自让孩子留在家里。如果你这样做,可能因为妨碍儿童教育而收到罚款。 听到这里,我再次陷入了沉思。。。
3月11号,星期三, 德国,确诊人数超过1500人了。
我选择继续去公司上班,虽然明知慕尼黑办公区已经有确诊了。
上班路上,听着广播,拜仁电台每天有个十来分钟的新冠病毒专栏,今天是回答一些民众关心的话题。有一位妈妈问,我孩子的学校没有关门,但是我自己出于担心,能不能让孩子这段时间待在家里,不去学校上课?电台里的专家一秒钟都没有犹豫,答道:这样不可以的。学校是否停课是由各州的卫生局和教育部门做出的决定,家长不得擅自让孩子留在家里。如果你这样做,可能因为妨碍儿童教育而收到罚款。听到这里,我再次陷入了沉思。。。
3月12号,星期四, 德国,确诊人数超过2000人了,死亡四人。
今天又是正常上班的一天。
下午回到家,木马爸爸好像有点心事的样子。他说,你看到家庭里群里的消息了吗?我的德国家人有一个Whatsapp群,类似于国内的微信家庭群。
今天忙了一天,根本没时间看群里的聊天记录。我突然有点紧张,赶紧打开迅速浏览。木马爸爸的妹妹,也就是小木马的姑姑,在群里说,他们全家都病倒了。发烧,头痛,还有咳嗽,现在只能在家卧床。最要命的是,她的两个儿子,也都同时病倒了,同样的症状。两个星期前,他们带着孩子参加了科隆地区的狂欢节游行。木马姑姑还比较淡定,她说,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家自我隔离,并且嘱咐我公公婆婆千万别去看他们。
我们关切地问:去检测了吗?
她说:没有。能不能得到检测,要看RKI(Robert Koch Institut, 德国国家医疗研究所)的具体规定,我们这种情况还轮不上,想得到测试,没那么容易。 我公公在群里写道:不能去看望你们真的让人担忧。希望我和你妈不会那么快被感染,至少要等到你们恢复健康以后。虽然最后大家迟早都会被感染,但是希望我们能错开“档期”,这样万一有什么事情,还能彼此照应。
我公公不是开玩笑,他这段话是认真的。

你看,上面记录的就是我在疫情爆发中的德国,最真实的琐碎日常。
很多国内的瓜友们看到我身边的这些事,再看看欧洲飙升的感染人数,肯定觉得无法理解。你们可能想不通,德国人这是怎么了?他们这是要破罐子破摔了吗?这世上难道真有人不怕死吗?为什么歪果仁的很多操作有点迷?
最近,意大利越来越糟糕,很多瓜友可能也无法理解,意大利做足全套,为什么那么惨?
从这个角度来讲,德国好像“啥也没做”,死亡率居然很低,国民居然还很淡定。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国家拿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疫情是一个窗口,通过这扇窗,我们能瞥见一个国家和它的国民最真实的一面。木马君就壮着胆子,跟大家聊个五毛钱的,说说自己关于欧洲抗击疫情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上回我在文章里说,意大利倒下了,德国人突然很方。 很多瓜友都说没看懂,问我,为什么意大利倒了德国人会很方? 你说它是二战时期留下的“猪队友”梗也好,你说它是历史经验也好。 德国和意大利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好基友,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德国人涌去意大利度假。夏天去海滩,冬天去滑雪,特别是德国南部的拜仁地区,一脚油门就到意大利了,意大利北部地区就像德国人的后花园。 家里的后花园失火了,你说他们方不方?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里还写道: 德国人对于疫情的态度分为两个阶段:意大利沦陷之前,和意大利沦陷之后。 当时我写这句话有一点调侃意味,没想到后来德国的抗疫过程,真的被我一语言中了。 德国在出现意大利输入病例后,抗疫策略有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在意大利沦陷之前,德国的策略跟中国的措施有点像, 严正以待,密切追踪。 当时拜仁州一共出现了十几例确诊,最早的病人是从中国同事那里被传染的。

那时,他们把这十几个人像大熊猫一样关在医院里,即使大部分病人完全没有症状,活蹦乱跳,也不让人家出院。 拜仁的卫生部门还火速追踪了所有密切联系人,最后成功地完全切断了这条传染链。这之后,整个拜仁州再无新病例,恢复了平静。 几周之后,这十几个人都康复出院了,而且也没受什么苦,只是得了一场轻感冒。 到了这里,可以说德国在拜仁州的操作是非常成功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后来,二月中下旬,德国出现意大利输入的病例后,欧盟不打算设立欧洲各国的国界线入境控制,德国人心里已经知道病毒大爆发不可避免了。 德国的专家也说过,以德国目前的人力来看,对于传染链的密切追踪,只有在感染人数很少的时候,才会有效。

一旦有数百人感染,那需要追踪的密切接触者就会呈几何量级增长,这种浩大的人力和精力投入,在德国不可能实现。 德国人这时根据欧洲的情况,调整了他们的抗疫策略。 简单地来说,从一开始在拜仁州的“严防死守,扑灭病毒”,变成了“开闸泄洪,降低伤害”。 只有理解了这个抗疫策略,才能理解德国后续的一系列政策和行为。

病毒开始在德国的北威州肆虐,传播得很快。 德国这时从一开始就打发所有轻症和无症状患者回家隔离,即使那时医院里也许还有床位,他们也不立即收治轻症患者,就是为了把病床空出来,留着应对后面会出现的大量重症患者。 然后,德国社会和主要媒体都立即呼吁国民,一旦有感冒咳嗽症状,不要直接去医院和诊所,而是打电话咨询。 重要的事再说一遍,先打电话咨询家庭医生。 通过电话问诊,绝大部分感冒患者,包括新冠轻症患者,都被家庭医生直接挡在了家中。 回头看看国内这两个月的经历,整个疫情发展中,什么东西杀人最厉害? 不是病毒本身,也不是短缺的口罩,而是医疗资源挤兑。 一旦所有人都涌进医院,不仅互相感染,更严重的问题是,医疗系统崩溃后,病重的人无法得到治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时死亡率就会飙升。 这一点,武汉付出了血的代价。 因为武汉第一个面对病毒,毫无防备,所以出现恐慌和医疗资源挤兑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 在这件事上,德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比中国更有应对优势,因为新冠疫情就像狼来了,他们从一月份开始,就知道它要来了。
德国人在这一点上,认识得很清醒。
a
asurafairy
德国抗击疫情的重大策略调整,这其中有一位灵魂人物,就是号称德国“钟南山”的病毒学专家Christian Drosten。



他是SARS和新冠病毒方面全球最顶级的专家,是SARS病毒的联合发现者,是全球第一个发明新冠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人。

插一句题外话,我最近真的有点被他圈粉。德国科学家有一种近乎无情的理性,又酷又拽,不跟你谈情怀,也不跟你谈“你觉得”还是“我觉得”。

Drosten教授在所有访谈中都表现出了学者特有的专业和极致冷静,德语好的瓜友建议去看他在ZDF的电视访谈,还有在NDR的录音访谈节目,油管上就有。

在意大利沦陷后,疫情刚开始在德国蔓延,这个时候Drosten教授就在电视访谈里说过:

想要完全遏制疫情的传播,这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他的言下之意是,现在为时已晚,面对“大流行病”,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争论我们有多少口罩库存,医院有多少病房?这也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持久战,是如何大范围内和病毒共存,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拖延,减缓病毒传播的速度,至少要拖到夏天。
要拖到夏天的意思不是说病毒到了夏天就自己死了,而是说夏天得普通流感的人少,可以大大缓解医院的压力。


这一番话,从一开始就给德国的抗疫策略定下了基调。

也正是因为他在国际上独一无二的专业地位,他才敢说这样的话。虽然德国也有一部分人表示不满,但是德国民众总体的反应并不是特别激烈。

只要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重症会得到相应的治疗,轻症能自愈,照着这种策略走下去,德国人是不怎么慌的。

从德国比其他国家低很多的死亡率来看,这个策略目前还是比较有效的。


德国的感染人数很多,但是死亡率却很低。从这个角度来说,德国人似乎才是“抄作业”的高手,因为他们get到了作业的精髓,从一开始就避坑成功,只要没有医疗资源挤兑,医护人员不被感染,国民不过度恐慌,一切就不会太糟。


最近德国开始采用去麦当劳买外卖的那种drive-in方式,为疑似患者做病毒检测。从头到尾,疑似病人待在自己车里,不接触任何医务人员,这进一步减轻了诊所的压力,避免医护人员感染

再来说说欧洲里面“抄作业”最认真的意大利。

凭良心说,意大利政府从一开始就很重视新冠病毒,第一个宣布“政府紧急”状态,欧洲第一个切断航班,第一个模仿“火神山”(虽然是帐篷,有比没有好),欧洲唯一一个下令“封城”,甚至“封国”。中国的一系列硬核抗疫措施,他们都照葫芦画瓢了,结果,意大利的形势越来越糟,感染人数飙升,死亡率也非常高,ICU病房里甚至不得不开始讨论先放弃年老的病人,太惨烈了。

为什么意大利政府采用了这么多措施,结果却更加恶化?对于一个欧洲发达国家来说,这种结果令人无法接受。不是咱们的措施不好,而是他们没有get到真正的lessons learned。

一开始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意大利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是在对比了德国的应对策略后,我突然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想要借用别人家的药方,你得需要有和别人一样的体质才行。当一个政府通过大量宣传,对待病毒要最高级别严正以待,这当然会提高国民的自我防护意识,这很好,但是,这同时也一定会引起国民的恐慌。

国内的疫情爆发初期,也出现了恐慌,湖北地区医疗资源挤兑,成千上万的人在医院候诊室连夜排队十几个小时,还是轮不上床位,形势一度几乎失控。后来中央爸爸出手了,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开过去,解放军叔叔也来了,火神山赶快建起来,造汽车的企业改造口罩了,海外华人也行动起来,清空了全世界的药房。我们用十几亿人的举国之力,注意:这里不光是ZF的功劳,而是亿万中国人一起的努力,才能勉强力挽狂澜,扭转形势,把民心逐渐安定下来。

意大利想全面参考中国的解题思路,结果进行到一半才发现:

卧槽!为什么这些措施在意大利落地,得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呢?

意大利民众紧张了,恐慌也产生了,但是欧洲各国的体制和国情,注定了他们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后来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意大利民众上街抗议封城要自由,医疗系统受到冲击接近瘫痪,监狱发生了暴动,超市被抢购一空,恐慌程度超过了二战时期。

再后来,死亡率开始飙升。。。

国内疫情爆发初期走过的那些弯路,医院爆满,超市卖空,人心惶惶,弃城逃跑,所有这些坑,意大利都一头扎进去了。

这一切,一定程度上,都是民众大规模恐慌而政府无力扭转带来的雪崩效应。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闯天涯。这句话有点莫名的讽刺感,用来形容疫情爆发下欧洲的各种乱象,却又再合适不过了。


再来说说德国。

用我们外企的话来说,中国面对疫情考虑的是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而德国人考虑的是damage control (降低伤害)。

如果是外企做方案的话,一般都会评估方案A和方案B,他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然后从民生,经济,国力和性价比等方面去给方案评估,列个表格打个分,最后选择最优解。

你看,这就是德国人做事的方法。这里面没有情怀,没有奉献,只有纯理性的分析和综合考量。

你说,那到底哪种好?是中国那样不计一切的付出,还是德国这样“冷酷”地采用最优解?我觉得,这两者根本没办法放在一起比较。任何脱离了国情的政策讨论,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假设我们能把时间拨回两个月前,把德国人这一套策略搬去中国,我觉得肯定也不好使,因为两国之间的国情差别太大了,这里暂时不展开说了。
a
asurafairy
很多瓜友看到这里,可能要问,说到底就是歪果仁的自由散漫害了他们呗,平时优越的皿煮制度是不是这个时候使不上劲儿?
我觉得除了制度,国力,医疗体系这些客观原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国民不一样。
虽然大家都有七情六欲,都怕死。但是人与人终究是不同的。
歪果仁面对病毒的反应,有点出乎我们意料。这里面并不只是如何对待病毒的问题,它其实也反映了一个价值排序的问题。
我们中国人可能特别追求平平安安,一家人齐齐整整就好。我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同时,我们中国人大部分都很有大局观,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带来的,也是我们5000年历史里一直贯穿的。因为这两个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我们中国人才会平时看似贪生怕死,关键的时候却又能舍身取义。
国家一声令下,全体家里蹲。不管多难,多憋屈,十几亿人就这么把自己关在了家里。用欧洲人的眼光来看,这简直是世界奇迹。

歪果仁可能不这么排序。
也许意大利人看来,你限制他自由,他会感到痛苦,不自由,毋宁死。让他在家里困守两个月,他宁愿去医院走一遭。
对于德国人来说,个人的独立思考,个人的隐私和生活质量,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德国人任何情况下都想自主决定和支配他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即使病毒来了,也不会改变。我管你是钟南山还是火神山,我是不是要被送上山,还是得我自己决定。
所以德国政府想要禁止10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都十分困难,居然还要再三呼吁。很多民众会想,原来我的生活里有足球,现在你取消大型活动,打乱了我的生活,我就不乐意。
德国人能这么淡定,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心里还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大环境给的,是这些年德国相对平稳的社会环境和富足的生活水平给予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有一种“这世界总不会变得太坏”的笃定感。管他外面的世界风风雨雨,回到家关起门来还是岁月静好。
抱着这份安全感,他们不爱存钱,也不爱买房。抱着这份安全感,即使病毒到了家门口,他们也不太容易恐慌。

我最近常常想起我以前高中的班主任,她是个非常爱操心的中年妇女,有的时候我们班成绩不好的时候,她总是看着我们,一边摇头,一边语重心长地说。这些题目不都复习过了吗?怎么还考不好呀?
不知为什么,看到欧洲各国的疫情,这个时候我总是想起她。
我和很多瓜友一样,一开始看到歪果仁的各种迷操作,也想问,这些歪果仁到底在搞什么?真的让人好捉急。经过这段时间在欧洲经历疫情的发展,我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他们不是不会抄作业,是抄不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中国拿的是政治加生物的综合卷。而德国人考的是数学概率论,附加题是体育。意大利人考的可能是艺术专业。
科目都不相同,怎么抄呀?

大家还记得这张图吗? 这张图特别好地体现了近两个月来国内人民坐过山车的过程

一次次看到希望,一次次又遇到新的难题坠入谷底,这一路磕磕碰碰,跌跌爬爬,全国人民一起摸着石头过河。那些谷底可能是物资紧缺,医护人员无助的呐喊,也可能是医院爆满,武汉那些无法住院的人的绝望,那些波峰可能是万城驰援一地的医疗队的孤勇,也可能是10天不分昼夜建造火神山的奇迹,你看,这是我们中国人抗击病毒留下的轨迹,每一次堕入低谷时,都有人站出来,用尽洪荒之力,力挽狂澜。

实事求是,不吹不黑地说,德国甚至欧洲接下来的疫情发展肯定不会是一个有波峰和波谷跌宕起伏的正弦波

因为在德国人的策略里,从来没有打算力挽狂澜。面对已经爆发的疫情,他们不打算去做螳臂挡车的徒劳。在我看来,德国接下来的抗疫轨迹可能更像是高空跳伞,主要目标是在坠落过程中不先把自己吓死,最后尽量能软着陆,让自己不受重伤。

如果我仿照我们抗疫的正弦波,也给德国人的疫情发展画一条曲线的话,那大概会是这个样子:


我也不希望这张图变成现实

最后,怕被误读,再多说两句。

我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抨击”谁,相反,我觉得德国目前的抗疫策略有一些地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虽然如果我本人被传染了,也会很想骂娘,但是单从宏观数据上来看,这也许是最适合德国国情的策略。

国情不同,国民不同,中国的硬核作业,注定了欧洲的国家抄不了。

像我这样同时体会着国内和国外形势的海外华人,对比了歪果仁现在经历的一切,我才恍然大悟,过去的近两个月里,中国打了一场多么艰难的战役。
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个齐心协力“闷”死病毒的同胞,每一个拼命往国内寄物资的海外侨胞,还有每一个彻夜奋战的医务,警察,政府,军队,服务业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
是你们,给世界留下了一份别人永远抄不了的硬核作业。
保持沉默
中肯的文章
q
qqfen
就一句话不要挤兑医疗资源,轻症自我隔离。这样大规模的传染病没有一个国家能挡住。只能拖到天气暖和,加拿大目前也是这样做的。
大ID的马甲
回复 3楼asurafairy的帖子 写的真好。希望美国人也和德国人那么镇定自若
h
hideandseek
我有点不相信拖到夏天,流感病人少了,就能撑住。这病不拼命控制,重症率那么高,就算轻症不挤兑,重症也能消耗大部分资源。
而且现在是要宣传与病毒共存吗? 怎么共存法? 一不小心就重症,就挂掉了,心态怎么平和。
h
hioc
就是天朝(政府+医疗+百姓)牛B呗,别人吵不了只好佛性。其实我挺同意的,天朝抗疫谁也复制不了
l
lvk
回复 3楼asurafairy的帖子

很好的文章。美国政府也这样,拖到夏天就没了。大家不要恐慌,床铺一直这样告诉大家的。
h
hideandseek
回复 3楼asurafairy的帖子[/url]

写的真好。希望美国人也和德国人那么镇定自若

大ID的马甲 发表于 3/12/2020 10:15:48 PM

不临到他们家人,他们都可以镇定自若。 镇定自若的另一种解读就是麻木。
J
Jeanjeanlu
说的好
h
hideandseek
就是天朝(政府+医疗+百姓)牛B呗,别人吵不了只好佛性。其实我挺同意的,天朝抗疫谁也复制不了
hioc 发表于 3/12/2020 10:19:22 PM

也可以说是冷血,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你熬的下来就活下来。熬不下了,别怪政府只能做这么多。
什么夏天,不过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j
justwatching
盖棺定论,等疫情彻底在全球退去,才能评价各国的表现,包括救人命的表现,包括经济账,包括很多东西要综合考虑,还有到底最后靠的是什么把病毒击退,严防死守还是药物科技,以后总会有定论的
取个名字也难
再过两三周看看德国的重症率是多少,要是也和意大利一样,你看看人民还能淡定不。
s
sssccc
可能西方大多数国家加上日本都是这样。哪个方法好几个月后见分晓。。说真的,准备让大多数人得一次病,优胜劣汰,我不能认同是好方法。
就一句话不要挤兑医疗资源,轻症自我隔离。这样大规模的传染病没有一个国家能挡住。只能拖到天气暖和,加拿大目前也是这样做的。 qqfen 发表于 3/12/2020 10:10:00 PM
a
abby04
单是一点,不要跟武汉一样医疗系统一刀切,除了治COVID-19的其他一概关完。 武汉居民最大的牺牲,大概就是那些非肺炎的重症急症慢性病患者,死了连个数字都算不上。这个数真是未必比肺炎倒下的少。ccp敢这么拿人命换人命,无非就是让“战疫”数字好看一点罢了。真的临到老百姓头上,是透析没法做死的还是得肺炎死的,有区别吗。。。唉。。。
a
anniekevin
感觉美国现在也是这样做的
t
thelawofone
等1个星期之后再来看看德国,再来看看这篇文章,还有作者吧。 一切把轻症放回家,自谓最优选择伤害最小的都是耍流氓。因为都只是拖延爆发罢了。
A
Angelleee
好文章。美国也是无比强调自我人格和隐私的国家。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y
yayran
德国人的体质比较好吧,不知道会不会有帮助
A
Angelleee
好文章。美国也是无比强调自我人格和隐私的国家。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l
lycheeberry
mark 两周后再来看
驫龘麤靐
再过两三周看看德国的重症率是多少,要是也和意大利一样,你看看人民还能淡定不。
取个名字也难 发表于 3/12/2020 10:24:50 PM

正解,别看文章说的头头是道,但是重症率在那摆着,全民裸奔一旦感染量超过临界点,医院负担不了重症,挤兑自然发生。武汉一开始不就是全民裸奔,相信这病没啥大不了,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
S
SmileOrange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
j
jiangyoudang17
这不就是鸵鸟么。真正看开了的话,测,确诊轻症不去医院,自我隔离,别传染给别人啊。现在的逻辑就是我年轻胜率高,别人被我传上了活该
小汪小汪
非常中肯的文章。认认真真看完了。 赞作者。 确实,即使抄作业,也要动脑筋抄。
z
zhangada
好文章
m
miaoerl
重症病人还没大量出现呢……
m
maplepine
Somewhat agree. 中国人民勤劳听话,当时武汉封城时美国同事就感叹这种措施在美国没法搞,我说中国有世界上最cooperative的人民 在这边公司也一样啊 华人尤其第一代移民大多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不找事 manager们都喜欢
M
Mintcafe
好文章。美国也是无比强调自我人格和隐私的国家。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Angelleee 发表于 3/12/2020 10:41:22 PM

自我人格和隐私可以有,但不要伤害到他人利益或生命,保护自己不中招也是保护他人不中招,这种放开了大家一起传染的方式还有个说法,叫自私冷血外加脑残。
D
DingXi
再过两三周,情况就应该明了了吧。
M
Mintcafe

正解,别看文章说的头头是道,但是重症率在那摆着,全民裸奔一旦感染量超过临界点,医院负担不了重症,挤兑自然发生。武汉一开始不就是全民裸奔,相信这病没啥大不了,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

驫龘麤靐 发表于 3/12/2020 10:48:50 PM

其实就是没能力控制,自然选择呗,直接回到野蛮时代。
S
Scorpius
欧洲主流思想是让国民分批感染形成抗体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
hellensiao
也不只是为了数字。你想想,一样的医疗资源,传染病人多搞定一个,就掐死传染无数其他人的机会。普通病人不管,就只死他一个。很无情,但是很理性。
单是一点,不要跟武汉一样医疗系统一刀切,除了治COVID-19的其他一概关完。 武汉居民最大的牺牲,大概就是那些非肺炎的重症急症慢性病患者,死了连个数字都算不上。这个数真是未必比肺炎倒下的少。ccp敢这么拿人命换人命,无非就是让“战疫”数字好看一点罢了。真的临到老百姓头上,是透析没法做死的还是得肺炎死的,有区别吗。。。唉。。。 abby04 发表于 3/12/2020 10:28:00 PM
V
Viviennedd
亡羊补牢,谁是前面的羊就该遭殃么?如果早一点放弃政治辖制医学,如果早一点放弃隐私放弃股市经济考量,最快速度切段人员流动,前面的羊会少很多很多啊!中国是官僚不重视人命,西方是经济重过人命,草民就靠撞大运了。
b
bengbaby
回复 16楼abby04的帖子 还有很多死于肺炎的,因为没确诊,数字也算不上。 也有很多轻症的,自己好了,也没算上数字。
看了很丧,这样的佛系抗疫不觉得是多高明的做法,无奈之举罢了。希望美国交一份和中国德国都不一样的答卷,靠药物以最小的代价度过难关,一年到一年半以后出疫苗,彻底解决战斗。祈愿人民的希望不负众望,God bless America
C
Coth
写得好,各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但是美国人没法有德国人那么镇定啊……
c
cardithu
回复 3楼asurafairy的帖子
实事求是,不吹不黑,德国人得以如此淡定的其中一部分原因离不开中国前两个月摸着石头过河摸出来的详尽病程资料,对已知和未知风险的应对措施其实很难平等比较。
b
blanch23
武汉1月份并没有限制社交活动,而且1月初医院门诊量就已经很大了。所以美国现在应该没有那么糟,大家不去医院挤兑交叉感染才是正道。
正解,别看文章说的头头是道,但是重症率在那摆着,全民裸奔一旦感染量超过临界点,医院负担不了重症,挤兑自然发生。武汉一开始不就是全民裸奔,相信这病没啥大不了,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 驫龘麤靐 发表于 3/12/2020 10:48:00 PM
l
lyl1988
抄的了抄不了,主要还是看国民愿不愿意。楼主的观念还是挺中肯的
n
nktong
只要不像武汉意大利那样爆发,挤破医疗体系,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治疗,那么还好。 像中国那样通过完全的隔离,彻底消除病毒在其他国家做不到。
j
jackwonglstc
说的很好。 其实武汉初期就是用的德国那种方案,不要导致恐慌,重症入院,轻症装不知道。 可惜武汉人口密度太大,加上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太大,因此医疗资源迅速崩溃。只能开始严防死守,封城这种策略。 意大利其实也是一样,只是后面扩散太快,没有办法处理了。 德国,美国其实都是一样,现在不在乎,就是因为医疗系统还没崩溃。 其实发展过程和策略都是唯一的,就看爆发速度。完全看运气。这些策略,中国几乎全部经历过。
心函
赞中肯的理智的声音,通过这场疫病,看出了每个国家的文化和国民普遍的处事态度和政府的性格,就像一面镜子,平时里不为多见的国民差异性,今天特别鲜明。无所谓谁更好,每个不同的国家(和人),各自找到自己21世纪和往后的命运。 老日在性格上和德国人很像,大部分人严谨和自肃,抱着不麻烦他人的想法,所以会反感孙正义的捐献百万个检查kits。估计如果在中国的话,会有舆论要求其他企业家跟风捐献,然后列表比较一下谁这么有钱还捐少了;老美的话,会上头版,花街帮忙剖析一个检查kit大约多少钱会不会影响公司的年度财政,老百姓reddit抱怨没收到底下各种搞笑回复,国民性不同
s
stacych8008
这件事真的可以看出每个国家的尿性。 我还是很佩服韩国人的,在灾难面前非常团结一致,做出了最快的反应。 美国可以看出,爱幼不尊老。老年人死亡率高,人家根本不care。
S
Stromboli
这件事真的可以看出每个国家的尿性。

我还是很佩服韩国人的,在灾难面前非常团结一致,做出了最快的反应。

美国可以看出,爱幼不尊老。老年人死亡率高,人家根本不care。
stacych8008 发表于 3/13/2020 9:31:48 AM

小孩本来就比老年人更珍贵。
u
unicorn919
岂止是爱幼不尊老。根本是生死有命,政府大撒手。宁可大撒币去救市,也不肯花更少的钱来救人。说实话,对自己当初选择留在美国发展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前面还有人说美华对疫情负有责任,什么责任?老子几个星期了,几乎每天给议员们写信,每天看着疫情发展不得不调整策略给他们支招,奈何没有人管啊?!
M
Mintcafe
写得好,各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但是美国人没法有德国人那么镇定啊……
Coth 发表于 3/12/2020 11:43:19 PM

楼主的转帖其实和国内满天乱飞的美国人都很热心那类半**文差不多,德国人哪里真镇定,二月底调查就大半支持应该隔离监控的,美国也大把镇定自若飞欧洲玩耍的,都不是真有代表性的,灾祸前其实人的本性都一样,有谁真的想得个传染性极高的疫病嘛。这就好比生化危机里,还跑和杀个屁啊,每个人被咬一口不就得了,那根本不是正常人的反应。
s
slippp
关键问题是重症引起医疗挤兑怎么处理。
y
ysunny
就一句话不要挤兑医疗资源,轻症自我隔离。这样大规模的传染病没有一个国家能挡住。只能拖到天气暖和,加拿大目前也是这样做的。

北半球暖和了,南半球冷了,这是接力棒啊。。。
f
finchcms
美国人一周前也岁月静好,现在超市到了晚上几乎空空如也。
月亮的雨
再过两三周看看德国的重症率是多少,要是也和意大利一样,你看看人民还能淡定不。
取个名字也难 发表于 3/12/2020 10:24:50 PM

觉得德国人挺傻
b
buybaybye

不临到他们家人,他们都可以镇定自若。 镇定自若的另一种解读就是麻木。

hideandseek 发表于 3/12/2020 10:21:17 PM


这个论坛不就有很多这种人吗。
双标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