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村医生6个孩子5个博士,他的育儿观听说很牛

l
lm0317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转自:世界华人周刊



6个孩子,5个博士,4个要点 , 3个关键词。 他就是一个普通而伟大父亲。 在农村的一所破旧老屋中,他把6个孩子培养成才。 5个博士,一个硕士。 主持人鲁豫把他称为“博士老爹”。 崔永元向他请教培养孩子的“秘方”。 他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他就是蔡笑晚。
一 五个博士 1941年,蔡笑晚出生在浙江瑞安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 蔡笑晚的父亲 他自小刻苦爱学,立志成为科学家。 却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被高中拒之门外。 他靠自学考入杭州大学物理系。 在1962年,父亲病逝,他只能退学,回到农村的家中,分担家庭的重担。 22岁的他,正值风华正茂、踌躇满志,跪在父亲坟头,暗暗发誓:让整个家振作起来!


▲ 年轻时的蔡笑晚 1967年,他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他决定要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的唯一的事业。 于是,他改名为“蔡笑晚”,意为让自己在晚年欢笑。 他真的做到了,六个孩子,五人成了博士,这足以让他笑傲人生了。  大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终身教授,兼任美国国家基金会的审稿工作; 二子蔡天武,19岁考上李政道主办的CASPEA留美博士班,后为美高盛公司副总裁; 三子蔡天思,美国圣约翰大学的博士生,现国内开办实业; 四子蔡天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的博士生,现创办私立医院; 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现中国建设银行工作; 小女儿蔡天西,18岁就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蔡家第三代长孙长孙女,现都考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蔡笑晚全家福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蔡笑晚把自己的教育经验总结“三个关键词”、“四个要点”。


二 三个关键词 1.早期教育 为了能够实施早教的方案,他选择在村子里做个体医生。 这样,他就能自由支配时间,时刻关注孩子,陪伴孩子。 他坚信:“读书要趁早!” 当大儿子还在襁褓中,蔡笑晚就对孩子进行了数学启蒙。 他的方法也没什么高明特殊之处。 他手指点孩子的下巴,点几下,就说几;拍孩子的手数数。 结果孩子8个月大,才能发音时,就能从1念到5。 孩子1岁多,就认识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 蔡笑晚夫妇和六个孩子 教育之难,难在坚持。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他坚持不懈的向孩子重复数字...... 孩子两岁半后学简单的加减运算… 他家每天早上放的广播是英语和日语频道,孩子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 每天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在灯下看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孩子们刚入学,就超越了其他同龄孩子。 2.从小立志 蔡笑晚的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核心就是:从小立志。




这是“志”不是具体的人生理想,而是一个人的胸襟、气度和魄力。 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还记得童年时,外祖母教他的一首民谣: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出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神仙本是凡人”,我为什么不能做神仙? 这是对成功追求的自信,对自己人生的认同。 孩子刚会说话时,他把这个民谣和对追求成功的信心传给孩子。 当时,他们一家人租住在一间老屋。上下两层楼,各16平米。 楼下是诊所,楼上狭窄的空间是8口人的卧室兼书房。 木质的墙壁老化龟裂,却贴着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的画像。


▲年轻时的蔡笑晚 他教育孩子,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曾经也都是普通孩子,天才与凡人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只看自己有没有自信和毅力了。 受此熏陶,小女儿五岁就要当“中国的居里夫人”,并为此一生奋斗。 从小”做神仙“的自信,培养出孩子的坚定毅力。 3.培养自学 蔡笑晚认为,无论什么教育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自学能力是一个优秀人才最重要的基本功。




当孩子们上学时,他首先就要熟悉课本,搞清楚课本的重点难点,然后再教孩子。 “我不会一课一课地教他们,而是告诉他们哪些重要,要先学;哪些次要,可以晚些学。” 他的孩子从小就具备了研读教材的自学能力,这为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博得优势,越到高处越明显。 三 四个要点 看到这里,当教师的读者就会感慨:在课堂上,面对老师传授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技巧,有的孩子一点就会,有的孩子却始终不能领悟。 的确,孩子的智商也决定了他学习的成绩和效率。


▲ 蔡笑晚接受鲁豫采访 不可否认,蔡笑晚的方法得当,蔡家6个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这一点是很多家长“学”不来的。 但,蔡笑晚的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 蔡笑晚教育的“四个要点”,对很多家长会有所启发。 1.先教做人 蔡笑晚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多认几个字,多会几道题,多看几本书,多有几个爱好技能。 必须先教孩子做人,做一个道德高尚、心态良好、意志坚强、自强自立的人。 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道德素质的培养。 2.快乐的教育 学习本身就是人类对自己野性和惰性的改造,带有强制性,这也注定学习的艰苦性。学习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压力的。 蔡笑晚把教育当成了艺术,善于把压力变为动力,把艰苦变为快乐。 他不会让孩子一味的学习,而是通过音乐、奖励、竞赛、旅游和文体活动等方法,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在求知艰辛中尝到快乐。


▲ 蔡笑晚带孩子走遍大江南北 3.爱&4.沟通 很多家长不知道教育孩子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那就是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 蔡家6个孩子成材的关键,是蔡家充满了“爱”和“沟通”。


这也奠定了孩子成才的基础:一生的良好心理和性格。 蔡家孩子觉得,小时候那破旧的小屋留下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那16平米的二层小楼,虽然小,但却成了孩子们的“天堂”。 在这里,床板当成乒乓球台;这里,是孩子表演的灯光舞台;这里,也是孩子举行各种比赛的赛场。 爱,是需要表达的,爱是需要平等沟通的。 蔡家的四个儿子上中学时,正好赶上武打片《少林寺》热映。


▲ 《少林寺》电影海报 于是老四也想去少林寺学武,而且坚持了两年。 最后,蔡笑晚对儿子说,真要学武,就写决心书:保证今生学武术,决不再读书了,而且一定成为大师。 他真的把儿子送到了少林寺。但是,孩子才学2个月,就发现自己错了,想回来学习。 蔡笑晚与儿子沟通,你不能想回来就回来,你必须要坚持下去,否则,你对自己人生的选择不负责任,以后怎么成才? 儿子坚持了一个学期,才回家。从那以后,儿子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和孩子及时沟通。 他为女儿写下117封信。 蔡家内部和谐,没有压抑,尊重孩子的个性与选择。 小女儿天西,从小梦想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后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 蔡笑晚夫妇与小女儿 二儿子天武,从小喜欢管钱,把兄弟姐妹把钱集中到他手里,后来成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 孩子们不仅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这才是蔡笑晚家庭教育最成功的地方。 这让很多因为孩子学习,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父母羡慕不已。 四 一生心血 教育孩子对中国家长来说,是最难的,也最容引起易焦虑。 大部分家长总是到处“借鉴”经验。 其实,在教育上从来就没有“灵丹妙药”。 蔡笑晚教育的成功,是他一生心血的付出。 他把教育当成了自己一生唯一的事业。 所以,他出版的书名字是《我的职业是父亲》。 他为了教育孩子,几乎牺牲自己所有的娱乐和人际交往。 他为孩子抄写卷子,每一张泛着暗黄和破旧的卷子,都渗透着他的心血。


这样的资料装满了家中的柜子。


蔡笑晚也强调,家庭教育没有不变的“良方”,孩子个体的千差万别,教育方式也不相同。 只有家长用心血去思考,用汗水去浇灌,才能在众多的他人的经验中找到适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


▲ 蔡笑晚全家在美国
M
Monkey_baby
那么多孩子,基本都培养出来美国了,牛!
s
sweatyarmpit007
那么多孩子,基本都培养出来美国了,牛!
Monkey_baby 发表于 3/9/2020 9:34:55 PM


美国感谢他
I
Indulge
好厉害
g
guitu
这个人自己就很厉害啊,高中自学,在那个大学录取率那么低的年代能考上大学本身就很牛。出身也不错,估计从小言传身教也很好,基因也好,后来自己事业没有指望全副身心投入孩子教育,孩子好好努力,一点也不奇怪。
y
yoyo001
那么多孩子,基本都培养出来美国了,牛!
Monkey_baby 发表于 3/9/2020 9:34:55 PM

估计他被中国政府伤透心了吧,立志要把家安在美国
A
Arya_S
回复 1楼lm0317的帖子 为了拼个女儿生了5个儿子吗?😂😂 真的很厉害
宝宝宝宝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小刻苦爱学,立志成为科学家。却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被高中拒之门外。他靠自学考入杭州大学物理系。本身也不是普通人啊。
k
kaiselin
太牛了
E
Esacpe
这个人听说过
w
woju
显然还是孩子们继承了父亲或者父母会读书的基因。
H
Heiniu
本身基因就好,又有毅力有能力有方法。了不起。
M
MiniCorset
只看了开头 不过我觉得 我们这一代在这里辛苦拼搏 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不要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鬼话 按照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来活吗? 我顶锅盖遁走
旧时光
所以基因是关键啊
L
Liushuirenjia
好像也都泯然众人矣。不觉得拿个博士学位算啥教育成功。你说,这那个博士学位做高盛的vp跟没推过上个半吊子研究生然后在高盛找到工作(这个每年都好多呢)有啥差别啊。
a
angelene
这个挺牛逼的
凤梨酥99
好像也都泯然众人矣。不觉得拿个博士学位算啥教育成功。你说,这那个博士学位做高盛的vp跟没推过上个半吊子研究生然后在高盛找到工作(这个每年都好多呢)有啥差别啊。
Liushuirenjia 发表于 3/11/2020 3:29:25 AM


这话也太酸了吧?从农村读书奋斗到美国高盛,还不算成功?你以为中国农村做农民跟在美国高盛工作差不多?
m
mamayu223
顶着锅盖说一句 读到博士真没什么难的 不是智力也不是能力,纯粹靠毅力 国内有点太神化博士了
w
wawawan
楼上说读博士容易的 他家大儿子和小女儿都是学术界牛人啊
t
twptwp
l
lvyuansu
本来想吐槽一下这种五个博士——最美家庭的价值观的,结果看到蔡天文-宾大教授,突然一机灵,不会是大名鼎鼎Tony Cai吧!一搜果然是……瞬间肃然起敬。
爱自己
脑回路,那个硕士压力很大吧
n
novavista
我本科学校有个教授小时候住蔡笑晚隔壁,他每天被送到蔡家自习,结果15岁就考上北大,现在是学校最年轻正教授,high index paper发了一大把
g
ghostlover
回复 23楼novavista的帖子 浙江人对教育一直很重视, 哪怕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人。
c
craigslist
回复 23楼novavista的帖子 浙江人对教育一直很重视, 哪怕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人。

是的,比如我公公,农民一个,后来做点小生意,他坚持让孩子能读书还是读书,也是浙江瑞安的
j
jenny945
这种都是基因决定的,努力不来。
v
vincentsjtu
包邮区一向重视教育
r
rituximab
什么叫泯然于众人?你去看看人家大儿子还有小女儿的简历,如果你还觉得人家只是众人,那你把自己的简历拿出来pk吧
好像也都泯然众人矣。不觉得拿个博士学位算啥教育成功。你说,这那个博士学位做高盛的vp跟没推过上个半吊子研究生然后在高盛找到工作(这个每年都好多呢)有啥差别啊。 Liushuirenjia 发表于 3/11/2020 3:29:00 AM
n
nownow
基因加环境,羡慕嫉妒
E
Eiffelweal
各方面都非常优秀
s
sayuki
这么多孩子头疼
l
lgnw
没有一个马云管用
a
aixiaoWa
这属于基因好。
M
Maxgogogo
真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