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价崩盘 / 联储降息 / 何时见底 / 何时入场的三言两语, 3/12更新

n
namama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3/12更新
这真是每天都在见证历史。太刺激了。。 我还是那个观点,如果没有特效药出现,就目前趋势发展下去,这次的经济衰退会比08年更严重
08年主要是金融系统被污染,然后造成的系统性崩溃。所以政府/央行出手稳定市场就能解决问题,剩下的就是慢慢的恢复期。 现在这次并不是金融系统造成,也无法通过金融手段来快速解决问题。利息降再低,居民不出门消费也没用。。甚至中国40万亿新基建都已经出台了,但没有全面复工 / 项目依然无法启动。。
08年对经济的创伤是从金融系统传导到实体经济,有个传导过程,甚至一开始银行破产的时候,不少main street还在那里看笑话。。 这次对经济的创伤是在实体经济层面直接爆发,消费/生产活动直接停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要猛烈的多。。 疫情如果真像我估计的,需要6个月才能过去,那么中小企业倒闭潮我估计会大过08年。。
如果是401k的话,那就继续定投,长期还是重仓科技股。。相对其它实体企业,疫情对高科技大厂的冲击相对是最小的,不少(e.g. Amazon)还能获利。。
============== 补充点石油话题
所以短期的油价波动,自身内部可以对冲,有些产业会难受,有些会获利,整体经济的承受度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油价高点还是低点,如对原本就准备WFH,或者避免出行的人来说,影响有限。。
但如果石油价格如果长期维持在如此地位那美国很多油气企业会撑不住,会有债务危机,可能会大量破产。。但问题是我看沙特也不像能挺很久的样子。。
美国还能内部对冲,沙特靠啥挺那么久?低价卖油/廉价大甩卖,他狗大户日子不想过了?
======================== 真是见证历史的一天,最近这几天真是太刺激了,我以为经历过08年以后,应该不会再有如此的崩盘了。。 胡言乱语几句: Fed降息50bps是没问题的,这能降低部分企业的借贷成本 但这是联储对美国长期经济走势的调整,并非对疫情的对症下药。如果真的感染人数达到某个阈值,造成全社会性恐慌,居民消费可能崩盘,这就不是降息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几个月没生意,肯定破产完蛋,降息再多其实也没用。。中国现在就是这情况。。

即使是大跌后的股价,我觉得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有很多还是没有pricein
一旦感染人数扩大/社会性恐慌/大家都宅家里不消费,会对居民消费造成啥影响? 可以看看中国的数据。。中国2月份汽车销量下滑9成,房屋销售腰斩,所有餐饮业都在破产边缘,智能手机销量腰斩。。。这还是中国网售远远比美国发达,大量消费理论上可以在网上完成的情况下。。 美国是否会这么惨,现在还不知道,政府目前不作为的方式很令人担心。居民消费占美国GDP的7成,如果疫情继续扩大下去,目前水平的消费景气无法继续维持/会受到重创,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为啥川普一直在拼命宣传“流感论”。。
美国金融中心离开武汉太远,对这种冲击可能初期并不了解,但现在比2周前已经好太多了,起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点了。。
还有很多东西,虽说是小事,但对经济影响都很大的。。
比如说大规模停校停课。。美国这里小孩子待家里违法吧?你让大人如何上班?那些paycheck to paycheck的人怎么活?中国还有祖父母帮忙顶一下,美国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各种secondary impact太多了。。
所以我说目前股市还远没有把这些可能风险price in,现在仅是把19年增长的这点泡沫挤掉,离开谷底应该还有点距离

未来展望: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个人估计最多也就6个月左右,秋天前怎么都该有特效药开发出来了。然后就能迎来恢复性增长。恢复性增长速度取决于 1)政府政策/大选结果,能否果断出台一些财政刺激政策
中国现在已经推出所谓的新基建,40万亿的5G/高铁/特高压等各种基建随时准备发动。。
美国呢?一直在谈的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能出台吗?没有类似的强心剂刺激,像08年那样,靠经济自身慢慢修复,这经济恢复会很慢。
2)疫情过程中政府是否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明确救援措施。 如果中小企业倒闭太多,经济体系受创太严重,国民经济中有大量的富裕资源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那么这部分资源的重组/重新激活会需要相当时间
何时入场? 个人意见,感染人数没到峰值前/或者廉价特效药没有出现前,不宜入场 就目前美国政府/CDC的表现来说,现在入场的不确定性太大。。
入场后买啥?
还是拿中国为例,疫情的一个副作用是加快了零售业往电商的迁移,加快了线下零售等商业形态的淘汰/迭代速度。所以如果股市继续跌,我会逐渐入手点Amazon等电商股,包括主市场不在美国/受美股大盘拖累的中国电商股:阿里/京东。。整体而言,科技股龙头地位未变。。software is still eating the world
长期国运
最后,投资长期来看无非就是赌国运。。 美国条件得天独厚,这方面占尽优势。。从资产投资来说,依然长期看好美国 美国的问题是其政治系统是在两边大洋保护/四面没有任何强敌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政府权力被平衡/制约的同时也极大限制了政府的效率。 所以虽然有纠错机制,但这机制的启动/生效需要时间。 平时无所谓,甚至二战被日本偷袭后都有足够时间慢慢在家暴兵暴装备。。 但在面对疫情这种突发性事件上,这个短板就太明显了。。即使长期经济没问题,依然看好,但短期内被感染/被牺牲掉的“民主的代价”也会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同时我也一样长期看好中国。。
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正是因为中国这个拥有几乎无限生产能力的全球工厂在托底,过去20年来,西方国家才能不断的降息/提升经济,而不用过于担心通货膨胀,这个印钱的金融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
要不然,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西方这样的降息幅度,通货膨胀早该爆表了,还谈啥提升经济。。
从这角度来说,我觉得中美贸易战也就这样了,随着美国经济面临陷入衰退的危险,联储会需要不断降息,大规模印钱。如果还打贸易战,美国通货膨胀风险会很高。。
80年代初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破两位数的经济滞涨,是所有领导人的噩梦。。
当然,川普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t
twptwp
好像没人捧场啊,谢谢分享啦
m
moming
谢谢分享!很多干货啊!
h
happy21
要是通缩大萧条咋办
公用马甲29
京东好像疫情期间盈利不行啊
花衣裳
同意LZ说的,长期看好中美,美国是制度太优越了,中国是人民太任劳任怨了。
l
lycheeberry
mark 谢谢
S
SmileOrange
谢谢 分析的好
n
namamae
京东好像疫情期间盈利不行啊
公用马甲29 发表于 3/9/2020 8:02:37 PM


京东的大头还是家电,疫情期间家电,特别是大型家电销量肯定受到影响。。但我觉得这是短期的。。

长期来看,京东最近2年最大的问题是增长,如何在城市白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目标用户群,如何在保护品牌含金量的基础上进行渠道下沉/进入4-5线。。

这次疫情,让京东几乎以免费的价格,获得了大量的新用户。。
特别是京东在疫情期间,其自有物流依然出色的配送表现,也替他赢回了在阿里/京东之间摇摆的很多老用户。。
疫情的逼迫,也让原本只在京东上进行电器消费的民众,拓展了消费品类。。。
这些我觉得都是长期来看,很有优势的发展。。

中国几年内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电商在中国的渗透率又远比其它任何地区都高。。
如此庞大的市场,除了阿里外,还能容下不止一个玩家。。从这角度看,我觉得目前京东估值并不贵,如果受到美国大盘影响,能打个几折的话,我觉得不错的。。
我个人是建议阿里/京东都来点。。。
c
codeshogun
前面分析的不错,到最后一段破功了
n
namamae
要是通缩大萧条咋办
happy21 发表于 3/9/2020 8:01:25 PM

拼命印钱,印到不通缩就好了。。
我觉得日本的问题是金融leakage。
日本降息后,这低成本的资金并不仅仅是在其国内市场循环,大量投资者在日本借了低息债,然后做carry-trade,投资其它市场,导致日本国内市场依然投资疲软/通缩。。

美国体量太大,占全球金融市场比例太高,我觉得这样应该玩不大起来。。。
e
ecnanif

I
Isotope

真是见证历史的一天,最近这几天真是太刺激了,我以为经历过08年以后,应该不会再有如此的崩盘了。。 胡言乱语几句: Fed降息50bps是没问题的,这能降低部分企业的借贷成本 但这是联储对美国长期经济走势的调整,并非对疫情的对症下药。如果真的感染人数达到某个阈值,造成全社会性恐慌,居民消费可能崩盘,这就不是降息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几个月没生意,肯定破产完蛋,降息再多其实也没用。。中国现在就是这情况。。

即使是大跌后的股价,我觉得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有很多还是没有pricein
一旦感染人数扩大/社会性恐慌/大家都宅家里不消费,会对居民消费造成啥影响? 可以看看中国的数据。。中国2月份汽车销量下滑9成,房屋销售腰斩,所有餐饮业都在破产边缘,智能手机销量腰斩。。。这还是中国网售远远比美国发达,大量消费理论上可以在网上完成的情况下。。 美国是否会这么惨,现在还不知道,政府目前不作为的方式很令人担心。居民消费占美国GDP的7成,如果疫情继续扩大下去,目前水平的消费景气无法继续维持/会受到重创,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为啥川普一直在拼命宣传“流感论”。。
美国金融中心离开武汉太远,对这种冲击可能初期并不了解,但现在比2周前已经好太多了,起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点了。。
还有很多东西,虽说是小事,但对经济影响都很大的。。
比如说大规模停校停课。。美国这里小孩子待家里违法吧?你让大人如何上班?那些paycheck to paycheck的人怎么活?中国还有祖父母帮忙顶一下,美国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各种secondary impact太多了。。
所以我说目前股市还远没有把这些可能风险price in,现在仅是把19年增长的这点泡沫挤掉,离开谷底应该还有点距离

未来展望: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个人估计最多也就6个月左右,秋天前怎么都该有特效药开发出来了。然后就能迎来恢复性增长。恢复性增长速度取决于 1)政府政策/大选结果,能否果断出台一些财政刺激政策
中国现在已经推出所谓的新基建,40万亿的5G/高铁/特高压等各种基建随时准备发动。。
美国呢?一直在谈的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能出台吗?没有类似的强心剂刺激,像08年那样,靠经济自身慢慢修复,这经济恢复会很慢。
2)疫情过程中政府是否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明确救援措施。 如果中小企业倒闭太多,经济体系受创太严重,国民经济中有大量的富裕资源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那么这部分资源的重组/重新激活会需要相当时间
何时入场? 个人意见,感染人数没到峰值前/或者廉价特效药没有出现前,不宜入场 就目前美国政府/CDC的表现来说,现在入场的不确定性太大。。
入场后买啥?
还是拿中国为例,疫情的一个副作用是加快了零售业往电商的迁移,加快了线下零售等商业形态的淘汰/迭代速度。所以如果股市继续跌,我会逐渐入手点Amazon等电商股,包括主市场不在美国/受美股大盘拖累的中国电商股:阿里/京东。。整体而言,科技股龙头地位未变。。software is still eating the world
长期国运
最后,投资长期来看无非就是赌国运。。 美国条件得天独厚,这方面占尽优势。。从资产投资来说,依然长期看好美国 美国的问题是其政治系统是在两边大洋保护/四面没有任何强敌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政府权力被平衡/制约的同时也极大限制了政府的效率。 所以虽然有纠错机制,但这机制的启动/生效需要时间。 平时无所谓,甚至二战被日本偷袭后都有足够时间慢慢在家暴兵暴装备。。 但在面对疫情这种突发性事件上,这个短板就太明显了。。即使长期经济没问题,依然看好,但短期内被感染/被牺牲掉的“民主的代价”也会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同时我也一样长期看好中国。。
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正是因为中国这个拥有几乎无限生产能力的全球工厂在托底,过去20年来,西方国家才能不断的降息/提升经济,而不用过于担心通货膨胀,这个印钱的金融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
要不然,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西方这样的降息幅度,通货膨胀早该爆表了,还谈啥提升经济。。
从这角度来说,我觉得中美贸易战也就这样了,随着美国经济面临陷入衰退的危险,联储会需要不断降息,大规模印钱。如果还打贸易战,美国通货膨胀风险会很高。。
80年代初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破两位数的经济滞涨,是所有领导人的噩梦。。
当然,川普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7:35:33 PM


居然不包括石油战,这个的影响比疫情大多了。
w
wodehuaren
谢谢分享
h
helloterran2
回复 9楼namamae的帖子 京东这次真的很赞 在湖北封省,物流全线瘫痪的二月初,我成功的从京东上刷到了自营的n95和消毒灯,成功寄到了家里。
n
namamae
居然不包括石油战,这个的影响比疫情大多了。
Isotope 发表于 3/9/2020 8:22:37 PM


石油战,美国即是产油大国,又是消费大国。。
所以短期的油价波动,自身内部可以对冲,有些产业会难受,有些会获利,美国整体经济的承受度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我觉得主要这经济影响还是受疫情冲击比较大,而非石油。。
油价高点还是低点,如对原本就准备WFH,或者避免出行的人来说,影响有限。。
应该没谁会因为今天油价便宜点了,就准备出去浪,在疫情高峰跑回公司上班去了吧?

但如果石油价格如果长期维持在如此地位,比如说维持12个月以上。。
那美国很多油气企业会撑不住,会有债务危机,可能会大量破产。。

这问题比较判断,因为我看沙特也不像能挺很久的样子。。
美国还能内部对冲,沙特靠啥挺那么久?低价卖油/廉价大甩卖,他狗大户日子不想过了?
h
hingdu
干货,Mark一下 拼命印钱,印到不通缩就好了。。 我觉得日本的问题是金融leakage。 日本降息后,这低成本的资金并不仅仅是在其国内市场循环,大量投资者在日本借了低息债,然后做carry-trade,投资其它市场,导致日本国内市场依然投资疲软/通缩。。 美国体量太大,占全球金融市场比例太高,我觉得这样应该玩不大起来。。。
要是通缩大萧条咋办 happy21 发表于 3/9/2020 8:01:25 PM
鱼日喜水
谢谢分享,需要慢慢看
s
swing
我觉得长期美国制造业会回流 这次估计没有理由再反对了 美国长期依然看好 中国也是个拐点 就是全世界去中国化 一带一路搞不下去了
b
buchi
大选也是一个uncertainty 会不会震荡半年多才比较明朗
补充点石油话题 石油战,美国即是产油大国,又是消费大国。。 所以短期的油价波动,自身内部可以对冲,有些产业会难受,有些会获利,整体经济的承受度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我觉得主要这经济影响还是受疫情冲击比较大,而非石油。。 油价高点还是低点,如对原本就准备WFH,或者避免出行的人来说,影响有限。。 应该没谁会因为今天油价便宜点了,就准备出去浪,在疫情高峰跑回公司上班去了吧? 但如果石油价格如果长期维持在如此地位,比如说维持12个月以上。。 那美国很多油气企业会撑不住,会有债务危机,可能会大量破产。。。 这问题比较难说,因为我看沙特也不像能挺很久的样子。。 美国还能内部对冲,沙特靠啥挺那么久?低价卖油/廉价大甩卖,他狗大户日子不想过了? ======================== 真是见证历史的一天,最近这几天真是太刺激了,我以为经历过08年以后,应该不会再有如此的崩盘了。。 胡言乱语几句: Fed 降息 50bps 是没问题的,这能降低部分企业的借贷成本 但这是联储对美国长期经济走势的调整,并非对疫情的对症下药。如果真的感染人数达到某个阈值,造成全社会性恐慌,居民消费可能崩盘,这就不是降息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几个月没生意,肯定破产完蛋,降息再多其实也没用。。中国现在就是这情况。。 即使是大跌后的股价,我觉得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有很多还是没有 pricein 。 一旦感染人数扩大 / 社会性恐慌 / 大家都宅家里不消费,会对居民消费造成啥影响? 可以看看中国的数据。。中国 2 月份汽车销量下滑 9 成,房屋销售腰斩,所有餐饮业都在破产边缘,智能手机销量腰斩。。。这还是中国网售远远比美国发达,大量消费理论上可以在网上完成的情况下。。 美国是否会这么惨,现在还不知道,政府目前不作为的方式很令人担心。居民消费占美国GDP的7成,如果疫情继续扩大下去,目前水平的消费景气无法继续维持 / 会受到重创,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为啥川普一直在拼命宣传“流感论”。。 美国金融中心离开武汉太远,对这种冲击可能初期并不了解,但现在比 2 周前已经好太多了,起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点了。。 还有很多东西,虽说是小事,但对经济影响都很大的。。 比如说大规模停校停课。。美国这里小孩子待家里违法吧?你让大人如何上班?那些paycheck to paycheck的人怎么活?中国还有祖父母帮忙顶一下,美国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各种secondary impact太多了。。 所以我说目前股市还远没有把这些可能风险price in,现在仅是把 19 年增长的这点泡沫挤掉,离开谷底应该还有点距离 未来展望: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个人估计最多也就6个月左右,秋天前怎么都该有特效药开发出来了。然后就能迎来恢复性增长。恢复性增长速度取决于 1)政府政策/大选结果,能否果断出台一些财政刺激政策 中国现在已经推出所谓的新基建, 40 万亿的 5G/ 高铁 / 特高压等各种基建随时准备发动。。 美国呢?一直在谈的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能出台吗?没有类似的强心剂刺激,像08年那样,靠经济自身慢慢修复,这经济恢复会很慢。 2)疫情过程中政府是否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明确救援措施。 如果中小企业倒闭太多,经济体系受创太严重,国民经济中有大量的富裕资源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那么这部分资源的重组/重新激活会需要相当时间 何时入场? 个人意见,感染人数没到峰值前 / 或者廉价特效药没有出现前,不宜入场 就目前美国政府/CDC的表现来说,现在入场的不确定性太大。。 入场后买啥? 还是拿中国为例,疫情的一个副作用是加快了零售业往电商的迁移,加快了线下零售等商业形态的淘汰/迭代速度。所以如果股市继续跌,我会逐渐入手点 Amazon 等电商股,包括主市场不在美国/受美股大盘拖累的中国电商股:阿里 / 京东。。整体而言,科技股龙头地位未变。。software is still eating the world 长期国运 最后,投资长期来看无非就是赌国运。。 美国条件得天独厚,这方面占尽优势。。从资产投资来说,依然长期看好美国 美国的问题是其政治系统是在两边大洋保护/四面没有任何强敌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政府权力被平衡/制约的同时也极大限制了政府的效率。 所以虽然有纠错机制,但这机制的启动/生效需要时间。 平时无所谓,甚至二战被日本偷袭后都有足够时间慢慢在家暴兵暴装备。。 但在面对疫情这种突发性事件上,这个短板就太明显了。。即使长期经济没问题,依然看好,但短期内被感染 / 被牺牲掉的“民主的代价”也会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同时我也一样长期看好中国。。 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正是因为中国这个拥有几乎无限生产能力的全球工厂在托底,过去20年来,西方国家才能不断的降息/提升经济,而不用过于担心通货膨胀,这个印钱的金融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 要不然,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西方这样的降息幅度,通货膨胀早该爆表了,还谈啥提升经济。。 从这角度来说,我觉得中美贸易战也就这样了,随着美国经济面临陷入衰退的危险,联储会需要不断降息,大规模印钱。如果还打贸易战,美国通货膨胀风险会很高。。 80年代初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破两位数的经济滞涨,是所有领导人的噩梦。。 当然,川普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19:35:00
r
riveroam


京东的大头还是家电,疫情期间家电,特别是大型家电销量肯定受到影响。。但我觉得这是短期的。。

长期来看,京东最近2年最大的问题是增长,如何在城市白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目标用户群,如何在保护品牌含金量的基础上进行渠道下沉/进入4-5线。。

这次疫情,让京东几乎以免费的价格,获得了大量的新用户。。
特别是京东在疫情期间,其自有物流依然出色的配送表现,也替他赢回了在阿里/京东之间摇摆的很多老用户。。
疫情的逼迫,也让原本只在京东上进行电器消费的民众,拓展了消费品类。。。
这些我觉得都是长期来看,很有优势的发展。。

中国几年内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电商在中国的渗透率又远比其它任何地区都高。。
如此庞大的市场,除了阿里外,还能容下不止一个玩家。。从这角度看,我觉得目前京东估值并不贵,如果受到美国大盘影响,能打个几折的话,我觉得不错的。。
我个人是建议阿里/京东都来点。。。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8:13:27 PM

不容易。码那么多字,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中企没钱了,赶紧美国股市圈
郝爱国教授
回复 1楼namamae的帖子 分析有道理 只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恐怕川普政权是不会搞的
f
fubaobao
前面分析的不错,到最后一段破功了
codeshogun 发表于 3/9/2020 8:14:52 PM

我没好意思指出来,不过lz说的大部分还不错。
f
fubaobao
我觉得长期美国制造业会回流 这次估计没有理由再反对了 美国长期依然看好 中国也是个拐点 就是全世界去中国化 一带一路搞不下去了
swing 发表于 3/9/2020 8:38:08 PM
n
namamae
不容易。码那么多字,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中企没钱了,赶紧美国股市圈

riveroam 发表于 3/9/2020 8:52:58 PM


经济盲一个,自己去查查阿里/京东的现金流状况,如果你看得懂的话
t
tiffany2013
等第一季度报表出来再看底在哪里。
p
peterwiney
谢谢分享!太赞了
d
doser
干货很多,谢谢分享
r
riveroam


经济盲一个,自己去查查阿里/京东的现金流状况,如果你看得懂的话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9:09:56 PM

看不懂,就是上周买了一些SQQQ
l
liuyong987
补充点石油话题
石油战,美国即是产油大国,又是消费大国。。
所以短期的油价波动,自身内部可以对冲,有些产业会难受,有些会获利,整体经济的承受度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我觉得主要这经济影响还是受疫情冲击比较大,而非石油。。
油价高点还是低点,如对原本就准备WFH,或者避免出行的人来说,影响有限。。
应该没谁会因为今天油价便宜点了,就准备出去浪,在疫情高峰跑回公司上班去了吧?

但如果石油价格如果长期维持在如此地位,比如说维持12个月以上。。
那美国很多油气企业会撑不住,会有债务危机,可能会大量破产。。

这问题比较难说,因为我看沙特也不像能挺很久的样子。。
美国还能内部对冲,沙特靠啥挺那么久?低价卖油/廉价大甩卖,他狗大户日子不想过了?

======================== 真是见证历史的一天,最近这几天真是太刺激了,我以为经历过08年以后,应该不会再有如此的崩盘了。。 胡言乱语几句: Fed降息50bps是没问题的,这能降低部分企业的借贷成本 但这是联储对美国长期经济走势的调整,并非对疫情的对症下药。如果真的感染人数达到某个阈值,造成全社会性恐慌,居民消费可能崩盘,这就不是降息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几个月没生意,肯定破产完蛋,降息再多其实也没用。。中国现在就是这情况。。

即使是大跌后的股价,我觉得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有很多还是没有pricein
一旦感染人数扩大/社会性恐慌/大家都宅家里不消费,会对居民消费造成啥影响? 可以看看中国的数据。。中国2月份汽车销量下滑9成,房屋销售腰斩,所有餐饮业都在破产边缘,智能手机销量腰斩。。。这还是中国网售远远比美国发达,大量消费理论上可以在网上完成的情况下。。 美国是否会这么惨,现在还不知道,政府目前不作为的方式很令人担心。居民消费占美国GDP的7成,如果疫情继续扩大下去,目前水平的消费景气无法继续维持/会受到重创,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为啥川普一直在拼命宣传“流感论”。。
美国金融中心离开武汉太远,对这种冲击可能初期并不了解,但现在比2周前已经好太多了,起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点了。。
还有很多东西,虽说是小事,但对经济影响都很大的。。
比如说大规模停校停课。。美国这里小孩子待家里违法吧?你让大人如何上班?那些paycheck to paycheck的人怎么活?中国还有祖父母帮忙顶一下,美国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各种secondary impact太多了。。
所以我说目前股市还远没有把这些可能风险price in,现在仅是把19年增长的这点泡沫挤掉,离开谷底应该还有点距离

未来展望: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个人估计最多也就6个月左右,秋天前怎么都该有特效药开发出来了。然后就能迎来恢复性增长。恢复性增长速度取决于 1)政府政策/大选结果,能否果断出台一些财政刺激政策
中国现在已经推出所谓的新基建,40万亿的5G/高铁/特高压等各种基建随时准备发动。。
美国呢?一直在谈的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能出台吗?没有类似的强心剂刺激,像08年那样,靠经济自身慢慢修复,这经济恢复会很慢。
2)疫情过程中政府是否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明确救援措施。 如果中小企业倒闭太多,经济体系受创太严重,国民经济中有大量的富裕资源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那么这部分资源的重组/重新激活会需要相当时间
何时入场? 个人意见,感染人数没到峰值前/或者廉价特效药没有出现前,不宜入场 就目前美国政府/CDC的表现来说,现在入场的不确定性太大。。
入场后买啥?
还是拿中国为例,疫情的一个副作用是加快了零售业往电商的迁移,加快了线下零售等商业形态的淘汰/迭代速度。所以如果股市继续跌,我会逐渐入手点Amazon等电商股,包括主市场不在美国/受美股大盘拖累的中国电商股:阿里/京东。。整体而言,科技股龙头地位未变。。software is still eating the world
长期国运
最后,投资长期来看无非就是赌国运。。 美国条件得天独厚,这方面占尽优势。。从资产投资来说,依然长期看好美国 美国的问题是其政治系统是在两边大洋保护/四面没有任何强敌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政府权力被平衡/制约的同时也极大限制了政府的效率。 所以虽然有纠错机制,但这机制的启动/生效需要时间。 平时无所谓,甚至二战被日本偷袭后都有足够时间慢慢在家暴兵暴装备。。 但在面对疫情这种突发性事件上,这个短板就太明显了。。即使长期经济没问题,依然看好,但短期内被感染/被牺牲掉的“民主的代价”也会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同时我也一样长期看好中国。。
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正是因为中国这个拥有几乎无限生产能力的全球工厂在托底,过去20年来,西方国家才能不断的降息/提升经济,而不用过于担心通货膨胀,这个印钱的金融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
要不然,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西方这样的降息幅度,通货膨胀早该爆表了,还谈啥提升经济。。
从这角度来说,我觉得中美贸易战也就这样了,随着美国经济面临陷入衰退的危险,联储会需要不断降息,大规模印钱。如果还打贸易战,美国通货膨胀风险会很高。。
80年代初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破两位数的经济滞涨,是所有领导人的噩梦。。
当然,川普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7:35:33 PM


4月份Gilead的三期结果,会是一个关键事件。如果通过,那么逐渐平衡并恢复。如果没通过,大概率会触发债务危机,经济扑街。

石油行业是疫情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中国的需求快速下降,接下来欧美澳加等发达经济体需求也会随着疫情展开而萎缩。大家都想活下去,如果无法通过协议稳定价格,同舟共济渡过难关,那么在市场竞争下,价格战无法避免。没有成本优势的油企将逐步倒下。倒下的节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推倒哪张骨牌。

实体经济随着疫情的展开而下滑基本是无法避免(疫情会导致需求下降),如果持续下降,降到某一个点上,某些受影响的行业可能会触发大面积失业,例如航空业,旅游业,餐饮业,实体商铺。系统性的行业不景气又会触发部分的债务违约,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很容易触发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又会进一步触发资产缩水和新一轮危机。

当然这么极端的场景可能不会发生,毕竟药和疫苗都在路上。但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建议可以清点现金类资产,为可能的冬天备好粮食了。

个人建议:确保手上的现金类流动性资产能够支撑1年及以上的最简消费需求。
n
namamae
4月份Gilead的三期结果,会是一个关键事件。如果通过,那么逐渐平衡并恢复。如果没通过,大概率会触发债务危机,经济扑街。

石油行业是疫情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中国的需求快速下降,接下来欧美澳加等发达经济体需求也会随着疫情展开而萎缩。大家都想活下去,如果无法通过协议稳定价格,同舟共济渡过难关,那么在市场竞争下,价格战无法避免。没有成本优势的油企将逐步倒下。倒下的节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推倒哪张骨牌。

实体经济随着疫情的展开而下滑基本是无法避免(疫情会导致需求下降),如果持续下降,降到某一个点上,某些受影响的行业可能会触发大面积失业,例如航空业,旅游业,餐饮业,实体商铺。系统性的行业不景气又会触发部分的债务违约,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很容易触发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又会进一步触发资产缩水和新一轮危机。

当然这么极端的场景可能不会发生,毕竟药和疫苗都在路上。但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建议可以清点现金类资产,为可能的冬天备好粮食了。

个人建议:确保手上的现金类流动性资产能够支撑1年及以上的最简消费需求。

liuyong987 发表于 3/9/2020 9:25:26 PM


美国石油企业的崩盘需要点时间
Scheduled debt maturities among oil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and services companies amount to roughly $3 billion in 2020 but will skyrocket from there to $20 billion in 2021, $41 billion in 2022and $59 billion in 2023,

所以我说主要看这次土豪国能撑多久
如果短期价格战就打完的,那没啥事
如果石油在目前价格维持超过1年的,那美国油企会倒一批
s
slippp
我觉得长期美国制造业会回流 这次估计没有理由再反对了 美国长期依然看好 中国也是个拐点 就是全世界去中国化 一带一路搞不下去了
swing 发表于 3/9/2020 8:38:08 PM

恰恰相反,中国经此一役的表现已经让全球意识到中国才是最保险的地方。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会增加。石油战更是让中国占尽优势。一代一路嘛,不好说。说实在我不想中国被一代一路搞得满中国都是黑黑绿绿,乌烟瘴气
宇猫

恰恰相反,中国经此一役的表现已经让全球意识到中国才是最保险的地方。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会增加。石油战更是让中国占尽优势。一代一路嘛,不好说。说实在我不想中国被一代一路搞得满中国都是黑黑绿绿,乌烟瘴气

slippp 发表于 3/10/2020 1:21:40 AM

为什么会更加依赖中国呢?这次中国掉链子全世界都没口罩了,各国不是应该吸取教训加强本土的产能吗?
c
cindy90
谢谢分享
v
valleystorm
分析得很好!但是说到短期牺牲,中国那个体制已经在疫情初期牺牲好多人了,美国x4倍也比不上。
a
ajanny
表姐的同事。在武汉。40出头。轻症入住方舱,每天视频看着都挺好,还开玩笑说他是朋友圈里唯一一个住过方舱的,给人感觉马上要好了一样。结果上个星期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恶化了。然后送去ICU,上了人工肺。现在还在生死线上。老婆孩子1月23号之前回了河北老家,现在还没回来,也不让回来。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我表姐虽然在武汉也不能出门去探望。
p
puma4843
不同意对中国的预测。各国和企业都会重新评估在中国的供应链。中国成分降低是大势所趋。
A
Alpha_Librae
谢谢分享讲得很有道理
F
Fwer
mark. good points
m
minqidev

为什么会更加依赖中国呢?这次中国掉链子全世界都没口罩了,各国不是应该吸取教训加强本土的产能吗?

宇猫 发表于 3/10/2020 2:56:36 AM


你还没搞懂?

因为,即使一个已经爆发的全国性的大灾难,中国可以在10天能动员全国力量,在50天内解决问题。
如果,还早一个礼拜动员,估计只要30天就解决问题。

你说这种动员能力,还有哪个国家有?加强本土的产能,如果本土再次遇到新肺炎呢,你以为资本家的钱是纸?

也就是说,如果依靠中国作为生产线,不管出什么事,只需要预备2个月的库存, 然后向其他国家协调1个月就行了。在任何一个搞分析的人来说,都是钱啊,估计这种风险保障的钱,比卖钻石卖bitcoin还赚。
s
susancoffee
补充点石油话题
石油战,美国即是产油大国,又是消费大国。。
所以短期的油价波动,自身内部可以对冲,有些产业会难受,有些会获利,整体经济的承受度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我觉得主要这经济影响还是受疫情冲击比较大,而非石油。。
油价高点还是低点,如对原本就准备WFH,或者避免出行的人来说,影响有限。。
应该没谁会因为今天油价便宜点了,就准备出去浪,在疫情高峰跑回公司上班去了吧?

但如果石油价格如果长期维持在如此地位,比如说维持12个月以上。。
那美国很多油气企业会撑不住,会有债务危机,可能会大量破产。。
Scheduled debt maturities among oil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and services companies amount to roughly $3 billion in 2020 but will skyrocket from there to $20 billion in 2021, $41 billion in 2022and $59 billion in 2023,
但问题是我看沙特也不像能挺很久的样子。。
美国还能内部对冲,沙特靠啥挺那么久?低价卖油/廉价大甩卖,他狗大户日子不想过了?
======================== 真是见证历史的一天,最近这几天真是太刺激了,我以为经历过08年以后,应该不会再有如此的崩盘了。。 胡言乱语几句: Fed降息50bps是没问题的,这能降低部分企业的借贷成本 但这是联储对美国长期经济走势的调整,并非对疫情的对症下药。如果真的感染人数达到某个阈值,造成全社会性恐慌,居民消费可能崩盘,这就不是降息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几个月没生意,肯定破产完蛋,降息再多其实也没用。。中国现在就是这情况。。

即使是大跌后的股价,我觉得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有很多还是没有pricein
一旦感染人数扩大/社会性恐慌/大家都宅家里不消费,会对居民消费造成啥影响? 可以看看中国的数据。。中国2月份汽车销量下滑9成,房屋销售腰斩,所有餐饮业都在破产边缘,智能手机销量腰斩。。。这还是中国网售远远比美国发达,大量消费理论上可以在网上完成的情况下。。 美国是否会这么惨,现在还不知道,政府目前不作为的方式很令人担心。居民消费占美国GDP的7成,如果疫情继续扩大下去,目前水平的消费景气无法继续维持/会受到重创,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为啥川普一直在拼命宣传“流感论”。。
美国金融中心离开武汉太远,对这种冲击可能初期并不了解,但现在比2周前已经好太多了,起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点了。。
还有很多东西,虽说是小事,但对经济影响都很大的。。
比如说大规模停校停课。。美国这里小孩子待家里违法吧?你让大人如何上班?那些paycheck to paycheck的人怎么活?中国还有祖父母帮忙顶一下,美国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各种secondary impact太多了。。
所以我说目前股市还远没有把这些可能风险price in,现在仅是把19年增长的这点泡沫挤掉,离开谷底应该还有点距离

未来展望: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个人估计最多也就6个月左右,秋天前怎么都该有特效药开发出来了。然后就能迎来恢复性增长。恢复性增长速度取决于 1)政府政策/大选结果,能否果断出台一些财政刺激政策
中国现在已经推出所谓的新基建,40万亿的5G/高铁/特高压等各种基建随时准备发动。。
美国呢?一直在谈的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能出台吗?没有类似的强心剂刺激,像08年那样,靠经济自身慢慢修复,这经济恢复会很慢。
2)疫情过程中政府是否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明确救援措施。 如果中小企业倒闭太多,经济体系受创太严重,国民经济中有大量的富裕资源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那么这部分资源的重组/重新激活会需要相当时间
何时入场? 个人意见,感染人数没到峰值前/或者廉价特效药没有出现前,不宜入场 就目前美国政府/CDC的表现来说,现在入场的不确定性太大。。
入场后买啥?
还是拿中国为例,疫情的一个副作用是加快了零售业往电商的迁移,加快了线下零售等商业形态的淘汰/迭代速度。所以如果股市继续跌,我会逐渐入手点Amazon等电商股,包括主市场不在美国/受美股大盘拖累的中国电商股:阿里/京东。。整体而言,科技股龙头地位未变。。software is still eating the world
长期国运
最后,投资长期来看无非就是赌国运。。 美国条件得天独厚,这方面占尽优势。。从资产投资来说,依然长期看好美国 美国的问题是其政治系统是在两边大洋保护/四面没有任何强敌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政府权力被平衡/制约的同时也极大限制了政府的效率。 所以虽然有纠错机制,但这机制的启动/生效需要时间。 平时无所谓,甚至二战被日本偷袭后都有足够时间慢慢在家暴兵暴装备。。 但在面对疫情这种突发性事件上,这个短板就太明显了。。即使长期经济没问题,依然看好,但短期内被感染/被牺牲掉的“民主的代价”也会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同时我也一样长期看好中国。。
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正是因为中国这个拥有几乎无限生产能力的全球工厂在托底,过去20年来,西方国家才能不断的降息/提升经济,而不用过于担心通货膨胀,这个印钱的金融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
要不然,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西方这样的降息幅度,通货膨胀早该爆表了,还谈啥提升经济。。
从这角度来说,我觉得中美贸易战也就这样了,随着美国经济面临陷入衰退的危险,联储会需要不断降息,大规模印钱。如果还打贸易战,美国通货膨胀风险会很高。。
80年代初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破两位数的经济滞涨,是所有领导人的噩梦。。
当然,川普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7:35:33 PM
mark一下
g
grousegrouse
前面分析的不错,到最后一段破功了
codeshogun 发表于 3/9/2020 8:14:52 PM

同感 同感 同感!
蔺晨


美国石油企业的崩盘需要点时间
Scheduled debt maturities among oil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and services companies amount to roughly $3 billion in 2020 but will skyrocket from there to $20 billion in 2021, $41 billion in 2022and $59 billion in 2023,

所以我说主要看这次土豪国能撑多久
如果短期价格战就打完的,那没啥事
如果石油在目前价格维持超过1年的,那美国油企会倒一批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10:03:59 PM


狗大户也在挣扎。。就看米帝能不能按住它了
s
showmm
Markkk
t
tigergirl
mark一下
s
slippp

为什么会更加依赖中国呢?这次中国掉链子全世界都没口罩了,各国不是应该吸取教训加强本土的产能吗?

宇猫 发表于 3/10/2020 2:56:36 AM

你会把资金投入一个发生了疫情就能搞个一年半载的弱鸡国家吗?中国两个月左右就把疫情控制。而且有世界上现成的最全的产业链,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和5G通讯设施,以及价廉质优量大的工程师和工人。中国就是未来世界的经济中心。
m
minqidev


我不会把资金注入一发生疫情就政府管控口罩3M公司自己口罩都运不回美国的国家

中国这次吃相太难看,其他国家就算贵点也会把产业链撤回

你愿意被一个和你价值观信仰完全背离的国家捏脖子吗?

麻将机 发表于 3/10/2020 11:55:03 AM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控制了了口罩,
日本,意大利,韩国,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荷兰,法国。

在日本,你转让口罩都会判刑。

你还有什么选择? 对,你目前的选择,只有一个,中国。
c
chengcheng
前面分析的不错,到最后一段破功了
codeshogun 发表于 3/9/2020 8:14:52 PM


+1. 去中国化是大势所趋,欧洲可能暂时没能力,但是美国必须这么做,也有能力这么做。
筋斗云在飞
谢谢楼主分享,mark一下慢慢看
c
chengcheng

恰恰相反,中国经此一役的表现已经让全球意识到中国才是最保险的地方。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会增加。石油战更是让中国占尽优势。一代一路嘛,不好说。说实在我不想中国被一代一路搞得满中国都是黑黑绿绿,乌烟瘴气

slippp 发表于 3/10/2020 1:21:40 AM


拉倒吧,病毒前各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依赖中国经济的危险了,这次病毒只能强化了各国去中国化的决心。中国的人口红利都消耗完了,而最大的障碍是那个体制,势不两立。
d
dingdingdddd
对中国的分析太乐观了,事实上这次可能是加速中美脱钩。中国不可能依靠内循环和内需恢复
r
riveroam


+1. 去中国化是大势所趋,欧洲可能暂时没能力,但是美国必须这么做,也有能力这么做。

chengcheng 发表于 3/10/2020 12:24:13 PM

在中国跟挡走,挡说股市要涨,就买涨,挡说经济要好就买房。人在美国就跟着资本家走,这是大势。有的ID忽悠美华这时候上中概股,这时候的美国大气候决定了中概股就是慢慢流血的。如果不是国内的人民币资产,拿美元进去砸,就是有病了。美华提前知道病毒的危害,难得的提前了解大市,如果没有油搅局,大体底在哪里都能估算个八九不离十
P
Peppa5
分析中国那部分不同意,现在大家忙着抗疫,等结束了会加速撤离中国,trump没做到的事,新冠会帮他做到,就是代价太大了。
K
Kissohkiss
前面分析的不错,到最后一段破功了
codeshogun 发表于 3/9/2020 8:14:52 PM


哈哈哈 聪明这是高级五毛贴 怎么也要给50块
f
flyingforce
补充点石油话题
所以短期的油价波动,自身内部可以对冲,有些产业会难受,有些会获利,整体经济的承受度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油价高点还是低点,如对原本就准备WFH,或者避免出行的人来说,影响有限。。
但如果石油价格如果长期维持在如此地位那美国很多油气企业会撑不住,会有债务危机,可能会大量破产。。但问题是我看沙特也不像能挺很久的样子。。
美国还能内部对冲,沙特靠啥挺那么久?低价卖油/廉价大甩卖,他狗大户日子不想过了?
======================== 真是见证历史的一天,最近这几天真是太刺激了,我以为经历过08年以后,应该不会再有如此的崩盘了。。 胡言乱语几句: Fed降息50bps是没问题的,这能降低部分企业的借贷成本 但这是联储对美国长期经济走势的调整,并非对疫情的对症下药。如果真的感染人数达到某个阈值,造成全社会性恐慌,居民消费可能崩盘,这就不是降息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几个月没生意,肯定破产完蛋,降息再多其实也没用。。中国现在就是这情况。。

即使是大跌后的股价,我觉得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有很多还是没有pricein
一旦感染人数扩大/社会性恐慌/大家都宅家里不消费,会对居民消费造成啥影响? 可以看看中国的数据。。中国2月份汽车销量下滑9成,房屋销售腰斩,所有餐饮业都在破产边缘,智能手机销量腰斩。。。这还是中国网售远远比美国发达,大量消费理论上可以在网上完成的情况下。。 美国是否会这么惨,现在还不知道,政府目前不作为的方式很令人担心。居民消费占美国GDP的7成,如果疫情继续扩大下去,目前水平的消费景气无法继续维持/会受到重创,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为啥川普一直在拼命宣传“流感论”。。
美国金融中心离开武汉太远,对这种冲击可能初期并不了解,但现在比2周前已经好太多了,起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点了。。
还有很多东西,虽说是小事,但对经济影响都很大的。。
比如说大规模停校停课。。美国这里小孩子待家里违法吧?你让大人如何上班?那些paycheck to paycheck的人怎么活?中国还有祖父母帮忙顶一下,美国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各种secondary impact太多了。。
所以我说目前股市还远没有把这些可能风险price in,现在仅是把19年增长的这点泡沫挤掉,离开谷底应该还有点距离

未来展望: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个人估计最多也就6个月左右,秋天前怎么都该有特效药开发出来了。然后就能迎来恢复性增长。恢复性增长速度取决于 1)政府政策/大选结果,能否果断出台一些财政刺激政策
中国现在已经推出所谓的新基建,40万亿的5G/高铁/特高压等各种基建随时准备发动。。
美国呢?一直在谈的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能出台吗?没有类似的强心剂刺激,像08年那样,靠经济自身慢慢修复,这经济恢复会很慢。
2)疫情过程中政府是否有针对中小企业的明确救援措施。 如果中小企业倒闭太多,经济体系受创太严重,国民经济中有大量的富裕资源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那么这部分资源的重组/重新激活会需要相当时间
何时入场? 个人意见,感染人数没到峰值前/或者廉价特效药没有出现前,不宜入场 就目前美国政府/CDC的表现来说,现在入场的不确定性太大。。
入场后买啥?
还是拿中国为例,疫情的一个副作用是加快了零售业往电商的迁移,加快了线下零售等商业形态的淘汰/迭代速度。所以如果股市继续跌,我会逐渐入手点Amazon等电商股,包括主市场不在美国/受美股大盘拖累的中国电商股:阿里/京东。。整体而言,科技股龙头地位未变。。software is still eating the world
长期国运
最后,投资长期来看无非就是赌国运。。 美国条件得天独厚,这方面占尽优势。。从资产投资来说,依然长期看好美国 美国的问题是其政治系统是在两边大洋保护/四面没有任何强敌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政府权力被平衡/制约的同时也极大限制了政府的效率。 所以虽然有纠错机制,但这机制的启动/生效需要时间。 平时无所谓,甚至二战被日本偷袭后都有足够时间慢慢在家暴兵暴装备。。 但在面对疫情这种突发性事件上,这个短板就太明显了。。即使长期经济没问题,依然看好,但短期内被感染/被牺牲掉的“民主的代价”也会比其它国家高很多。。。
同时我也一样长期看好中国。。
中国现在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正是因为中国这个拥有几乎无限生产能力的全球工厂在托底,过去20年来,西方国家才能不断的降息/提升经济,而不用过于担心通货膨胀,这个印钱的金融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
要不然,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西方这样的降息幅度,通货膨胀早该爆表了,还谈啥提升经济。。
从这角度来说,我觉得中美贸易战也就这样了,随着美国经济面临陷入衰退的危险,联储会需要不断降息,大规模印钱。如果还打贸易战,美国通货膨胀风险会很高。。
80年代初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破两位数的经济滞涨,是所有领导人的噩梦。。
当然,川普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7:35:33 PM


前面分析地不错,但是长期看好中国,实在有点不能苟同,虽然作为国人很希望国内好,但是不得不说国内远景堪忧,个人理解如下:

1. 中国的情况是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消费大国,所以客观上他是需要国外的强大的消费市场来支撑他的制造,但是现在一方面各国的消费市场已经被国货抢了相当部分,另一方面这两年中美摩擦显著,加上这次疫情各种骚操作,中国在国际上观感不好,后面的国外消费市场肯定是要萎缩的。当消费萎缩时候,维持制造只能是伪命题了。

2. 中国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制造强国,这些年虽然好像专利数量领先,但是没啥拿的出来的拳头产品。拿美国市场举例,中国货很多,但是很少有东西说只能买中国货,或者说中国货有除了价格以外的优势,我能想得出来的国货之光只有大疆,好像是领先同行其它厂家,华为虽然现在做得很大,但是对比国外通信设备制造商他的优势还只是便宜。

3. 国内的政治氛围最近不太好,五毛横行,言论压制地很厉害,这个也肯定会影响经济发展。
s
surreydays
先马住慢慢看
n
namamae
前面分析地不错,但是长期看好中国,实在有点不能苟同,虽然作为国人很希望国内好,但是不得不说国内远景堪忧,个人理解如下:
1. 中国的情况是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消费大国,所以客观上他是需要国外的强大的消费市场来支撑他的制造,但是现在一方面各国的消费市场已经被国货抢了相当部分,另一方面这两年中美摩擦显著,加上这次疫情各种骚操作,中国在国际上观感不好,后面的国外消费市场肯定是要萎缩的。当消费萎缩时候,维持制造只能是伪命题了。

2. 中国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制造强国,这些年虽然好像专利数量领先,但是没啥拿的出来的拳头产品。拿美国市场举例,中国货很多,但是很少有东西说只能买中国货,或者说中国货有除了价格以外的优势,我能想得出来的国货之光只有大疆,好像是领先同行其它厂家,华为虽然现在做得很大,但是对比国外通信设备制造商他的优势还只是便宜。

3. 国内的政治氛围最近不太好,五毛横行,言论压制地很厉害,这个也肯定会影响经济发展。

flyingforce 发表于 3/10/2020 1:44:14 PM


1)中国情况变化太快了,你这话10年,甚至5年前说都还好说。

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2600万辆,全球第一。。美国1700万辆
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3.7亿台,全球第一,比美国人口都多
阿里巴巴一年GMV已经破万亿美元了,整个亚马逊全球销售加一起也就3500亿美元,不到阿里的1/3.。。。。。

不管哪个角度看,中国现在都是全球第二甚至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

2)外部消费市场萎缩有限的,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在复杂市场竞争下的结果。。
欧美制造业是不可能大规模回流的。如果你真的考察过欧美的制造业,你会发现他们生产成本和中国不是一个等级的,不可能竞争。。
其它发展中国家则和中国在基建/规模方面差距太大,短期替代不了。。
这些事情都不是以政治家的意志为转移的。。西方政客喊制造业回流起码喊了40年了,然并卵。。回流不了的。。

工作原因,我近距离考察过欧美/东南亚/中国/拉美的制造企业,一个个去看过他们的厂房/分析过他们的财务。。
所以我真不知道这里很多人的信心都是从何而来,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明白这里很多人或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希望看到中国经济垮台,但总要符合事实吧?

3)制造强国啥的。。如果你和美国/德国/日本的高端制造业比,中国现在确实还落后。。
但一来这些高端制造业本来就没被外包,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回流不回流的问题。。
二来,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进步是和自己比较出来的,中国过去10年制造业产业链爬的极快。。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年是在显著增强
可以去查查10年前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是哪些产品,现在又是哪些。。。
和东南亚等国家制造业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进一步拉大了?

4)国内控制政治言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资本家投资设厂谁管你这个。。
资本家追求的是政局稳定,市场风险最小化。。
印度倒是有言论自由,但动不动一堆农民因为各种理由罢工/拦路/游行示威,作为老板,你真愿意看到这些?
至于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朝令夕改,动不动选举后新政府推翻前任政策,导致资本家无法做任何长期规划,不敢进行任何回报期长于3-4年的投资。。。这情况就更糟了。。

中国问题一直都很多。。西方政治家也一直想搞制造业回流。。
但这就是比烂的世界,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特别是眼看全球即将进入经济衰退 / 消费者对价格极其敏感的时候,真心不觉得能回流。。
n
namamae


https://fred.stlouisfed.org/graph/?g=cAYh

美联储数据,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总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比例。。
可以看到自二战结束后,基本就是一路下滑了70多年。。。

回流?怎么回流?
70多年间,从冷战到苏联解体,从亚洲金融危机,到08全球金融危机,从日本/德国崛起,到日本泡沫破裂,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到中美贸易战。。。
再换个说法,美国制造业开始下滑的时候,国民党还在大陆执政呢。。。
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制造业回流了吗?

现在某些政客嘴上说说,你们就真信制造业能回流?
开玩笑吗?
美国主要发展方向没啥问题,并不需要制造业大量回流。。
美国经济发展也不依靠制造业。。高科技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想提升底层低素质民众的收入,赶跑那1000多万非法移民是有效得多的做法。。
a
alex_alex
去中国化大势已定。
不在中国生产,可以去其他国家产,中国的生产链也是以前从其他国家转过去的。
实际上很多企业至少5年以前已经慢慢转移生产链了。至于美股,看看各个政府欠了多少钱,迟早都要调整,疫情只是诱因罢了,还远没到底。
烟熏三文鱼


1)中国情况变化太快了,你这话10年,甚至5年前说都还好说。

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2600万辆,全球第一。。美国1700万辆
2019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3.7亿台,全球第一,比美国人口都多
阿里巴巴一年GMV已经破万亿美元了,整个亚马逊全球销售加一起也就3500亿美元,不到阿里的1/3.。。。。。

不管哪个角度看,中国现在都是全球第二甚至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

2)外部消费市场萎缩有限的,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在复杂市场竞争下的结果。。
欧美制造业是不可能大规模回流的。如果你真的考察过欧美的制造业,你会发现他们生产成本和中国不是一个等级的,不可能竞争。。
其它发展中国家则和中国在基建/规模方面差距太大,短期替代不了。。
这些事情都不是以政治家的意志为转移的。。西方政客喊制造业回流起码喊了40年了,然并卵。。回流不了的。。

工作原因,我近距离考察过欧美/东南亚/中国/拉美的制造企业,一个个去看过他们的厂房/分析过他们的财务。。
所以我真不知道这里很多人的信心都是从何而来,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明白这里很多人或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希望看到中国经济垮台,但总要符合事实吧?

3)制造强国啥的。。如果你和美国/德国/日本的高端制造业比,中国现在确实还落后。。
但一来这些高端制造业本来就没被外包,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回流不回流的问题。。
二来,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进步是和自己比较出来的,中国过去10年制造业产业链爬的极快。。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年是在显著增强
可以去查查10年前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是哪些产品,现在又是哪些。。。
和东南亚等国家制造业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进一步拉大了?

4)国内控制政治言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资本家投资设厂谁管你这个。。
资本家追求的是政局稳定,市场风险最小化。。
印度倒是有言论自由,但动不动一堆农民因为各种理由罢工/拦路/游行示威,作为老板,你真愿意看到这些?
至于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朝令夕改,动不动选举后新政府推翻前任政策,导致资本家无法做任何长期规划,不敢进行任何回报期长于3-4年的投资。。。这情况就更糟了。。

中国问题一直都很多。。西方政治家也一直想搞制造业回流。。
但这就是比烂的世界,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特别是眼看全球即将进入经济衰退 / 消费者对价格极其敏感的时候,真心不觉得能回流。。

namamae 发表于 3/10/2020 4:46:05 PM


觉得LZ说得很有道理。不过这也意味着威权政治在国内会继续下去,估计一点可能的改善空间都很难看到了。
h
happy21

拼命印钱,印到不通缩就好了。。
我觉得日本的问题是金融leakage。
日本降息后,这低成本的资金并不仅仅是在其国内市场循环,大量投资者在日本借了低息债,然后做carry-trade,投资其它市场,导致日本国内市场依然投资疲软/通缩。。

美国体量太大,占全球金融市场比例太高,我觉得这样应该玩不大起来。。。

namamae 发表于 3/9/2020 8:17:02 PM

08年开始已经拼命印钱了,没有人知道崩盘会怎么样,搞不好现在是崩盘的点呢——美股,中房,欧债
l
lyphard
多谢分享,很多干货!虽然预测未来很难,但是我觉得中美贸易战美国是有心无力了。
小青龙
昨天看了American factory,有个感想是现在美国人口的组成和以前不一样了,产品线挪回美国,是否能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真的是未知数。
飞翔天竺
留个名。
b
bakingsoda
来米国很多很多年了,对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没啥切身体会,对09年的H1N1是最近看了报道才知道。但是这次,两个同时,想不关注都难
y
yoga_lin
今天最后二十来分钟时还拉回来一点,但最后几分钟DOW 直接跌破10%, 真是开了眼
b
blocked
通缩可能会造成动乱吧。 觉得联储会降息银钱,增加货币供应和流通,降低整个经济体的崩塌的风险。 当然这是一剂猛药(毒药),开始新一轮财富从新分配。当然,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要是通缩大萧条咋办 happy21 发表于 3/9/2020 8:01:00 PM
b
blocked
强国会对能源安全做长期部署吧。 石油储存量按照目前的需求增长到底还能持续多久,50年,100年,还是200年。
居然不包括石油战,这个的影响比疫情大多了。 Isotope 发表于 3/9/2020 8:22:00 PM
S
Sarah2003
同意LZ说的,长期看好中美。
b
blocked
这辈子肯定用不完,全球经济越差越用不完。 但也要考虑如果世界经济未来10-20,甚至50后年开始发力。那么石油供给就非常紧张了。 not something we need to worry about,like you said
看你石油在什么价位上。。现在这个价位,估计持续不了多久。。 但如果允许价格浮动/上涨的话,现在已经探秘的石油就已经够人类用很多很多年。。 反正我们这辈子是不存在用完的问题 namamae 发表于 3/12/2020 5:41:00 PM
i
irislucy
看到后面几页帖子,大家就在吵中国好不好的问题了,每天论坛上都在吵这样的问题,没营养。。。 支持一下lz
s
samoshl
马克。进来学习一下。
本杰名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