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在推进自己的临床了吧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investigational antiviral remdesivir in hospitalized adults diagnosed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has begun at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UNMC) in Omaha.
进展顺利应该是指流程顺利,不是效果好。现在没揭盲,并不知道效果。
美国很多测出来的时候都是重症了,没测出来不可能同情用药吧。
美国现在这么多病例都可以做了吧
西雅图死亡病例大都是疾病缠身的老人,应该无法同情用药。
体外筛选,就是看能不能杀死病毒,多大浓度有效之类的
从作用原理上看也可能有用
在武汉做的三期吧。在美国重新做新冠的二期。
就是了解才怀疑。难道这么Lethal的病没有safety monitor committee, 难道疗效奇佳的神药会没有interim analysis, 就算中国故意拖延, 难道这么大的药厂这么重要的trial不派自己的monitor去看看?如果中间用药组死亡率明显下降,会不叫停吗?
四平八稳的做了一个月,按新闻说都完成了还不急着把preliminary result 说一声,看遍各种救命的神药都没这么做trial的。
希望这次能靠谱吧。
特别是who这种早就被tg蓝金黄的机构
患者入组条件苛刻,要求没被喂过其他药。可是遵从上面指示,武汉哪个医生敢违抗圣旨不给患者喂中药的?
双盲对照组是安慰剂,患者都不想自己是吃安慰剂的那一边,于是宁肯参加双黄连实验豆浆实验,都不愿来瑞德西韦实验。
真想做还不是领导一句话i,就是不想搞而已
对于这种我是不能理解的,既然都得病了,难道不是要去赌一把,一半概率吃到真药,有活命希望,为什么不积极?
他们哪管你能不能快点好,大皇的帝王之术罢了
轮上安慰剂组,就吃不了莲花清瘟、肺炎一号、 抗生素、奥司他韦、阿比朵尔了。
分子生物学原理,pk,pd数据
双盲只用在轻中症患者上,自愈率可能就挺高的,最终数据都不一定能有显著,别说interim analysis了。真正有用的估计在重症患者上,但是又不能做双盲,要用historical control的话数据又不够。没看过protocol不知道重症患者的数据打算怎么用
https://www.gilead.com/news-and-press/press-room/press-releases/2020/2/gilead-sciences-initiates-two-phase-3-studies-of-investigational-antiviral-remdesivir-for-the-treatment-of-covid-19
主要问题在于同情用药需要病人签字吧?如果病人病得字都签不了,就完蛋了。还有很多病人宁可病死也不想当小白鼠的,我在武汉的同学群里面不少人都说,如果病了,宁可吃中药也不要当小白鼠。
为什么老有这样的理解?1) 对照组是常规治疗,不是吃安慰剂。
2) 这个瑞德西尾是针剂,不是吃的。
你的理解也未必对,这儿已经吵过很多轮了,常规治疗到底指的是什么?新冠现在是没有标准药物的(也就是通过双盲知道确定疗效的药物),辅助输氧、营养液,这些也可以说是常规治疗不是么?
所以瑞德西尾实验中所指的常规治疗确实是有可能不能用现在各种试水上马的抗病毒药物(什么柯立芝之类的),因为这些药物都是临床拿来就用,具体疗效副作用没有任何数据,作为对比,怎么比?
瞎说一个分析:如果柯立芝组病人疗效25%,瑞德西韦组疗效45%,你只能知道瑞德西韦比柯立芝多20%疗效,然而完全无法知道瑞德西韦的疗效究竟是多少。
再加上还有一点,入组后中药是肯定不能用的,想想国内人对中药的好感度和相信程度吧,管它有用没用,喝一点再说。现在性命攸关,自然是什么药都往嘴里填了。
所以也能理解现在在国内找不够病人入组的现状了。
即使是死亡率最高的80岁以上,也大部分不死。让你选你会选当白鼠50/50吃死你的药吗?
中国有常规治疗,防疫指南,现在是第六版。
克力芝不是常规治疗,普通病人用不上的。
临床实验设计是需要400个病人,但是要重症才能用。轻症认为可以按普通感冒治,不必要暴露到未知的风险中。然后重症只有20%,也就是说总数需要2000个病人,才可能够。
用了。美国第四例 在洛杉矶治的武汉人也用了。我猜测三番的那对夫妻可能也用了。报道说除了西雅图的还有医院投稿了治疗过程,过一段时间发表了就能看到。
我猜到现在美国起码用了十例了,可能结果还行……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唉。
常规治疗包括补充电解质,退烧,吸氧,机械通气,ECMO等都算。微信上有介绍瑞德西伟临床设计的学术讨论文章。
piapia打脸,https://mp.weixin.qq.com/s/QTmzrU-9a_x6AlzeudR6_g
还好没听你们这些缺德中医托我先去囤了点柯立芝
这个说克力芝对重症病人有效,但是没有说Remdesivir的结果,只是说Remdesivir体外实验效果比克力芝好,所以应该更有希望。还是再耐心等等吧。
美国下周就能到,要是本周测试量上百万搞不好这周就能到,2000个病人毛毛雨,韩国意大利单点爆发都能这么增长,美国目前已知的就有雅图加州纽约麻省四个爆点,外加其他州很多小爆点
现阶段这个药病人能不能自己request用啊
还是一定要医生主动决定给用才行
这篇文章这段让其失去可信度,Gilead 从没放弃专利权,分子式为了申请专利本来就是公开的。最近还有公司号称能造这药被中国政府叫停。
“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武汉病毒所抢注的先见之明,证明了各方药企押宝研发批量生产的先见之明,更是对吉利德公司慷慨解囊,公布分子式,豁免专利权义举的最佳回报!”
专利这种事没人关心啊,关心的是药本身到底有效没有
我的意思是有明显常识错误的文章,其他部分也未必可信。当然我同意Remdesivir 和柯立芝最可能有效,中药能比得上糖水没有副作用就不错了。
下面有个人的采访视频 那个人是中日的应该好判断吧 写稿的人本身可能并不懂太多
曹彬视频采访这么说了。CGTN (央视海外版?) 有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