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孝心的妈妈和有孝心的楼主啊! kotone 发表于 3/3/2020 11:45:56 PM
姥姥很幸福了 楼主 但是没有妈妈的心情 是很难过的 我妈妈当时也是崩溃了 而且我觉得她至今没反过来她说 她再也没有妈妈了 那句话我刻骨铭心 烤肉和凉皮 发表于 3/4/2020 12:28:44 AM
你的外婆是个很有福气的老人家,有子女这样耐心细心的照顾。她去了没有病痛的地方,lz节哀t ajimm 发表于 3/4/2020 1:44:50 AM
活到这么大年龄,子女也是老人了,该走了。长寿对子女来说是负担,对自己也是折磨。有什么好悲哀的,高兴才对。 三三两两 发表于 3/4/2020 10:10:55 AM
外婆很幸福,妈妈很孝顺,人生没有遗憾 l4528 发表于 3/4/2020 12:38:07 AM
楼主妈妈也尽孝了,没有遗憾,节哀吧。我的姥姥也是九十多岁走的,都说是喜丧,可是真觉得我自己的生命也有部分和姥姥一起消逝了,“已无来处,只剩归途”,就是这种感觉。 frannie118 发表于 3/3/2020 11:54:46 PM
lz节哀,一般初春老人家不容易熬过,因为乍暖还寒,很容易生病,身体也扛不住。不过万幸外婆也算自然衰竭,不是得的什么疾病。我外婆去年夏天生了场病走的,大家都觉得很遗憾,现在看来,这都是老人对我们最后的照顾,没有让在疫情的当下还要为她操心 nyy7 发表于 3/4/2020 1:05:12 PM
回复 71楼NewCici的帖子祝福MM和您的爸爸妈妈 NewCici 发表于 3/4/2020 1:04:23 PM
楼主妹妹节哀,95是高寿了,我外婆96去世,我妈妈在我出国后这么多年一直照料外婆的饮食起居,外婆去世我妈妈还是非常非常伤心 瓜瓜ice 发表于 3/4/2020 12:05:06 AM
外婆95岁,已是高寿。去年秋天因为肾衰竭就已经被下过病危通知。爸妈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美各住半年。一回中国,一准儿接外婆来家里伺候半年。回美时再托付给姨妈和舅舅们。妈妈觉得庆幸,外婆这次病危时她刚好回国。于是,床前尽孝,外婆在妈妈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奇迹般的起死回生,出院回家。回家的日子就变得无限依恋妈妈,总是不自觉的握着妈妈的手。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害怕爸妈回美,害怕再见无期。年初新冠爆发,改变了无数个武汉家庭的命运。姐姐和我商量着催促爸妈赶紧搭乘撤侨的飞机回美,可是妈妈说,外婆时常拉着她的手,舍不得。我们心里明白妈妈想要照顾完外婆最后剩下的日子,不留遗憾。幸运的是我们家小区当时暂无肺炎感染,相对安全。于是我们没再催促,静待云开月明。撤侨飞机起飞的日子,妈妈轻轻摩挲着外婆的手像她保证着,姆妈,您别怕啊。我从现在一刻也不离开您。您去哪儿,我都跟着。哪怕到了最后那一天您去医院,去重症监护室,昏迷没了意识,您都别怕,我一定把您照顾得好好的。一定把您后事都办妥贴,我才离开的。外婆于是宽心的笑得像个孩子。
我的外婆是我见过的顶讲干净的老太太👵 她是资本家小姐出身,她说记得八岁以前家里的佣人数都数不清。可惜之后战乱,父母早亡,命运多舛。老人辛苦的抚育了五个孩子,无论日子多清贫,家里总是干净的,一丝不乱。于是也教养出了我超级能干,顶讲干净的妈妈。二月起,我几乎每天都跟家里视频以确定他们都平安。每每看到外婆,在有太阳的日子,都是坐在太阳房里晒太阳,脸上总有淡淡的笑容,银白头发刚刚剪短,烫着小卷,梳得一丝不苟,穿着妈妈给她新买的过年的新衣。最后一次跟我说话,喊我的乳名,夸我顶灵醒(武汉话,美丽,有精神的意思)。
二月下半旬,外婆的情况急转直下。一向坚持生活自理的她开始力不从心了。妈妈爸爸每天一边伺候,一边细数着外婆今天吃了几口东西,喝了几口奶。有时白天吃得实在少了,妈妈就彻夜坐在外婆床边,担心她晚上肚子饿。妈妈不想外婆受罪,想和外婆一起去住院。于是开始各种拖关系,找床位。可现在的武汉哪里还有什么基础病的重症监护啊。
二月二十七号,妈妈去外婆房里查看,发现花盆里有白色的残留,于是明白外婆已经难受得喝不下半杯牛奶,又怕妈妈担心,所以偷偷倒在花盆里。妈妈心里一酸说,姆妈,对不起,我再也不逼您吃东西了,您怎么舒服怎么来。吃不下就不吃,没关系的。您别怕,我们现在就送您去最好的医院,住最舒服的监护室啊。外婆被哄的安下心了。其实妈妈心里却心乱如麻,现在的武汉哪里能变出舒服的监护病房呢?
妈妈在坐式浴缸里接满了水,温柔的给外婆洗澡,仔细帮她搓背,仿佛这是最后一次为自己的妈妈洗澡,极力阻止泪水夺眶而出。外婆洗的舒坦了,还自己挤了香波在头发上揉泡泡。妈妈从里衫到外衣都精挑细选的给外婆换上了最柔软最华丽的物件,心里担心她再也回不了家。坐上轮椅临要出门时,外婆顽皮的指了指梳妆台上的花露水,示意妈妈给她喷上。她要香香的离开。
妈妈这几天常常跟我念叨,心里很感激爸爸,在这么危险的时候陪着她出去冒险,其实相当于是在拼命。如今的武汉所有的基础病科室都关闭了,都只能去指定的医院看急诊。万里之外的姐姐和我焦急万分,但也知道劝阻不得。试问,谁没有妈妈呢?谁到了这个时候不会抱着妈妈往外冲呢?
急诊室的状况比想象中糟糕千倍万倍。椅子上,地上睡满了人。虽说理论上发烧的人应该去发热门诊,不发烧的危重基础病人才看急诊。可现在急诊室的病人几乎个个发着烧。想想也是,身体里不管哪个部位有炎症,最后都要发烧啊。于是急诊室的每位病人都要首先排查新冠肺炎。这就意味着外婆今天只能睡在急诊室等结果。可能是药物作用或者也有心里作用,打上静脉注射后,妈妈轻声问外婆,这里舒服还是回家舒服。外婆轻答,这里舒服。于是爸爸妈妈决定留在急诊陪夜。
一夜过后,第二天清晨,急诊室里没了好几位状况危重的老人家。于是一片哀哭。
外婆开始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她轻轻的问妈妈,我怎么还没死呢?你看,我左边的走了,右边的也走了。如果我也走了,你们就可以赶紧回家了,千万别得肺炎啊。妈妈回答说,您别担心我们。一会儿医生来上班就给您转去最好的病房,您好了,我们一起回家。外婆微微点头就昏睡过去。
将近中午时分,病毒检测结果出来了。阴性。妈妈略感安心,希冀着能安排上病房。此时妈妈知道大洋彼岸的两个女儿必然担心的坐立难安。即担心外婆病危,又担心爸妈被感染肺炎。现在武汉的医院实在是太凶险了。
于是妈妈给我们照了相片传过来。这成了我外婆最后的留影。相片中的急症室虽然拥挤不堪,纷扰凌乱。爸爸居然给外婆找到一张移动的推床。他们将外婆安置在急诊室的一隅,又有淡蓝色的屏风遮挡。外婆穿着铁锈红的夹袄,偏躺在一侧。妈妈给外婆带去了三大床被子,怕她熬不过早春的寒夜。一床丝绵的,一床羽绒的,还有一床今年新弹的棉花被。枕头是粉红色的,看上去温暖舒适。我在手机屏幕上一遍一遍轻抚着外婆微微闪着光的柔软白发,没见一丝凌乱。尽管她的脸庞被淡蓝的口罩遮掩,我能想象出她的容貌。她的心底定然是安详的。我内心十分感激立在床侧的点滴架子。它一定带走了不少外婆的痛楚。
不知怎的,看着照片,我稍稍安下神来。仿佛看到我亲爱的外婆躺在0星级酒店里的7星级大床上.
上个月有个武汉妹子描写了折叠世界里的武汉, 我十分感激,看了又看。试图随着她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在记忆中细细搜索和缅怀我的武汉。相片里这方拥嚷的急诊室大概就正是那折叠世界里淡淡灰暗的缩影。
在焦急的等待中时间匆匆流逝,妈妈爸爸从少许期盼又开始转换成担惊受怕。因为大家后来都慢慢明白过来实际上在这场灾难的中心,武汉,根本就没有病房可转,急诊室的危重病患其实根本无处可去,这里大概就是大多数患者的人生终点。
平心而论,武汉人脾气是火爆的,民风也较为彪悍。由于武汉方言的重音较多,语速又快,语调通常向下,所以即使我们讲平常话,说惯软糯方言的人会以为我们在吵架。然而现在在这个急诊室里,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缓了语速。许是哀莫大于心死吧,武汉人在这巨大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哀伤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异常的平静。爸爸告诉我,大家都明白,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再去纠缠医生或是去跟医护理论,因为他们已经极其不易。还没等到病毒测试结果就没了的基础病老人,家属们都在平静的联系殡仪馆。一些测试结果阴性却始终等不到床位的老人也开始纷纷被子女送回家中,放弃治疗的奢望,希望死在家里。爸爸说,其实有的年纪比他还小,还年轻,但眼见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子女们小声哀叹,为什么在电视上说可以来急诊救命,让我们空欢喜一场。而此时又有新一波抱着同样希望的人又刚刚迈进急诊室。
这就是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他的英雄人民只是学会了认命而已。
🔥 最新回帖
在焦急的等待中时间匆匆流逝,妈妈爸爸从少许期盼又开始转换成担惊受怕。因为大家后来都慢慢明白过来实际上在这场灾难的中心,武汉,根本就没有病房可转,急诊室的危重病患其实根本无处可去,这里大概就是大多数患者的人生终点。
平心而论,武汉人脾气是火爆的,民风也较为彪悍。由于武汉方言的重音较多,语速又快,语调通常向下,所以即使我们讲平常话,说惯软糯方言的人会以为我们在吵架。然而现在在这个急诊室里,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缓了语速。许是哀莫大于心死吧,武汉人在这巨大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哀伤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异常的平静。爸爸告诉我,大家都明白,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再去纠缠医生或是去跟医护理论,因为他们已经极其不易。还没等到病毒测试结果就没了的基础病老人,家属们都在平静的联系殡仪馆。一些测试结果阴性却始终等不到床位的老人也开始纷纷被子女送回家中,放弃治疗的奢望,希望死在家里。爸爸说,其实有的年纪比他还小,还年轻,但眼见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子女们小声哀叹,为什么在电视上说可以来急诊救命,让我们空欢喜一场。而此时又有新一波抱着同样希望的人又刚刚迈进急诊室。
这就是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他的英雄人民只是学会了认命而已。
🛋️ 沙发板凳
我的外婆去世后我有好长时间没理我妈妈
我也再也没有妈妈了😭
羡慕你的外婆有这么孝顺的女儿,我家我最疼我妈,可惜她不要来美国,她身边的家人对她一般,不然肯定能活过百岁的。
安徽桐城也称母亲为”姆妈“。
这话说的好无情啊
祝福MM和您的爸爸妈妈及家人。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yM_Cilw68_I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3S-fjMeYowE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iluUVRiZObk
于是妈妈给我们照了相片传过来。这成了我外婆最后的留影。相片中的急症室虽然拥挤不堪,纷扰凌乱。爸爸居然给外婆找到一张移动的推床。他们将外婆安置在急诊室的一隅,又有淡蓝色的屏风遮挡。外婆穿着铁锈红的夹袄,偏躺在一侧。妈妈给外婆带去了三大床被子,怕她熬不过早春的寒夜。一床丝绵的,一床羽绒的,还有一床今年新弹的棉花被。枕头是粉红色的,看上去温暖舒适。我在手机屏幕上一遍一遍轻抚着外婆微微闪着光的柔软白发,没见一丝凌乱。尽管她的脸庞被淡蓝的口罩遮掩,我能想象出她的容貌。她的心底定然是安详的。我内心十分感激立在床侧的点滴架子。它一定带走了不少外婆的痛楚。
不知怎的,看着照片,我稍稍安下神来。仿佛看到我亲爱的外婆躺在0星级酒店里的7星级大床上.
活了95,她自己应该很知足了。我姥爷100岁去的,他90岁之后就已经不在乎生死了,每天活的都很放松。
在焦急的等待中时间匆匆流逝,妈妈爸爸从少许期盼又开始转换成担惊受怕。因为大家后来都慢慢明白过来实际上在这场灾难的中心,武汉,根本就没有病房可转,急诊室的危重病患其实根本无处可去,这里大概就是大多数患者的人生终点。
平心而论,武汉人脾气是火爆的,民风也较为彪悍。由于武汉方言的重音较多,语速又快,语调通常向下,所以即使我们讲平常话,说惯软糯方言的人会以为我们在吵架。然而现在在这个急诊室里,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缓了语速。许是哀莫大于心死吧,武汉人在这巨大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哀伤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异常的平静。爸爸告诉我,大家都明白,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再去纠缠医生或是去跟医护理论,因为他们已经极其不易。还没等到病毒测试结果就没了的基础病老人,家属们都在平静的联系殡仪馆。一些测试结果阴性却始终等不到床位的老人也开始纷纷被子女送回家中,放弃治疗的奢望,希望死在家里。爸爸说,其实有的年纪比他还小,还年轻,但眼见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子女们小声哀叹,为什么在电视上说可以来急诊救命,让我们空欢喜一场。而此时又有新一波抱着同样希望的人又刚刚迈进急诊室。
这就是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他的英雄人民只是学会了认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