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他们店里那个老油条,谢亭丰,演的不错的。 greenygreen 发表于 3/3/2020 12:38:00 AM
这个故事有原型 事主说当初这个钉子户要每人一千五百万 狮子大开口 到最后一分钱没拿到 那套老洋房比电视剧市值还高要2.2亿 网上搜了搜上海老洋房的照片 真漂亮 满满的历史痕迹 不知道多少故事在这些房子里 街景也美的很 想知道更多的故事 同感兴趣的一块聊聊啊 宜花 发表于 3/3/2020 12:01:38 AM
说错啦,事实是那家钉子户最后拿到很大一笔巨款,只是最后都败光了,打回原形。围脖有详细故事可以看,看完唏嘘不已。背财如山,现实往往比电视剧更残酷。 yipyoyo 发表于 3/3/2020 4:39:49 AM
小时候住在那一区 同学家一半在外面看很可观的洋房内进去你就知道了 一栋住10户也是可能的所有走道 都隔成一间间的分给不同的人家住 前后楼梯迷宫一般好像是那时候上交国家的不动产 国家会分配 狸将 发表于 3/5/2020 2:13:02 AM
这是一部难得的主角配角都很招人喜欢的剧 飞袖 发表于 3/5/2020 9:17:16 AM
真是可惜了那么好的房子 唉 历经那些年月 多好的东西也糟践了 羡慕欧洲对待文物的管理 给后人留下无价的产物 宜花 发表于 3/5/2020 7:58:04 PM
最近一直在追 新演员也把角色处理的很好 符合人设 有些剧千篇一律男帅女靓 和戏中人物相差很远 让人没法看下去 太出戏 宜花 发表于 3/5/2020 8:01:34 PM
的确,这个剧千人千面,不算好看,和现实生活很贴近,而且每个人都很有个性,,里面有好多上海话剧团的演员,都是很牛的 飞袖 发表于 3/5/2020 10:27:51 PM
向公馆真让人流口水 feo 发表于 3/5/2020 9:51:38 PM
尤其是小楼 新面孔 他简直就是我家楼下的中介 还有那缠人的劲儿 没完没了给客户打电话 多不耐烦怼回去他还会接着打 我都在想是不是真找了个中介来客串 🤦♀️ 宜花 发表于 3/5/2020 11:34:29 PM
我难得看一部时装剧能看得下去的。都演得不错。连房四井都有种骨子里的土气,孙俪这个角色的揣摩真的牛。 shinno 发表于 3/6/2020 9:29:04 PM
所以向公馆竟然保留原样,连里边的钢琴家具都留着,很不可思议啊,有点儿假。五六十年代起码会收归国有,分配给很多人家一起住,就算后来还给向家,也不会家具都保存完好,一动不动。这种国家收归国有的政策,哪里是老耿家几个人可以抗拒的? incognita 发表于 3/7/2020 5:05:18 PM
网上搜了搜上海老洋房的照片 真漂亮 满满的历史痕迹 不知道多少故事在这些房子里 街景也美的很
想知道更多的故事 同感兴趣的一块聊聊啊
同喜欢爷叔!
说错啦,事实是那家钉子户最后拿到很大一笔巨款,只是最后都败光了,打回原形。
围脖有详细故事可以看,看完唏嘘不已。
背财如山,现实往往比电视剧更残酷。
我也看到一个版本说给了钱 然后那家人都给败光了 唉 不给钱估计不会那么轻易搬走吧 警察执法力度哪有那么强 打官司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判 急用钱肯定拖不起
真是可惜了那么好的房子 唉 历经那些年月 多好的东西也糟践了
羡慕欧洲对待文物的管理 给后人留下无价的产物
最近一直在追 新演员也把角色处理的很好 符合人设
有些剧千篇一律男帅女靓 和戏中人物相差很远 让人没法看下去 太出戏
向公馆真让人流口水
的确,这个剧千人千面,不算好看,和现实生活很贴近,而且每个人都很有个性,,里面有好多上海话剧团的演员,都是很牛的
尤其是小楼 新面孔 他简直就是我家楼下的中介 还有那缠人的劲儿 没完没了给客户打电话 多不耐烦怼回去他还会接着打 我都在想是不是真找了个中介来客串 🤦♀️
那几块琉璃窗真真儿绝色👍 太漂亮了 其实看设计就能看出当年资本主义 享受派 现在欧洲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古时候的温泉浴场 那设计 真是气派
不知这个向公关是不是真事儿 让这种土包子 暴发户住进去真是糟蹋了好东西 还没看正剧只看了预告 居然把百年老树给铲了 看着都心疼。缺德行啊
我难得看一部时装剧能看得下去的。都演得不错。连房四井都有种骨子里的土气,孙俪这个角色的揣摩真的牛。
哈哈 说起房店长土气 我想到徐姑姑做了芒果糯米饭那段 太逗了[tuzki14]
我家在广州,姨父家是个家族,有一栋这种别墅在东山,三层,天台有花园,客厅挑高,有一个特别大的弯形楼梯。这个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我对豪宅的看法,觉得要是豪宅这么也得有这样一个楼梯,才能开宴会的时候女主人拖着长裙走下来亮相。他们家后来就是国家给分配了人进去住。文革受迫害,到文革完了倒是把那些人弄出去了。但是他们吓坏了,刚刚开始可以卖房子的时候国内的子女之一就把这房子卖了移民了。那时候估计也没有很严格查产权。
所以向公馆竟然保留原样,连里边的钢琴家具都留着,很不可思议啊,有点儿假。五六十年代起码会收归国有,分配给很多人家一起住,就算后来还给向家,也不会家具都保存完好,一动不动。这种国家收归国有的政策,哪里是老耿家几个人可以抗拒的?
是假。我能想到的就是被某大官占了自己住。这个广州是有的。我认识一个阿姨的爸爸被分配了一套,他们全家加警卫员勤务兵。。住里面。但是也该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