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内部画面被拍下:这群人太难了!

B
Bluewa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01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核酸检测的大致流程。

采集点:由医生采集患者样本(样本通常是咽拭子),并严格密封好。
运输途中:密封好的样本放入转运箱,由专人送往检测中心。


检测中心: 检测人员要对样本进行灭活、编号、排序;然后将灭活样本转入专门的反应管里,上机器进行基因扩增;最后得到结果,报告给医院、患者。即便是在顺利的情况下,检测中心完成这些操作,也要花费4-6个小时。

因为是直接跟病毒打交道,每一个步骤都凶险万分,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危险。
02

仅仅是第一步的采样工作,就让人胆战心惊。


取样对采集的位置要求比较高,一定要做到咽后壁或者扁桃体的部位,否则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医生会准备一个棉棒一样的试剂棒,还有一个试剂管。


患者要将口罩摘下来,然后张嘴发“啊”的声音,这样才能暴露咽后壁。这时医生将试剂棒伸到病人的咽后壁,涂擦取样。最后将样本放入试剂管里密封,完成采样。


过程当中,患者难免感到不适。
病人有时候会恶心,会呛,会咳嗽。
从病人的口腔就会有很多气体带着病毒出来, 甚至有比较多的喷溅的液体出来。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这样一个流程操作下来不过半分钟,可是医生直面患者口腔,直面扑面而来的病毒,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
因为高危,所以进行采样工作的医生,防护措施要更加严格。除了全套防护服之外,他们还要另加一个头套。肩膀以上的部位,全部都在这个头套里。


可是这样一来,整个面部都闷在里面,医生会格外憋闷,甚至觉得喘不过气。
防护服底下的工作特别辛苦, 大家开始两天很不适应。 一个班4-6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能上厕所,
污染把整套防护服就浪费了,再进去就又得一套。

高危、不适、疲惫……这就是做样本采集工作的医生,要面对的日常。
03

这种工作这么危险,恐怕没人愿意做吧?恰恰相反。危险重重的战场上,总是有人主动请命。
上海驰援武汉的张益辉医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主动一个人承担起了所在病区的全部采样工作,也为此被称为“验霸”。


为了说服大家,他给出了许多原因:
我对这一块比较熟悉,采集的位置会比较到位一些; 如果我一个人采多了,准确性会更高一些; 做这种高危工作,一定是会有一些心理负担的, 我是病区里年龄最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好一些……



和很多医生一样,17年前,他也曾在抗击“非典”的一线工作过。如今,他又来到了武汉。


只是这一次,他选择将风险高的任务,留给自己。他把危险的事给做了,身边年轻的同事就能多些安全。
可是他的家中又何尝没有担心的人呢?他年迈的父母,还在日日盼着他平安回去。为了让家人放心,他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刚开始的时候,一打电话家里人就要哭,他只能安慰他们说,「没啥事」。

对于自己在做的这件事,他认为意义重大:

核酸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 这个是必须要检测的, 否则你没办法确诊这样的一个疾病。

04

高危的采样工作完成后,样本会由专人送到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不接触患者,却是直接跟病毒打交道。看似不在一线,实则处在超一线。


样本刚送过来的时候,里面的病毒都是活的。直面这些病毒,心里该是什么样的感受?
(工作人员展示活的病毒👇)


活的病毒如果暴露出来,但凡防护有一点不到位,就会造成危险。为了安全,工作人员会先把病毒灭活。
(已灭活病毒👇)

之后他们要把病毒液一个个转移到反应管里,上机器进行基因扩增。
检测室中要做的工作繁多而复杂,总共有十几个步骤。主操作手常常要连续好几个小时保持双手悬空操作,而且不能轻易离开操作平台。


做检测的工作人员,要做三级防护。这样的衣物穿在身上,特别闷。但他们必须克服身体上的不适,保持高度精神集中。
十几个环节当中,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分神,这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也关系到自身安全。


受患者病情发展阶段、检测试剂盒、采样方式等影响,有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一个病人就要检测好几遍,工作量更是大大增加。 样本一拨接一拨地送来,时间紧任务重,检测中心通常要24小时连轴转,一拨人换下去休息,另一拨人马上顶上来。
接到样本,就开始争分夺秒地工作。 保证24小时内,所有的样本, 都能有报告出来。


05
武汉市肺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陈军,就奋战在核酸检测工作岗位上。
他说:
穿上防护服,走进封闭的实验室, 一场和看不见的敌人的战斗就打响了。



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他的双腿落下了残疾。尽管如此,在他的不断努力下,还是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学位。


这段时间,他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每天都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因为直接面对病毒标本,他要一直戴着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还要进行大力的病毒消杀。一段时间下来,他的双手已经发炎红肿,有的地方还裂开了口子。


有点疼,也很痒,
总是想挠,但是不能挠, 一挠,皮就破更厉害了。



他的同事们也一样。因为工作强度高,常不能回家,一名女同事,直接给刚刚6个月大的孩子断了奶。

s
singsongs
都是了不起的人
r
rime
很了不起的人,希望他们保重
l
lunablue
bless 他们承担了本不应承担的重任
大白白
结了善缘,希望有善果
n
niuheliang
回复 1楼Blueway的帖子 4000美元真不算贵
c
chenchen01
博士研究生文凭?到底是博士还是硕士?
Z
Zryacbc
一定要平安!
什么时候科技发展到机器人可以做这种操作就好了
公用马甲25
没必要这么为难他们的,用ct和x ray检测更安全更快捷,台湾就是用这种方法
E
Etherealuture
都不容易
p
pmmp
回复8楼Zryacbc的帖子 医护科研人员都非常可敬! 可是每篇文章都强调防护服特别闷...不能上厕所...穿着怎么难受... 就没有一个想到购置采用或者发明不同的防护装置能让医护舒服点的。看那篇美国第二例在LA地区治愈病人的微信文(不知真假)说医护人员是穿着带有通气过滤阀的面具接触这个病人,应该舒服多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甜甜天蓝
医护人员真是辛苦了,bless大家都平安
m
mylittle9
不容易。bless平安!
r
rabbit_zhl
真是辛苦,愿平安
D
Dailytollday
辛苦了,愿平安
f
fxiyz
回复8楼Zryacbc的帖子
医护科研人员都非常可敬!
可是每篇文章都强调防护服特别闷...不能上厕所...穿着怎么难受... 就没有一个想到购置采用或者发明不同的防护装置能让医护舒服点的。看那篇美国第二例在LA地区治愈病人的微信文(不知真假)说医护人员是穿着带有通气过滤阀的面具接触这个病人,应该舒服多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pmmp 发表于 2/25/2020 12:32:03 AM


有阀的坚决不能用,病人喷溅的液体能直接进入医护的脸。
闷的原因就是为了好的防护,现在的技术条件只能这样,唉,没办法
电线小美
就是这样了不起的一群人,5千元一条命。
2
20160122
祝福平安
B
BayArea999
致敬!平安回家!
h
huarenmochi

博士研究生文凭?到底是博士还是硕士?

博士硕士都是grad students
N
Night_Cat
“几个小时双手悬空操作”怎么读着怪怪的,即便双手悬空但是胳膊是放在桌上的啊……
P
Placeonedas
希望都平平安安的
珞珈山街
回复8楼Zryacbc的帖子
医护科研人员都非常可敬!
可是每篇文章都强调防护服特别闷...不能上厕所...穿着怎么难受... 就没有一个想到购置采用或者发明不同的防护装置能让医护舒服点的。看那篇美国第二例在LA地区治愈病人的微信文(不知真假)说医护人员是穿着带有通气过滤阀的面具接触这个病人,应该舒服多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pmmp 发表于 2/25/2020 12:32:03 AM

看美国的有一种防护服,有个管道接后腰一个装置的,估计会舒适一些,但估计贵。新加坡的报道里,也有这种防护服。

国内报道里,没有这种。
清一色
结了善缘,希望有善果
大白白 发表于 2/24/2020 9:02:38 PM
清一色
都是了不起的人
h
hellolady
问这问题一定是没读过研究生的。研究生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V
Vlj
看得想哭,这些医护才是真英雄。
风吹鸡蛋壳

看美国的有一种防护服,有个管道接后腰一个装置的,估计会舒适一些,但估计贵。新加坡的报道里,也有这种防护服。

国内报道里,没有这种。

珞珈山街 发表于 2/25/2020 4:22:55 AM

第一,那个装置一个就一千多刀,第二不好消毒,普通医院都是液体消毒的,这东西没法泡
风吹鸡蛋壳
每个医院有自己的检验科,有些也在承担这种任务,甚至不是检验科的也在主动承担这种任务。想做成这件事物资支持非常重要,可是现在的武汉物资一直很紧张,即使同济协和也是如此。而且因为标准还没有明确,做出来的结果时高时低,准确率难以判断。非常不容易。 楼上有讲用x-ray, ct来确诊的,一看就不是学医的,那些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工具。
y
yi_not
了不起,祝平安
O
OatmealNuts
这么凶险复杂,怪不得cdc不想测!
b
buzhidao2000
这些实实在在付出、贡献、为灾情做事的人让人感动。 再看看什么也不做就知道bbb的骂来骂去的键盘侠们
z
zxl035000
医护人员太伟大了。泪奔!!
d
dodovov
伟大的人,希望他们平安回来。
H
Hera80
他们承担了本不应承担的重任! 致敬!Bless!!
金生水起
检测过程都这么可怕😱了
p
pmmp

看美国的有一种防护服,有个管道接后腰一个装置的,估计会舒适一些,但估计贵。新加坡的报道里,也有这种防护服。

国内报道里,没有这种。

珞珈山街 发表于 2/25/2020 4:22:55 AM

第一,那个装置一个就一千多刀,第二不好消毒,普通医院都是液体消毒的,这东西没法泡

风吹鸡蛋壳 发表于 2/25/2020 9:53:28 AM
厉害国不是有钱吗?一千多刀算啥,呵呵 就看愿意不愿意给你普通屁民医生用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w
wyfyw
回复 10楼公用马甲25的帖子
用ct和x ray检测更安全更快捷
检测啥?ct和x ray只能检测肺炎的症状,无症状感染的、轻症的根本查不出来吧。
l
lovebaby
致敬这些无私,平凡,奉献的人!
h
helenli300
回复8楼Zryacbc的帖子
医护科研人员都非常可敬!
可是每篇文章都强调防护服特别闷...不能上厕所...穿着怎么难受... 就没有一个想到购置采用或者发明不同的防护装置能让医护舒服点的。看那篇美国第二例在LA地区治愈病人的微信文(不知真假)说医护人员是穿着带有通气过滤阀的面具接触这个病人,应该舒服多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pmmp 发表于 2/25/2020 12:32:03 AM

因为正压防护服对中国禁运,发明短时间应该没法儿上市
f
fanfan_nyc07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 图中那样的从头到肩膀的防护面罩, 我们送去了840套,其中就包括武汉肺科医院。 我们不是医护人员, 但是能做一点事情减少他们的危险, 也是积了功德。 这些医护人员值得我们去守护。 但是可惜的是, 华人网不会给他们目光。
e
elninoster
文章夸张了,分子生物的,必定做过RNA提取和rtpcr实验,没那么夸张。都研究生时天天泡实验室,一做一整天,很普通的操作。
d
dugudugu
这些实实在在付出、贡献、为灾情做事的人让人感动。
再看看什么也不做就知道bbb的骂来骂去的键盘侠们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25/2020 10:32:48 AM

Re
l
lilimarah
我这种每小时都去厕所的。。。。肯定不行
P
PT8964
样品收集管应该做到直接灭活病毒,减少后续污染,感染机会
f
fanfan_nyc07
文章夸张了,分子生物的,必定做过RNA提取和rtpcr实验,没那么夸张。都研究生时天天泡实验室,一做一整天,很普通的操作。

elninoster 发表于 2/25/2020 2:13:07 PM


你确定是做分子生物的?

不觉得夸张, 因为我们接触的样本不是危险病毒, 小白鼠的组织拿来提取RNA当然没有危险。
U
UTGG
都是了不起的人
E
EggMM
愿平安
g
gelihellod
厉害,希望都平安
g
ggbreeze
问题是核酸检测不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