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崇祯亡国时候,所有人都等他下令

d
dingdingddd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崇祯为什么亡国?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指示[size=0.26]观历史言行02-09 18:55跟贴 696 条

[size=0.28]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ize=0.19]

崇祯作为亡国之君,是一个悲情人物,尤其是他在上煤山的时候还能回望京城大火,说一句苦吾民耳,更是让后人唏嘘不已。加上清朝初期许多倒行逆施的政策,各地的反清复明活动也一直持续不断,但大多数都要和崇祯扯上一点关系。可以说,在清初的一段时间,崇祯的声誉反而越来越高了。 崇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勤政。在明朝的皇帝里,除了太祖和孝宗之外,可以说就没有比崇祯更勤政的皇帝了。而且,因为孝宗时期对阁臣还是比较尊重的,也比较倚重大臣的辅佐,但崇祯不同,崇祯时期虽然在制度上也还是沿用了之前的内阁制,但是因为他很勤政,而且对阁臣动辄斧钺相加,所以内阁实际上形同虚设。在这个意义上,崇祯时期的制度也是最接近朱元璋时期的。 官僚制发展到明朝,已经非常成熟了。甚至在有些时期几乎处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但它也还是能够自己正常运行,并且应对一些危机。最典型的就是武宗时期,武宗天性活泼好动,比较爱玩儿,不怎么理朝政,甚至内阁大臣也见不了几次面。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官僚体系还是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转,平定了当时波及整个中原腹心地带的叛乱。 官僚制差不多就是在两种极端状态之间来回摇摆。一种极端状态就是武宗时期甚至万历这种情况下,皇帝几乎不管,但是官僚体系仍然能够正常运转,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也就是说,可以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正常运转。另一种状态则是被驯服之后的状态,也就是完全按照上级的命令行事,无论什么情况,哪怕是天塌下来,它也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运转,完全不理会现实的危机。
朱元璋时期,通过胡惟庸案就差不多让官僚体系成了第二种状态,但是因为他杀伐果断,精力充沛,所以他实际上兼任了宰相的功能,每天从天不亮刘开始批阅文件,到夜里很晚才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加上他手下还有大量参加了创业过程的开国功臣,所以能力还是足够的,运转起来也没有问题。他下发给各级官僚的任务,也都能够完成。 崇祯面临的就是完全不同的状态了。明朝的官僚体系经过万历末期和天启时期的混乱,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很不正常的状态,正是需要恢复和培育元气,并且逐步消除党争,让整个官僚体系重新回到比较正常的状态。但是崇祯登台之后缺没有这个耐心,因为边疆危机始终无法解决,儿内部又很快出现了叛乱,所以崇祯始终处在比较焦虑的状态,没有耐心来缓解危机,总是急于求成,最后一事无成。 也正是因为他在心理上的过分焦虑,让他在对待大臣的态度上处在两个极端之间,很容易一见钟情,但是如果出现一点失误,又会完全失去信任,甚而直接诛杀。所以,崇祯一朝阁臣变换非常频繁,被杀的被杀,被贬的被贬,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些只能顺着他说的人,或者干脆不说话的人,以不犯错误为自己固宠保禄的主要手段,也没有人敢于任事了。 而且,在这种非常时期,尤其是在战争状态下,一个独当方面的大臣,在战争中不敢出错误,只能赢不能输,就算是赢得再多,只要输一次,就要被杀,最后能干事的大臣差不多就被他杀完了,留下的都是不说话,不做事,皇帝说什么他就怎么做的那种听话的人。所以,他最后还说诸臣误朕,其实是执迷不悟,始终没有理解,是他耽误了大臣,也耽误了明朝的江山。
如果在承平时期,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是不太容易暴露出来的,但是这种所有人都噤若寒蝉,唯恐出错的状态,一旦遭遇突发危机,应对能力的短板就会特别明显。因为其他人都怕承担责任,所以并不独立判断,也不自己决策,而是逐级上报,等待上级指示,上级没有指示,他就坚决不动,因为这样做对他是最安全的。而这种逐级请示报告就会导致决策效率很低,在应对危机的时候反应非常慢,什么事情都慢一拍。 而这种过度的权力集中导致的另一个很明显的结果就是,其他人都对整个体制失去了忠诚和认同,而只是把自己当成皇帝的打工仔。反正江山是你的,好了是你的,坏了也是你的,那么兴亡就和我没有关系了,一旦被危机摧毁,也是你的失败,整个官僚体系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也不会觉得对自己是多大的损失,大不了敌人来了投降就是了。 这其实也是每个王朝末期官僚体系的普遍状态,对朝廷没有什么认同,对皇帝也无所谓忠诚不忠诚,只是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只做上级交代的任务,上级没有指示,哪怕是再大的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也不会去做。因为在这种氛围下,如果谁这样做,反而显得别有用心,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其他人逆向淘汰。这也就是说,王朝中期由盛转衰的时候,大臣的心态都是坐等出事,而在王朝末期,官僚的普遍心态都是天下兴亡,关我屁事。

[size=0.28]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
H
Huaren064920
崇祯还是有羞耻感的,如今什么都没了。
d
dingdingdddd
官员们是怎么捅出天大窟窿的?Original 潮思 [url=]新潮沉思录[/url] Today
文 | 刘梦龙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正月,大清朝边疆无事,经济不断增长,天下太平,这便是盛世了。然而,乾隆皇帝很快发现了一件怪事,云南总督杨应琚从去年接任开始,和缅甸交战不断大捷,可最近报捷的地点居然越来越靠近昆明了。愤怒的乾隆皇帝亲自在地图上做标记和奏章一起快马送回云南,派出侍卫前往彻查,云南官场终于捅出了一个天大的窟窿。
事情要从乾隆二十七(1762年)年说起,这一年,缅人打上门来了。十年前,缅甸内斗,东吁王朝灭亡,十年后,雍籍牙王朝取了最后胜利。缅甸新王朝打了十年仗,至今还在远征暹罗,家里早就没有存粮了,自然不敢打大清的主意,却迫不及待的让中缅边境的土司们出人出钱出粮。
而这件事,云南总督吴达善向上报告却是缅甸境内闹强盗,强盗来抢劫了。这个口径就没变过,一直到五年后,双方几万人打的天昏地暗,云南的地方官还咬定缅甸那边打来的是因为内乱饥荒,越境的大队强盗。中央甚至不知道缅甸已经变了天了,还以为还在内乱呢。


总之吴达善任内,只有一个主张,天下太平,谁如果告诉我不太平,我就让他不存在。雍籍牙王朝的老对手宫里雁带领残部逃进云南,不久就被诱杀,余部又逃回缅甸。布政司姚永泰请求要留他一命,将来在缅甸必有大用,吴达善却坚决主张这人在缅甸就是个乱党,不能留。石厂矿场的首领周德惠打败了入侵的缅甸小股部队,抓了几个俘虏献上,却被以贪功冒赏的罪名斩首示众。吴达善是满人,瓜尔佳氏,在西北前线做后勤起家,史书上说他做云南总督,“惟戒言兵,不与战而已”。
下一任总督是刘藻,他是文化教育起家的干部,史书上直接说他就是个老儒。乾隆二十九年,缅甸派了一个一百多人的使团,专门来商量这些土司的归属。他干脆不让他们入境,直接把土司把人赶回去了,反正我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问题是不会自己消灭的。到了乾隆三十年十月,缅人干脆集中上万人一举攻入中方管辖的车里土司境内,这下刘藻再也不能装作不知道了。两军数万人打成一团,从没带过兵的刘藻惊慌失措,朝令夕改,这种情况下,乾隆只能撤换刘藻,把他赶到湖北做省长。
没想到,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三,刘藻居然自杀了。乾隆并没有因为刘藻自杀就觉得事情有多糟,因为实际上刘藻刚死,清军就反击得手,缅军全线溃退。乾隆只是调任了他认为很有军事经验的甘陕总督杨应琚来当云南总督救火。
一到前线,杨应琚就报告说,这次大乱是因为这几年缅甸内乱,没法种地,农民只能到当土匪去四处打劫。既然杨应琚都这么报告了,这当然就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中央和其他地方太紧张嘛。可防可治的几个土匪,难道云南一个大省还能处理不好吗?
不久,清军大有进展,兵不血刃就拿下了缅北,就连暹罗都送来大象输诚。清军只用两百人就拿下了重镇八莫,甚至杨应琚已经计划好把缅北划入版图,连什么时候剃发易服,什么时候收税都想好了。

这确实是天上掉馅饼,但杨应琚不知道,也懒得去知道,这馅饼是怎么来的。这时,缅军主力已经围攻暹罗大城王朝的首都一年有余,双方决战在即。恰恰是前线吃紧,缅甸才加紧了对土司的收刮。某种程度上说,吴达善的绥靖政策给了缅人一种错觉,大清是不管这些土司的,于是把有限的国内守军都拿来抢一把大的,万没想到清军也来了把大的。
但杨应琚没兴趣知道这些,他觉得大局已定,一门心思只想九月去永昌受降,甚至连前线的增援都停止了,几个月只调动了三千三百人,哪怕理论上云南有绿营兵近五万人。结果,到了九月,当杨应琚兴高采烈的前往永昌时,缅军已经缓过气来,开始了全面反击。毫无防备的各路清军顿时溃不成军,纷纷逃回国内。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云南官员甚至打算弃守整个滇西。
到了十二月,缅军突然提出和谈,这简直是云南官员的救星。其实,那是因为暹罗马上就要发动大反击,缅军兵力紧张。杨应琚等人立刻报告中央,缅人走投无路乞求投降,可问题是前脚他们还说要开疆拓土几千里,现在说要恢复原状,这如何能让乾隆满意。直接被乾隆斥责为儿戏,这下杨应琚等人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了。乾隆三十二年一月,暹罗军反击失败,四月,缅甸灭大城王朝,主力终于得到了解放,云南清军再也支撑不住了。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乾隆才发现了杨应琚的奏章里自相矛盾的地方,有了我们开头的一幕。乾隆紧急撤换了杨应琚,换成自己的爱将明瑞,但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不久,让清军精锐损失殆尽,历时数年,最后劳而无功,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清缅之战爆发,这也是整个清代云南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
云南官场把大清的天捅下来了,但这是怎么造成的呢?四任总督里,运气最好的是吴达善,他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刘藻本来可以脱身,奈何自己心思窄了。杨应琚的结局是乾隆皇帝震怒,下令自尽,还斩首了一批他手下的提督总兵。最后一个是乾隆的内侄明瑞,他不愧是极为能干的主官,要是一开始就用他早就没什么问题了,奈何这样的能人本就不会放在这里,而等到他救场时,局面已经难以收拾了,反而自己最后也搭进去了。还有《延禧攻略》中的傅恒,时任首席军机大臣,也因此病死。


毫无疑问,最开始责任在吴达善,如果他早早能把情况搞清楚,而不是一味做缩头乌龟,那么事情绝不会发展成这样。缅甸人不会误会,甚至中央要是及早知道边境的实际情况,也会做进一步的安排。其次是刘藻,他也想学吴达善那套,试图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奈何前任埋下的雷已经要爆了。

其实在刘藻手上,事情并没有那严重,但是他既没有水平去解决,更没有及时去报告,只是让事态错过了最佳的解决时机。最大的责任当然在杨应琚,他不但不去了解实际情况,在胜利面前完全冲昏了头脑,欺上瞒下,甚至到了事情马上决裂的关头,还拼命隐瞒情况,试图欺骗中央,导致一个空前的战略机遇硬是变成了不可收拾的大败局。
官僚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这使得他们天然的不希望改变,就像草履虫一样,刺激一下才动一下。那怕风险已经在身边呼啸,他们也愿意装作不知道。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就像吴达善,他不愿意惹事,未必不是猜度上意,朝廷军事的重心在西北,西南做好经济不就好了,何必做多余的事情。至于谁给我惹麻烦,我就解决他,只要我看不到,不就天下太平了。实际上他就顺利脱身了,最后位极人臣。

刘藻也想效法前任,不外乎是运气不好,心志不坚而已,如果脸皮够厚,这个老儒生未必不能脱身。杨应琚又是另一个类型,他本来为了解决问题而来,却利令智昏,不去了解实际情况,一味蛮干,比起他的前任,他可以说积极的多,但闯地祸也大的多。如果可能的话,杨应琚一样会是吴达善式的官僚,他们本来就是老搭档,很多时候,不作为和乱作为就是一线之间,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趋利避害和利令智昏本质是一样的。
这件事乾隆当然有责任,最大的责任就是任用杨应琚,他很有军事经验,其实主要是后勤经验,从没带兵打过大仗。但考虑到乾隆从头到尾都没能得到正确的信息,几个土匪,难道杨应琚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还不够吗?就好像有的地方报告一切都没有问题,人力物力充足,绝不耽误全国大局,得到知道实情早就晚了。

那么,为什么中央得不到实情呢?因为整个朝廷充斥着吴达善那样的官员,大家都闭起眼睛,装作什么没发生,不就好了。明瑞一样能干的官员当然也是有的,可惜只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是,问题不解决是不会自己消失的,不外乎是听天由命的官员们把定时炸弹捂得紧紧的,不断往里填料,击鼓传花。天大的窟窿终究要被捅出来,能干的官员也只能不停地去堵窟窿,等到吴达善们越来越多,明瑞们越来越少,窟窿终于堵不住了,大清也就亡了。然而大清虽然亡了,这样的官员却徒子徒孙无穷匮也,直到今天,还前仆后继地捅着新的大窟窿,让无数人去填窟窿。

a
agilis
大家指桑骂槐的段数是越来越高了!
月沼
大到国家,小到公司社区团体,都未尝不是如此,而且是不分国界的如此。
y
yulingxi
崇祯还是有羞耻感的,如今什么都没了。
Huaren064920 发表于 2/10/2020 1:08:05 AM


崇祯以自己和全家为朝代的灭亡付了无限制责任, 而且宁可自己自杀,叫清兵勿伤百姓。 不像某些政权,拿百姓的惨状到处讨要钱财、物资、药物,挪为自己使用。
s
sosososo
网易也反了?
i
icemm2010
可防可治的几个土匪,难道云南一个大省还能处理不好吗? 第二篇是说武汉开始没往上报?
压压压压
借古喻今,古人的道理还是应当多看看的
M
MajiaX
大家指桑骂槐的段数是越来越高了!
agilis 发表于 2/10/2020 1:14:51 AM


因为小学生看不懂啊
n
noshock
回复 1楼dingdingdddd的帖子 该文已经404 了。
凤梨酥99


崇祯以自己和全家为朝代的灭亡付了无限制责任, 而且宁可自己自杀,叫清兵勿伤百姓。 不像某些政权,拿百姓的惨状到处讨要钱财、物资、药物,挪为自己使用。

yulingxi 发表于 2/10/2020 1:18:58 AM


唉,都2020年了!还不如明末!
我想我是疯了


因为小学生看不懂啊
MajiaX 发表于 2/10/2020 1:48:13 AM


可是。。。小学生的谋士也看不懂吗?
月沼
谋士看完文章心有戚戚,决定删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解决,就不上报了。
y
yamasaki27
刚刚有人发的图
S
Seraphy82
好贴留名
y
yamasaki27
顶部绿色小字 皇上修道呢 没空管
下面白字 你们算来算去只会算皇上头上
朋友圈刚好有人发了这张
a
awesome010
l可是。。。小学生的谋士也看不懂吗
我想我是疯了 发表于 2/10/2020 2:05:18 AM [/url]


单纯哦。谋士看懂了然后解释给头听?仔细琢磨下刚愎自用型的头会怎么想?
h
hkmty


朋友圈刚好有人发了这张
yamasaki27 发表于 2/10/2020 2:48:07 AM


到底政府为什么这么疯狂地收集口罩,全世界买遍了,从公司开工的口罩到个人的邮寄品都征用,这么疯狂是为了什么啊?真让人害怕,有什么大事么

.
h
hkmty


朋友圈刚好有人发了这张
yamasaki27 发表于 2/10/2020 2:48:07 AM


到底政府为什么这么疯狂地收集口罩,全世界买遍了,从公司开工的口罩到个人的邮寄品都征用,这么疯狂是为了什么啊?真让人害怕,有什么大事么

.
c
ceciliatan
回复 14楼月沼的帖子 哈哈,原来被删帖,是因为梁博士身边,仍有谋士啊!
我姓胡
文章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马又甲
這都什麼節奏,明朝末年啦?
m
mindstorm


到底政府为什么这么疯狂地收集口罩,全世界买遍了,从公司开工的口罩到个人的邮寄品都征用,这么疯狂是为了什么啊?真让人害怕,有什么大事么

.

hkmty 发表于 2/10/2020 2:53:00 AM <img src="[url=https://img10.huaren.us/0x0,q50/upload/static/back.gif"/>]https://img10.huaren.us/0x0,q50/upload/static/back.gif"/>[/url]


同问
混沌之光
已经404了
m
mingrimingyue
从来没怀疑过我共删帖的效率 回复14楼月沼的帖子 哈哈,原来被删帖,是因为梁博士身边,仍有谋士啊!
d
dingdingdddd
面对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警察原则上应予尊重,不轻易评价专业争议,不草率动用警察权干扰专业行为,避免因此造成“寒蝉效应”,压缩专业试错和学术争议的空间 多方渠道证实,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早在钟南山先生向社会公布之前约20天,已有8名武汉一线医务人员在微信群里提出警示。具体而言,一是一名医生曾就读的武汉本地某医学院班级群,二是医生所在医院科室微信群。警示的内容,除透露有传染性肺炎之外,主要是提醒同行注意防护。几位医生的具体表述略有区别,有医生先称“确诊了7例SARS”,后又更正为“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有医生极其谨慎地表述为“不明原因肺炎(类似非典)”。在此后两三天内,警示者均被警方约谈。最轻微的是打电话提醒,但也有人被传唤至派出所进行书面训诫。武汉警方于1月1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8名散布谣言者被依法查处》的通告,央视等媒体予以大面积转发。后因疫情爆发式蔓延,武汉市长亦坦陈前期信息披露不及时,武汉警方的训诫行为受到网民普遍质疑。警方于1月29日回应称,8人确实传播了不实信息,但“情节特别轻微”,故仅仅“进行了教育、批评,均未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的处罚”。 迄今可以确认几点:一是新冠病毒确实不是SARS/非典,故8名医务人员的部分表述存在误差。二是警方查处8人并广泛宣传后,武汉医务人员基本不敢再私下传播疫情信息。三是官方披露信息和疫情处置不及时。 从法律的角度,有必要讨论三个问题:其一,面对传染病病例,一线医务人员向同行或亲友小范围披露,是否违法?其二,医务人员披露传染病病例时的表述误差,是否属于传谣?其三,针对医务人员对传染病事实的表述误差,警方予以训诫并公开宣传,是否合适? 争议一:一线医务人员小范围披露病例是否违法? 众多论者都认为,传染病疫情只能由国务院或省级卫生部门公布,别说一线医务人员,就连省会城市政府,都无权自行公布。在我看来,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不管是《传染病防治法》还是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抑或卫生部/卫计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或《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均只涉及各级政府公布疫情的分工,并不涉及医务人员个人的警示性言论,除非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散布谣言”“谎报疫情”或披露患者隐私。不仅如此,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卫生工作国家秘密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传染病信息不仅不属于国家秘密,相反还应由政府主动公开。从逻辑上讲,对中央和省级两级卫生部门的授权,并不等于对非官方言论的禁止。可资佐证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时,就删除了其中惩罚媒体“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禁令,只规定不得编造或传播虚假信息。 由此可见,对于诊疗过程中接触到的传染病病例,一线医务人员小范围披露,只要所述属实且不侵犯患者隐私,则一不构成泄密违法,二不违反卫生防疫法规(非一线且负有保密义务的疾控等人员另当别论)。或许正是因此,武汉警方查处8名医务人员的理由,仅限于传播谣言,而非越权公布疫情或泄密。 实际上,从卫生实践和立法逻辑来看,既不可能、也不应当禁止医务人员在小范围内披露传染病病例。首先,任何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发现传染病病例,正常反应肯定是首先做好自身防护,并马上提醒现场及诊疗流程中涉及的同事进行防护,进而按规定及时上报疾控部门。由于在大多数医院,微信群可能都是最常用、最便捷的工作通知渠道,因此在本单位微信群里提出警示并无不妥,甚至完全有必要。其次,若医务人员判断医护同行或普通市民也有暴露风险,小范围地在同学群、亲友群等提出警示,或者以口头方式传达,也完全属于人之常情;绝对不这样做的人,要么是不够专业,要么是偏于冷血。简而言之,首先接触到传染病病例的一线医务人员,在小范围内径行警示同事、同行甚至亲友,一则属于职业防护的必要,二则属于人之常情。如此合情合理之举,即使立法者想要强行禁止,也因缺乏法理上的“期待可能性”,基本上难以实现。 进一步说,在政府公布疫情之前,一线医务人员在国内甚至国际学术圈公开披露传染病病例,同样也不违法,必要时还应予鼓励。尤其是对于新冠肺炎这种未知疾病,精确诊断和有效治疗都取决于科学界的集体努力和相互砥砺,而非少数英雄孤军奋战,抑或个别天才灵机一现。在重大疫情面前,时间既是生命也是民生,因此必要时应鼓励医务人员及时分享病例信息。这一点也适用于疾控等行政部门。当然,在诊治、报告和科研之间,不管是医务还是行政人员,都必须有优先级排序。 此外需要看到,医务人员小范围披露传染病病例,不管是对身边人还是学术圈,都可能对政府公布疫情形成一定压力,而这可能正是立法者期待的效果。毕竟,及时、准确和全面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疫情公布原则,但从非典到新冠的两次大疫中,均可看到因为疫情初期缓报甚至瞒报导致的严重后果。疫情如战情,既然疫情公布义务机关常有拖延或隐瞒之虞,则适当借助外力加以推动当属必要。 但是,如果面向大范围社会公众披露传染病病例,则需要非常谨慎。毕竟,处理公众事务本属政府之职责和专业,并非医务人员之专长。特别是在疫情可能引发群体性恐慌甚至骚乱时,披露疫情更要讲究技巧,并力求平衡多元利益。正是因此,法律法规上才将正式的疫情发布权提到省级以上。然而在政府之外,媒体——包括面向公众的个人社交媒体——也可能有巨大传播潜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小范围的口头披露或非公开的微信群之外,医务人员应当避免使用微博、微信公号或通过大众媒体披露传染病病例。不仅如此,与疫情相关或类似的信息也应采取谨慎策略,比如有关双黄连口服液抑制新冠病毒的体外实验,虽说是事实,但因存在误解、抢购和乱服药的巨大风险,在疫情扩散期尤其危险,就绝不适宜通过媒体广泛传播。 争议二:医务人员的表述误差是否属于传谣?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规定,医务人员故意传播谣言当属违法,严重者甚至可能入罪。那问题在于,如果医务人员向身边人或学术圈披露的传染病病例表述上存在误差,是否构成传播谣言呢?比如武汉警方查处8名医务人员,就是认为所谓“确诊SARS病例”为传谣,因为这些病例最终被认定为新冠肺炎,尽管与SARS是近亲,但毕竟不是一回事。但是疫情紧急,新型传染病更是扑朔迷离,即便作为专业人士的医务人员,可能也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披露病例时存在表述误差在所难免。但这与传谣是一回事吗? 首先,如果披露者援引官方信息,则即使出错也不构成传谣。法律不应强求任何人——包括专业人士,习惯性地怀疑官方信息。只要披露者善意地依赖官方信息,哪怕有误也不必承担传谣的法律责任,顶多在专业上落下水平不够的名声而已。 其次,如果披露者善意依赖其他专业人士的判断,一般也不构成传谣。专业判断同官方信息类似,正常情况下应当推定正确。就如被武汉警方查处的8人之一,之所以声称所现病例为SARS,就是基于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的明文报告。尽管该报告最终被认定有误差,但引用者显然不属于蓄意传谣。 又次,打击传谣应针对核心事实,枝节问题不宜拔高。专业本应意味着严谨,但人无完人,语言本身也有表意局限,故披露者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在枝节问题上出现误差当属正常,一般也不至于导致重大误解,因此无必要严加查处。 再次,事实才有真假,观点允许争论。打击传谣只针对事实问题,但医务人员的专业言论经常都是主观判断。对事实的定性属于观点,比如一种新病毒是否该纳入冠状病毒种类。基于已知事实推导出未知事实也是观点,比如根据病毒基因判断其属于冠状病毒且高度危险。事实只有一个真相,观点却常有分歧,且科学往往在分歧中前进,比如对于新冠病毒源头和中间宿主的争论。正是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医务人员及时向同行或学术界公开披露新型病例,甚至容忍一些明显荒唐的研究结论(比如双黄连对新冠病毒的作用),毕竟专业同行之间的争论会轻松淘汰掉错误的观点。反之,向公众发布的专业观点,则有必要谨慎审查,避免以专家身份误导公众轻信原本荒唐的结论。 最后,在事实和观点难以区分的模糊地带,执法者应以尊重专业人士为原则。事实和观点并非泾渭分明,尤其是在基于已知事实推知未知事实的过程中。比如8名武汉医务人员最初对于新冠病毒的定性,已知事实是属于冠状病毒,未知事实是究竟属于SARS还是新型病毒。后者在被确切地观察到之前,都属于一种主观判断,可以见仁见智;但待基因测序完成,新型病毒的定性就成为确定的事实,再出现不同说法,很可能就算传谣了。问题在于,此类专业问题争议,公安人员并不具备判断能力。如果凭借警察权强行将观点争议定性为传谣,一则难免经常犯错,二则容易阻碍专业人士间的观点交锋,不利于科学进步。后者往往是我们经常忽视但又极为重要的问题。 争议三:因表述误差训诫医务人员是否合适? 和平年代,作为垄断针对公民的合法暴力的唯一国家机构,公安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慎之又慎,尤其在面向医务人员等专业人士时。除非有充分的法律和事实依据,公安机关不宜轻易处罚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简单地说,对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的违法性认定,标准应当比普通人、普通行为要严格。除一般性理由外,关键原因是避免警察权带来的“寒蝉效应”,即因为公安机关的暴力介入压制专业声音,而这往往是一个健康社会不能承受的代价。比如武汉警方查处8名医务人员之后,一线医护几乎全体噤声,和疫情蔓延不能说没有因果关系。 公安机关的执法原则,一方面是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另一方面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此观之,对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分外谨慎似乎于法不合。问题在于,专业问题的关键之处往往是对未知领域的艰难探索,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观点争议。缺乏争议话题的专业领域,不能砥砺交锋的专业人士,尽管一团和气,却一定是全社会的悲哀。鼓励试错、鼓励争议方能成就社会进步。这就要求为专业人士保留宽松的行为空间和言论环境,不仅要避免动辄设限,还要避免专业人士因为恐惧而自我设限。专业人士的最大恐惧,可能就在于人身安全的危险。比如一个顶尖医生,完全可以对巨商富贾嗤之以鼻,也大可以藐视同行,或是对单位领导呼来唤去,甚至对卫生主管部门不理不睬,但在人身安全威胁面前,少有人可以安之若素。一个基层警察的手铐,就可以让一个明星医生胆战心惊。由是之故,面对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警察原则上应予尊重,不轻易评价专业争议,不草率动用警察权干扰专业行为,避免因此造成“寒蝉效应”,压缩专业试错和学术争议的空间。 有必要强调的是,尊重专业人士不仅要求不宜轻易处罚,也包括不宜动辄训诫、警告或是简单的约谈甚至电话联系。警察权的威慑力不仅在于枪弹或手铐,更在于暴力的备而不用。要让“穿皮鞋”的专业人士闭嘴,几乎从不需要真正拿出手枪或手铐,一纸训诫书甚至一通电话足矣。正是因此,以武汉警方未真正处罚8名医务人员为由进行辩护者,若非过于天真,就是睁眼说瞎话。 还有必要补充的是,专业人士不仅包括医务人员,也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教师和律师等各行各业的专家,甚至在厨师、屠户或管道工这样的职业中,只要其专业行为包括一定的主观判断,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认知和重复训练,就应当获得警察的充分尊重。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律师的辩护策略是否合适、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是否靠谱,都应该交给专业圈子自行判断,不宜由警察强制介入。比如即使对于双黄连口服液抑制新冠病毒的观点,警方也应当听之任之,毕竟科学界会对研究者进行恰当的甄别和淘汰。须知,相比处理个别荒唐的观点,对专业言论争议空间的保护显然更加重要。
r
richey
煤山歪脖树能不能撑住包子?
c
cathytree
香港的时候就发现了,跟什么一样,有些人居然还在特首。
f
fino819
崇祯还是有羞耻感的,如今什么都没了。
Huaren064920 发表于 2/10/2020 1:08:05 AM


崇祯以自己和全家为朝代的灭亡付了无限制责任, 而且宁可自己自杀,叫清兵勿伤百姓。 不像某些政权,拿百姓的惨状到处讨要钱财、物资、药物,挪为自己使用。


某上:我负全部责任!
X
Xiaoxiaohai
文昭的一年多前的节目里,经常把崇祯时期和现在的墙国做比较,当时听完没往心里去,还觉得怎么老在讲崇祯。现在一看,真是不得不讲啊。
l
lilimarah
崇祯本来算是不错的一个皇帝没碰到好时候。人家也说他非亡国之君
天苍苍野茫茫
崇祯本来算是不错的一个皇帝没碰到好时候。人家也说他非亡国之君

lilimarah 发表于 2/10/2020 11:19:26 AM

他就是嘴上说得好听,杀能人搞独裁。
d
dugudugu
没找到帖子
f
fzcrystal524
煤山歪脖树能不能撑住包子?
richey 发表于 2/10/2020 8:25:45 AM
l
lycheeberry
马克一下
若尘
崇祯虽是亡国之君,但举家殉国的气节犹在。 把今上比作崇祯,真是太抬举他了
a
arabdopsis
罗胖的罗辑思维有一集讲崇祯 非常好 油管上有。 他自以为不该是亡国之君 但实际上杀能臣 气量狭小 出主意的人一有什么事就被杀,所以最后没人敢进言;连城破前建议他逃跑的人都没有 所以他没有台阶下
d
dodgers
文昭的一年多前的节目里,经常把崇祯时期和现在的墙国做比较,当时听完没往心里去,还觉得怎么老在讲崇祯。现在一看,真是不得不讲啊。
Xiaoxiaohai 发表于 2/10/2020 8:43:28 AM


2009年,习在古巴说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等等,当时我们朋友之间就聊天说他有大概率是崇祯。我们真是有远见啊,呵呵。
h
haninberg
最恶心独轮运造谣了,给个链接行不,网易敢发这种新闻?
bvgwet4g3g 发表于 2/10/2020 9:35:07 AM

当然,你这种蛆粪只爱粪蛆,理解理解!
c
ceciliatan
煤山歪脖树能不能撑住包子?
richey 发表于 2/10/2020 8:25:45 AM


哈哈哈,看上去有点悬。。。
t
ted.hanks
就不要往崇祯脸上贴金了。 整个明朝从朱重八开始就拧巴着, 地方财政归地方,中央长期处于没钱的状态, 根本无法对突发事件有够快的反应。 明朝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令人齿冷啊,当朝脱裤子打屁股也就是明朝的皇帝干的出来。崇祯没有任何担待, 出了事总是找人顶锅。 死了连尸首都没人收, 可见官僚阶层对整个王朝的态度。
H
Heiniu


因为小学生看不懂啊
MajiaX 发表于 2/10/2020 1:48:13 AM


Then 指桑骂槐 is useless
d
dingdingdddd
回复 28楼richey的帖子 去年有人在煤山歪脖树上挂了一袋包子,照片疯传网上
C
CleverBeaver


2009年,习在古巴说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等等,当时我们朋友之间就聊天说他有大概率是崇祯。我们真是有远见啊,呵呵。

dodgers 发表于 2/10/2020 12:40:25 PM

你们🐂的
c
cuteseahorse
崇禎讀過書有文化,包子比不了
d
dodgers
就不要往崇祯脸上贴金了。

整个明朝从朱重八开始就拧巴着, 地方财政归地方,中央长期处于没钱的状态, 根本无法对突发事件有够快的反应。

明朝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令人齿冷啊,当朝脱裤子打屁股也就是明朝的皇帝干的出来。崇祯没有任何担待, 出了事总是找人顶锅。 死了连尸首都没人收, 可见官僚阶层对整个王朝的态度。
ted.hanks 发表于 2/10/2020 12:45:08 PM

汉人朝代一代比一代差。
唐朝还纳谏,现在居然会有妄议中央罪。
馒头的老婆
这篇文章太应景了。。。
我姓胡
最恶心独轮运造谣了,给个链接行不,网易敢发这种新闻?
bvgwet4g3g 发表于 2/10/2020 9:35:07 AM

虽然文章已经被删了,但是2天前网易发表这篇文章的证据还在。

B
BaoMaoDou
崇祯还是有羞耻感的,如今什么都没了。


所以土共是千年来最毒的瘤
n
nv_nv
修宪以前,我相信习并不邪恶,只是能力太差;修宪之后,我觉得他不邪恶没人算得上邪恶了。现在就是上上下下没人说真话,都定于一尊了,谁还敢说啥。习修宪那么容易,就知道上上下下的官员有多虚弱,就知道这个体制多不堪一击了。别说官员,学者都得帮着遭数据写文章各种吹捧,只有大国崛起万国来朝千古明君这种调调能让习高兴。
m
mooncake25
那明朝是不是最类似君主立宪的时代?皇帝只管吃喝玩乐,维持国家运作的是内阁。
m
mooncake25
那明朝是不是最类似君主立宪的时代?皇帝只管吃喝玩乐,维持国家运作的是内阁。
凤梨酥99
最恶心独轮运造谣了,给个链接行不,网易敢发这种新闻?
bvgwet4g3g 发表于 2/10/2020 9:35:07 AM


看看看,居然说敢这个字!老百姓连说句话的自由都没有,连新闻平台也是。悲哀
n
nyc15
人家崇祯好歹做到了君王死社稷,全国最大的小学生连个武汉都不敢去,在“地坛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带着口罩做个样子,戏都演不好
d
doser
那明朝是不是最类似君主立宪的时代?皇帝只管吃喝玩乐,维持国家运作的是内阁。

mooncake25 发表于 2/10/2020 4:06:29 PM


哪个君主立宪国家廷杖大臣的?
T
Tsubasa
明朝皇帝常被谏官放在火上烤倒是,如今呢
q
qinqinmiao
以前看明朝那些事,觉得明朝灭亡更多的是因为它持续两百多年,到崇祯的时候积重难返,气数已尽。按照书里所说我觉得崇祯在明朝皇帝里算很好的了,对国家很有责任感,搁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也不算昏庸无能的,只是生不逢时,刚好在王朝快灭亡的时候接班。 我因此觉得用崇祯暗喻很委屈他,为他抱不平。不说别的,崇祯在亡国的时候以死谢罪,某猪如果有这个担当,疫情也不会这么严重吧。
d
demantoid
所以我之前说有党争也比死水一潭的定于一尊要好,希望党内的同志们好好关心一下一尊赶紧给他下课吧,比指望他自尽靠谱多了
扶苏
那明朝是不是最类似君主立宪的时代?皇帝只管吃喝玩乐,维持国家运作的是内阁。

mooncake25 发表于 2/10/2020 4:06:29 PM

不是,皇帝吃喝玩乐是自己选择,而不是制度造成的。哪天皇帝心血来潮,想喀嚓谁随时可以喀嚓谁。君主立宪以制度为框架限制了或者说定义了king的权力。

不过明朝皇帝已经算有福了,他们霍霍别人多,别人霍霍他们少,大多数都是NZND的典范。
扶苏
所以我之前说有党争也比死水一潭的定于一尊要好,希望党内的同志们好好关心一下一尊赶紧给他下课吧,比指望他自尽靠谱多了
demantoid 发表于 2/10/2020 6:03:08 PM

以前我不觉得党争误国,看了韩国的古装剧发现,党争还不如出一个傻皇帝呢。党争危害的真的是一代又一代皇帝,出一个傻皇帝,还有希望下一个好一点。和朝鲜的政治比,中国历史各个朝代总也有点光明面。
d
demantoid

以前我不觉得党争误国,看了韩国的古装剧发现,党争还不如出一个傻皇帝呢。党争危害的真的是一代又一代皇帝,出一个傻皇帝,还有希望下一个好一点。和朝鲜的政治比,中国历史各个朝代总也有点光明面。

扶苏 发表于 2/10/2020 6:15:14 PM


动物世界我们都看多了吧,内部斗争能强化进化,虽然副作用很猛烈也有其不可预测性,然而阴和阳总是共生的
m
mingrimingyue
是啊 匪夷所思 所以当时这个说法一出来 我就觉得药丸
汉人朝代一代比一代差。 唐朝还纳谏,现在居然会有妄议中央罪。 dodgers 发表于 2/10/2020 1:05:00 PM
h
hhwubian
修宪以前,我相信习并不邪恶,只是能力太差;修宪之后,我觉得他不邪恶没人算得上邪恶了。现在就是上上下下没人说真话,都定于一尊了,谁还敢说啥。习修宪那么容易,就知道上上下下的官员有多虚弱,就知道这个体制多不堪一击了。别说官员,学者都得帮着遭数据写文章各种吹捧,只有大国崛起万国来朝千古明君这种调调能让习高兴。
nv_nv 发表于 2/10/2020 2:58:09 PM


地位变了,人也变了。连俞敏洪,当了人大代表以后,也会打官腔了,被采访对修仙的看法,他说,这个不在我的思考范围里
d
dingdingdddd
T
TheRealAaron
崇祯皇帝已经向臣下们提出了要求!
开心闲人
不久以后崇祯也会成为一个禁词
l
lulala
大家指桑骂槐的段数是越来越高了!
agilis 发表于 2020-02-10 01:14

再玩下去,崇祯二字估计要成关键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