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家的试剂盒都是很短时间就研发出来,1-2天内就被批上市了,怀疑有足够多的实验来证明准确性和灵敏性吗? ayxblue 发表于 2/7/2020 10:29:28 PM [url=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502099&postid=82683571#82683571][img][/img][/url]
一位专门从事核酸检测的国家某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新冠病毒的特殊性,不同的采样部位对检出率有很大影响。
他指出,最好的采样部位是肺部,因为这种病毒分布在肺部的浓度最大,但要想采肺泡灌洗液,操作复杂,需要仪器和各种引管,且对人的损伤很大,因此只针对上了呼吸机的重症病人;其次是痰,但这次肺炎不像以往的甲流,很多病患干咳,无痰。因此,最普遍也最简单的采样方式是咽拭子,而咽部的新冠病毒量最少,所以会造成漏检。
另一位疾控系统内专门研究核酸检测的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人的上皮细胞复制非常慢,因此,在咽部,甚至痰液内,病毒的基数都非常低,加大了检测的难度。
“有的病人几次(检测)才呈阳性,这是正常的。因为可能病人前期分泌的病毒量很少,后期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毒增多,才能检测出来,”前述研究员说。
另外,是否采样准确、采到了关键部位,也会影响采样结果。以咽拭子为例,虽然是很简单的操作,只需要在咽部拿一个棉签划一下,但每个医护人员划的轻重、多少都不相同。尤其在武汉,在日均检测量超负荷的状态下,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要实现精准采样,难度很大。
转了部分。
除了采样,从样本运输到实验室检测的诸多环节中,每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由于病毒的RNA很容易降解,敏感度很高,送样过程中必须采取冷链运输,维持在零下20度,一旦冻融超过四次以上,样本就会受到损伤。此前,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的6家新冠病毒试剂盒生产企业之一、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对媒体表示,由于试剂盒要求零下 20 度的储存环境,仅少数有冷链能力的物流企业可以承运。在运输过程中稍不注意,有可能就会影响试剂盒最终的检测结果。
而且,利用试剂盒检测有很高的门槛,对实验室的条件也很苛刻。前述研究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理论上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必须在生物安全防护达到三级的P3实验室做,但由于疫情原因,为了短期内快速提高检测能力,国家将标准放宽,也允许P2实验室进行检测,但防护手段要达到P3,比如穿着3级的防护服,检测人员被要求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操作。
他指出,病毒基因扩增非常容易交叉污染,所以实验室要分区,提取样品、发生反应和调配试剂要分别在三个相互独立的房间,房间之间形成压差梯度,前一环节房间的压力要大于后一环节,以保证扩增的分子不倒流,否则试剂容易被污染,造成假阳性,“这也是实验室目前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这对检测人员的操作规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前述疾控系统专家指出,样本检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时候扩增曲线没出来,缺乏经验的检测人员很难判断,是试剂盒质量问题还是操作问题。“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培训出来的,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
自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把检测权限下放给各地市的三甲医院后,湖北省共有41家医院获得了检验资格。目前,已经扩展到66家。但一般医院只有P2实验室,即便临时上马,将防护做到位,专业检测人员的缺乏仍是个问题。
但是同一个人两三次的被用错试剂盒,概率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