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时局令人焦灼哀伤,最近读到的一些安慰人心的文字与你分享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月31日 17点18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9
92m
5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最近开始读李零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写易经的,写得真好。然后王江雨微博上前几天似乎是卜了一卦,是屯卦。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天命不可知,人事犹可为。
李零书里是这样解的:
屯 沌字所从。古人讲宇宙创生,常用“浑沌”或“浑浑沌沌”形
容之。(2)浑沌的意思是不开化。这里的屯字与沌字有关。《易经》卦名 往往有多重含义,利用文字歧读,造成意义变换和丰富联想,不懂这种 文字游戏,就读不懂卦名,要懂,得有点文字知识。这里的屯字有三种 读法。第一种读zhūn,意思是始生而难产,如此卦《彖辞》“屯,刚柔
始交而难生”,《序卦》2“屯者,物之始生也”。(3)第二种也读 zhūn,意思是难进,略同困顿、停顿之顿,字亦作迍,如六二 的“屯”字就是这个意思。第三种读tún,是屯积、屯聚之义,字亦作 囤,九五的“屯”字是这个意思。
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这段卦辞,见于《左传》昭公 七年、《国语·晋语四》。此卦讲阴阳始交而难进,当然不利出行,只 利于建某事、立某事,所以说“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这里的“勿 用”是对“有攸往”的否定。
另外也在重读龚自珍己亥杂诗,这一首特别有感触:
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喑。
以下摘抄一段赏析:
龚自珍还在年青的时候,就比较清醒地看到封建帝国已到了衰败动乱的时世,他曾形象地形容这个封建帝国:“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尊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诗人在《己亥杂诗》中,就多次写了以清王朝安危为主题的诗,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颓波难挽挽颓心”,颓波,此指社会衰败的态势;颓心,指消沉颓丧的人心。作者认为,清王朝日趋衰败的态势已无法挽回了,但要积极地挽回已日趋消沉颓丧的人心。我们知道,诗人辞官南归的心境是十分矛盾,也是十分复杂的,他一方面看到了“虎豹沉沉卧九阍”的腐朽官场,看到了清王朝已到了不可挽回的“衰世”,但他又不忘京国,恋恋不舍浩荡皇恩。他一生孜孜以求探世变,希冀更法改图,却被封建统治者斥为“狂人”,排挤出官场,悲伤、愤慨、苦闷、彷徨。但他又宁折不弯,倔强挺拔,“江天如墨我飞还,折梅不畏蛟龙夺”(《己亥杂诗》),要为实现变革社会的理想继续奋斗。正是这种复杂的心态,使诗人在《己亥杂诗》中一再表示不甘寂寞,要关心国事,参预时政,“挽颓心”,也就是这种积极参预时政、变革社会的思想反映。如果说“颓波难挽挽颓心”表现了诗人变革社会的志愿,“壮岁曾为九牧箴”则是诗人向人们表白,他要“力挽颓心”,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他一生的追求。箴,古代一种以告诫、规劝为主的文体。九牧,古代中国分为九州,一州之长为牧。这句意思是说:我壮年时期就曾多次写诗为文讥议时政。在现存的龚自珍讥议时政的诗文中,像著名的《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平均篇》、《行路易》等都是他二十多岁写的作品。 “钟虡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喑。”二句寓情于景,语言铿锵有力,落地有声。钟虡,古代封建统治者祭祀和宴享时用的钟鼓乐器,平时则挂在宫殿或宗庙里,象征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这里喻指朝廷。以苍凉景色形容朝廷,语义双关,它既是诗人在傍晚时分离京时的真实情景,又是诗人对清朝政权面临衰世的形象譬喻。“狂言”,这是诗人对自己讥切时政言论的一种反语,“狂言重起廿年喑”,是愤怒的自白,也是战斗的誓言,它用诗的语言体现了诗人不畏强暴、勇于进取的战斗精神。诗人年青时面对险恶的人生,曾公开宣言:“大言不畏,细言不畏,浮言不畏,挟言不畏”(《平均篇》),二十多年后,他又再次宣言“狂言重起廿年喑”,愈老弥坚,斗志不衰。
最后是看到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湖北的物资,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
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记载: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偈。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决心东渡弘法。
真是感觉这种时候只有我们古典的文字才能给人度过危机的力量了,颓波难挽,我们也挽不了,唯一能做的只有在困顿年代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看向未来。正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才有希望长存。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天命不可知,人事犹可为。
李零书里是这样解的:
屯 沌字所从。古人讲宇宙创生,常用“浑沌”或“浑浑沌沌”形
容之。(2)浑沌的意思是不开化。这里的屯字与沌字有关。《易经》卦名 往往有多重含义,利用文字歧读,造成意义变换和丰富联想,不懂这种 文字游戏,就读不懂卦名,要懂,得有点文字知识。这里的屯字有三种 读法。第一种读zhūn,意思是始生而难产,如此卦《彖辞》“屯,刚柔
始交而难生”,《序卦》2“屯者,物之始生也”。(3)第二种也读 zhūn,意思是难进,略同困顿、停顿之顿,字亦作迍,如六二 的“屯”字就是这个意思。第三种读tún,是屯积、屯聚之义,字亦作 囤,九五的“屯”字是这个意思。
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这段卦辞,见于《左传》昭公 七年、《国语·晋语四》。此卦讲阴阳始交而难进,当然不利出行,只 利于建某事、立某事,所以说“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这里的“勿 用”是对“有攸往”的否定。
另外也在重读龚自珍己亥杂诗,这一首特别有感触:
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喑。
以下摘抄一段赏析:
龚自珍还在年青的时候,就比较清醒地看到封建帝国已到了衰败动乱的时世,他曾形象地形容这个封建帝国:“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尊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诗人在《己亥杂诗》中,就多次写了以清王朝安危为主题的诗,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颓波难挽挽颓心”,颓波,此指社会衰败的态势;颓心,指消沉颓丧的人心。作者认为,清王朝日趋衰败的态势已无法挽回了,但要积极地挽回已日趋消沉颓丧的人心。我们知道,诗人辞官南归的心境是十分矛盾,也是十分复杂的,他一方面看到了“虎豹沉沉卧九阍”的腐朽官场,看到了清王朝已到了不可挽回的“衰世”,但他又不忘京国,恋恋不舍浩荡皇恩。他一生孜孜以求探世变,希冀更法改图,却被封建统治者斥为“狂人”,排挤出官场,悲伤、愤慨、苦闷、彷徨。但他又宁折不弯,倔强挺拔,“江天如墨我飞还,折梅不畏蛟龙夺”(《己亥杂诗》),要为实现变革社会的理想继续奋斗。正是这种复杂的心态,使诗人在《己亥杂诗》中一再表示不甘寂寞,要关心国事,参预时政,“挽颓心”,也就是这种积极参预时政、变革社会的思想反映。如果说“颓波难挽挽颓心”表现了诗人变革社会的志愿,“壮岁曾为九牧箴”则是诗人向人们表白,他要“力挽颓心”,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他一生的追求。箴,古代一种以告诫、规劝为主的文体。九牧,古代中国分为九州,一州之长为牧。这句意思是说:我壮年时期就曾多次写诗为文讥议时政。在现存的龚自珍讥议时政的诗文中,像著名的《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平均篇》、《行路易》等都是他二十多岁写的作品。 “钟虡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喑。”二句寓情于景,语言铿锵有力,落地有声。钟虡,古代封建统治者祭祀和宴享时用的钟鼓乐器,平时则挂在宫殿或宗庙里,象征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这里喻指朝廷。以苍凉景色形容朝廷,语义双关,它既是诗人在傍晚时分离京时的真实情景,又是诗人对清朝政权面临衰世的形象譬喻。“狂言”,这是诗人对自己讥切时政言论的一种反语,“狂言重起廿年喑”,是愤怒的自白,也是战斗的誓言,它用诗的语言体现了诗人不畏强暴、勇于进取的战斗精神。诗人年青时面对险恶的人生,曾公开宣言:“大言不畏,细言不畏,浮言不畏,挟言不畏”(《平均篇》),二十多年后,他又再次宣言“狂言重起廿年喑”,愈老弥坚,斗志不衰。
最后是看到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湖北的物资,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
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记载:日本长屋亲王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偈。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决心东渡弘法。
真是感觉这种时候只有我们古典的文字才能给人度过危机的力量了,颓波难挽,我们也挽不了,唯一能做的只有在困顿年代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看向未来。正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才有希望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