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4楼天使美人鱼的帖子我们俩真的挺像。我现在不为生活用品纠结,因为的确是小钱,但是我为500+的东西纠结,虽然也买得起。我妈曾经嘲讽我:你工资比你表妹高那么多,消费胆量却远比不上她呢。我心想,就是受您教育呢。 公用马甲24 发表于 1/8/2020 1:00:10 PM
回复 14楼天使美人鱼的帖子 我们俩真的挺像。我现在不为生活用品纠结,因为的确是小钱,但是我为500+的东西纠结,虽然也买得起。我妈曾经嘲讽我:你工资比你表妹高那么多,消费胆量却远比不上她呢。我心想,就是受您教育呢。 公用马甲24 发表于 1/8/2020 1:00:10 PM
从小父母各方面都尽可能满足我的需求提供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给我 所以小时候我是没有任何物质欲的 反倒这几年自己赚钱了开始喜欢买买买了 对自己也是很舍得花钱的 但我也有负罪感 因为父母那一代人还是比较节俭的 我妈就用个100来块钱的包 我怎么好意思买几千上万的包放在衣橱里积灰之类的心情吧 22oc 发表于 1/8/2020 2:40:42 PM
我跟lz一样一样的。小钱不在乎,大钱比较纠结,LV包犹豫大半年了还没买。但我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呀,跟风为了牌子买的东西又浪费钱又占地方,想清楚了是真喜欢真用得上买了才不后悔呀。不过我好像是比较在乎东西值不值,对花钱本身完全没有负罪感,不管多少钱只要花出去了就无所谓了,之后东西坏了丢了没怎么用了我都完全不在乎,对账户里还有多少钱也不是很在意 piggydudu 发表于 1/8/2020 2:46:16 PM
我觉得都是性格使然,和原生家庭可能只有一点点关系。 我爸妈也很节省,可是我就敢花钱,而且是花大钱。 去年还花了1500多买了个小美锅,虽然现在没有天天用,但也没有什么负罪感。 zydd119 发表于 1/8/2020 2:40:00 PM
我跟lz一样一样的。小钱不在乎,大钱比较纠结,LV包犹豫大半年了还没买。但我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呀,跟风为了牌子买的东西又浪费钱又占地方,想清楚了是真喜欢真用得上买了才不后悔呀。不过我好像是比较在乎东西值不值,对花钱本身完全没有负罪感,不管多少钱只要花出去了就无所谓了,之后东西坏了丢了没怎么用了我都完全不在乎,对账户里还有多少钱也不是很在意 piggydudu 发表于 1/8/2020 2:46:16 PM 双11淘宝眼也不眨地买了$2500多刀的东西,现在还想着怎么转运弄来美国,却一直犹豫要不要入LV的包。太有负罪感了!我要研究下淘宝到底买了些啥 春天花会开 发表于 1/8/2020 2:55:21 PM
好奇大家的年龄段?花钱有负罪感是感觉对不起自己还是爸妈? sindylee 发表于 1/8/2020 5:17:00 PM
现在毕业了,也结婚了,收入涨了一个数量级,但我跟花钱相关的烦恼一点没少。有些东西,以前买不起,于是看两眼也就算了,但是现在买得起了,却纠结起来了。纠结什么呢?首先,这东西是必需品吗?其次,这东西有deal吗?再次,这东西真的值吗?最后,爸妈在国内还没到真正的小康呢,我真的能给自己用这么贵的东西吗?通常来讲,问完这些问题,很多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我就不买了,很多要买但是有替代的东西我就选替代品了。其实,按照现在的收入,我每个月多花或少花一两千、出去旅游住宿每晚多或少一两百,对我俩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无非是房子首付存得快一点慢一点而已。并且,各方纠结的时候,我往往会付出时间代价,心情也不愉快。道理我都懂,但上面的那些问题,经常无意识地冒出来,最后一个问题杀伤力尤其大,它就是我最大的负罪感。我之前慢慢学会的不在意小钱,现在不适用了,因为从绝对数量上讲,有些花费不是小钱。以某1000+的包为例吧。喜欢吗?喜欢。买得起吗?买得起。如果是我老公,那他可能在这一步就掏钱买了。但我会继续想。平时用得上吗?用不上。值得花这么多钱吗?不值,年底应该会有折扣。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奢侈品吗?好像不。想问下大家,有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消费观?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超越原生家庭很多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花钱而愧疚?有没有相关的书可以看? 公用马甲24 发表于 1/8/2020 12:46:05 PM
现在毕业了,也结婚了,收入涨了一个数量级,但我跟花钱相关的烦恼一点没少。有些东西,以前买不起,于是看两眼也就算了,但是现在买得起了,却纠结起来了。 纠结什么呢? 首先,这东西是必需品吗?其次,这东西有deal吗?再次,这东西真的值吗?最后,爸妈在国内还没到真正的小康呢,我真的能给自己用这么贵的东西吗? 通常来讲,问完这些问题,很多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我就不买了,很多要买但是有替代的东西我就选替代品了。 其实,按照现在的收入,我每个月多花或少花一两千、出去旅游住宿每晚多或少一两百,对我俩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无非是房子首付存得快一点慢一点而已。并且,各方纠结的时候,我往往会付出时间代价,心情也不愉快。道理我都懂,但上面的那些问题,经常无意识地冒出来,最后一个问题杀伤力尤其大,它就是我最大的负罪感。 我之前慢慢学会的不在意小钱,现在不适用了,因为从绝对数量上讲,有些花费不是小钱。 以某1000+的包为例吧。喜欢吗?喜欢。买得起吗?买得起。如果是我老公,那他可能在这一步就掏钱买了。但我会继续想。平时用得上吗?用不上。值得花这么多钱吗?不值,年底应该会有折扣。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奢侈品吗?好像不。 想问下大家,有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消费观?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超越原生家庭很多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花钱而愧疚?有没有相关的书可以看? 公用马甲24 发表于 1/8/2020 12:46:05 PM
我觉得花了超过自己估价很多的东西会有负罪感。我买过living room的地毯花了1w刀,说不心疼没有负罪感是假的,主要觉得1,2 千也能买到decent的地毯,我多花那么多,的确心疼。当时买了是因为便宜的没有喜欢的,这个的确好喜欢,效果相当好,每天看着心情都很好。好像时间久了也没有那么心疼了,哈哈。 lhg 发表于 1/8/2020 11:08:00 PM
我的问题植根于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所以我就从小时候开始讲吧。 我家不富裕,但在当地并不算穷。我爸妈都很节俭,家里并不买除了必需品之外的东西,并且其实真的没啥钱可以用于买非必需品。我记得我妈一直在为我存学费,存完小学的再存中学的,存完中学的再存大学的。说真的,我怀疑她那时并不知道中学大学究竟要多少学费,只是单纯地没有安全感,所以一直存。 零食和玩具这两类东西,一直是我童年中的稀缺品。当然,我的小伙伴们也都是玩泥巴长大的,所以我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差距,正因为如此,我爸妈才不觉得它们是必需品吧。印象中,我唯一的毛绒玩具是五年级的时候姨妈送的,我对它真是爱不释手,天天抱着睡觉。姨妈还送过我一只美少女战士的手表,我也是爱得不行,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东西。 其实,我是有自己的钱的。大概是三年级开始吧,具体时间不记得了,我妈发现我成绩好,就跟我约定,如果考试得第一,就奖励我五块钱,期末考试翻倍。我拿了一个饼干盒子做储蓄罐,经常往里塞钱。我爸妈从不碰我的储蓄盒,里面的钱名义上全是我的。但是这钱又不是我的,因为我从来没拿出来用过。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把钱全拿出来,大概有1000多吧,是笔巨款了,最后大约是拿去交了初中的学费之类。 为啥我有钱却不花呢?因为我爸妈不鼓励我花钱。他们没有禁止我花自己的钱,但是他们言传身教告诉我的,就是要好好省钱,别买不必要的东西。所以我虽然有储蓄,但是从来没有想过那些钱是可以用的。
还没有说到负罪感的事情,下一楼接着讲。
想问下大家,有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消费观?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超越原生家庭很多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花钱而愧疚?有没有相关的书可以看?
我们俩真的挺像。我现在不为生活用品纠结,因为的确是小钱,但是我为500+的东西纠结,虽然也买得起。我妈曾经嘲讽我:你工资比你表妹高那么多,消费胆量却远比不上她呢。我心想,就是受您教育呢。
我家买车的时候,我特意让我老公去选,也是因为担心我会畏首畏脚。其实有什么修不起呢?warranty过了卖了就好了。
是太像了 看了你后面写的停车费的例子 和我当初一模一样
回答你的问题 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超越原生家庭很多的时候 我也有过这个愧疚的阶段 出去玩总想着也得带妈妈旅游之类的 后来我想通了 那我的爸爸妈妈又是怎么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呢? 他们住上有抽水马桶的楼房的时候 有帮奶奶顺便把平房换了吗? 没有 他们买500一件衣服的时候 有给外婆也买一件500的衣服吗? 没有 他们出去玩的时候 带老人了吗? 没有 那我花自己赚的钱为什么要愧疚呢?
我家现在买房买车之类的大件肯定是交给老公来决定了 他挑的一般除了贵没有别的缺点 而我大概率还会贪小便宜吃大亏
我现在更大的问题是养娃的过程里怎么regulate给娃的花销 一方面因为自己童年的缺乏很想多多满足她 一方面由于自己抠的惯性时常担心惯坏她 很难平衡
你说的那个对比我也有体会。记得很多年前想买个Simple Human的一种垃圾桶,但是要快$100, 我就想人民币快800了,我父母买衣服鞋子都没这么贵的,我怎么好意思买个800块的垃圾桶。慢慢的回国发现我父母现在比我大方了,特别我爹成天花冤枉钱,我就慢慢的没这种比较了。
双11淘宝眼也不眨地买了$2500多刀的东西,现在还想着怎么转运弄来美国,却一直犹豫要不要入LV的包。太有负罪感了!
我要研究下淘宝到底买了些啥
人是会变的。
为什么事情/东西花多少钱,是由价值观和消费观决定的;
年轻的时候,受父母影响大,慢慢上年纪了,就知道在哪儿化那条线了;什么事由着自己的感觉走,什么事情需要考虑顾及到父母的感受
近几年大火的简单生活,不就是拥有让你有幸福感让你热爱的东西吗?
我觉着,有需求且能够负担的起,就应该去满足一下;满足之后可能觉着就那么回事,以后再无更多的类似需求;也可能获得的除了拥有的满足之外还有更多的跟identity挂钩的东西
anyway, 不确定的事,可以试一试,感觉一下
好好地活着,消费观价值观慢慢地改变是很正常的事;没到那个点,需要努力加速到那个点吗?
财富,包括健康时间精力智慧和金钱
如果消费金钱可以提高健康这个财富,why not?
如果消费金钱可以赢来时间,why not?
如果消费金钱可以得到有意义的经历,可以促进亲子夫妻关系,why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