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啃老说起

S
SnowAngel2018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算是一篇忆苦思甜吧。
隔壁有个帖子说2000年上海教授还住50平破旧小,只能说,那真是混得很差的教授。学校不好,而且估计是单职工家庭?

我父母是50后,文革后第一代大学生。他们刚工作不久的时候确实家家户户都没什么钱,那个年代委实医生教授公务员都没钱。住国家单位分配的房子,住宿条件不好,50平破旧小就算不错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先是单位开始集资建房,八九十平米的两房两厅,一百平米、一百一十平米、一百二十平米、一百三十平米的三房两厅应有尽有,任君选择,只要你买得起。这种单位集资建房相对来说不贵。通常做法是本单位自己的地,或者打报告跟政府要地,于是地价就免了,自己只需要出建房的资金,而通常单位还会多少补贴一点。

不过也不是每个单位职工都买得起。有些家庭是单职工,或者家里负担重,拿不出钱,就只能望楼兴叹。我父母是双职工,而且双方家庭不仅无负担,还能提供支持。从前的国家分配房子有限额,已婚夫妻只能在一方单位拿到配额。但集资建房因为要自付款,于是没有限额,双方单位只要交钱都能买集资房。所以父亲单位能买一套,母亲单位也能买一套。此外,有些单位职工没钱买集资房,还可以跟他们买名额。给他们一些钱,用他们的名额去买多余的集资房,然后去建委改名。

正常情况下,一个中产家庭,起码会有三套房产。没有的都是家境比较困难的家庭。

还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种新型市场经济模式,叫做停薪留职,下海经商。我们是沿海开放地区,无数人纷纷停薪留职下海经商。那个年代下海经商可以用什么形容呢?日进斗金。

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玩,到处都是钱,大人们常常就不记得自己把一叠钱摆哪里了。过新年小孩子们拿到红包后聚一起玩耍,把一封封红包打开,百元大钞撒得满地都是。

听说那个年代的内地是比较穷的地方,什么都没有,物资贫缺。而我们沿海很多东西都是走私来的,21寸的日立彩电,电冰箱,洗衣机,都是从香港走私过来的水货。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呢,也没有今天的黑衣暴徒。无数从香港走私过来的水货,再卖到内地,很多人籍此发家。然后,不约而同地,拿到第一桶金的人,好多都开始投资房地产。当然,投资其他行业的也不少。

再然后,就有了第一批啃老的人。
浮出水面
13亿人口里占多少?
黑袖套
算是一篇忆苦思甜吧。
隔壁有个帖子说2000年上海教授还住50平破旧小,只能说,那真是混得很差的教授。学校不好,而且估计是单职工家庭?

SnowAngel2018 发表于 11/15/2019 1:28:46 AM


只能说LZ 的样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