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为什么要挖坑给自己跳?

n
nkcohe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https://www.douban.com/note/739232859/



那在拍电影的老本行上风格逆转搞技术创新,执迷于拍120帧3D电影呢?

就只能算是挖坑给自己跳了……

3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美国市场已经失败了一次,所幸在中国反响还不错,国内影迷对李安向来都是独宠有加的,他的宽厚气质,让人们对他的电影也回报以宽厚的态度,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优点,能夸剧情就夸剧情,能夸技术就夸技术,实在都夸不出口,还可以夸夸李安不吃老本勇于探索的精神。

可是到了最近这部《双子杀手》,却遭遇了美国和中国两个市场的双重失利。我认识的一些李安铁粉,戴着八寸厚的粉丝滤镜去看这部电影,完了也纷纷表示夸不出来,然后满怀惆怅或者深感不解:李安怎么这样了?是中了邪还是着了魔?如此老套的设定和糟烂的剧情,到底有啥好拍的?干嘛非揪住120帧不放,重技术而轻剧本?

我也是爱李安的,看到那些差评我还有点不信,一定是你们看得不认真没有领略李安的深意!还是等我亲自去验验货吧。 结果呢,非常不好意思,昨天我在电影院里坐到半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就打起瞌睡来了…… 之前我有印象的最后一场戏,就是亨利和小克,也就是本体和克隆人之间的那场摩托车追逐戏,我觉得还挺带劲的,视觉效果非常有现场浸入感,像在打赛车游戏(虽然我并不怎么玩游戏)。



但是之后不久,我就觉得剧情实在太沉闷,人物动机也都不清不楚,睡意就袭来了。我发誓前一天晚上我睡得很好,并不缺觉,纯粹就只是对电影内容提不起兴趣。然后这个瞌睡状态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小时,很像回到了中学时的课堂上,在醒与睡之间的临界点上挣扎,非常痛苦,直到快结尾的打斗爆破戏,那些碎片向我飞来,一惊一乍像是要扎进我的肉里,我一激灵才彻底苏醒过来。

李安导演,我对不起您!

因为没看全,我没法讨论剧情。而那些看全了的朋友,多半也觉得剧情实在太无聊根本没有讨论价值。于是我也跟大家一样陷入了困惑:李安怎么这样了?是中了邪还是着了魔?那个一向都最看重剧本厚度和绵密度的李安去哪儿了?

要知道,《双子杀手》的成本是1.38亿美金,按照现在中美这两个最大市场的票房情况,回本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大概率还会赔几千万美金。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投资四千多万,好像也没怎么赚到钱。按照好莱坞的潜规则,一个导演连续两次票房失利,第三部就很难再能拉到投资了。堂堂一个拍过一长溜经典之作拿奖无数的导演,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到这种绝境?



我看了一些他最近的采访,企图找到这背后的原因。

当然他也做了一些解释,但都不太能说服我。

比如他说,其实他对《双子杀手》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太感兴趣。这个项目二十年前就有了,在好莱坞几经转手,因为种种问题,比如投资不到位,演员定不下来,以及让演员变年轻的特效技术不过关,项目数度搁浅,直到有一天这些问题终于都被解决,电影公司找到他来接手。可二十年前称得上是有趣的剧本创意,这时候早就落伍了,李安对此当然也心知肚明,但还是接了,因为公司答应了他提出的条件:可以用120帧3D技术去拍。毕竟这个技术贵得很,没什么公司舍得烧这个钱,于是他只能咬牙接下。

另一个解释是,李安恰恰觉得,一个老套的故事,才最适合拍成120帧。这就像是做一个实验,别的因素都不变,演员用大熟脸,故事是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就只在帧数上起变化,把24帧升到120帧,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这么看,事情是不是就合理了点?无非还是一个为了心中的电影梦想不惜一切代价努力探索的老导演形象嘛。



可我还是觉得不太对劲。追求电影技术的创新这件事,如果是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或是徐克这类导演去做,那合情合理,他们本来就是技术狂人嘛。可李安以前从来都不以技术和画面取胜啊,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是“技术白痴”,现在搞120帧也是稀里糊涂,常常在专家给他讲课的时候打起瞌睡。一个技术白痴,为什么要为难自己,做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事?

而那些以技术见长的大导演,当然也都早知道电影的帧数可以升高。卡梅隆拍《阿凡达》的时候就想升一下帧数,但那时候电影市场根本没有条件支持他,毕竟电影院要想放映120帧版本改造设备也挺贵的,只好作罢。彼得·杰克逊拍《霍比特人》的时候,终于有点条件了,做了一个48帧的版本,在几家电影院小规模放映,结果恶评如潮,观众看完都说还不如以前的24帧呢,票价还贵,这是图什么呢?

连技术大神们都实验失败了,李安这么一个技术小白,为什么偏偏要堵上半辈子的艺术成就和号召力,去做一个他自己都不太有把握的技术试验?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恰好是李安65岁的生日,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从头学起新技术,还要面对利字当头的业界大佬,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做出各种妥协,最后独自一人走在这条新技术的路上。现在全世界,只有他一个导演还在孜孜不倦地试图拍摄120帧电影。这是多么孤独的路途。何苦呢?

无论怎么想,这趟冒险都是凶多吉少,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现在全世界能放120帧格式的电影院,依然是极少数。我看的就是60帧格式的。也就是说,李安的实验就算在理论上来说确实成功了,就算120帧对于电影真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让人有更好的观影体验,到头来能够体验到的,也是极少数人。而其他绝大多数人,比如我,所看到的就只是一个故事老套到让人昏昏欲睡的普通动作片。如果不是李安,这种电影我根本就不会考虑去看。而我们这儿根本没有能放120帧的电影院。即便有,票价肯定很贵,我还得考虑一下掏不掏得起。

更何况,120帧到底是不是电影进步的方向,也很难说。少数看过120帧版本的朋友,有的表示了惊叹觉得很享受,也有的很抗拒,说看得头晕,眼睛不适应。当画面过于清晰,不一定就会让人觉得更真实,可能反倒会失真。再说了,电影对于很多人的意义是造梦机器,要的就是虚幻感,他们根本不想看到和现实一模一样的效果。

综合上面两点,120帧格式对于普通观众既遥远,也没多大吸引力。单从市场来说,李安一开始就几乎注定了失败。

我这次虽然看的只是60帧,也已经有不适感了,比如里面角色拿枪突突的时候,我就本能地想躲。为什么要让我有被射击的恐惧?我来看电影不是找虐的好吗!

李安老说120帧最适合拍的是人脸,可以让人看到脸上的所有细节,从而轻易读到所有的情绪。这话放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信,但是我很怀疑威尔·史密斯在这个简单粗暴的动作片里能有什么值得我们读解的情绪。



现在的结果也表明,李安对这个故事根本没有感觉,他还是只擅长操作那种钻进人心、绵密扎实的剧本。克隆人追杀本体的故事需要的是想象力,或者一颗天真少年之心,这些都很难在李安身上看到。他的气质总是过于圆熟冷静了。

但是李安所做的这件事:带着好奇心展开一段孤独的冒险,任凭前方是龙潭虎穴也不退缩,愣着一股劲往前闯,又分明是少年才会做出来的事情。

这不是他第一次冒险。之前从台湾到美国是冒险,身为东方人接拍英国名著是冒险(《理智与情感》),拍超级英雄电影是冒险(《绿巨人》),把同性恋情灌注进美国西部片是冒险(《断背山》),用超大尺度拍某些人眼里的汉奸故事是冒险(《色,戒》),把孩子、动物、水这三种最难拍的东西放在同一部电影里是冒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除了一开始的父亲三部曲,李安一直都在冒险的旅途中。他不习惯站在安全地带,在他老实沉稳的外表下面,从来都是一腔热血的孤勇。

之前失败也不是没有,比如《绿巨人》那次,也是把重点放在特效上,结果就败得很惨。但紧接着就有了《断背山》。

以前李安虽然也爱冒险,但总是能及时停止,这个领域玩不转,那就换个领域。而这次,李安貌似走进了死胡同,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和120帧死磕到底。接下来,他还想拍一部拳击题材,还想用120帧。但是看眼下这情况估计又悬了,拉投资都难。

我要哭了,这简直过于悲壮了,只能用自虐来形容了吧。

是老骥伏枥,老夫聊发少年狂?还是说他在人文和社会领域已经没有想表达的了,已经到头了,要继续向前就只能转换跑道搞技术?

我不知道。

不过倒是让我一直以来对李安性取向的怀疑差不多都消溶了。他应该就是直的吧,我想。
n
nkcohen
虽然还没看过本片,但必须同意下最后的分析!
Y
Yuliasbabe
这片故事还可以的,就是比较简单平直老土。
梦的衣裳
故事特老套
l
loic
李安同学老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其实都这么大成就了可以了看开点
j
jiayusong
虽然是李安的超级粉丝,但是还不是不懂这个120帧,高于奈奎斯特频率了还有意义么
2
2018xixi
从别的地方看了些本片的调查研究:

1.剧本是10多年前写好的,内容到今天已经是老套了。
2.剧本主要有四个编剧,号称经过10多个人手打磨,李安本人只是个签约导演,对剧本没有什么改编权。.
3.李安这次主要是用此片练手吧,练习他不擅长动作片,还有新技术上的继续尝试。
A
ANBAIDA
虽然是李安的超级粉丝,但是还不是不懂这个120帧,高于奈奎斯特频率了还有意义么
jiayusong 发表于 10/28/2019 4:35:43 PM


技术上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你打游戏为什么用高帧显示器。大动态没有影子效果自然好很多!

只是不太明白李安找个那么大卡司 用那么新技术为什么不在剧本上准备好一些? 现在失败其实不是技术只是故事太老套。
Y
Yuliasbabe


技术上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你打游戏为什么用高帧显示器。大动态没有影子效果自然好很多!

只是不太明白李安找个那么大卡司 用那么新技术为什么不在剧本上准备好一些? 现在失败其实不是技术只是故事太老套。

ANBAIDA 发表于 10/28/2019 5:32:52 PM

没大cast就没人看了。我是冲着主角看的,看了才知道导演是李安
c
champaigner
拿奖没兴趣了 现在资源也有了 那就搞点实验玩玩
c
chinacreek
人家就是不在乎熱不熱門啥的了 已經到了自己願意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自己就是希望突破自我
不斷做新嘗試 的境界了
藝術文藝 沒有創新 就沒啥意義了 藝術文藝 業內人士就是看中創新
n
namamae
他已经那个地位了,不再需要追求金钱/获奖。。这时候搞创新/尝试一下其它没人感尝试的东西岂不是很正常?
c
cathayet
回复 11楼chinacreek的帖子

对啊。多好啊多好啊,多好啊多好啊!
我真不在乎电影到底有多好看!
我只看到李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
李安又不傻,岂非不知道这故事有啥问题。
但创新精神在艺术领域代表一切,已经太久没见过电影的创新了。
那一场艺术变革不是长久的跋涉,艰苦的前行,梵高一辈子,连贵点的饭都吃不起。人人拿他当神经病看啊。
希望后来人能好好踏在李安的背上,继续前进。
李安真不愧是我的star!
m
miamivivian
他就是喜欢挑战 挺好的
s
suibiantucao
支持他这种勇于创新尝试的精神,不局限于自己的comfort zone。但也希望他同时拍一些自己拿手的片子,满足一下影迷。
q
qqfen
是啊勇于创新多好啊。比固步自封,只会模仿他人强多了吧。
x
xml
哼,人家想看A片,自己拍个看,想看动画片,自己做个看,想干啥就可以干啥!
l
lovejames
他确实最适合拍情感细腻的文艺电影,不适合商业动作片。
d
damaicha
虽然有点老套,但是我觉得还挺好看的啊,故事背后有些东西打动了我。
d
dupont2009
这个电影我看了,OK吧,不能要求导演每个电影都无比惊艳,人家可能就是玩票,试试新。
a
amylucky
人家尝试新东西吧,另外没有哪个导演每部戏都能得奖吧
甜妞妞
李安也老了
B
Baobao6518
喜欢李安,比国内的冯小刚之流强太多,冯一看就是流氓
q
qiaqiaqiaqqq
去年金马奖后大陆人集体缺席晚宴,李安在接受采访时希望大家尊重电影人,是指责那两个拿奖的湾湾还是挺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