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国只要是举例 高铁铁路,那也是秒杀全球的。 而且高速路,其实中国更多。 美国 Length: 4,120,000 miles Expressways Length:47,622 miles Maximum Speed Limit:80 mph Famous Road: I-95 中国 Length: 2,605,409 miles Expressways Length:84,820 miles Maximum Speed Limit:68 mph Famous Road:Nanjing Road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37193/answer/356015166
第一:全球最大最发达的公路运输网。高速公路总长度25万公里。
第二: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铁路货运网,总长度25万公里,代表了货运最先进水平的重载线路占70%(中国仅有加起来不到3000公里的两条线是重载)。货运成本仅有欧洲日本的一半,按购买力比较,还低于中国印度。
第三:世界最大的航空网络,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是全世界唯一年客流量过亿的机场。年航空客流达到9亿人次,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三倍。
第四:世界最发达的物流系统。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外加无所不在的标准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各个系统之间几乎无缝转换。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经说过,美国工人的工资是中国的几乎8倍,但是物流成本却不比中国高。
第五:世界最大规模清洁能源系统,核电站装机量世界第一,75%的发电来自于清洁能源(天然气,核电,水力)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力仅有30%来自清洁能源。美国天然气能源使用量超过中俄印三国总和。
第六:极为发达的通信网络,仅仅Verizon一家的LTE信号就覆盖了98%的人口,不仅超过中国电信的覆盖率,而且这是在美国人口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达到的成果。
第七:跟中东产油国可以抗衡的能源产业。美国不仅仅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储量,而且过去几届政府坚持的三十年的页岩油气战略终于开始结果,直接结果就是彻底摆脱了对中东能源的依赖,带来过去几年的石油价格暴跌。不仅如此,美国甚至在2016年开始出口页岩油。2017年,美国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原油生产国,美国石油的重要买家之一就是中国。另外,美国摆脱对中东的依赖,对中国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美国终于可以把战略重心向欧洲和太平洋转移,中国必然会感觉到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中东这个火药桶勉强维持和平,全是因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警察作用。其他国家基本上都在搭顺风车。如果美国要退出,中国这个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补上力量真空,维持地区稳定,不然一旦地区形势不稳,必然会造成油价飙升甚至产量大大下降。中国能不能胜任,就是一个真金白银的考验,到时候就看看战狼和厉害了我的国里面的吹的各种东西能不能兑现了。
至于很多评论说设施老了旧了,不妨给你们举几个例子。1929年建成的乔治华盛顿大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年通车量超过一亿的大桥,连续保持年通车量世界第一的地位将近半个世纪,仍然状态极佳,所有的维护都是在通车状态下进行。1880年就达到里程巅峰的美国铁路,现在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效率最高的铁路货运网络,远超欧洲日本中国印度。中国从80年就开始研究建造重载铁路,四十年过去也仅仅建成了大秦,朔黄,和蒙华(在建)总长不到4000公里。而美国的重载铁路总长已经超过了17万公里。至于航空网络,就不用说了,过去70年间建的机场,仍然在高效地运行,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航空网络,而且远远把第二名甩在后面。
不仅如此,美国的基建非常平均,无论是城市郊区还是农村,都差不多。有些人,天天呆在北上广深或者江浙沪,坐坐光鲜亮丽的新地铁,骑骑共享单车,出门买菜,手机扫扫码,看着新闻联播里说美国基建怎么烂怎么烂,再看看咱们自己怎么基建狂魔, 就以为掌握了真理,劝你多出去走走,多做做独立的调研,学会用数据做判断,美国的领先,都是战略级别的,跟你们津津乐道的“新四大发明”比起来,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先不说覆盖全国的高效货运网络可以让美国工人在拿中国8倍工资的前提下仍然把成本控制到跟中国类似。就说页岩油气的意义: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车轮上的国家,通过民主共和两党将近十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摆脱了对中东的石油依赖,实现了能源自给,这个牛逼程度,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包括中欧日印在内的其他主要国家连想都不敢想。
对于那些人在美国,不能理解的。你在波士顿城里看到的坑坑洼洼的路面只说明了当地人民不愿意把钱花在这上面,他们认为有更重要的地方(地方财政都有当地议会批准),和整个美国的基建状态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就是美国的基建疲于维护不思进取,那不过是新闻联播灌输给你的观点而已。1981年到2015年,美国的工人工资增长了5倍,全世界的物流成本都在升高,但是美国铁路货运成本却降低了一半,这是长期不懈优化改造的结果。80年代,美国决定研究页岩油气,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间换了好几个总统,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都没有放松这方面的努力,最后一举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这是什么样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下面详细说说.
先说公路,想象一下,假如中国全是平原,只留下广东山东四川三省的三亿人,把这些人相对平均地分散到全国各地,然后开始建国道省道,所有的国道省道设计时速至少100公里,包括新疆西藏内蒙,而且公路网密度要和现在的东部地区差不多,而且三亿人民每人一辆车,95%的人都开车上班开车买东西开车逛店参加任何日常活动,就是美国的现状。
来过美国的人就知道,美国的高等级公路密度非常大,除了保证时速100公里的interstate,还有大量的州际公路时速也在100公里甚至120公里以上。还有很多乡下公路,标示45英里实际上都开60英里(100公里)的也到处都是。美国因为平原较多,人口居住分散,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极低,一个面积和四川一样大的省,人口只有成都市那么多,是常事。人口密度低,资金密度就低,即使这样的地方也都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在南部东南部,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开半天没一个人影的地方也不少。人口密度高的东西海岸,挑战主要来自于车流量。作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几乎人人开车上班,还有大量的18轮卡车,比如东北部的95号公路上的华盛顿大桥,建成于1929年,过去连续20年每年通行一亿车次,平均每天30万。这样高强度的使用需要持续不断的维护,而所有的维护都是在对通车影响最小的情况下进行的。
上一张图感受一下美国公路网的密度。注意这并不是全部,只是纳入全国编号系统的,也就是说只有州际高速和州内高速才包括在这里面。这张图里的路段至少90%的通车时速可以达到100公里。
西欧日本跟美国没有可比性,因为他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只需要建设很小的面积。美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像美国这么大的国土又有美国这么大密度的公路没有第二个国家。而且美国的基建相对平均,不存在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大城市的问题。
相对于公路,很多人不知道美国的铁路也很强。1890年,咱们的老佛爷还在搞洋务运动修了几百公里的铁路的时候,美国的铁路就达到了45万公里。大量的铁路为19,20世界美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让铁路逐渐退居二线变成载货为主,一些不常用的线路渐渐废弃,到2018年,相比130年前,美国铁路的里程减少了一半,“只剩”22万公里,仍然稳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中国)的两倍。不仅里程世界第一,美国铁路的货运系统也是世界最先进的,重载线路达到70%,也就是15万公里。相比之下你知道世界铁路第二大国中国的重载线路有多少吗?只有大秦,朔黄两条线。
从比例来讲,美国铁路货运比例达到40%,在全世界主要国家最高,铁路运营成本只有日本和欧洲的不到一半,如果考虑到购买力的话,比中国和印度都便宜。这么说你可能印象不深,换一种说法,美国铁路的人工费用几乎是日本欧洲的两倍,国土面积比日本欧洲加起来都大,但是却可以做到单位货运成本只有欧洲日本的一半。1962年,美国就开行了总重量超过44000吨的重载列车。2015年,每吨货物的铁路运输价格只有1981年的一半。这些都是长期技术革新和流程优化的成果。但是因为美国的铁路客运几乎等于没有,从来也没有任何人重视过客运,所以外国人坐了新干线,欧洲的高铁,中国的高铁,跑到美国一坐火车,立刻认为美国铁路有多差,那就只是管中窥豹了。除了铁路本身,机车技术也是世界第一,咱们的青藏线因为高海拔还需要通用电气的火车头来拉,相信大家早知道了吧。
关于重载铁路的细节,这里有更专业的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451103
最后说说航空,相信这个不用说了,这是美国人最常见的出行方式。美国政客最爱拿来说事的纽约拉瓜迪亚机场,又小又破,其实是因为它建的太早,1939年就开通,建在纽约市区,离曼哈顿只有5公里,根本没有任何空间可以扩建,这样一个有80年历史的小机场,每年都能服务2500万旅客,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美国航空业的发达(其实纽约三大机场每年服务旅客1.2亿人,主要都是通过纽瓦克和肯尼迪)。相反,新建的机场比如亚特兰大的Hartsfield,洛杉矶的LAX,休斯顿的IAH,就建在市郊,又大又新。亚特兰大机场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服务人次过亿的机场。如果按照旅客人次排,美国有40个机场年旅客人次超过一千万,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人头,不是在互联网上敲敲键盘买东西,另外不要忘了美国只有三亿人。
基础设施建成以后是需要不断维护的,美国的很多基建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中国的很多机场高铁站都是新建的,比美国的宽敞明亮那是应该的,等几十年以后,中国的机场还能保持的跟现在一样再来嘲笑美国吧。
大多数中国的城市楼房,二三十年就破旧的没法看了,所以就不断拆了建建了拆,既保持了崭新又能从中获利。
没看贴就好意思来洗?楼主说的都是机场公路,不是高楼大厦
同理,没啥区别。你到时说说我洗啥了
当时得公交车,基本都做到了能扫磁条,当时感觉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不过到现在,还是那个能扫磁条得投币机。
无障碍的自动门,90年代基本也普及了,当然,现在还是那个无障碍的自动门。
美国的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光我上面提到的无障碍门,我在中国真没见到过,但是在美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
差距依然有,美国的问题,只是以前的基础设施太好了,最近30年欠账太多了,没去维护。
特别是,如果你愿意,开车去加拿大,从中部,经过michigan到加拿大,你会感觉得什么叫做铁锈。。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那是老城区拆迁有利可图,等拆高层建高层利润不大的时候怎么维护才是关键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你没看原文把,楼主大剌剌得举例LAX,自己打脸哦。重载铁路我不懂,城际铁路烂得一b。。。这是有目共睹滴
那中国只要是举例 高铁铁路,那也是秒杀全球的。
而且高速路,其实中国更多。
美国
Length: 4,120,000 miles
Expressways Length: 47,622 miles
Maximum Speed Limit: 80 mph
Famous Road: I-95
中国
Length: 2,605,409 miles
Expressways Length: 84,820 miles
Maximum Speed Limit: 68 mph
Famous Road: Nanjing Road
在你眼里基础设施就是高楼大厦,所以美国公路铁路航空样样烂,你样样尬洗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哪个别人?不就是你嘛,然而你还是不回光鲜亮丽的厉害国,是民主的破烂把你弄发疯了吗?还是屁股粘了502㬵?
不是加州。每年一开春,感觉路上就会多好多坑。去年每天跑城里,强行记住了哪有坑好提前变道,不然补胎补不起
我不觉得够用,看看la每天路上堵成什么样子,哪里像够用了。
铁路也只是货运把。 公路和中国应该讲各有千秋, 航空网美国肯定是最佳的。
高铁和客运比中国低三个档次。
铁路客运是美国不行,其他还可以
你没遇到堵车吗?
就好像他诚心不采自己的油田,不修铁路,不发展电车,不把小到DMV大到国防部系统更新。
lax的问题是去的路上堵车太严重了。有次同事不得已在高速公路入口就下车,步行去的机场。再就是夜班航班国际航班太多,短途旅行的尽量别托运行李,不然有可能误飞机。
隔壁机场楼吐槽最多得就是LAX了,你和别人不一样也没办法,我们尊重diversity....
他应该没去过LAX把。 LAX的国际航线在5号,国内在1,2,3,4, 杂乱无序,非常不友好,连个航站楼间的自动扶梯,小火车都没有。
这点来说,底特律的机场更加好。
铁路客运有中国国情在,春运高峰年年练兵
你见过国内哪条告诉是一条的? 你有多久没回过了?
国内最大的问题是收费站,司机抢道。 但是高速是网状的。
美国基建最近几十年欠账太多了。。
你先把舌头捋直了说洗什么吧,别动不动洗啊洗的,粉红五毛才会洗
因为美国有最完善的公路线 客运不考铁路
靠,注册两个月得小兵对老id那么拽
你到底去没去过la?那10号路是高峰期堵车吗?那可是时时刻刻都堵的。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高铁更适合人口密度大的大城市之间。美国航空和公路已经发达,人口又不够集中,高铁成本大,未必适用。也许美国未来人口向大城市中心集中,城市公共交通更频繁以后,建高铁更水到渠成。
so what 新ID 遇到个粉红五毛就不能讲道理了?
其实不和中国比, 可以和加拿大比。我从Indiana开车去加拿大,感慨颇多。
同样是春天,融雪后,美国的高速,几乎百分百,坑坑洼洼,特别是Michigan,只要经过铁桥,锈迹斑斑,
但是一过加拿大边境,路边的扶手,都整整齐齐的刷上白色,无任何锈迹。 路基本上是平的。
美国确实可以像川总说的,少打仗,多投入到基建中。
这个成本类似是1美元=1人民币么?
这是觉得我们没用过UPS还是没用过顺丰?就算没用过,官网quote一下也能知道啊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世界第一强国,总不好和非发达国家相比,而且人口密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la要像北京那个密度,人都不用出门了。美国就是把钱都花在其他地方了,基建没钱搞。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re,再加上各种利益冲突。美国也想发展铁路来着,不过汽车巨头们各种抵制,政客们都是他们的代言人,自然搞不成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哈哈套用朋友的话临产一个月都不敢上高速,怕把孩子颠出来~~~
翻墙的朋友又出来说美国地坑了。 美国暴风雪没来之前扫雪车车就开始满地腐蚀路面,一下雪又刮又产。
中国下个大雪一切瘫痪的,当然路面平整了。 你还不如说不装手纸的厕所最干净呢。
中国哪个在密歇根那个降雪量的冬季高速流量能和人家比的?
车祸死亡率倒是高个10倍。这还是打了折的数字!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你仔细看看小粉红成天挂嘴上的都是暴风雪撒盐最狠的路。 丫不撒盐,车祸死亡率是人家10倍,还腆着脸出来喷人家路破。 奇葩动物。
等你没下雪就开始撒盐,积了一点雪就大铁铲刮来刮去,少死90%的行人以后,再出来喷别人路面光不光。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但问题是,这辆新车,已经付完月供了。
这也是国内的一个大问题,国内很多高速和桥,都已经收回成本了,还在继续收费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一年交通事故死26万的,整天狂喷人家一年死3万的路不好,车不行, 这是什么样的情怀啊。
南京路和95号公路比。。。。。
美国就靠打仗赚钱了,现在的衰弱就是因为很久没打仗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除雪Indiana这也做得非常好。。。
再加一个厕所
你的油费里面收着养路费呢,哪有付完了,一辈子都在付,还开着破车。
美国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打仗。
如果美国不去四处打仗,它的铸币权就没了。到时候美国上下大家全部完犊子。
美国前几年的问题是打仗没有获取相应的收益。
有一部分原因是战争周期拉长了,军费暴增但收益却减少了。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上层社会和国外的政府互相勾结,吞并和私吞了战争红利。例如伊拉克石油开发,现在里面有不少俄罗斯和中国公司,美国打了仗,红利给了中俄分享,这其中问题,你去跟谁说去?美国国内法和国际法都管不着。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战争红利被政党争斗消耗了,没有用于基建,大概较多地用于非移福利,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例如加州有条公路刷油漆等等
战争是必要的,只是红利被拿走了,唯一剩下的是威慑力和铸币权,如果有一天铸币权都没了,大家就去喝西北风吧
厕所绝对还有几十年的差距。
我觉得你真是瞎说,我上学就在底特律,那边的路网现在都不咋样,高速网是80年代才建成的,50年代有什么鬼?有几条明显设计缺陷。真是够了。。。
是啊,军费我没意见,少弄点福利就好了,如果下一届州长竞选时口号是改善基建,我会支持。不过版上很多id一定会反对,比中国都好了,还建什么。这逻辑也是搞不懂了。
美国的国家高速公路网是50年代艾森豪威尔提的基建项目
嫌美元不好的大可以用欧元,卢布,人民币,只不过它印得比全世界美元和欧元加起来还要多。
美元不需要多好,只要不比烂货烂,就可以了。
呵呵,那个人说50年代已经建好了,真是满嘴跑火车
当然中国也有自身的优势,现在高铁发展快,城市之间坐个高铁,很快就到了,而且班次很多。这一点美国这边就不行,虽说有飞机,但你也知道,去机场,找停车位,check in,等待,总的时间不会比高铁少。没办法,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没车寸步难行。
我不大相信是全是八十年代建的,可能有部分是,但整体框架应该更早,因为很多理念明显不是八十年代的理念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到现在也50多年了
你一说服务区我就来气,这边的服务区都是什么鬼?一个破厕所和几个vending machine,去一次觉得烂一次。国内的服务区吃的喝的,各种纪念品土特产,去一次就觉得享受一次。这还好意思比较?
中国开车出去跑一次长途 基本上花的油费和过路费差不多
天呐 中国服务区那厕所的味道你居然吃的下去
你去的是哪里啊?乡下地方没事少去。。。
高速公路上边上多少地方不是乡下的 你来说说
你没懂。铸币权是自上而下的,钱币是权力的象征,并不是你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的。
你现在可以用美元,并不是你的选择,而是美国的战争威慑在起作用。
如果美国失去威慑力,大家都可用可不用了,美元就逐步丧失地位了。
要是没有过路费可能就没有高速了。之前几次假日期间取消过路费,高速秒变停车场
那就土了。。。东部很多地方一路过去都是城市化地区,长三角周边都很富裕。土鳖
美国发行美元全世界用,自己回头欠美联储一屁股债。 有什么好处。
不像中国政府可以随便印钱。 美国印出多少美元就欠多少债。
美国辛苦打这么多仗就是为了能够印钱欠帐,被你一句有什么用否决了。
我想我没必要给一个如此缺乏经济基础知识的人解释了。
来个魔都照片打脸
那是因为过去的规则是大家首规矩而已。
在不守规矩的前提下,谁守规矩,谁老实,谁就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