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和爸妈一起看过纪律片,印象非常深刻。我们都很有共鸣,尽管很多人觉得不值得,但是说实话如果没有她爸爸的付出,他女儿也很难跳出阶级有今天的成绩。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感到高兴,真的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Unnijennifer 发表于 10/4/2019 1:30:58 PM
女儿嫁的是abc吗? anniekevin 发表于 10/4/2019 1:49:34 PM 这么一说,可能啊,学医没有身份很难match吧? Ruth 发表于 10/4/2019 2:01:14 PM
女儿嫁的是abc吗? anniekevin 发表于 10/4/2019 1:49:34 PM
前两年所在学区rezone,这个女儿在一个小群里骂那些想rezone的居民的孩子都是垃圾,会拉低整个学区的素质云云,真是呵呵 rachmany 发表于 10/4/2019 13:45:00
听说老丁目前在纽约打工,老婆给女儿带娃在别的城市。不明白现在明明可以一家团聚,这点年纪还非要分开,感觉夫妻感情不是那么好。 高速公路 发表于 10/4/2019 12:44:05 PM 做惯了停不下来吧。家人之间也生疏了 Leebearhug 发表于 10/4/2019 2:02:36 PM
听说老丁目前在纽约打工,老婆给女儿带娃在别的城市。不明白现在明明可以一家团聚,这点年纪还非要分开,感觉夫妻感情不是那么好。 高速公路 发表于 10/4/2019 12:44:05 PM
女儿肯定也是聪明刻苦的孩子,留在上海上个医学院,到美国读博士然后考board,应该和现在差不多。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anjiang 发表于 10/4/2019 2:25:42 PM
当年和爸妈一起看过纪律片,印象非常深刻。我们都很有共鸣,尽管很多人觉得不值得,但是说实话如果没有她爸爸的付出,他女儿也很难跳出阶级有今天的成绩。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感到高兴,真的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Unnijennifer 发表于 10/4/2019 1:30:58 PM 他女儿70末的吧,就冲他们家那么勤奋努力,呆在上海考个医学院做医生,那时候房价低,分房买房啥的,应该也不差的,至少跟现在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阶层差别。只能说,人也没有前后眼,九几年的时候哪能想到上海能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oats715 发表于 10/4/2019 2:36:57 PM
女儿肯定也是聪明刻苦的孩子,留在上海上个医学院,到美国读博士然后考board,应该和现在差不多。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anjiang 发表于 10/4/2019 2:25:42 PM 上海医学院不好考。 aac 发表于 10/4/2019 2:38:21 PM
上医上二医二军大,还有上铁医呢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anjiang 发表于 10/4/2019 2:41:43 PM
早就想到了,都不用到match那一步,应该是大学毕业上医学院前就有身份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anjiang 发表于 10/4/2019 2:27:41 PM
上海医学院不好考。 aac 发表于 10/4/2019 2:38:21 PM 女儿
上医上二医二军大,还有上铁医呢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anjiang 发表于 10/4/2019 2:41:43 PM 前面难考的不说了,你确定都能"在上海某大医院当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坐拥千万房产"?他女儿上的是纽约城市大学?我同学跟上大一个级别的去了哥伦比亚。 aac 发表于 10/4/2019 2:48:19 PM
他女儿70末的吧,就冲他们家那么勤奋努力,呆在上海考个医学院做医生,那时候房价低,分房买房啥的,应该也不差的,至少跟现在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阶层差别。只能说,人也没有前后眼,九几年的时候哪能想到上海能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oats715 发表于 10/4/2019 2:36:57 PM
这个父亲很伟大。但是”好不容易回到上海,他白天要工作,几乎每晚都在单位的夜校度过,文化课从初中补习到高中。他只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却因为年龄过大,没有一所大学可以接纳他。” 当时有年龄限制吗?我怎么记得很多高龄上大学的?还有就是女儿去日本看他时居然已经做了双眼皮手术,不是说她们八年都没有买过新衣服吗,妈妈还老吃酱油拌面 Narnia 发表于 10/4/2019 2:55:30 PM
觉得非常不值得,人各有志吧。东亚人就喜欢这种苦文化,享受是可耻的,拼搏才有意义。 wacxg 发表于 10/4/2019 12:12:24 PM
看一次哭一次。我爸爸和老丁是同一批出国打工赚钱的人,可惜他没多久就变心了,和我妈离婚了。离婚的过程还特别狗血,也没再见过我、出过一分钱抚育费。最近几年混得不好了,倒是想着办法联系我,真是太让人鄙视了。老丁的人品是非常高尚的。有谁知道老丁在NYC哪里工作吗?我一直想去拜访他一下的。 chuchujianni 发表于 10/4/2019 2:51:23 PM
早就想到了,都不用到match那一步,应该是大学毕业上医学院前就有身份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anjiang 发表于 10/4/2019 2:27:41 PM 相关纪录片里面说的很明白,是医学博士毕业以后才结婚的,一开始当实习医生时候都没结婚。对优秀的人来说,身份不是太大的障碍。那个时候也早,当护士都能直接拿绿卡了,从国内医学院直接match过来的人都有的。 noodlewo 发表于 10/4/2019 2:49:20 PM
这种才不是江浙底层的翘楚。就是能吃苦,不算有脑子吧。 aac 发表于 10/4/2019 2:13:00 PM
不会的。。。我认识太多忍辱负重勤勤恳恳的上海人,都是50后,日子都很无奈,也没发财,除非买了房子能小康。出卖劳动力的50后在国内真的是太没有奔头了。 saison 发表于 10/4/2019 1:15:17 PM
赞爸爸真心感动~我也是上海人,父母一代都和他们一样,超级惨,我爸在我小时候曾经去日本交流过一年,回来就说日子真的很苦~可想而知,那15年的日子有多苦~至于美国医生,是不给办身份的,哪怕考了board也木有用~我有个朋友,夫妻俩都在美国做医生,虽然钱不少,但木有身份,最后只能回国~所有她这种肯定是嫁人来搞定身份问题的 hiji1232 发表于 10/4/2019 3:28:13 PM
回复 1楼werwer358的帖子[/url]看哭了。。。日子这么苦,还活得这么坚韧乐观,真是伟大的父亲, 女儿也很争气。哪里能看到这个纪录片啊,很想看 岸芷流芳 发表于 10/4/2019 11:17:17 AM
赞爸爸真心感动~我也是上海人,父母一代都和他们一样,超级惨,我爸在我小时候曾经去日本交流过一年,回来就说日子真的很苦~可想而知,那15年的日子有多苦~至于美国医生,是不给办身份的,哪怕考了board也木有用~我有个朋友,夫妻俩都在美国做医生,虽然钱不少,但木有身份,最后只能回国~所有她这种肯定是嫁人来搞定身份问题的 hiji1232 发表于 10/4/2019 3:28:13 PM 身份很重要,不过医院应该可以办的吧 冰是睡着的水 发表于 10/4/2019 3:35:23 PM
“日本海关人员看到他的护照,先是大惊失色,然后很快平静下来,之后迅速作出决定,盖章放行,还以举手礼向他表示敬意。”否则呢? HappyOranges 发表于 10/4/2019 3:13:34 PM
没有身份申请医学院的难度要高于没有身份match用J1 做住院医的难度,如果真的是能以外国人身份申请到医学院,那很了不起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anjiang 发表于 10/4/2019 3:04:09 PM
十几年,老公回不了国,老婆也完全没想着去看?日本签证可比美国签证好办多了,机票也不贵,这两个人估计是没什么感情 mamayu223 发表于 10/4/2019 1:28:08 PM
不太可能是在美国上的医学院,应该是国内医学院毕业,在美国读博士,中间考版,之后申请住院医 mayyi 发表于 10/4/2019 2:53:22 PM
其实那个小区的人口分布真还不错,都是高等教育人群,工程师, faculty, professional等等。医生赚的多点,但这么自我感觉良好,对外形象知性温柔,转身骂人这么难听的,有些震惊 rachmany 发表于 10/4/2019 2:15:13 PM
我99年在上海工作,给我美国老板租的高级公寓就是一个上海男人在日本打黑工挣的钱投资的,买了三套高级涉外公寓出租,估计现在最少价值一个亿了。上海人在日本打黑工的都是存钱在上海买房子回来收租养老,估计他家在上海也投资了房子,只是没报道而已。 liangxiang 发表于 10/4/2019 12:40:33 PM
admire预测一下粉红们会跳进来说:浦西一个亭子间就比老丁一辈子挣点多,错过了祖国发展的高潮。。。 Wangxiaoming 发表于 10/4/2019 11:50:07 AM
泪奔女儿也很争气!如果孩子不争气,这辈子白辛苦了 Gooood 发表于 10/4/2019 11:43:11 AM
他女儿70末的吧,就冲他们家那么勤奋努力,呆在上海考个医学院做医生,那时候房价低,分房买房啥的,应该也不差的,至少跟现在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阶层差别。只能说,人也没有前后眼,九几年的时候哪能想到上海能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oats715 发表于 10/4/2019 2:36:57 PM 想什么呢?老丁打工寄钱回家那么多年,老上海家里还有拆迁,他从日本回上海的时候也不过04年而已。你咋知道他家现在上海没有几套房?还有什么在上海做医生也差不多?有点井底之蛙啊。 noodlewo 发表于 10/4/2019 2:58:23 PM
老丁说过,他以前同事后来下岗的下岗,连国内大学学费都赚不出来。他们在上海属于底层,买个苹果都是留给孩子吃,自己啃点皮的那种。 anniekevin 发表于 10/4/2019 4:10:04 PM
https://health.usnews.com/doctors/lin-ding-978963是她吗? 海街日记 发表于 10/4/2019 4:10:06 PM
老丁说过,他以前同事后来下岗的下岗,连国内大学学费都赚不出来。他们在上海属于底层,买个苹果都是留给孩子吃,自己啃点皮的那种。 anniekevin 发表于 10/4/2019 4:10:04 PM 农名工都能在上海打出一片天地,他能在东京熬下来,就应该也能在上海打出来,还是土著,优势大多了。 sdmom 发表于 10/4/2019 4:14:39 PM
当时可能主要还是国内和日本的经济差距太大,他觉得日本钱好挣,其实在日本都是干底层工作。说实话,当时他要是回国的话,天天面对债主,估计压力也很大,在日本至少这方面压力小,国内压力都让他老婆背了。那得靠机会,看天,这个靠毅力 蓝光加湿器 发表于 10/4/2019 12:19:00 PM cy_dong 发表于 10/4/2019 12:22:09 PM
那得靠机会,看天,这个靠毅力 蓝光加湿器 发表于 10/4/2019 12:19:00 PM
真的太震惊 太让人尊敬了不过 我觉得如果他当年去的是美国打黑工 也许境遇会反而好很多 MiniCorset 发表于 10/4/2019 12:32:31 PM 来美国难啊,日本留学生打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合法的,当年很多上海人去日本打工,勉强保持语言学校的学时以保持合法身份,拼命打工。文中的主人公是因为一开始不摸底,去的学校不好没有打工机会,转学到大城市又不成,才黑的,他开头是合法的。 Ruth 发表于 10/4/2019 12:35:12 PM
真的太震惊 太让人尊敬了不过 我觉得如果他当年去的是美国打黑工 也许境遇会反而好很多 MiniCorset 发表于 10/4/2019 12:32:31 PM
这个父亲很伟大。但是”好不容易回到上海,他白天要工作,几乎每晚都在单位的夜校度过,文化课从初中补习到高中。他只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却因为年龄过大,没有一所大学可以接纳他。” 当时有年龄限制吗?我怎么记得很多高龄上大学的?还有就是女儿去日本看他时居然已经做了双眼皮手术,不是说她们八年都没有买过新衣服吗,妈妈还老吃酱油拌面 Narnia 发表于 10/4/2019 2:55:30 PM 当时有年龄限制,高龄上大学是77级那批,错过了就没法上了。老丁开始补习功课,到80年代,肯定上不了。 vivian2006 发表于 10/4/2019 4:17:41 PM
农名工都能在上海打出一片天地,他能在东京熬下来,就应该也能在上海打出来,还是土著,优势大多了。 sdmom 发表于 10/4/2019 4:14:39 PM
90年代初我在中国啊,小平南巡是92年,下海潮和个体户潮80年代就开始了,92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改革开放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定下的方针,你有什么误解吗? hippogirl 发表于 10/4/2019 2:22:45 PM
做妻子的能花大把的时间到美国探亲,说明时间还是宽裕的。她却选择在日本和十几年未谋面的丈夫只待3天。看他们相见的时候,哭哭泣泣的,实际上他们之间的没什么感情。 HappyOranges 发表于 10/4/2019 5:18:31 PM
前两年所在学区rezone,这个女儿在一个小群里骂那些想rezone的居民的孩子都是垃圾,会拉低整个学区的素质云云,真是呵呵 rachmany 发表于 10/4/2019 1:45:10 PM
老丁上海两三套房子肯定有的,她女儿双眼皮九院做的,那个时候很便宜的… shanoa 发表于 10/4/2019 5:55:38 PM
不会的。。。我认识太多忍辱负重勤勤恳恳的上海人,都是50后,日子都很无奈,也没发财,除非买了房子能小康。出卖劳动力的50后在国内真的是太没有奔头了。 saison 发表于 10/4/2019 1:15:17 PM [url=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459161&postid=81533000#81533000][/url]
92年,全中国12万公务员下海,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下海的,反正上海的工人阶级都没有下海。要不是下岗大潮,估计工人阶级是准备一直干到退休的。我70后,父母50后,90年代上海有什么下海机会?个体户确实有,这种风险,小老百姓也不敢冒啊。当时劳保多重要啊,而且还是“铁饭碗”。万一从商失败了呢?96年以后,开始有香港,台湾投资客,主要是饭店开始多了。慢慢也有点所谓中外合资公司。97,98开始大学不包分配,实行人才市场了。但是雇佣大学生的还是国营企业,并不是外资企业满天飞的时代。对于没有学历的,40岁以上的人,在上海有什么机会? 扶苏 发表于 10/4/2019 5:12:16 PM
同意你,他女儿either已经在美国考完board做完住院医已经开始practice medicine,either在上海某大医院当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坐拥千万房产,其实和现在差别也没特别大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hanjiang 发表于 10/4/2019 2:40:07 PM [url=https://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459161&postid=81533953#81533953][/url]
女儿97年的时候就直接申请到NYU本科了,那时候还是很稀罕的,绝对是当地数得上的学霸人物了。讨论上海医学院好不好考有点侮辱别人了。 noodlewo 发表于 10/4/2019 2:52:36 PM
如果在上海,如果他一直这么努力奋斗,说不定也能找到机会挣大钱。 cy_dong 发表于 10/4/2019 12:16:00 PM
很多人恐怕没有仔细看过视频。丁尚彪当时在上海一个月的工资是100块rmb,他到日本后,从阿寒汀逃到大城市开始打工,一天就挣1000块rmb。后来他考了各种证书,同时做几份工作,挣得更多,所以他能支撑女儿在美国学医。我不相信他留在上海会比现在更好,他在上海就是底层,看不到希望才去日本的。后来回上海后他也买了房,那时房价还没起来,从钱的角度来看,他并没有错过国内的高速发展。但是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家庭的命运。说丁尚彪跟妻子感情不好的,好好看完视频再来评论吧。 铲屎官 发表于 10/4/2019 5:31:51 PM
估计有,他们女儿本科是美国上的吗?学费都靠打工攒出来了。老丁真是很能吃苦和拼搏。后来他们财务宽松一点了,他太太和女儿怎么不多飞几次日本去看他呢?还有他当年多大,不被大学收?那时好像三十多岁的大学生都有。 ostrakon 发表于 10/4/2019 4:01:38 PM
没看纪录片。文章里写的是纽约州立大学。 Anastasiaa 发表于 10/4/2019 6:14:48 PM
感动,相比他,我们太幸运了。1996能舍得自费留学需要很大勇气。 magch 发表于 10/4/2019 6:13:57 PM
他们女儿途径日本到美国的时候,她妈怎么不送她到日本,顺便团聚一下?再说,做女儿的完全可以选择在日本多停留几天,非得24小时? HappyOranges 发表于 10/4/2019 5:11:12 PM
女儿肯定也是聪明刻苦的孩子,留在上海上个医学院,到美国读博士然后考board,应该和现在差不多。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早就想到了,都不用到match那一步,应该是大学毕业上医学院前就有身份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他女儿70末的吧,就冲他们家那么勤奋努力,呆在上海考个医学院做医生,那时候房价低,分房买房啥的,应该也不差的,至少跟现在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阶层差别。只能说,人也没有前后眼,九几年的时候哪能想到上海能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我觉得这一家最缺的就是没有想想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什么。教育子女为子女提供好的环境,一定长期分居打苦工吗?父母子女之间长期不在一起,其实感情也淡漠。虽然感激是有的。看到后面有人提到女儿放厥词那段,我一点不吃惊。家庭长期分离,人文教育缺失,自己也是底层爬出来的,出了点头就得瑟。辛辛苦苦一辈子,也不过养成这么个货色。
上海医学院不好考。
同意你,他女儿either已经在美国考完board做完住院医已经开始practice medicine,either在上海某大医院当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坐拥千万房产,其实和现在差别也没特别大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上医上二医二军大,还有上铁医呢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前面难考的不说了,你确定都能"在上海某大医院当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坐拥千万房产"?他女儿上的是纽约城市大学?我同学跟上大一个级别的去了哥伦比亚。
相关纪录片里面说的很明白,是医学博士毕业以后才结婚的,一开始当实习医生时候都没结婚。
对优秀的人来说,身份不是太大的障碍。那个时候也早,当护士都能直接拿绿卡了,从国内医学院直接match过来的人都有的。
老丁的人品是非常高尚的。有谁知道老丁在NYC哪里工作吗?我一直想去拜访他一下的。
女儿97年的时候就直接申请到NYU本科了,那时候还是很稀罕的,绝对是当地数得上的学霸人物了。讨论上海医学院好不好考有点侮辱别人了。
那就不知道了,也有道理,我一个年纪稍长的朋友儿子据说在北京只能上海淀走读,到了美国也正儿八经的上了一个好州立,后来读了博士。目测文中女儿能在美国申请到医学院,所以我主观相像应该也不算是特别不行的学生。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但是”好不容易回到上海,他白天要工作,几乎每晚都在单位的夜校度过,文化课从初中补习到高中。他只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却因为年龄过大,没有一所大学可以接纳他。” 当时有年龄限制吗?我怎么记得很多高龄上大学的?
还有就是女儿去日本看他时居然已经做了双眼皮手术,不是说她们八年都没有买过新衣服吗,妈妈还老吃酱油拌面
想什么呢?老丁打工寄钱回家那么多年,老上海家里还有拆迁,他从日本回上海的时候也不过04年而已。你咋知道他家现在上海没有几套房?还有什么在上海做医生也差不多?有点井底之蛙啊。
这家家底应该不少,魄力也有。九十年代就知道申请美国本科,还有财力魄力送孩子出来读本科的真是凤毛麟角。而且自己还过的那么的苦。打黑工做黑户做了十几年
同样觉得不值得。
不过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佩服。
抱抱妹子
没有身份申请医学院的难度要高于没有身份match用J1 做住院医的难度,如果真的是能以外国人身份申请到医学院,那很了不起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否则呢?
是的,上海人大部分都这样,经济并不阔绰,但是一直勤勤勉勉努力过着decent的日子
国内高速发展了二十年,回头一望,确实有点“不值得”的念头。可惜人没有前后眼。
至于美国医生,是不给办身份的,哪怕考了board也木有用~我有个朋友,夫妻俩都在美国做医生,虽然钱不少,但木有身份,最后只能回国~所有她这种肯定是嫁人来搞定身份问题的
身份很重要,不过医院应该可以办的吧
所得之福都是自己种善果而得,而命里的“禄”也是靠自己打拼而来的,感动
做完住院医还没有拿到身份的,我认识的是去加拿大了。不过那时还没身份的真的很少见了,不然就是自己读phd或者做postdoc的时候解决了,不然就是家里另一半解决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如果护照过期是不能国际旅行的,因为没有有效证件,护照有效日本居留过期那可以离开。在境外护照过期又没有当地合法居留不能换护照的话,规定是申请旅行证回国。
这个女儿97年来美国读大学,本科读完进医学院,等医学院读完,出国也快十年了,正好也是适婚年龄。正好结婚加申请绿卡加申请医生,不到三十岁,事业家庭双丰收。
好多国内医学院出来的国人,23岁出国,念个生物博士五年,再做博士后好几年,如果幸运,三五年内能发文章,再申请绿卡,等绿卡排期又要好几年。同时还要准备考医生执照。等match上医生,快四十了。要是女人,中间还要生孩子,也耽误奋斗。
这个爸爸靠自己,让女儿在年轻的时候来到美国读本科,英文练好了,还嫁了有身份的丈夫,二十几岁就可以当医生了。
女儿也不辜负他的努力。
拍记录片里采访说过这个问题,他老婆和上海的同事,七大姑八大姨,都觉得他在外面有女人了,所以不再回来。钱打回来是给女儿上学的,但是以为身边有其他人照顾着。所以他老婆一直也对他有意见吧。
别说医学院了,他女儿本科都是在美国上的。
餐馆刷碗一天赚的抵得上国内一个月的工资啊
致富速度相当快的
赚的钱在国内买房 现在非常值钱了
很多人就是想好了去日本留学然后黑下来打黑工的
哇,居然有认识的人, 多说一点吧!
估计有,他们女儿本科是美国上的吗?学费都靠打工攒出来了。
老丁真是很能吃苦和拼搏。后来他们财务宽松一点了,他太太和女儿怎么不多飞几次日本去看他呢?还有他当年多大,不被大学收?那时好像三十多岁的大学生都有。
我就这么觉得。不是粉红, 是觉得当时能预测到后面几年中国发展那么快的不太多, 所以走了黑工的路。做的当时觉得最实际的选择。 其实他不去日本,在上海也一样能团团圆圆让孩子长大去美国。我小城市的也这么过来了, 不需要一家人分那么多地方。够坚韧, 不觉得是 wise choice
有的吧, 只有文革结束恢复高考那一两年,没有年龄限制
是她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两套房跟五套房,也没啥本质区别吧。现在熬出来日子过得是不错,不熬这苦日子,应该日子过得也不差呀,老两口一套女儿一套房算平均水平吧。你觉得用十五年苦日子换三套四套房值得(就算有),还不兴人家觉得不太值啦?
而且在上海当医生那么容易吗?美国医生怎么就比上海不井底之蛙啦?从来不知道医生还有国别歧视。。
农名工都能在上海打出一片天地,他能在东京熬下来,就应该也能在上海打出来,还是土著,优势大多了。
在日本打黑工和黑在美国打工的墨西哥人有啥区别?这不就是川普口中的invader, 应该shoot them in the legs!
当时有年龄限制,高龄上大学是77级那批,错过了就没法上了。老丁开始补习功课,到80年代,肯定上不了。
中国后来的高速发展谁能知道。假设这个父亲是俄罗斯人,是蒙古人,是越南人,是不是他去日本就是wise choice,他是中国人就不是?马后炮最没有意思
DO和MD不一样。我看过的一个ob也是do
89年,还农民工也能打个天下?那时候上海人的思维方式,你肯定不了解。现在30年过去了,你事后诸葛亮一把。你30年前已经知道自己的未来了么?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那倒未必,我认识几个国内也算专业人士,在这边探亲期间去做住家保姆的,他们在国内别说拉不下脸做体力活儿,都看轻人家做保姆的,到国外就放得下身段了。另外,10年20年前肯定在国外打体力工挣得多。我们有个朋友农民的儿子,入籍后给父母办了绿卡,他父母不想在美国养老的,就为了打工方便,第一次来,他们自己孩子大了,没什么家务,老太太在家做family Care,儿媳妇还给帮忙,老头每天下午步行去接一个小孩放学,送孩子回家,陪着直到父母下班,中间按照主家的指示,把菜洗好切好。几年攒了笔钱回乡下翻盖了房子。又来了一次,再过了几年,说攒的钱够自己养老了,回去不来了。国内还有子女。当然他们在美的吃住都是儿子媳妇管,不然也不那么容易攒钱,儿子媳妇愿意直接给钱,老人不要,说自己挣得舒心。
我爸妈也是那时候去日本的 那时候真是国内和日本差距太大太大,我爸一个晚上洗碗打工可以挣一万日元,差不多那时候八百人刀,那时候工资一个月好像也就一百多。我爸妈大学同学那时候去日本的好多好多,大部分挣了几年钱回来了还有一些就在那里定居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对 日本当时在读学生打工是合法的 而且是鼓励的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应该到79都没限制 再之后就不清楚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上海农民工都有能力送孩子去美国留学?农名工也就糊口而已。
再说,做女儿的完全可以选择在日本多停留几天,非得24小时?
92年,全中国12万公务员下海,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下海的,反正上海的工人阶级都没有下海。要不是下岗大潮,估计工人阶级是准备一直干到退休的。
我70后,父母50后,90年代上海有什么下海机会?个体户确实有,这种风险,小老百姓也不敢冒啊。当时劳保多重要啊,而且还是“铁饭碗”。万一从商失败了呢?96年以后,开始有香港,台湾投资客,主要是饭店开始多了。慢慢也有点所谓中外合资公司。97,98开始大学不包分配,实行人才市场了。但是雇佣大学生的还是国营企业,并不是外资企业满天飞的时代。对于没有学历的,40岁以上的人,在上海有什么机会?
她却选择在日本和十几年未谋面的丈夫只待3天。
看他们相见的时候,哭哭泣泣的,实际上他们之间的没什么感情。
有个黑在日本的老公拿不到日本签证?72小时是用过境免签吧
没想到现在看到了最新更新。。还是非常的感动
太伟大了!
......
在法拉盛买了condo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对啊,她怎么没有试试签日本旅游,米国签十几次
跟美国大学和医学院学费比,国内做个双眼皮还是非常非常便宜的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这么说吧,有没有机会是个很主观的事情,你当然可以说你觉得90年代在上海没有机会,但我相信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而且我原帖的重点并不是讨论上海的经济,我是感叹他的价值观,老一辈人觉得把钱拿回家就是奉献,对子女和家人的陪伴时间反而不重要。他们家除了不富裕,并不是挣扎在生死关头,所以这是他做的价值选择。在他女儿上学那个年代,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靠努力考上中学大学,出国,工作,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爸爸并没有长年缺失。复旦附中学费低廉,他女儿能上这儿靠的更多的是金钱之外的努力,老丁的妻子大概独自承担了很多辛酸。当然你可以说如果没有老丁的钱,他女儿大概率不能本科就出国并且念医学院,如果这个是他们的奋斗目标,那他们成功了。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没看纪录片。
文章里写的是纽约州立大学。
不知道谁踩了你,
我比较少点赞,帮你和楼主点一个吧。
79年出生。97年来美国肯定读本科啊。
读本科就是钱而已,不需要多学霸.又不是要申请奖学金,当然医学院能毕业必须是牛逼的. board也是难考的
是的,先别说舍得不舍得,即使舍得,能拿得出的家庭是很少的。
她妈没有签证吧
这个女儿本人也是拿的f1签证 没有特别申请日本签证吧
经由日本。我猜当时的transit visa只有24小时?
等到她妈拿b2签证来美国的时候。transit visa变72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