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民、弱民,统治者最爱的驭民之术——商君书读后感

l
lisubertz
2 楼
文/于凡诺

小时候,村里有一位老婆婆,常常给孩子们讲故事。
然而老婆婆的口音不是太清晰,有一年冬天为了听她讲故事,我和几个孩子一起,一边挤在老婆婆家烧好的火盆上取暖,一边竖起耳朵仔细听。那一天老婆婆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后,突然停住了。她叹了一口气,忽然说道:“你们这些孩子都是可怜人。”“为什么?”我和几个小伙伴都很诧异,好奇地问道。“你们出生的时候,连皇帝都没有了。我出生的时候还有皇帝。有皇帝出生的人会好一些。”“为什么?”我和几个小伙伴继续追问。老婆婆笑了笑,却没有再回答我们。
实际上,抱有这样思想的老人们还有很多。
那时候,我并不太在意。
随着时间流逝,也很奇怪,这句话竟然常常无端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一直很疑惑,也很好奇,为何那个几乎人人知道过时的封建的旧时代,竟然还会有人怀念它?并且似乎是从内心深处还对于那个时代生出感情,以至于骨子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随着时间流逝,我从幼儿园渐渐地升到了六年级,很快又进入了中学,从五六岁转眼就到了十八九岁。
有一年,村里有一对兄弟俩为了几斗米的仓库归属,大打出手,直到双方头破血流,最后村里出面调解,双方竟然还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才宣告结束,并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又有一年,村里一户大人家,兄弟好几个分家,分着分着就闹了矛盾,大打出手。最后几个人都住进了医院,也是很长时间不再交往。
又有一年,邻村一户三兄弟分家,莫名地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了,最后还闹出了人命,派出所都来人了。
……
自从我开始分辨事情开始,这样的事情,在我那个小小的村子以及邻近的几个村之间,似乎每年都发生一两起。
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了解,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亲如兄弟了,还这样水火不相容。有一次就问老师,老师那一天心情很好,解释了一堆,其中一句话记忆犹新。“几千年以来,这片土地上,不仅亲兄弟,大家族,邻里之间,同乡之间都会争斗,而且生命不止,斗争不休。”我问为什么?老师说,“这些人愚蠢,眼光太短浅。”说着说着,他突然叹了一口气,站起来,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像是自言自语,“几千年了,大家内斗习惯了。”最后一句很小声,“不内斗,也许朝廷还不安稳。”
最后这句话对我刺激很大,我一直在琢磨这句话的含义。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商君书,横亘在心底的很多问题,我突然觉得有些明白了。
当年鲍鹏山讲商鞅时,就曾经说过《商君书》是中国人噩梦的开始。作为统治者千百年来的驭民之术思想根源之一,作为愚民、弱民的罪魁祸首之一,商鞅帝王术的遗毒贻害无穷。
从第一次读商君书算,这些年,我反复读了几遍,又看了很多注释,突然有一天才恍然大悟。《商君书》里的驭民术,每次细读,都令我不寒而栗。也许这就是很多疑惑的根源之一。
商君书中主要的几种驭民术如下:
1愚民:统一思想,不令民众有其他杂思乱想。
2弱民: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所以治国之道,务在弱民。可以国强民富,但绝不是国强民强。民富和民强的区别是,前者没有任何想法和主见,更不会有政治诉求。后者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会提出自己的权利义务范畴,甚至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
3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4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5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令人人穷志短。
6杀民:上述五者若不灵,杀之。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l
lisubertz
3 楼

每次看完《商君书》后,思潮总会起伏,
这作者太强大了,也实在是只有在古老专制无比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诞生。
商鞅这小子,自从在魏不得志,入秦后求志在必得。
于是,尝试了帝道王道霸道之辞之后,以愚民弱民等驭民术一心一意扶助秦孝公。
实际上商鞅他只是服务于至高无上的专制皇权。很快其思想著述乃至后学汇聚而成的《商君书》,不久即成为天下第一禁书,只有历代君主和准君主才能读到,是历代太傅教太子治国之策的教材。如最早三国诸葛亮推荐给刘婵的读书科目中据说就含此书。
然而,商鞅忽略了一点,
首先,谁也不可能永居皇权。一个人不行,一个家族也不行。
于是商君书,实际上成了一个火坑,就像飞蛾扑火,前人的尸骨还在嗤嗤作响,后来者已经络绎不绝、前仆后继。
其次,他自己的家族、子孙后代,只要不登皇位,就是属于弱民,即被愚民的群体,也就是一只只陪葬的蛾子。
而且当时,秦孝公一死,商鞅他自己立刻就被五马分尸,家族被灭。
以至于后来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商鞅,特意指出他刻薄寡恩作为其自身覆灭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商鞅的火坑里,谁都是燃料,没有人会是幸存者。


然而我深感到恐惧的是,
商鞅似乎并不是孤独的。
就连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甚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一派认为这句是赤裸裸的愚民,另一派认为不是愚民,根据在于应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过在我看来,其实后一种断句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民众假如都不可驱使,亦即不可控,不听使唤不堪使用了,其实就已经是跟你没啥关系了,你还“知之”,一点意义也没有。所以前一种解释才能说得通,再说孔子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逻辑错误,愚民才是孔子的本意。
而且这一思想,同时可以在孔子很信服的老子身上找到更加明显直接的佐证。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说,“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其在《道德经·六十五章》更是直言不讳“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此外,同一时期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地》中也直接写道“将军之事:……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使人无识;……使人不得虑。……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初看,这似乎是一种保守军事机密的思想,反复再读,尤其是联系同一时期老子孔子的思想,大概那个时代先知者都有自己的苦衷,于是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捷径,“使之无知”、“使之无识”、“使人不得虑”,以至于几乎成为共识。何况愚民的极致,不就是使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像羊一样被驱使奴役吗。
还有,庄子在《庄子·外篇·胠箧》也说,“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
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也说“为民知之不足师用。”
……
在中国古代,从今天看到的记载,大概自姜太公姜子牙始,老子、孔子、商鞅、庄子、韩非子,甚至孙子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先哲先贤们,虽然他们在许多方面令人叹为观止,各自都有很多独特的历史贡献,但是在对待民众民智方面竟然都发出过愚民弱民的各种声音,赤裸裸站在封建帝王的视角,甚至不少人更进一步,将自由派人士、学者、思辨者、游说之士等等不可驱使的人,视之为“国虫”、“国蠹”,或直接列为“奸伪无益之民”,可辱可杀可灭。
这就是千百年来统治者秘而不宣的帝王之术?!再想一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说哲学(人类追求智慧之学)必须诞生的三个前提,惊异,闲暇,自由。无语。
真是触目惊心的悲哀。
历史千年默默,欲哭无泪。

还有,
遍观历史,想想历史上充满了各种神话鬼话谎言,
尤其是对于本应普通平凡的许多东西,很多时候都一定非要用上神话鬼话谎言,或者遮掩,或者装饰,或者美化。
为何如此?
这些人为何要寻找一种令人无条件信服的东西?
而且这东西,不仅帝王,还有权贵们市场都很大。
事实上,
唯有神话鬼话谎言,
尤其是神话,
这个世上也唯有神话才完全符合预期,就像信仰一样本身就是无条件的,无须质疑,也不用回答。
所以,几千年来,尤其是在古代权贵政治显达甚至社会名流身上,一旦有神奇无法理喻的东西,都应该反过来解读,因为那些很可能都是用来愚民的,都是他们自己精心炮制的烟幕弹。
烟雾缭绕,数不尽数,
这些遗毒,绵绵不绝,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其余祸可谓深矣、远矣、巨矣。贪婪不止,人心不死,当无时无刻不警醒世人。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吐槽用户
4 楼
被五马分尸的是谁
l
lewu1116
5 楼
被五马分尸了
大秦也亡国了
d
dingdingdddd
6 楼
人必须要有好奇心才能有动力追寻不一样的东西。
人必须要财务自由才有能力去追寻不一样的东西。
人必须在一个容忍差异性的环境下才能追寻不一样的东西。
人必须有超越吃喝玩乐之外的思想上的快乐。
人必须相信有某种超越一切的永恒的本质。
人仰望星空追寻真理求知为道本身,芸芸众生可以低头拉车,天才创造历史
c
coalpilerd
7 楼
老子也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样的老百姓的确好管呀。
d
desktop
8 楼
老子也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样的老百姓的确好管呀。
coalpilerd 发表于 10/1/2019 1:58:44 PM


老子意思可不是愚民,不要乱引用。
d
desktop
9 楼

每次看完《商君书》后,思潮总会起伏,
这作者太强大了,也实在是只有在古老专制无比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诞生。
商鞅这小子,自从在魏不得志,入秦后求志在必得。
于是,尝试了帝道王道霸道之辞之后,以愚民弱民等驭民术一心一意扶助秦孝公。
实际上商鞅他只是服务于至高无上的专制皇权。很快其思想著述乃至后学汇聚而成的《商君书》,不久即成为天下第一禁书,只有历代君主和准君主才能读到,是历代太傅教太子治国之策的教材。如最早三国诸葛亮推荐给刘婵的读书科目中据说就含此书。
然而,商鞅忽略了一点,
首先,谁也不可能永居皇权。一个人不行,一个家族也不行。
于是商君书,实际上成了一个火坑,就像飞蛾扑火,前人的尸骨还在嗤嗤作响,后来者已经络绎不绝、前仆后继。
其次,他自己的家族、子孙后代,只要不登皇位,就是属于弱民,即被愚民的群体,也就是一只只陪葬的蛾子。
而且当时,秦孝公一死,商鞅他自己立刻就被五马分尸,家族被灭。
以至于后来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商鞅,特意指出他刻薄寡恩作为其自身覆灭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商鞅的火坑里,谁都是燃料,没有人会是幸存者。


然而我深感到恐惧的是,
商鞅似乎并不是孤独的。
就连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甚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一派认为这句是赤裸裸的愚民,另一派认为不是愚民,根据在于应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过在我看来,其实后一种断句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民众假如都不可驱使,亦即不可控,不听使唤不堪使用了,其实就已经是跟你没啥关系了,你还“知之”,一点意义也没有。所以前一种解释才能说得通,再说孔子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逻辑错误,愚民才是孔子的本意。
而且这一思想,同时可以在孔子很信服的老子身上找到更加明显直接的佐证。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说,“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其在《道德经·六十五章》更是直言不讳“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此外,同一时期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地》中也直接写道“将军之事:……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使人无识;……使人不得虑。……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初看,这似乎是一种保守军事机密的思想,反复再读,尤其是联系同一时期老子孔子的思想,大概那个时代先知者都有自己的苦衷,于是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捷径,“使之无知”、“使之无识”、“使人不得虑”,以至于几乎成为共识。何况愚民的极致,不就是使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像羊一样被驱使奴役吗。
还有,庄子在《庄子·外篇·胠箧》也说,“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
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也说“为民知之不足师用。”
……
在中国古代,从今天看到的记载,大概自姜太公姜子牙始,老子、孔子、商鞅、庄子、韩非子,甚至孙子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先哲先贤们,虽然他们在许多方面令人叹为观止,各自都有很多独特的历史贡献,但是在对待民众民智方面竟然都发出过愚民弱民的各种声音,赤裸裸站在封建帝王的视角,甚至不少人更进一步,将自由派人士、学者、思辨者、游说之士等等不可驱使的人,视之为“国虫”、“国蠹”,或直接列为“奸伪无益之民”,可辱可杀可灭。
这就是千百年来统治者秘而不宣的帝王之术?!再想一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说哲学(人类追求智慧之学)必须诞生的三个前提,惊异,闲暇,自由。无语。
真是触目惊心的悲哀。
历史千年默默,欲哭无泪。

还有,
遍观历史,想想历史上充满了各种神话鬼话谎言,
尤其是对于本应普通平凡的许多东西,很多时候都一定非要用上神话鬼话谎言,或者遮掩,或者装饰,或者美化。
为何如此?
这些人为何要寻找一种令人无条件信服的东西?
而且这东西,不仅帝王,还有权贵们市场都很大。
事实上,
唯有神话鬼话谎言,
尤其是神话,
这个世上也唯有神话才完全符合预期,就像信仰一样本身就是无条件的,无须质疑,也不用回答。
所以,几千年来,尤其是在古代权贵政治显达甚至社会名流身上,一旦有神奇无法理喻的东西,都应该反过来解读,因为那些很可能都是用来愚民的,都是他们自己精心炮制的烟幕弹。
烟雾缭绕,数不尽数,
这些遗毒,绵绵不绝,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其余祸可谓深矣、远矣、巨矣。贪婪不止,人心不死,当无时无刻不警醒世人。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lisubertz 发表于 10/1/2019 1:30:15 PM


这文章水平真是不敢恭维。
y
yonghu123
10 楼

每次看完《商君书》后,思潮总会起伏,
这作者太强大了,也实在是只有在古老专制无比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诞生。
商鞅这小子,自从在魏不得志,入秦后求志在必得。
于是,尝试了帝道王道霸道之辞之后,以愚民弱民等驭民术一心一意扶助秦孝公。
实际上商鞅他只是服务于至高无上的专制皇权。很快其思想著述乃至后学汇聚而成的《商君书》,不久即成为天下第一禁书,只有历代君主和准君主才能读到,是历代太傅教太子治国之策的教材。如最早三国诸葛亮推荐给刘婵的读书科目中据说就含此书。
然而,商鞅忽略了一点,
首先,谁也不可能永居皇权。一个人不行,一个家族也不行。
于是商君书,实际上成了一个火坑,就像飞蛾扑火,前人的尸骨还在嗤嗤作响,后来者已经络绎不绝、前仆后继。
其次,他自己的家族、子孙后代,只要不登皇位,就是属于弱民,即被愚民的群体,也就是一只只陪葬的蛾子。
而且当时,秦孝公一死,商鞅他自己立刻就被五马分尸,家族被灭。
以至于后来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商鞅,特意指出他刻薄寡恩作为其自身覆灭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商鞅的火坑里,谁都是燃料,没有人会是幸存者。


然而我深感到恐惧的是,
商鞅似乎并不是孤独的。
就连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甚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一派认为这句是赤裸裸的愚民,另一派认为不是愚民,根据在于应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过在我看来,其实后一种断句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民众假如都不可驱使,亦即不可控,不听使唤不堪使用了,其实就已经是跟你没啥关系了,你还“知之”,一点意义也没有。所以前一种解释才能说得通,再说孔子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逻辑错误,愚民才是孔子的本意。
而且这一思想,同时可以在孔子很信服的老子身上找到更加明显直接的佐证。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说,“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其在《道德经·六十五章》更是直言不讳“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此外,同一时期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地》中也直接写道“将军之事:……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使人无识;……使人不得虑。……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初看,这似乎是一种保守军事机密的思想,反复再读,尤其是联系同一时期老子孔子的思想,大概那个时代先知者都有自己的苦衷,于是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捷径,“使之无知”、“使之无识”、“使人不得虑”,以至于几乎成为共识。何况愚民的极致,不就是使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像羊一样被驱使奴役吗。
还有,庄子在《庄子·外篇·胠箧》也说,“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
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也说“为民知之不足师用。”
……
在中国古代,从今天看到的记载,大概自姜太公姜子牙始,老子、孔子、商鞅、庄子、韩非子,甚至孙子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先哲先贤们,虽然他们在许多方面令人叹为观止,各自都有很多独特的历史贡献,但是在对待民众民智方面竟然都发出过愚民弱民的各种声音,赤裸裸站在封建帝王的视角,甚至不少人更进一步,将自由派人士、学者、思辨者、游说之士等等不可驱使的人,视之为“国虫”、“国蠹”,或直接列为“奸伪无益之民”,可辱可杀可灭。
这就是千百年来统治者秘而不宣的帝王之术?!再想一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说哲学(人类追求智慧之学)必须诞生的三个前提,惊异,闲暇,自由。无语。
真是触目惊心的悲哀。
历史千年默默,欲哭无泪。

还有,
遍观历史,想想历史上充满了各种神话鬼话谎言,
尤其是对于本应普通平凡的许多东西,很多时候都一定非要用上神话鬼话谎言,或者遮掩,或者装饰,或者美化。
为何如此?
这些人为何要寻找一种令人无条件信服的东西?
而且这东西,不仅帝王,还有权贵们市场都很大。
事实上,
唯有神话鬼话谎言,
尤其是神话,
这个世上也唯有神话才完全符合预期,就像信仰一样本身就是无条件的,无须质疑,也不用回答。
所以,几千年来,尤其是在古代权贵政治显达甚至社会名流身上,一旦有神奇无法理喻的东西,都应该反过来解读,因为那些很可能都是用来愚民的,都是他们自己精心炮制的烟幕弹。
烟雾缭绕,数不尽数,
这些遗毒,绵绵不绝,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其余祸可谓深矣、远矣、巨矣。贪婪不止,人心不死,当无时无刻不警醒世人。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lisubertz 发表于 10/1/2019 1:30:15 PM


这文章水平真是不敢恭维。

desktop 发表于 10/1/2019 2:23:14 PM

是吗? 高手给指教下人家怎么个水平不敢恭维?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B
BlueFridays
11 楼
中国文化根子就有问题
所以是个垃圾文化
反共必反华
没办法
出了国还那么多脑残小留
不是产党洗脑成功
而是文化里就推崇无脑忠诚
宁肯狂热的飞蛾扑火
也不愿冷静面对事实
1
1132336150gmail
12 楼


这文章水平真是不敢恭维。

desktop 发表于 10/1/2019 2:23:14 PM [/url]


请您细细展开来说

我感觉和马基雅维利臭名昭著的书(君主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他还有一本书讲的是民主自由观的,他的总结是民富国弱是人类发展趋势。靠愚民和威胁空暇维护等我政权长久不了。
1
1132336150gmail
13 楼
中国文化根子就有问题
所以是个垃圾文化
反共必反华
没办法
出了国还那么多脑残小留
不是产党洗脑成功
而是文化里就推崇无脑忠诚
宁肯狂热的飞蛾扑火
也不愿冷静面对事实
BlueFridays 发表于 10/1/2019 11:40:57 PM

封建思想会让人不加思索的变得愚忠,文化的活力就在于改良,延边和相互学习和发展。不能说中国文化都是垃圾,只是有些东西需要被抛弃,学习先进思想。
d
desktop
14 楼
是吗? 高手给指教下人家怎么个水平不敢恭维?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yonghu123 发表于 10/1/2019 11:34:04 PM


其他的不知,引用老子那段完全是会错意了。道德经有很多白话翻译,也轮不到我来写诠释。不过据我的体会,老子的本意是推崇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相和谐相处,并不需要很多intellectual knowledge,都是跟随直觉来行动。人类最初过hunter-gatherer life的时候,就是这种状态,和天地万物相通,互有心灵感应。当人用智识思考太多的时候,就失去了原来用整个身体和万物交感的能力。道德经里面从各个角度反复来阐述这个思想,就是要放下头脑的思考和算计,强健身体打开心灵和天地万物相通。

这些东西听起来很玄乎,很多人不能相信。但其实生活里大家多少都有过“第六感”的经历。就算不相信“第六感”的存在,也不至于乱解老庄的思想是为了“愚民”。
d
desktop
15 楼


请您细细展开来说

我感觉和马基雅维利臭名昭著的书(君主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他还有一本书讲的是民主自由观的,他的总结是民富国弱是人类发展趋势。靠愚民和威胁空暇维护等我政权长久不了。

1132336150gmail 发表于 10/1/2019 11:53:44 PM


我没法详细说,因为这些直观的智慧靠身体力行去体验领悟,是超越intellectual mind的范畴的。而语言和逻辑都是在intellectual wisdom这个范畴内。就像你无法在一个黑白照片的世界里面来解释颜色是怎么回事一样。

仔细想一想,凡是和你身体有关的能力,你都必须亲身体验才能学会——想象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他永远也无法通过阅读文字,或者是看录像,或者是文字讨论来学会游泳。要学会游泳必须要跳到水里去自己实践,这是必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看录像,听教练解释也许会有帮助,但是他自己不下水就永远都不明白游泳到底是怎么回事。那我们尝试用文字来讨论解释老庄的思想,就类似于没有下过水的人在岸边讨论游泳应该是怎么一回事。

凡是用文字和逻辑来讨论思辨的智慧,都是同一类智慧,即intellectual wisdom,但是人类祖先的智慧比intellectual wisdom要广阔多了。现代文明过分依赖文字和思考,几乎都忘记了还有其他形式的智慧。比如,通过实践学会游泳(或者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就是direct life experiece wisdom。
h
helga345
16 楼
"我没法详细说,因为这些直观的智慧靠身体力行去体验领悟,是超越intellectual mind的范畴的。而语言和逻辑都是在intellectual wisdom这个范畴内。就像你无法在一个黑白照片的世界里面来解释颜色是怎么回事一样。"

虽然我说不清,但反正我是对的
B
BlueFridays
17 楼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管理员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