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过翻译版《瞬息京华》和原版《Moment in Peking》电视剧看过赵雅芝版和赵薇版。翻译版虽然翻译的不错,但总有点隔靴搔痒的翻译腔,英文原版看起来就舒服很多,佩服林大师的英文水平,各种幽默信手拈来,运用英文描写中国古典庭院诗词歌赋以及道家文化都让当时没有见过世面的我惊艳至极。 电视剧赵雅芝版比较忠于原著,但由于年代限制,服道化现在看起来已经很过时,清晰度也不行;赵薇版服道化精美大气,但是编剧实在是魔改了原著,把一本堪比红楼的名著生生改成了琼瑶气息浓郁的言情剧本,太可惜了。 真期待能有个靠谱的剧组重拍一遍,拍出这本书的深刻和气度。
刚看到书里面一句话 He believed that men contrive,but the gods decide;and he was willing to take things as they came. 这种句子最有意思了,中文是不是 尽人事 听天命;顺其自然? 但是 一看这个but 的用法就是second language 人写的 native 的行文不用那么多but,中国人喜欢用
这是我少数看过两遍的电视剧,里面米雪的演绎也很到位……
突然想起来 问一下大家
赵薇傻兮兮的气质 演不出那个角色的转变过程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我没看过书 原著是英文的还是中文写的?
很老很老的版本啊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查了一下,没搜到米雪版的京华烟云呀?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电视剧赵雅芝版比较忠于原著,但由于年代限制,服道化现在看起来已经很过时,清晰度也不行;赵薇版服道化精美大气,但是编剧实在是魔改了原著,把一本堪比红楼的名著生生改成了琼瑶气息浓郁的言情剧本,太可惜了。
真期待能有个靠谱的剧组重拍一遍,拍出这本书的深刻和气度。
原著是英文的,但是很有中国味。读英文的时候中国词就在心里冒出来了。
同意同意 赵薇那版还能叫京华烟云吗我的神
不过顶锅盖说, 虽然我很喜欢林大师的文字, 但他书里的三观真是让我震惊。好像京华烟云里木兰和立夫的暧昧情感虽然尴尬但至少发乎情止于礼。他另外一部作品红牡丹真是。。。一言难尽, 所谓的大胆追求真爱不过是給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带绿帽。
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漠
繁华如梦……lulululululu
热情热心换冷淡冷漠
看过书。原著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的。中文版是翻译过来的。
赵雅芝的形象比较贴合原著。
赵薇版的实在看不下去。
罗文唱的,经典。
木兰完美的没有人间烟火气。女主太完美了,把他捧那么高,根本没有家世外表才华都和她般配的男主。
红牡丹简直了,清朝哪有这种女人啊,xing解放被她提前了两百年。
搁现代肯定也是让人跑到华人来八卦的那种奇葩女人。
林语堂的世界观也很奇怪,要不就写木兰这种天上有地上无的,要不就写红牡丹这种。
太极端了。
书更好看
原来是这样啊。我看的京华烟云翻译版,就觉得有很多红楼的影子,但是远没有红楼好看。看来要去看郁飞的翻译版,受教了!
任多少深情独向寂寞
老版京华烟云的主题曲也很好:
最明亮时总是最迷惘,最繁华时也是最悲凉
哪里还能找到赵雅芝版本的看? 好多老剧真是经典。
我!我!我是同龄人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赵薇那个版本我觉得是编剧的问题,本来很大气的一本小说给改的面目全非,看不下去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一城风雨 满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词写的真好。
是,稍稍有点做作
小时候听过的歌。。词写得好,旋律也好听。。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5
是八月桂花香的主题曲,罗文唱的。。带着桂花香气的儿时回忆。。
特别特别喜欢姚木兰这个角色,赵雅芝演绎的很好,我心里木兰就是那个形象。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面也够呛。他的一个理论是,一个茶壶要配四个茶杯,同理一个男人也要配好几个女人才合适。什么逻辑!
刚看了几页moment in Peking 的英文版 没觉得英文很惊艳啊。
这个属于个人的历史局限性。
也不完全是。有些老书里就没这些莫名其妙的理论,比如《红楼梦》和《儒林外史》,都比《京华烟云》早。关键是林语堂还对这些胡闹的东西颇为洋洋自得,不能忍(哈哈)
但是 一看这个but 的用法就是second language 人写的 native 的行文不用那么多but,中国人喜欢用
书有红楼的影子也有很多局限,但是我喜欢道法自然的理想,英文也写得美,是我初中常读的书
迂腐吗?我不觉得, 就现在的观点红牡丹这样不断的红杏出墙见异思迁的女人且行且三的女人, 也是必须被骂而不是被赞美的吧。她最后三的那个拳师的老婆直接是她害死的
电视剧最喜欢赵雅芝那一版,每个人都演得很好,包括配角,比如桂姨娘,反派的牛夫人
从这点来说京华烟云不算纯粹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林版说明书。所以里面的人物都是有一种样板式的不真实。
现在都记得,是一个暑假看的。
谢谢指正,刚才重翻了一下《苏东坡传》,确实没有。冤枉老先生啦,这个印象不知道怎么来的 😅
汗死,原来辜鸿铭在《京华烟云》里出现过,和那里的小姐太太聊天时说过这个理论。实在太久以前看的了,估计当年没意识到他是个真人…
如果钱钟书真说过这种话那真的是人品烂到没话说。虽然说文人相轻,这样评价林语堂足见他是小人中的小人。对林语堂的嫉妒也表现得太赤裸裸了。林语堂写过那么多英文小说,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