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哈,不觉得lz儿子有什么毛病,谁小时候班上没个叫猴子的男生。感觉明显精力有余,both智商和体力。lz有没有考虑给他报些更challenging的数学班和一些体育项目,消耗一下? AnnaShan 发表于 9/20/2019 10:35:55 AM
悄悄说一下,是真的收拾过,打过屁股。一周两次KUMON,外加每天读书和新加坡数学,一周一次游泳,一次足球,冬天外加滑雪。剩余时间科技馆,公园,博物馆,lego land 我们是把能买的有年票的地方全买了。他就是真的有点烦人,影响别的小朋友,但和小朋友又能玩到一起。在家不能弄的非要弄,说是要做experiment.
悄悄说一下,是真的收拾过,打过屁股。一周两次KUMON,外加每天读书和新加坡数学,一周一次游泳,一次足球,冬天外加滑雪。剩余时间科技馆,公园,博物馆,lego land 我们是把能买的有年票的地方全买了。他就是真的有点烦人,影响别的小朋友,但和小朋友又能玩到一起。在家不能弄的非要弄,说是要做experiment.
不单纯讨论楼主的娃,宽泛的说淘气一点的男孩,真的只有靠运动才能消耗精力吗, 如果每天都2小时一上的sports class ,再加上放学和同学在playground玩一会,那些其他的课业活动就没时间做了呀,那些都需要踏实坐下来的。数学,reading,中文。。。消耗完体能做这些还是要不停催着,跟大人讨价还价,抱怨。。。。磨人
不单纯讨论楼主的娃,宽泛的说淘气一点的男孩,真的只有靠运动才能消耗精力吗, 如果每天都2小时一上的sports class ,再加上放学和同学在playground玩一会,那些其他的课业活动就没时间做了呀,那些都需要踏实坐下来的。数学,reading,中文。。。消耗完体能做这些还是要不停催着,跟大人讨价还价,抱怨。。。。磨人 忍者.Q 发表于 9/20/2019 11:05:50 AM
悄悄说一下,是真的收拾过,打过屁股。一周两次KUMON,外加每天读书和新加坡数学,一周一次游泳,一次足球,冬天外加滑雪。剩余时间科技馆,公园,博物馆,lego land 我们是把能买的有年票的地方全买了。他就是真的有点烦人,影响别的小朋友,但和小朋友又能玩到一起。在家不能弄的非要弄,说是要做experiment.
悄悄说一下,是真的收拾过,打过屁股。一周两次KUMON,外加每天读书和新加坡数学,一周一次游泳,一次足球,冬天外加滑雪。剩余时间科技馆,公园,博物馆,lego land 我们是把能买的有年票的地方全买了。他就是真的有点烦人,影响别的小朋友,但和小朋友又能玩到一起。在家不能弄的非要弄,说是要做experiment.
我的观点可能跟版上大多数人不一样,所以你听听就好。关于potential这个问题,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小就完全开发出来。之所以叫做potential,意思就是蓄势待发,为未来做“储备”。什么是储备呢?我看来不是超前学习具体知识技能,而是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以后才愿意主动探索,遇到困难才会百折不挠。做题,尤其是刷题,在我看来起相反的作用。按部就班消磨时间是一种被动接受,孩子应该可以有能力决定哪里已经非常熟悉,哪里还需要练习加强,这种主动思考和prioritize学习内容的能力,在被动性刷题中就容易丧失。你家孩子看起来很有实验精神。你不妨多带他进行些有趣的动手实验,家里专门开辟一个区域给他随便祸害,或者把精力转移到能够constructive的事情上,搞个project让他自己lead,或者到户外尽情发挥创造力, get dirty。男孩子非常需要动手,这双手,不用于创造,就要用于破坏。
谢谢回复,这个关于kumon 和新数我在一年级结束时和老师讨论过,要不要停下来。因为我也担心他超前觉得上课boring所以捣乱。老师原话是自己孩子的能力自己知道,要reach full potential,如果是她自己的孩子她不会停。另外,新数这些我不用讲,他自己看例题,基本都能做出来,KUMON 更是按部就班,消磨时间。我也会听取建议,加大活动量看看。各位有男孩的妈妈,是不是有些男孩的心智就是成熟的慢些,除了运动,还有什么能让他们BEHAVE .
我的观点可能跟版上大多数人不一样,所以你听听就好。关于potential这个问题,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小就完全开发出来。之所以叫做potential,意思就是蓄势待发,为未来做“储备”。什么是储备呢?我看来不是超前学习具体知识技能,而是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以后才愿意主动探索,遇到困难才会百折不挠。做题,尤其是刷题,在我看来起相反的作用。按部就班消磨时间是一种被动接受,孩子应该可以有能力决定哪里已经非常熟悉,哪里还需要练习加强,这种主动思考和prioritize学习内容的能力,在被动性刷题中就容易丧失。你家孩子看起来很有实验精神。你不妨多带他进行些有趣的动手实验,家里专门开辟一个区域给他随便祸害,或者把精力转移到能够constructive的事情上,搞个project让他自己lead,或者到户外尽情发挥创造力, get dirty。男孩子非常需要动手,这双手,不用于创造,就要用于破坏。
上面这点其实是个人行为(利益)和他人产生冲突之后如何解决的问题。你平时生活里有冲突的时候,怎么处理的?基本都是你让步(或者你觉得是自己的错)吗?如果是这样,你是全盘接受对方的抱怨都一一照办呢,还是你会有negotiation?另外有些冲突是沟通不畅misunderstanding造成的,怎么判断是这种scenario呢?如果是这种scenario,又如何重新建立互相信任和理解的沟通呢? 我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想说:你的出发点都是特别爱孩子,特别想帮助孩子的。我不是想questioning your goal,但是想问问你: is there an alternative route to your same goal?
既然是聪明孩子,可以以启发的方式教育他。比如扔盘子,你问为什么要扔,有没有其他场合,其他东西可以替代你的好奇心而不需要get in trouble。扔pine cone,可以问孩子扔了感觉如何,爽不爽,从而启发他到底是因为别人要他扔才扔,还是自己想扔。为什么大哥哥要他做他就做呢?难道是他非常崇拜这个大哥哥?还是他想要跟大哥哥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在一起?还是他就是想要扔?
既然是聪明孩子,可以以启发的方式教育他。比如扔盘子,你问为什么要扔,有没有其他场合,其他东西可以替代你的好奇心而不需要get in trouble。扔pine cone,可以问孩子扔了感觉如何,爽不爽,从而启发他到底是因为别人要他扔才扔,还是自己想扔。为什么大哥哥要他做他就做呢?难道是他非常崇拜这个大哥哥?还是他想要跟大哥哥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在一起?还是他就是想要扔?
我的观点可能跟版上大多数人不一样,所以你听听就好。关于potential这个问题,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小就完全开发出来。之所以叫做potential,意思就是蓄势待发,为未来做“储备”。什么是储备呢?我看来不是超前学习具体知识技能,而是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以后才愿意主动探索,遇到困难才会百折不挠。做题,尤其是刷题,在我看来起相反的作用。按部就班消磨时间是一种被动接受,孩子应该可以有能力决定哪里已经非常熟悉,哪里还需要练习加强,这种主动思考和prioritize学习内容的能力,在被动性刷题中就容易丧失。你家孩子看起来很有实验精神。你不妨多带他进行些有趣的动手实验,家里专门开辟一个区域给他随便祸害,或者把精力转移到能够constructive的事情上,搞个project让他自己lead,或者到户外尽情发挥创造力, get dirty。男孩子非常需要动手,这双手,不用于创造,就要用于破坏。
开玩笑哈,不觉得lz儿子有什么毛病,谁小时候班上没个叫猴子的男生。感觉明显精力有余,both智商和体力。lz有没有考虑给他报些更challenging的数学班和一些体育项目,消耗一下? AnnaShan 发表于 9/20/2019 10:35:55 AM
悄悄说一下,是真的收拾过,打过屁股。一周两次KUMON,外加每天读书和新加坡数学,一周一次游泳,一次足球,冬天外加滑雪。剩余时间科技馆,公园,博物馆,lego land 我们是把能买的有年票的地方全买了。他就是真的有点烦人,影响别的小朋友,但和小朋友又能玩到一起。在家不能弄的非要弄,说是要做experiment.
背景先交代一下:
男娃,7岁半,公校,二年级刚开学。优点先介绍一下:学习不费劲,爱读书,数学和reading 比同班孩子advance 一些,喜欢science ,和同学相处融洽。
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都有,孩子老师每年都换,老师从SK 一直抱怨到现在),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 昨天收到老师的note,孩子吃完饭lunch break 的时候把sauce container 在教室里扔来扔去。回家问他为什么,他说就想看看能扔多高。我跟他谈了safety concern,他也答应下次不这样。
2 .一年级也是lunch break,拿着老师的wooden stick 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把老师的wooden stick弄断了,老师很生气,我们也严肃教育。告诉他做事情之前先想一想,看看行为会导致什么。
3. 5岁时,看见小朋友的玩具很喜欢,他放到自己书包带回来了。第二天我请假和他到学校,让他亲自交给老师。老师问他为什么拿,他说my brain tells my handsdo not doing it ,my hands do not listen to my brain.跟他解释了为什么不能拿,后来没在发生过。
4. 上课影响全班同学。比如carpet time 做怪脸逗全班同学笑,dance class 做怪动作.Art class 不做作业,说不喜欢。不喜欢的数学题不做,说是5+9 之类的太简单,为什么还要用tally marks,画圈之类的算。老师说是为以后算55+9 之类的打基础,他说答案也在脑袋了,不用算。老师很生气叫家长。
5.一年级写作业时,突然没理由说出F word,老师立马送去办公室。后来说是听见大哥哥(他叫高年级的男孩都叫这个)说了,觉得酷。严肃教育,后来没再说过。
5.前天学校办公室打电话,说他recess 时和六年级的姐姐扔pine cone fight,后来去问说是六年级的大哥哥要他这样,他就听了。后来去办公室证实说的是真话。
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周都有,老师总是complain.我们也理解老师,知道一个班有个捣乱的老师不好管全班小朋友。苦口婆心教育了,奖励惩罚措施也上了,每天送上学车里都提醒make smart choice.但他这种misbehave 太频繁了,也确实影响到班里其他小朋友。我们教育他,他也听,可是一到学校就又忘记了。
一年级结束去和老师开会,讨论他有没有ADHD 可能老师说不像,喜欢的东西很认真,在家读书玩EV3 ,写作业都挺好。学校也在分班的时候把他和其他几个调皮的孩子分在不同的班。老师的评价也是super bright , 但是misbehave quite a bit.
我们问他问什么总是犯错,他说自己也不知道,就是忘记了就又调皮捣蛋了。我发现我纠正他一次,他基本不重复。但是他就是不停的整出新的幺蛾子。妈妈们帮我看看到底该怎么教育。先谢谢了。
开玩笑哈,不觉得lz儿子有什么毛病,谁小时候班上没个叫猴子的男生。感觉明显精力有余,both智商和体力。lz有没有考虑给他报些更challenging的数学班和一些体育项目,消耗一下?
悄悄说一下,是真的收拾过,打过屁股。一周两次KUMON,外加每天读书和新加坡数学,一周一次游泳,一次足球,冬天外加滑雪。剩余时间科技馆,公园,博物馆,lego land 我们是把能买的有年票的地方全买了。他就是真的有点烦人,影响别的小朋友,但和小朋友又能玩到一起。在家不能弄的非要弄,说是要做experiment.
7-8岁男孩这样也不少见,运动量不够,至少每天有两个小时的大运动量活动,如果已经排除ADHA,那么很多behavior问题都是精力太旺盛无处发泄造成的
楼主的问题我看了好熟悉…… 没法子,美国的小学第一课就是“discipline”,不学会服从再聪明都是白搭,否则天天见校长就算你天天拿奖都补不回来. 楼主多跟孩子堂堂,说妈妈知道你,但是在学校该遵守纪律还得遵守,这就是学校要不然就成咱家了. 学校并不是光学知识,学会跟老师们get along如何在课堂这样一个环境下存在下去也是你人生的重要技能,妈妈可以每天早上提醒你。另外你跟老师多meet一下,一定要表达出你很配合的态度,在这种前提下老师才听的进去你的解释的。我为了我儿子的问题critical conversation这本书是研究了几乎一年捉摸怎么跟老师校长counselor对话
7岁的娃有多少作业?我家9岁多了作业算进reading一个小时就写完了,还是在after school完成的,更别说大部分中国孩子的智商了。男孩子真的不要搞那么多静坐的活动,多动动有好出,尤其室外。
他3点放学,after school 到6点就在学校里,就是在gym 或者学校的操场疯玩,夏天回家爸爸再带着骑自行车或者公园跟小朋友疯跑。我就奇怪他脑子里怎么没跟弦,不知道什么行为导致什么结果。我也看看能不能多带着游泳。
我现在每天都给他一小时以上运动课,累趴了算数。数学 reading全放羊不管了,提前教了他在学校更爱捣乱,回家光教中文
自己做不到就找人接送,孩子参加team sports除了消耗体力以外还有一个大的好处是coach都非常tough,尤其对男孩。另外孩子多在team的氛围里混能很快学到自己的行为对team 的影响是什么,而且对情商的发育这个 belongingness非常非常重要。
这几天好几个帖子看过来,很多孩子大量时间还是在家里单独从事安静的活动,这方面锻炼就比较缺乏。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谢谢回复,这个关于kumon 和新数我在一年级结束时和老师讨论过,要不要停下来。因为我也担心他超前觉得上课boring所以捣乱。老师原话是自己孩子的能力自己知道,要reach full potential,如果是她自己的孩子她不会停。另外,新数这些我不用讲,他自己看例题,基本都能做出来,KUMON 更是按部就班,消磨时间。我也会听取建议,加大活动量看看。各位有男孩的妈妈,是不是有些男孩的心智就是成熟的慢些,除了运动,还有什么能让他们BEHAVE .
这位妈妈,你仔细想过你发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让孩子behave,听老师的话,不给你惹麻烦?另外你觉得孩子不能够behave,是因为他主观上不愿意配合?还是他就是做不到?
另外你想过你儿子的目的会是什么呢?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努力学习,让父母更好地爱自己?如果他把这些目标都实现了,他是不是就会很满足快乐?他的人生就会更加smooth?那做为妈妈的你,是不是也会很快乐?
这其实就是轻微多动症的症状。 这是让旁人觉着“无法理解”的,为什么各种奖励惩罚措施了别的孩子都能听从服从,怎么就对你没用呢? 其实就是impulsiveness,是神经系统上和别人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就是他自己说的,脑子其实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但只要不影响学习成绩,就是安排其他他感兴趣的活动消耗他的精力吧,顺便再找老师帮忙纠正他的个别行为问题。
我真是从来没有从这个方面考虑过。他确实爱动手,爱折纸飞机折各种东西,在YOUTUBE 上找各种飞机教学做,可以折很久,这两天让我买白醋说是要泡鸡蛋。你的最后一句话真的给我很多启发-男孩子非常需要动手,这双手,不用于创造,就要用于破坏。不是夸张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真心实意谢谢你Giovanna。
我倒真不是因为怕他给我惹麻烦,只是爱他,希望他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类做到最好。
你想帮助孩子的心情都跃然纸上,先赞一个!
接着最后那句话再问一下:所以你现在是觉得他现在没有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另外你有没有被他人觉得没有做到你自己能力范围的最好的经历?那个感觉如何?还有就是你当时得到帮助没有?如果有,是不是对你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如果没有帮助或者你的体验并不好,那你想想当时你最期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学习太多,运动太少 :P
他的这些行为给老师,给家长给班里其他的小朋友造成的困扰,需要纠正。不管他主观上愿意配合与否,他都得接受,并且需要改进。他是要和大家一起生活学习不是自己孤立一人,上学守规矩是最基本的,这不是听话问题是最基本的礼仪问题。如果他的快乐只建立在让别人不舒服的前提下,那我就在他小时候给他纠正过来。
上面这点其实是个人行为(利益)和他人产生冲突之后如何解决的问题。你平时生活里有冲突的时候,怎么处理的?基本都是你让步(或者你觉得是自己的错)吗?如果是这样,你是全盘接受对方的抱怨都一一照办呢,还是你会有negotiation?另外有些冲突是沟通不畅misunderstanding造成的,怎么判断是这种scenario呢?如果是这种scenario,又如何重新建立互相信任和理解的沟通呢?
我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想说:你的出发点都是特别爱孩子,特别想帮助孩子的。我不是想questioning your goal,但是想问问你: is there an alternative route to your same goal?
我想问问她自己的答案。她要找的答案是适合她的家庭的solution,旁人的solution再好,如果不符合她家的实际需求和情况,也很难实现啊。
我倒不觉得是精力太旺盛无处发泄的原因,楼主列的这些事都是在学校发生的,也不需要什么额外体力。我觉得还是孩子不成熟,一些在外头该有的行为规范没有养成习惯。有的孩子在家里调皮,但是一到学校一见到老师就老实了。我建议是要每天唐,不停地唐,甚至每天抄一遍小学生行为规范都可以,起到洗脑作用。不要等到具体发生了什么捣乱事件再去说“以后不要再这样这样了”。如果确实是学习太超前导致上学太无聊,那就给他带一点无聊时可以做又不会打扰别人的事去做,比如画画什么的,同时要反复提醒,无聊了你就自己画画,不要打扰别人。
既然是聪明孩子,可以以启发的方式教育他。比如扔盘子,你问为什么要扔,有没有其他场合,其他东西可以替代你的好奇心而不需要get in trouble。扔pine cone,可以问孩子扔了感觉如何,爽不爽,从而启发他到底是因为别人要他扔才扔,还是自己想扔。为什么大哥哥要他做他就做呢?难道是他非常崇拜这个大哥哥?还是他想要跟大哥哥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在一起?还是他就是想要扔?
你家孩子思考能力强,对于规矩认为不合理的可以不遵守。这种性格要以“理”服人。首先让孩子知道任何事情都有consequence。你说的make smart choice就很好。然后你也要明白,孩子毕竟还小,思维不可能那么缜密,自我约束也不足。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年龄大了,孩子思维更多元,学会看到consequence,而不是满足眼前,就慢慢好了。
不要动不动就认为ADHD,我认为这样的思维很不好。
估计就是平时多教manner/behavior,该严格的时候还得摆出严格的样子。
谢谢你的回复和建议。我也觉得自己把他想成ADHD 好像有点推脱责任。觉得是他自己发育不好而不是自己没找到教育的方法。教育孩子真是个大学问,慢慢来慢慢摸索,也静待花开。
”实际有用的”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而且说得很好。我的目的是想问问楼主,愿意不愿意探究一下自己,从自己心中找答案。
别人提的建议无论多么好,实施起来还是会有各种新问题。只有自己找到的答案,实施起来才最有动力,而且也愿意在实践之中不停调试变通。
这位mm能分享一下怎么跟校长和counselor对话的心得么?
现在二年级转学和纠正还来得及,如果到了高年级还有behavior issue的话,老师也不喜欢,对后面小朋友的自信心也很不好。
我们在加拿大,他是有点小聪明但没到跳级的级别。另外他的ART 分数都是B 和c,因为他不喜欢,不画画,不完成作业。
嗯,很喜欢ROBTICS,6岁时和8,9岁的孩子一起做过project ,LEGO 玩EV3,自己看书自己编程 .主要担心他的行为管理。
也推荐上私校。
parenting的爱也是要discipline的,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娃discipline的力度不同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不不,不是“推脱责任”,而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是更需要一套系统性的更复杂的、和心理学行为学相关的教育方式,就是要比对别的一般孩子要花更多更多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他然后帮助他缓解压力和纠正行为……所以这不是推脱责任,而是要请教一些专家然后有针对性的矫正和训练。教育方式确实是很重要的,而且只能是比其他家长花十倍二十倍的精力在这个孩子身上……
感觉你们的现状是他制造问题,等你(或者老师)来解决问题,然后针对你的方法,他再制造更深的问题....感觉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再高一尺,魔再高一丈无限循环。
对他来说这个游戏很好玩啊。
既能解决他无聊的问题,又能把大人耍得团团转,这种斗智斗勇可以玩上瘾的。
在他看来就跟真人版的猫和老鼠一样。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你跟他完全处于对立面。
他捣乱,你去训他,去罚他,去想办法不让他捣乱。
解决方法是,你变成跟他站一队,把解决问题这个责任交给他自己。
他捣乱,那是他的问题,他惹了麻烦,应该他去解决,而不是你。
出现状况之后,你(作为他的队友)的作用是,跟他一起分析这个情景,和捣乱的后果。
比如pizza那事,他想钻空子去老师那里拿pizza。这件事的后果就是,一是自己带的饭被浪费了。二是如果老师发现他是钻空子的,以后就不相信他了,等下次真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没pizza了。
这点跟他说明,如果他愿意为了占个小便宜,而失去了别人的信任,那以后后果他自己承担。
浪费自己带的饭那个,既然是爸妈花的钱,被他浪费了,那请他用自己的零用钱给还回来(定个价,每浪费一餐$2之类的),没钱的话就做点额外的家务活代替。
后果给他说清楚,决定他自己做。
破坏别人东西,让他赔,否则没后果,光唠叨,如果他喜欢attention的话(感觉是),反而觉得唠叨是对他的关注。
以后再发生什么情况,不要直接告诉他不应该怎样。案件从开头重演一下,让他自己想什么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包括想看能扔多远的话,让他设计个在家里能做的实验去测试,你跟他一起扔着测(记住你跟他要是一伙儿的)。
如果他有什么好奇心,鼓励他在适当的时候去想办法去实验去尝试,疏通更重要,不能光堵。
他知道有机会用好的方法利用他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就会往那个方向使劲了。
要把“他是个问题,妈妈去解决问题”这个现状,变成“妈妈跟他一起解决他自己的问题,他主导,妈妈参谋”。
先容许我激动一下,关注你的公众号已久,多谢详细的回复。我从未想过站在孩子一边,觉得他就是调皮捣蛋,你介绍的方法很详细,我一定试试看。家小论坛真好,这么多人帮我分析熊小子的问题。
真可爱你儿子!这个年龄就是精力旺盛吧,没事的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他觉得他能承担这种试探的代价
明显运动量太少, 精力没有消耗掉,就用来干别的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还好,他上学不打人偶尔和小朋友抢玩具,他SK前跟老师很少说话,喜欢观察,英语还不遛,很少作妖
说的真好 分析 解决 让孩子自己思考并为之付出 自己品尝结果的滋味。这比我们光说后果是什么好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认识我们的朋友也有这么推荐的,或者让我们准备天才班什么的。加拿大三年级有天才班考试,有笔试和面试,还不知道他能不能考上。不管怎样,我准备把大家提的建议都慢慢试试看,过半年来更新看看。
学习不守规矩办事之处,二年级开始拒绝做数学列式画圈法,她直接写结果,老师忍了一个月才告诉我。后来她同意画圈,老师不停地赞美她是个neat queen. 可见老师的重要性!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是的 整个美国大环境都对男孩严格些 学校老师 家长 包括课外班教练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我推荐一个方法,mm可以试试,每天早上上学之前带娃出门跑步,或者运动半个小时。一般来说,小男孩精力旺盛,现在的学校生活不适合男娃。运动之后,其实更能集中精力。
纯好奇:这种娃是遗传父母?还是怀孕时候有啥影响?如果不来自父母(或者父母从小在国内这种教育不太一样)那来自哪里?天生的?还是模仿别人 比他年纪高的哥哥们?
天生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上的,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行为模式。
我们这产假一年,产假期间多是自己带。上班后爸妈白天带下班后我自己带。 三岁上daycare, 除了我生老二去医院呆过一晚上,从没离开过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