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a Boston basement that houses a new ki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 Katy Feng says she’s working harder than she ever did at Dartmouth College. The 22-year-old graduated last year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psychology and studio art that cost more than a quarter-million dollars. She sent out dozens of résumés looking for a full-time job in graphic design but wound up working a contract gig for a Boston clothing store. “I thought, they’ll see Dartmouth, and they’ll hire me,” Feng says. “That’s not really how it works, I found.” She figures programming is the best way to get the job she wants. Hence the basement, where she’s paying $11,500 for a three-month crash course in coding.
In a Boston basement that houses a new ki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 Katy Feng says she’s working harder than she ever did at Dartmouth College. The 22-year-old graduated last year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psychology and studio art that cost more than a quarter-million dollars. She sent out dozens of résumés looking for a full-time job in graphic design but wound up working a contract gig for a Boston clothing store. “I thought, they’ll see Dartmouth, and they’ll hire me,” Feng says. “That’s not really how it works, I found.” She figures programming is the best way to get the job she wants. Hence the basement, where she’s paying $11,500 for a three-month crash course in coding.
# /quote
tidewater 发表于 9/16/2019 9:42:51 PM
The female divers had a great outing at Columbia, sweeping the competition on both boards. Sophomore Katy Feng (Westfield, Mass.) took top honors on the 3-meter board with a scored of 269.78 ...
In a Boston basement that houses a new ki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 Katy Feng says she’s working harder than she ever did at Dartmouth College. The 22-year-old graduated last year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psychology and studio art that cost more than a quarter-million dollars. She sent out dozens of résumés looking for a full-time job in graphic design but wound up working a contract gig for a Boston clothing store. “I thought, they’ll see Dartmouth, and they’ll hire me,” Feng says. “That’s not really how it works, I found.” She figures programming is the best way to get the job she wants. Hence the basement, where she’s paying $11,500 for a three-month crash course in coding.
In a Boston basement that houses a new ki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 Katy Feng says she’s working harder than she ever did at Dartmouth College. The 22-year-old graduated last year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psychology and studio art that cost more than a quarter-million dollars. She sent out dozens of résumés looking for a full-time job in graphic design but wound up working a contract gig for a Boston clothing store. “I thought, they’ll see Dartmouth, and they’ll hire me,” Feng says. “That’s not really how it works, I found.” She figures programming is the best way to get the job she wants. Hence the basement, where she’s paying $11,500 for a three-month crash course in coding.
In a Boston basement that houses a new ki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 Katy Feng says she’s working harder than she ever did at Dartmouth College. The 22-year-old graduated last year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psychology and studio art that cost more than a quarter-million dollars. She sent out dozens of résumés looking for a full-time job in graphic design but wound up working a contract gig for a Boston clothing store. “I thought, they’ll see Dartmouth, and they’ll hire me,” Feng says. “That’s not really how it works, I found.” She figures programming is the best way to get the job she wants. Hence the basement, where she’s paying $11,500 for a three-month crash course in coding.
真心请教,我老大六岁了,是不是也该推起来了。我自己自由散漫长大的,完全没有推娃经验。
我娃爹妈都是engineer,我是真的很难想象我娃会有音乐天赋或是体育天赋。再加上我娃从小就展现了一个未来enginner的基本素质。
体育要看具体项目的. 有些项目到州里前三的水平,也有学校抛橄榄枝的.
有些要到national team水平, 就有名校来拉人. 水平高的, 9-10年级就有意向了.
隔壁帖子有妈妈说我光享受生活不花时间精力推娃,让我突然有了负罪感。
我日子过得悠闲,本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突然一下觉得我的悠闲不是会毁了孩子将来吧。
对华人来说,都不如推读书容易
每个人不一样啊,你对自己孩子上心不上心,你自己最清楚,管别人怎么说。如果你自己觉得没咋管孩子,那就管一管,用你自己的方式,孩子在身边也就这几年,机会错过就没了
我女儿7岁吧,每周20个小时体操, 已经坚持了2年多。比赛不行,但是在学校还是很突出的, PE课经常是leader. 其实付出和回报非常不成比例, 但是孩子只要喜欢就坚持练下去吧。
说不定你爸妈除了Engineering 也有其他的天赋呢,只不过小时候家里没钱没学而已。 美国花滑,击剑,艺术体操近年来国家队二代中国孩子,父母清华北大的很多啊。体育音乐搞得好也需要头脑灵活,有毅力的。真的不是硬推能推出来的。
州里前三就抛橄榄枝的学校,大概率是你不想去的,或者没有体育也能进去的,没啥意义。要到national 排名的,绝对需要巨大付出,而且要有天赋的。
然后兴趣爱好。不是前面说的非要拿大奖,只要坚持到高中毕业,拿些local小奖,就有帮助。主要是看到你持之以恒。并且不是nerd,学习外还游刃有余搞兴趣爱好。
体育一是锻炼身体,二是进了校队就会有帮助。打酱油是不可能的。
一般6-7岁要开始发展一个长期爱好了。到时候大学简历一些,坚持了兴趣爱好十几年,这是很impressive的。而出了成绩更好了。高中一般就是收获的季节了。一般是小学和中学发力才行。
爬藤是否真的是次要。
乐器,网球,游泳还是容易出成绩的。比如说钢琴吧,即使拿不到奖,拿个等级证书,都是对自己能力的证明。至少你坚持了下来,比简历上什么都是空白要好太多了。
另外除了大藤还有小藤,还有好的州立。可选择的大学多了去了。谁说一定要拿州里大奖才行?
我同事的两个女儿,打高尔夫球,都进了州队,但貌似还没有前三。一个去了哈佛,一个去了普林斯顿。都是大学队的教练要她们的。
推娃根本没想是不是爬藤。推体育是好不让他在家玩游戏。推音乐是他自己又不练又一定要上私教。总不能扼杀孩子的兴趣吧。
当然要按他们的规则来,我在国内没抱怨过高考,考什么我学什么。在这也不能抱怨人家录取标准。
但觉得自己反而幸亏生在国内。。。。
是这样的,我女儿每天4pm-8pm 周一到周四, 周5休息,周六9am-1:00 PM
音乐体育我知道推到一定高度的只会比这个时间多,不会少的。 就是花费了这么多时间也未必能靠体育去大藤校。
不管什么东西,包括钢琴,开始都是容易的,可是一旦难度加上去,没有天赋又不肯练的,一下子就不行了。推也推不动。
羡慕自推娃。唉。
现在国内也要推才艺了。你说你n你说你nerd,成绩好。人家会说,你每天只顾成绩,其他啥都不做,花那么多时间成绩自然是好的了。有什么稀奇?
没有其他课外活动,你怎么来证明自己的multi-tasks能力,证明teamwork, leadership的能力。到时候简历上一片空白,都不知道写什么的。
但是切忌才艺不要搞太多,还是要以成绩为主。如果成绩不好,那才艺搞不搞都无所谓,或者只搞一样就行了。主要还是看孩子自己的情况。
另外,搞才艺也不光是为了爬藤,锻炼耐心啊,增强体制啊!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啊,等等,总是对孩子有好处的。
能坚持下来就是好的。得找一样孩子感兴趣能长期坚持下来的活动。不管最后出没出成绩,但是你坚持了十几年,这就是闪光点。
学校各种才艺表演可以放光彩。然后体育课是各项活动轮流着来的。如果你娃某个项目打得很好,其他孩子都会佩服你。尤其是男孩子。
re,也不需要那么功利,安排几个routine的课外活动交交朋友同时也接触你们工程师以外的领域,总好过死宅在家里吧。
这是人性,目前美帝并不是毛子星际争霸的年代,STEM 在小学初中绝对是最不 sexy 的路线,相对而言最枯燥。
除非是罕见自推娃,STEM 本来对女娃就是个挑战。
如果女娃有个啥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还拿个小时候逗你玩的奖项。那女娃立马有了心理退路和心理依赖(因为大脑的催产素通路对女娃更占优势),绝对是扔掉 STEM,在逗你玩奖杯里无限遐想之后拼命努力。
等到高中九年级分水岭一到,此消彼长,point of no return。
当然逗你玩奖项总是拿个别百万挑一的全能自推大藤娃做例子。然后一推妈成功的背后,九十九万娃😭。
州里前三就抛橄榄枝的学校,大概率是你不想去的,或者没有体育也能进去的,没啥意义。要到national 排名的,绝对需要巨大付出,而且要有天赋的。
那平均每天3小时体操课?你这已经超出普通情趣培养了吧,属于要去专业路线了
swimming的孩子每天4小时训练,早晚各一次,太正常了,周末也往往在比赛。要走专业的话,远远不够。
容易出成绩? 开玩笑呢吧? 周边比赛能拿第一都很难,就不用说放到州里和全国了。
另外坚持下来是有条件的, 就是同级别能坚持下来的孩子绝对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而且不论体育音乐,推到一定程度,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钱。 如果孩子没进步或者原地踏步不进步都很难坚持的。
所以坚持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这种坚持音乐体育并没什么成绩的, 必须学习成绩也要好才有竞争力。 但是花那么多时间去学音乐体育,学习不落下也很不容易啊。
我只能说目前这种水平仍是专业入门阶段。 毕竟我不会为了体操去调整学习时间。 等如果为了比赛必须调整学习时间,那才算走专业吧。
我认识的爬藤的娃,sample十几个吧。并没有你们说的那种必须要拿州里大奖的那种。好多也就是,网球在校队里的好队里,一起出去参赛,成绩还不错。还有就是游泳州里十几名那种。还有就是钢琴拿个regional的小奖,或者是选到当地乐队里演奏什么的。小提琴中提琴什么的,选到当地乐队里这种水平。肯定也是不容易的,但也不是像你们说的那么夸张。可能我们这里竞争不是很厉害吧。但是这些娃基本上就是成绩很好。全年级gpa排前几那种,还有一些科学数学比赛能拿些小奖牌,总之就是综合能力比较强。各方面都不错那种。
本身一项兴趣爱好能坚持到高中毕业,就是很难得的事情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的付出。正是因为兼顾学习和兴趣爱好不容易,所以藤校才会看中你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的话,那还怎么出类拔萃?但是你总是要给娃尝试的机会啊!
Bloomberg says:
Nice Ivy League Degree. Now if You Want a Job, Go to Code School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05-07/coding-classes-attract-college-grads-who-want-better-jobs
# quote
In a Boston basement that houses a new kind of vocational training school, Katy Feng says she’s working harder than she ever did at Dartmouth College. The 22-year-old graduated last year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psychology and studio art that cost more than a quarter-million dollars. She sent out dozens of résumés looking for a full-time job in graphic design but wound up working a contract gig for a Boston clothing store. “I thought, they’ll see Dartmouth, and they’ll hire me,” Feng says. “That’s not really how it works, I found.” She figures programming is the best way to get the job she wants. Hence the basement, where she’s paying $11,500 for a three-month crash course in coding.
# /quote
The female divers had a great outing at Columbia, sweeping the competition on both boards. Sophomore Katy Feng (Westfield, Mass.) took top honors on the 3-meter board with a scored of 269.78 ...
https://www.nmnathletics.com/ViewArticle.dbml?ATCLID=205378595&DB_OEM_ID=11600
你就酸吧。学文科自然不好找工作。实际情况是身边爬藤娃各个都是选的热门专业。朋友女儿上的小藤,当年才艺是钢琴,读了医学院,现在已经match到最热门的皮肤科了。另外一个朋友的大娃,当年是踢足球,进了大藤,现在也是医学院,心脏科医生。今年几个进藤的,男娃打算读engineer,女娃读商学院。你以为华人家长和孩子们都是傻子?
当然爬藤本来就很难,也不是人人都能爬藤成功。但只要孩子和父母都付出了,就不会后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最看不惯那些自己不想费劲,懒得推娃的父母,鼓吹什么藤校无用论了。
我不酸。我只是很实际的说我家就是中等偏上娃,按牛蛙推就不是废了就是残了。
这个是大实话。就好比华人上大多数仨月才啪啪一次就累死了的男生女生,按照奥运男子十项全能、女子七项全能的推法,肯定已经在医院急诊室里不省人事了。
牛蛙就是看看而已。但我自己和自家中等偏上娃有自知自明,不想被摔坏零件,被淹坏零件,被过劳零件,而进急诊室而已。
说白了推不推都差不多,不过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总得找点事做吧。
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娃,根本没那么闲。除非真的是大农村这种情况不清楚。
请问什么球类项目呀
另外股市离是不是最不缺的就是自己主动成为提款机造福牛人们的 ~~~ 是不是傻子另说 ~~~
你要啥也不推,就挺闲的,啥也参合不进去啊。
也许你家是天才娃吧。
但大部分 14 岁就大家回到同一起跑线。
小学四年级你想闲,老师也不会让你闲。
这个其实不是说不要推,而是说 “以正为美” vs “以奇为美” 之争。
也就是到底是走中等偏上娃都玩玩的大路货加料,还是盯住极少数牛蛙剑走偏锋直接把藤校 AO 放倒的路子。
这个不是说牛蛙的成功不是事实。而是说牛蛙的成功道路,中等偏上娃不可复制,没法抄。
就像小米抄苹果,其他都可以抄。但苹果 CEO 宣布出柜了,这个让小米怎么抄?
有特长当然可以推也应该推。
但问题是特长的起点标准是 national percentiles 里万里挑一。
普通中上娃的标准是 national percentile 里百里挑一。
这不是耸人听闻行为艺术。这是因为 national percentiles 里垫底的无论是非移劳模还是枪战天使都是数量巨大。national percentiles average 的意思是沃尔玛收银员还能有份工作不失业 ~~~
谢谢回复哈。
比如最大的爱好是阅读,各种书都爱读,读书速度超快,可以把任何时间让位给阅读。我听说美国这样的孩子挺多的,也知道如果想读法学院(或者其他文科专业)确实需要这样的技能点。但不知道申请大学时他们占不占优势。比如一天4小时体育,有人肯定想阅读4个小时啊,但这个没有办法量化。
容易出成绩?日复一日,每天四小时的训练也叫容易么?一向运动能坚持到出成绩,除了天赋,是家长和孩子的精神和物质无数的付出,没有容易的事,别看着别人举重若轻,自己动动手就知道幸苦了。
上次在湾区一个一般的master学校,看见有哈佛本科毕业后在读的。是AA学生啦,华人家长们不要担心。
对我来说,还是觉得刷题大法好。。。。
这个虽然没办法量化,但是爱读书的孩子可以参加写作比赛,高中还可以到校报当主编
对藤校入学应该还不如体育管用吧。
对华人版有啥难的?
可以参加全国范围的写作比赛,也会有用的。前面有人说的,校报主编也是很亮眼对。只是当作消遣来读的话,对SAT阅读有点好处?
这个想要往leadership那边靠也不是不行,比如在学校里成立个读书club, 专门帮助周围贫困区学校提高阅读, 赠书,每周一起读书,暑假搞有奖读书, 等等,后期名气规模大了,就可以跟市政府啊图书馆啊联络上,那能做的事就更多了。
我家老二在田径校队,她自己很努力,每天花很多时间锻炼,但她成绩一般,我老是担心她受伤。跟一个日裔妈妈聊天,她大女儿个子矮小在学校篮球队两年,ACL 手术两次。老二跟我家娃一起在田径队,水平差不多。我俩都说只要娃开心就好,不强求成绩。羡慕的是队里另一个老美女娃,人家天赋就在那里,长腿瘦高个,看她运动比赛很轻松,其他女娃可以看到很努力很辛苦,就是出不了她的成绩。当然人家也是一样努力辛苦,但别人看她就是轻轻松松拿第一。
成绩一般的反而不容易受伤。容易受伤的大部分是在先发主力里的一部分。有些主力的先天基因不是那么耐体育磨损冲击。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但这是事实。很多主力就是因为不耐体育受伤而离开校队。
培养坚忍力,只能对耐受伤的先发主力,或者干脆是替补,才有意义。对于不耐受伤的先发主力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先发主力是不能不上场的,除非挂靴。
首先看耐不耐受伤吧。这个个体差异极大。不耐受伤就只能健身体育,无法竞技体育。
跟腱这种受伤只要一次就基本废了。
我认为大部分 STEM 父母的基因不耐受伤。冰川期进化的能量投资优化,Homo Sapiens 远远不如 Neanderthals 耐受伤。
很多自己不参加体育运动的推妈会误认为自己耐受伤有毅力。实际真相是蜗牛🐌就是撞墙三千次也撞不出哪怕就一次脑震荡,扎心的说。
爱读书不代表写作能力强呀,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能力。
其实爱唱卡拉 OK 也不一定能上 American Idol。
不爱唱卡拉OK 也可能上 American Idol。
多交朋友
问题是目前全世界的人都是带着一点点Neanderthals的homo sapiens吖。
就好比即使能证明人远远不如人猿耐受伤,
这知识也没法用来预测张三家的是不是比李四家的容易受伤不是?
确实,这个知识吸收的能力每个人不一样。但读书是第一步,不爱读书的孩子他更写不好。爱阅读是好事儿,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只要放开写,就能暴露问题,积累经验,最后厚积薄发,只会越来越好。
我认为阅读这个爱好和体育还是不一样,阅读没有一点受挫折这种过程,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就是享受。
游泳州里前三,大藤绝对要
我家也不是牛娃所以才要推体育呀, 学习留给牛娃吧, 我家娃如果推学习才是废了或者残了呢。
别人用来学习的时间,每天坚持练,花的时间和精力,还要保持学习成绩,怎么可能容易。别说孩子,父母都不容易。
才7岁的孩子,真是太拼了。以后再大点功课多了,睡觉的时间都不够,更不用说学别的EC了。
我可能见了藤或者大藤里毕业,其实能力很一般的人了,觉得做一个有趣,什么都信手拈来的人还是挺美好的,如果有这么个孩子,不需要他们是藤娃。
除非是体育世家,否则这就是扯。用纳税人的钱建的公立学校,竞技体育从来就不是必修课。
不是我拼,是孩子自己喜欢。 我真不想让她学,因为太耽误时间,而且感觉除了会翻跟头,其它的都不会。
好在她现在才上2年级。 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 就继续坚持吧。
牛蛙是啥都信手拈来,藤校和才艺兼具;普通娃做到一项就不容易,也不是你想挑就能得到的。
体育练到这个程度,运气占大部分,多少娃因为伤病就停在半路了,随便跑跑步,游游泳是强身健体,只要一比赛,或多或少都要付出代价的。运动的伤害是不可逆的,终身的,跟强身健体关系不大。
大部分爆发力体育运动,受伤都是隐隐约约的小伤积累。父母自己健身运动的,一般都能相当概率预测。小孩初期的轻微受伤,父母中有一方应该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