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蔻菁纯眼霜我一直都挺喜欢的,彩妆只觉得眼唇卸和去年出的lacquer唇釉、个别菁纯口红还不错,别的摸过的都觉得不值这个价格,雅诗兰黛护肤彩妆没兴趣,口红调色比起Chanel和LVMH系而言比较差,dw粉实在太糙,沁水粉底液倒是还可以。 Artemis07 发表于 9/16/2019 2:15:54 PM
dw是给油皮的,沁水是给干皮的 aprilbunny 发表于 9/16/2019 9:33:13 PM
不管是什么皮都能看出粉细不细,dw粉糙是明摆着的,植村秀方瓶和YSL all hours也是哑光+持妆的路线,细腻程度就比dw高很多,所以在我眼里糙就是dw的致命缺点。 Artemis07 发表于 9/16/2019 9:39:07 PM
YSL all hours是我正在用的一瓶,流动性好,不容易干,粉质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差别。dw是比较干的质地,和油脂融合后会变得细腻。 aprilbunny 发表于 9/16/2019 10:06:27 PM
YSL all hours是我正在用的一瓶,流动性好,不容易干,粉质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差别。dw是比较干的质地,和油脂融合后会变得细腻。 aprilbunny 发表于 9/16/2019 10:06:27 PM 我觉得差别还挺大的。。。可能我对底妆的细腻度这一点特别敏感 Artemis07 发表于 9/16/2019 11:20:45 PM
不知道你说的精致度是上妆那一刻,还是带妆一段时间后。YSL这款也是适合干皮的,适合油皮的粉底液是比较干的,油皮和粉底液出油后会有化学反应,比如GA power fabric,哑光雾面,出油后变得有点像奶油肌效果。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12:32:53 AM
不是精致度,是细腻度,二者概念有交叉,但是点不一样。我说不细腻就是粉体颗粒大,上脸之后粉感重,显得粗糙和肤质差,之前几楼说了,和适合干皮还是油皮没有半毛钱关系,没有理由因为油皮就放弃对细腻粉体的要求。我默认大多数人追求底妆之后皮肤看起来更细腻,因此对细腻度有要求。干皮和油皮不是出不出油的区别,而是出油区域和量的区别,所以在大多数皮肤上都会有随着带妆时间长和出油,粉感降低,这不是化学反应,只是粉体溶解在了油脂里。而即便出油之后粉感差异减小,也不能改变一些粉底(如dw)比另一些粉体更大更糙的事实,只是这一点对你而言远不如对我重要。 Artemis07 发表于 9/17/2019 12:45:41 AM
干皮的诉求是不脱妆,油皮的诉求是不溶妆。两边的诉求完全不同,所以EL家才会出两款粉质不同的,一款适合油皮,一款适合干皮。干皮的你觉得粉底粉质粗,可这恰恰是油皮的诉求。粉质粉底刚上妆时有厚重感,等出油后皮脂膜和彩妆互溶,改变反射光线,才会呈现自然妆效。干皮用粉质粉底的话,出的油量怎么够溶解的?细腻的粉底滋润不脱妆才是干皮的诉求。至于是不是化学反应,我的理解是粉粒结构变了,才会改变反射光线,况且这些粉底的pigments会和sebum起反应,颜色也有变化,不是单纯的溶解。当然我不是学化学的,只是看了一些科普文章而已。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1:58:12 AM
干皮大部分区域没有出油困扰,出油的区域也不一定会脱妆,所以诉求不是不脱妆。诉求的分类非常细致,细腻、精致、遮盖力、光泽度、持久度 etc,干皮油皮的分类太粗放,完全不能概括。我不是干皮,我是中性皮,也不觉得只有油皮有资格诉求粉质粗细,人类都可以有粉质细腻的诉求。并非所有粉底刚上妆时都厚重,出油了之后油的光线和粉的光线自然不一样,也并非出油后才有自然妆效,无论是滋润型还是哑光质感的粉底都可以实现刚上妆就很自然,看手法和用量。因而在这个基础上,无需用脸上的油脂“溶解”,跟肤质无关。again,细腻滋润不脱妆是一些人群的诉求,不是干皮的诉求。如果你觉得粉粒结构改变,且这是化学反应的话,请给出证据。 Artemis07 发表于 9/17/2019 2:21:22 AM
人类都有追求完美的诉求,可是在技术和资金限制下,适合油皮的粉底是粉质粉底,这个很多科普文章有,专业彩妆师视频也提到。我没有unlimited budget,也没有好手艺,找个几十块粉底液过得去就行。生活中成年人我从来没见过中性皮,况且你防晒的帖子也说了自己偏向干皮的。脱妆和溶妆是两个概念,我觉得你的回答混淆着说了。你觉得彩妆和油脂汗液只是物理反应我也无话可说。实在懒得打字了,上网灌个水还要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其实也就是几十块,撑死了几百块的一件东西而已。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2:40:55 AM
人类都有追求完美的诉求,可是在技术和资金限制下,适合油皮的粉底是粉质粉底,这个很多科普文章有,专业彩妆师视频也提到。我没有unlimited budget,也没有好手艺,找个几十块粉底液过得去就行。生活中成年人我从来没见过中性皮,况且你防晒的帖子也说了自己偏向干皮的。脱妆和溶妆是两个概念,我觉得你的回答混淆着说了。你觉得彩妆和油脂汗液只是物理反应我也无话可说。实在懒得打字了,上网灌个水还要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其实也就是几十块,撑死了几百块的一件东西而已。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2:40:55 AM 科普文章和彩妆师的视频,我是从来不会奉之为真理的。我本人既有滋润挂的粉底,也有哑光质感的粉底液,也有粉饼,都用得很开心,也认为不管是什么肤质,不应该被质地限制自己画地为牢。我和粉版很多MM满意的粉底液也不需要unlimited budget,甚至都不是大牌,就是几十块的粉底。你没有见过中性皮,所以中性皮是不存在的,这个论点很棒。现在是夏天,我的坐标也换了,我现在严格说应该是两颊中性,T区出油,总体中性偏油。如果你觉得我的概念和你理解的不一样,你应该specify. 你如果认为脱妆不等于溶妆,且干皮脱妆油皮溶妆,那版上油皮MM想要不脱妆的粉底,可能都是假的油皮吧;版上没有脱妆烦恼的干皮MM,大概也是假的干皮吧。据我观察我的理解和多数MM是一样的,就跟我理解的通勤是1-2h在路上,而不是8h晒太阳。上网灌水也要讲究基本法,自己有观点给出reference不是应该的嘛,mm还经常逛知乎和quora呢,我写防晒帖也都标明出处了呀。确实是几十块的东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说话就这么费劲儿了~ Artemis07 发表于 9/17/2019 2:59:27 AM
出油之后改变的是乳化体系,不是粉粒结构。我就是化学系的。 graceshuaizhang 发表于 9/17/2019 3:06:52 AM
干皮。小棕瓶就是销售神话而已,配方。。。micro essence还不错,对闭口有用,比sk-2神仙水温和,槽点就是我觉得PEG含量太高了兰蔻的精纯系列面霜和眼霜口碑有点虚,冷门的white clay清洁面膜还不错,比网红724好用多了至于底妆,这俩牌子底妆目前都不会考虑 graceshuaizhang 发表于 9/16/2019 9:36:40 PM
你防晒帖子对我也是科普文啊。我的水平看看科普文正好,看学术文章我干嘛不直接去期刊上找?但是看归看,我只是来灌水而已。彩妆师的视频是实践者的经验,这经验不一定适用自己,也不会去奉为真理。但是至少可以做个参考。目前来讲,这个价位的产品,干性粉质粉底适合油皮,这个就是普遍的认知,不知道这一点有什么反驳的,当然过几年彩妆技术进步了会有更好的产品出现。关于中性皮肤,你说自己一会干一会油的正好证明你不是中性皮肤。小孩子还有中性皮肤,成年人说自己是中性肌肤......还是那句话,我反正没见过。你喜欢reference,可以给个数据看看成年人有多少是中性皮肤,注意不是混合性,也不是随季节变化干油切换的。这个其实很普遍,秋冬和夏季肤质有变化。在不同地区出差旅游都会随着环境变化。其实我明白你说什么意思,你看这个灌水揪字眼谁都会,是吧?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8:19:24 AM
回复35楼Artemis07的帖子小孩子就是青春期前啊,没有受性激素影响,中性皮肤当然是指恒定的皮肤状况啦。这个不是最基本的肤质分类常识么?这有什么好argue的。受季节环境体内激素影响不是中性皮肤不是很正常么?所以不同季节会选不同类型的粉底液啊。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9:54:44 AM
回复35楼Artemis07的帖子小孩子就是青春期前啊,没有受性激素影响,中性皮肤当然是指恒定的皮肤状况啦。这个不是最基本的肤质分类常识么?这有什么好argue的。受季节环境体内激素影响不是中性皮肤不是很正常么?所以不同季节会选不同类型的粉底液啊。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9:54:44 AM 中性皮肤指皮脂腺分泌油脂既不像油皮那么多,也不像干皮那么少,并不是指皮肤状况在任何条件下保持恒定,没有哪个人类(包括小孩子)的皮肤能在任何条件下保持恒定。这不是共识吧,是哪个分类系统的标准,是mm自己创造的吗? Artemis07 发表于 9/17/2019 10:01:24 AM
还真不是我创造的,哈哈,皮肤科医生这么讲,从概率上讲,大多数小孩子的肤质就是比较细腻,水油平衡平衡,有光泽,而成年人大多数是干油混合皮,青春期就是个分界线。这个其实很正常的,成年人里的大多数。说自己是中性肌肤,基本跟夸自己是天生丽质没差。说实话啊我看了你的科普文,没有觉出跟我看的别的科普文有什么巨大水平差异,联想到你一直在贬低知乎和quora,小红书(上也自然有成份党和专业人士),对这种alternative fact我觉得有一丢丢熟悉感。其实这个版上大多数就是来灌水的,抠字眼太多漏洞可扣,我明白你说的皮肤类型就是normal skin type,干和油程度都比较小,摘字眼一下中性皮肤不过让你知道灌水被摘字眼是什么感觉。好了,就到此为止吧,再下去就没意思了。这个帖子后我不再回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10:33:58 AM
太好了,化学科班出身的来科普一下粉粒的组成是什么?乳化体系是不是涉及化学反应?据我的认知,sebum是人体自我乳化形成的,因为内含多种成分,与彩妆溶解不是单纯物理溶解。乳化体系改变是一种化学反应,如同卸妆水乳化。欢迎科普。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aprilbunny 发表于 9/17/2019 8:29:36 AM
我先来,30+干皮。
小棕瓶和小黑瓶用过几个,对小棕瓶越来越没感,更喜欢clarins的双萃的修复。。。小黑瓶从来没啥感觉,但是比较轻薄,我都是早上当精化用,保湿可以,但是不会买正装了。
ANR的眼霜不喜欢,觉得有点干,但是很喜欢兰蔻 absolue系列有个beta的那个眼霜,滋润不油腻。
喜欢lancome蓝色没有酒精的toner,保湿好吸收不油腻;EL的红石榴水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觉得去黄很有用,但是可能年纪大了,最近用没啥效果了。。。其他还用过micro essence那个,觉得不错,但是有些贵;还有白金系列的水,觉得也是不错,就是有些贵,主要是我一直觉得水应该也没啥大用处,不需要invest太多吧~
欢迎大家也来说说,这俩牌子有些啥不错的产品呀~
Lancome的唇膏我印象不错,主要是outlet打折买过好多,太对得起价钱了。长效粉底和压缩粉饼也不错(前者是送的deluxe sample后者是我自购)。我也买过睫毛膏和睫毛增长液。 都属于印象不错但可能不会重复再买。
不好意思我可能也跑题了。
彩妆也可以呀,很适合凑单~
都可以都可以,就是觉得这俩line这么多,应该还是有点耗用的东西的~
EL的double wear我也觉得不错~
唇膏大部分都很好很值
腮红ok没有踩雷
兰蔻眼影我非常喜欢
兰蔻粉条和雅诗兰黛粉膏也非常值
护肤嘛上最贵的 效果不输其他大牌
雅诗兰黛护肤彩妆没兴趣,口红调色比起Chanel和LVMH系而言比较差,dw粉实在太糙,沁水粉底液倒是还可以。
EL的白金系列和小棕瓶用习惯了,觉得还好。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dw是给油皮的,沁水是给干皮的
小棕瓶就是销售神话而已,配方。。。micro essence还不错,对闭口有用,比sk-2神仙水温和,槽点就是我觉得PEG含量太高了
兰蔻的精纯系列面霜和眼霜口碑有点虚,冷门的white clay清洁面膜还不错,比网红724好用多了
至于底妆,这俩牌子底妆目前都不会考虑
不管是什么皮都能看出粉细不细,dw粉糙是明摆着的,植村秀方瓶和YSL all hours也是哑光+持妆的路线,细腻程度就比dw高很多,所以在我眼里糙就是dw的致命缺点。
YSL all hours是我正在用的一瓶,流动性好,不容易干,粉质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差别。dw是比较干的质地,和油脂融合后会变得细腻。
我觉得差别还挺大的。。。
可能我对底妆的细腻度这一点特别敏感
不知道你说的精致度是上妆那一刻,还是带妆一段时间后。YSL这款也是适合干皮的,适合油皮的粉底液是比较干的,油皮和粉底液出油后会有化学反应,比如GA power fabric,哑光雾面,出油后变得有点像奶油肌效果。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不是精致度,是细腻度,二者概念有交叉,但是点不一样。我说不细腻就是粉体颗粒大,上脸之后粉感重,显得粗糙和肤质差,之前几楼说了,和适合干皮还是油皮没有半毛钱关系,没有理由因为油皮就放弃对细腻粉体的要求。我默认大多数人追求底妆之后皮肤看起来更细腻,因此对细腻度有要求。干皮和油皮不是出不出油的区别,而是出油区域和量的区别,所以在大多数皮肤上都会有随着带妆时间长和出油,粉感降低,这不是化学反应,只是粉体溶解在了油脂里。而即便出油之后粉感差异减小,也不能改变一些粉底(如dw)比另一些粉体更大更糙的事实,只是这一点对你而言远不如对我重要。
干皮的诉求是不脱妆,油皮的诉求是不溶妆。两边的诉求完全不同,所以EL家才会出两款粉质不同的,一款适合油皮,一款适合干皮。
干皮的你觉得粉底粉质粗,可这恰恰是油皮的诉求。
粉质粉底刚上妆时有厚重感,等出油后皮脂膜和彩妆互溶,改变反射光线,才会呈现自然妆效。
干皮用粉质粉底的话,出的油量怎么够溶解的?细腻的粉底滋润不脱妆才是干皮的诉求。
至于是不是化学反应,我的理解是粉粒结构变了,才会改变反射光线,况且这些粉底的pigments会和sebum起反应,颜色也有变化,不是单纯的溶解。
当然我不是学化学的,只是看了一些科普文章而已。
干皮大部分区域没有出油困扰,出油的区域也不一定会脱妆,所以诉求不是不脱妆。诉求的分类非常细致,细腻、精致、遮盖力、光泽度、持久度 etc,干皮油皮的分类太粗放,完全不能概括。
我不是干皮,我是中性皮,也不觉得只有油皮有资格诉求粉质粗细,人类都可以有粉质细腻的诉求。
并非所有粉底刚上妆时都厚重,出油了之后油的光线和粉的光线自然不一样,也并非出油后才有自然妆效,无论是滋润型还是哑光质感的粉底都可以实现刚上妆就很自然,看手法和用量。
因而在这个基础上,无需用脸上的油脂“溶解”,跟肤质无关。again,细腻滋润不脱妆是一些人群的诉求,不是干皮的诉求。
如果你觉得粉粒结构改变,且这是化学反应的话,请给出证据。
人类都有追求完美的诉求,可是在技术和资金限制下,适合油皮的粉底是粉质粉底,这个很多科普文章有,专业彩妆师视频也提到。我没有unlimited budget,也没有好手艺,找个几十块粉底液过得去就行。
生活中成年人我从来没见过中性皮,况且你防晒的帖子也说了自己偏向干皮的。
脱妆和溶妆是两个概念,我觉得你的回答混淆着说了。
你觉得彩妆和油脂汗液只是物理反应我也无话可说。
实在懒得打字了,上网灌个水还要咬文嚼字,引经据典。
其实也就是几十块,撑死了几百块的一件东西而已。
科普文章和彩妆师的视频,我是从来不会奉之为真理的。我本人既有滋润挂的粉底,也有哑光质感的粉底液,也有粉饼,都用得很开心,也认为不管是什么肤质,不应该被质地限制自己画地为牢。我和粉版很多MM满意的粉底液也不需要unlimited budget,甚至都不是大牌,就是几十块的粉底。
你没有见过中性皮,所以中性皮是不存在的,这个论点很棒。
现在是夏天,我的坐标也换了,我现在严格说应该是两颊中性,T区出油,总体中性偏油。
如果你觉得我的概念和你理解的不一样,你应该specify. 你如果认为脱妆不等于溶妆,且干皮脱妆油皮溶妆,那版上油皮MM想要不脱妆的粉底,可能都是假的油皮吧;版上没有脱妆烦恼的干皮MM,大概也是假的干皮吧。据我观察我的理解和多数MM是一样的,就跟我理解的通勤是1-2h在路上,而不是8h晒太阳。
上网灌水也要讲究基本法,自己有观点给出reference不是应该的嘛,mm还经常逛知乎和quora呢,我写防晒帖也都标明出处了呀。
确实是几十块的东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说话就这么费劲儿了~
你防晒帖子对我也是科普文啊。我的水平看看科普文正好,看学术文章我干嘛不直接去期刊上找?但是看归看,我只是来灌水而已。
彩妆师的视频是实践者的经验,这经验不一定适用自己,也不会去奉为真理。但是至少可以做个参考。
目前来讲,这个价位的产品,干性粉质粉底适合油皮,这个就是普遍的认知,不知道这一点有什么反驳的,当然过几年彩妆技术进步了会有更好的产品出现。
关于中性皮肤,你说自己一会干一会油的正好证明你不是中性皮肤。小孩子还有中性皮肤,成年人说自己是中性肌肤......还是那句话,我反正没见过。你喜欢reference,可以给个数据看看成年人有多少是中性皮肤,注意不是混合性,也不是随季节变化干油切换的。这个其实很普遍,秋冬和夏季肤质有变化。在不同地区出差旅游都会随着环境变化。其实我明白你说什么意思,你看这个灌水揪字眼谁都会,是吧?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太好了,化学科班出身的来科普一下粉粒的组成是什么?乳化体系是不是涉及化学反应?据我的认知,sebum是人体自我乳化形成的,因为内含多种成分,与彩妆溶解不是单纯物理溶解。乳化体系改变是一种化学反应,如同卸妆水乳化。欢迎科普。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一直用724的白泥,你觉得Lancôme家的white clay好在哪里?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干性粉质适合油皮”可不是你的观点,我对这个观点也没作任何回应。“干皮追求不脱妆,油皮追求不溶妆”,以及我理解的脱妆溶妆和你不一样才是你的观点,那么我混淆了什么,哪里不一样?怎么过了一晚上立场都变了?
你一会儿说你明白肤质随季节坐标变化,一会儿又说我时干时油就不是中性皮肤了,我实在没搞清楚这是什么逻辑。你的意思是中性皮肤无论坐标和时令肤质都不变?这又是哪里来的魔鬼定义?小孩子的皮肤和成人的在肤质上有何不同?分界线在几岁?为什么孩子可以有中性肤质成人不可以有?没见过所以觉得不可靠,我以为现在初中生都已经抛弃这种谬误了。
我不是揪字眼,表达与自然科学相关的观点的时候需要谨慎,面对质疑时也应该能站得住脚,作为知乎和quora的常客,mm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
小孩子就是青春期前啊,没有受性激素影响,中性皮肤当然是指恒定的皮肤状况啦。这个不是最基本的肤质分类常识么?这有什么好argue的。受季节环境体内激素影响不是中性皮肤不是很正常么?所以不同季节会选不同类型的粉底液啊。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中性皮肤指皮脂腺分泌油脂既不像油皮那么多,也不像干皮那么少,并不是指皮肤状况在任何条件下保持恒定,没有哪个人类(包括小孩子)的皮肤能在任何条件下保持恒定。这不是共识吧,是哪个分类系统的标准,是mm自己创造的吗?
还真不是我创造的,哈哈,皮肤科医生这么讲,从概率上讲,大多数小孩子的肤质就是比较细腻,水油平衡平衡,有光泽,而成年人大多数是干油混合皮,青春期就是个分界线。这个其实很正常的,成年人里的大多数。说自己是中性肌肤,基本跟夸自己是天生丽质没差。说实话啊我看了你的科普文,没有觉出跟我看的别的科普文有什么巨大水平差异,联想到你一直在贬低知乎和quora,小红书(上也自然有成份党和专业人士),对这种alternative fact我觉得有一丢丢熟悉感。其实这个版上大多数就是来灌水的,抠字眼太多漏洞可扣,我明白你说的皮肤类型就是normal skin type,干和油程度都比较小,摘字眼一下中性皮肤不过让你知道灌水被摘字眼是什么感觉。好了,就到此为止吧,再下去就没意思了。这个帖子后我不再回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我确实没见过哪位皮肤科医生说中性肤质=天生丽质,可以在任何条件下保持肤质恒定,还请mm给出出处。
我的观点是知乎、小红书、quora的美妆版噪音远胜过有用信息(并没有说没有干货,一些博主在多个平台营业,内容有交叠,知乎易搜到,我自己就贴过好几次知乎帖),效率角度不适合经常性在这些地方做功课,请不要歪曲我的意思。以及说到水平,mm言之凿凿说的“干皮追求不脱妆,油皮追求不溶妆”为何在近几楼里销声匿迹,说好的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fact呢?mm的另一个观点“粉底液一开始上脸厚重,出油之后才能变自然”又是为什么没能坚持到最后呢?我自然水平不够,但好歹也在粉版写了好几篇大功课,mm的干货在哪里呢?
你既然明白我说的是normal skin type,还觉得我在夸自己天生丽质,还要故意恶心我让我感受被“摘字眼”(我无非让你给出reference,你就是明知故问无理取闹了),这样的心态和人品我实在不解,在粉版也觉得是百年一遇。
你不回帖,实属我之大幸。
兰蔻小黑瓶,紫色系列
雅诗兰黛粉洁,白金眼霜
粉体可以是二氧化钛 滑石粉 高岭土 云母 等等。乳化过程不是化学反应而是一种分散状态的形成。
从你认为乳化体系改变是化学反应,粉粒结构会改变,primer中glycerine可以代替silicone,中性皮肤是恒定不随季节温度等外部条件改变的来看,你看的科普文水平是不够,只不过是你没看出来这些科普文水平不行。
网上多半是来灌水的,可是这么明显的谬误和知识的盲区和抠字眼没关系。在粉版这种环境下查资料更用不着去翻期刊,普通手册书本以及一些专业人员的博客就够了。
不过作为混粉版好一阵子的人,也清楚粉版的环境是很喜欢有结论性的快速介绍哪怕是一堆违背科学事实和原理的,而不那么喜欢讲出事实和原理。
724白泥洗完之后我觉得有点假白,可能的原因是这个配方让二氧化钛不容易被洗去. This is just an opinion, not a f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