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20个月刚上dc一周多,表现我觉得还不错,接送哭,平时偶尔气球破了啊,意愿没满足啊哭哭,已经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幼儿园老师建了个微信群,我亲爱的老妈每天也很关心娃就拉进去了。结果。。。第二天看到一张坐在high chair上笑的照片打电话过来说娃肯定不开心了,因为眼睛肿了。娃眯着眼睛的时候是有点肿眼泡,可能是没睡好睡多了都有可能。非让我早点去接,我接回来一看,眼睛好好的。昨天有别的妈妈早去接娃,我娃也想回家,哭了,不愿意去外面玩,一个人在室内玩玩具,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犟啊,出去跟小朋友玩多好,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我妈又打电话来了,说娃不开心,让我早点去接回来。还说老师语气不好...本来上dc当妈的压力就挺大的,每天想着做点什么吃的,干点什么让娃开心一点,被我妈一说简直更不肯定了,搞得更紧张了。。。我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是天天哭,直到上小学...我妈那时候也没说早去接我或者不让我去了... Bigmonkeybanana 发表于 9/10/2019 1:00:56 PM
回复 14楼OnceForever84的帖子[/url]这个老师30年+经验了, 虽说是family care, 排队很长的。你们平时自己都不会这么跟小朋友说话吗? 我觉得还好啊,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顺着他,说他喜欢听的啊。 Bigmonkeybanana 发表于 9/10/2019 2:52:24 PM
回复 16楼养个马甲的帖子[/url]那请问你觉得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说呢?我妈想看娃呀 Bigmonkeybanana 发表于 9/10/2019 4:21:24 PM
回复 17楼小E的马甲的帖子[/url]你这样说是挺好,不过就连我自己也做不到,什么算label呢,犟算,那淘气算吗?聪明算吗? Bigmonkeybanana 发表于 9/10/2019 4:25:06 PM
老师对娃说“你怎么这么犟啊。。。”,这一点我可能不太喜欢 大鱼Michelle 发表于 9/10/2019 2:00:00 PM
回复 23楼OnceForever84的帖子[/url]谢谢你的回复,老师在美国也做了19年了,口碑很好,平时也很有爱,其他两个老师可能更是慈祥奶奶的脾气。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现在美国主流育儿方式也是这样的。不过可能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也不一样,我觉得还好,没有超过我的boundary,当然更耐心循循善诱更好啦。 Bigmonkeybanana 发表于 9/10/2019 6:26:05 PM
如果是正规daycare的老师肯定不会这么说话的,但是咱们小时候一路这样也过来了,估计也没有太大关系 sunnywill 发表于 9/10/2019 6:10:00 PM
我倒是觉得我们从小受这种思维和说话方式的负面影响挺明显的,比如在职场上不会用平和客观的办法来讨论分歧和说服别人如果是正规daycare的老师肯定不会这么说话的,但是咱们小时候一路这样也过来了,估计也没有太大关系 sunnywill 发表于 9/10/2019 6:10:00 PM purplebasil 发表于 9/10/2019 9:23:31 PM
区别就是现在是你接娃带娃,那时是她接娃带娃了。。。
想起一个好笑的。
婆婆好久没来美国了,再次来 娃都5周岁了。来了发现娃居然是自己睡一个房间,内心估计 极度不满我,但是只是说了 怎么娃这么小就让自己睡呢?太可怜了吧。
我说她一个人睡得好好的,你觉得不行,那要不你跟她睡。
她说,啊呀,那奶奶就幸福死啦,只要娃不嫌弃我。
娃当然相当礼貌,也开心同意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我去一查,天,奶奶生无可恋的缩在床的一角(queen size),我说怎么回事。奶奶说,满床都有她,没地方睡。。。。一晚上我醒多少次(娃没醒)。
于是一个晚上就败下阵来,从此再也不提 陪娃睡 这件事了。
中文的Family care
哎,想照顾所有人感受太难了
是的呀,我公公婆婆爸爸妈妈个个都是“教育专家”,理论一套一套,却没一个能hold住娃...
照顾娃情绪就够难了,还要照顾一众人的情绪...
我也不喜欢,可是悄悄地说我娃确实挺犟的。。。
mm也可以有点主见,不是你妈妈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的,都多大了,你也是成年人了。
老人肯定是有点管得太细。但这个老师这样跟娃说话感觉不怎么样,不专业,趁早找别的幼儿园吧。
这个老师30年+经验了, 虽说是family care, 排队很长的。
你们平时自己都不会这么跟小朋友说话吗? 我觉得还好啊,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顺着他,说他喜欢听的啊。
跟经验无关,这么说话就是不对。
另外,你为啥要把你妈拉到这个群。。。
那请问你觉得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说呢?
我妈想看娃呀
你这样说是挺好,不过就连我自己也做不到,什么算label呢,犟算,那淘气算吗?聪明算吗?
你妈想看娃,就你选些照片单独发给她就可以了
批评孩子淘气,不如说"你mess up了。。。你如果。。。一定会做得更好。"" I know you were just playing silly. "原则就是不要评论人的某种trait。
我不会这样跟孩子说话。
当然不是只说喜欢听的,做错事要让小孩知道。但不愿意出去玩这种事,根本谈不上对错,应该引导和鼓励,”你看他们玩滑滑梯好开心啊,你想不想试试“这种。
这么小的孩子不知道怎么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比如为什么他不想出去玩。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试图理解他,看是什么原因不想出去,再试着说服他这个原因不成立。小孩可能还是说不出原因,那实在不行就由他去,有多大事啊,正常的孩子没法抵抗出去玩的诱惑的,很可能以后他观察一阵,熟悉环境了就愿意了呢。而不是先否定孩子的情绪和意见,“这有什么好难过\害羞\生气\好玩"的,然后给他带个帽子说他犟。孩子会很confused,首先他被打击,他有这样的感受是“错”的,但他明明真的是这个感受,然后他整个人的character又因为这种小事被否定。
这个老师有30年经验是在国内幼儿园的话,这样说话我不惊讶。不是诋毁国内怎么样,但传统的教育,就是不太尊重孩子,不去理解他们的独特性,而是尽量让所有孩子fit in a mold, 符合大人的行为准则,如果符合就是好孩子,不符合就是“犟”,就是“调皮”。我爸妈到如今还会因为我跟他们意见不一致说我犟呢.
Are you serious?! how cheap is this FC for you to think this is okay?
谢谢你的回复,老师在美国也做了19年了,口碑很好,平时也很有爱,其他两个老师可能更是慈祥奶奶的脾气。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现在美国主流育儿方式也是这样的。
不过可能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教育观念也不一样,我觉得还好,没有超过我的boundary,当然更耐心循循善诱更好啦。
赞楼主的态度!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主要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老师的逻辑是,我想让你出去玩-》你不出去玩-》是你的不对(外面才好玩,里面不好玩,你太犟),而成熟的大人应该知道不应该从#2跳到#3,而是尊重不一样的观点,包括孩子的观点。
想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得要win them over,而不是攻击别人不对, 同时平静对待别人还是不接受的可能性。
老一辈都这样,觉得他们比我们经验多。 我妈 一说到我加娃就说瘦了, 他要吃这个那个。 我公公就开始说中医要吃什么怎么样。
谁都不敢在我面前说第二次, 因为我自己带娃。 第一次我就耳边风, 第二次我就怼回去了。
她想看那也该通过你,你给她看你想让她看到就好。
把老人拉进群里,真的是100%错误的选择
re我也反思小时候受到的影响很有毒 现在坚决不能再毒我娃了。